<p class="ql-block">国庆节前夕,家人历时两月完成的《共产党宣言》小楷长卷,已整理装裱完毕。今天,带上作品,约了摄影师小毛一同去往宜都杨守敬书院,来拍一段视频。</p><p class="ql-block">手写长卷作品尺幅二十五米,正文约一万五千字,展开拍摄的空间需要足够大。考虑到杨守敬书院的整体环境,以及文化内涵、底蕴、意境确实非常适合来拍摄。</p> <p class="ql-block">杨守敬书院,是一座古朴有灵性的庭院,掩隐在满目苍翠的山林中,带着温厚的江南底蕴。杨守敬先生的雕像矗立在书院的中央,他手持书卷,鹤发童颜。</p><p class="ql-block">院内的桂花树枝繁叶茂,初秋里的遇见,不必刻意,再一转身,便与翠微的苍柳四目相对,与枝上的嫩绿砰然而遇,那一刻,心头有说不出的温暖。</p><p class="ql-block">沿着台阶拾阶而上,就到了勤成讲堂,古色古香的课桌、板凳摆放整齐,墙上挂着杨先生的生平简介,那个被光阴抛掷的老者,仿佛从远远的巷陌中款款走来。时光仿佛停留在昨天,却真的好遥远。</p> <p class="ql-block">青山绿水间,古朴的庭院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秋风习习,四下静谧,只有虫鸣鸟语,桂花沁人心脾。</p><p class="ql-block">打开长卷,小心翼翼的慢慢铺开,中间压上几根镇尺。小毛摄影师在一旁做着拍摄前的准备工作,调试无人机,摆放脚架,一切准备就绪。</p> <p class="ql-block">无人机开始升空,高低盘旋,先是远景拍摄,然后近景拉低,稳住慢慢从不同的角度拍下镜头。我们则躲在屋檐下,避免入镜。现代科技装备就是好用,短短十来分钟,便一切搞定。</p> <p class="ql-block">由于无人机的机翼旋转产生的风力太大,太近就把纸制作品给掀起来了,影响到了拍摄效果,所以最后还是要手持相机来拍一些近景以及特写镜头。</p><p class="ql-block">专业的摄像,专业的机器,然后就是专业的动作,一切水到渠成。</p> <p class="ql-block">貌似简单的拍摄,却也各种问题不断。镜头既要拍的流畅,又要角度独特。扑面而来的清风也开始捣乱,时不时的调皮一下,掀开地上的作品,似乎也想凑热闹,难道你也识得这蝇头小楷?</p><p class="ql-block">“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我们只好一遍一遍的重新牵扯好长卷,再从头开始拍摄。</p> <p class="ql-block">辛苦了小毛老师,近两个小时的拍摄终于完成。收拾完摄影器材后,我徜徉在书院的楼台亭轩之间,静静的感受时光的久远。</p><p class="ql-block">百年沧桑,岁月变迁。杨守敬先生一生勤奋好学,博闻强记,以长于考证著名于世,是一位集與地、金石、书法、泉币、藏书以及碑版目录学之大成于一身的学者。一生著述达80多种,不愧被誉为“晚清民初学者第一人”这个称号。</p><p class="ql-block">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先生不仅学富而且品高,老年的杨先生,绝意科名,专心研究学术,驻日期间购买了大量流失日本的中国古典文化书籍达40万册,许多琮是孤本,为保存中国的文化典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今天,作为先生家乡的后辈,以墨书为续,去传承先生毕生所愿,秉持先生学高品富遗风。以时代为序,以祖国为荣,愿我们常有怀古之情,常有思贤之心!</p><p class="ql-block">(拍摄作品待后续发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