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总理纪念歌》和《国父纪念歌》其实就是一首歌。</p><p class="ql-block">1925年5月孙中山先生去世。悲痛之余,黎锦晖写下了这首歌。此时黎正在教育部国语专修学校和附小当校长,这首歌就拿来当礼仪歌曲在校传唱。之后在语专宣传国语的巡回演出中,黎把歌带到江南各地的学校演唱,慢慢的也在这些地方流传。因为演出中歌词有误传,所以黎在1927年第277期的《小朋友》周刊首次发表《总理纪念歌》,以供全国各地中小学生正确演唱。</p> <p class="ql-block">《小朋友》周刊277期及刊登的《总理纪念歌》</p> <p class="ql-block">歌词如下:</p><p class="ql-block">我们总理,首创革命,革命血如花。推翻了专制,建设了共和,产出了民主中华。 民国新成,国事如麻,总理详加计划,重新改革中华。</p><p class="ql-block">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真理细推求。一世的辛劳,半生的奔走,为国家牺牲奋斗。总理精神,永垂不朽,如同青天白日,千秋万岁长留!</p><p class="ql-block">民生凋敝,国步艰难,祸患尤未已。莫散了团体,休灰了勇气,大家要互相勉励。总理遗言,不要忘记: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p> <p class="ql-block">这首歌在《小朋友》发表后,很快就在全国各地流传。各学校都把它作为礼仪歌曲,有广播电台还把它作为开始曲或结束曲播出。1928年,黎锦晖率“中华歌舞团”南洋巡演,在香港的首演时,八位穿着中国最好的白色府绸长裙,庄严演唱《总理纪念歌》。当“我们总理”刚唱出口,底下观众纷纷起立,连观看演出的外国人也不得不跟着站起来,气氛相当严肃。当地人说,开天辟地第一回,外国人跟着中国人看演出起立,你们真是为中国人长了志气。后来的每场演出,开始曲都是《总理纪念歌》。</p> <p class="ql-block">到了1939年,国民党中常会在决议中,首次把孙中山称为国父。为此一些歌谱把《总理纪念歌》改为《国父纪念歌》,并且开始不署名了。抗战时期在重庆有万人集会,大家高唱《国父纪念歌》,气势滂沱。</p> <p class="ql-block">七十年代,台湾“教科书编译局”把《国父纪念歌》编入小学音乐课本,没有署名。到了八十年代,编入小学音乐课本的《国父纪念歌》忽然把歌词作者硬塞给了“戴传贤”(即戴季陶),黎锦晖成为作曲者。</p> <p class="ql-block">在黎锦晖诞辰的纪念会上,上海音乐学院陈聆群教授发现黎锦晖的《总理纪念歌》被台湾教科书侵权,延后在2002年他在《人民音乐》杂志刊登《也谈<总理纪念歌>的词作者》文章,以1927年《小朋友》杂志277期首刊《总理纪念歌》第一手资料及其他佐证说明此歌词、曲均为黎锦晖所作,指出“戴传贤作词”系误。</p><p class="ql-block">为了黎锦晖作品不被侵权,家兄不屈不挠几次奔赴台北,与国民党马英九、国父纪念堂以及“教育部教材编译局”对簿公堂,以正视听。我们搜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完全证实《总理纪念歌》(《国父纪念歌》)是黎锦晖先生以一己之力创作。而被告方拿不出任何证据,证明是戴传贤作词。由于台我两方没有加入各自的音乐作品版权协会,诉讼不了了之。但台湾媒体承认,《国父纪念歌》是黎锦晖所创,这也是黎家人的胜利!</p> <p class="ql-block">台湾民众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的集会上高唱《总理纪念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