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归宿 信众殿堂——甘南、川西之旅(四)

愚翁

藏区的信教人数众多,且不分男女老少,由此带来寺院、灵塔、经幡随处可见,成为颇具藏区特色的印记。 在丹巴县的梭坡乡,我曾就藏区的一些问题请教过扎西,他跟我简单介绍了藏族分支、藏传佛教的有关情况。回家后,我又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div> 在这里,把藏传佛教的几个重要分支做一个简略的介绍,供有兴趣的朋友研究,据资料介绍,藏传佛教又称藏语系佛教,或称喇嘛教,是指传入中国西藏的佛教分支,属于北传佛教范畴。与汉传佛教、南传佛教并称佛教三大地理体系,属于大乘佛教。藏传佛教在其发展和传承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五个大的派系分支。</div> 宁玛派 是藏传佛教最古老的一个派别,“宁玛”藏语意为"旧”。由于该教派僧人只戴红色僧帽,因而又被称为红教。宁玛派早期并没有固定的寺院、僧人组织和系统性的教义。到了16、17世纪才有较具规模的寺院,后来在第五世达赖喇嘛支持下得到较大发展。宁玛派著名的寺庙有西藏的多吉扎寺、敏珠林寺,四川的噶托、竹庆、白玉、协庆等寺。<div> 萨迦派 “萨迦”在藏语中意为灰白色的土地,因该派的主寺——萨迦寺建寺所在地呈灰白色而得名。由于该教派寺院围墙涂有象征文殊、观音和金刚手菩萨的红、白、黑三色花条,故又称花教。萨迦派有血统、法统两支传承。萨迦派的重要寺院除了萨迦主寺外还有四川德格的贡钦寺,青海玉树的结古寺、称多县的示藏寺,西藏林周的那烂陀寺,今锡金境内的结蔡寺等。另外,萨迦派于1550年在四川德格贡钦寺设立了德格印经院,是藏区最著名的印经院。专门刻印藏传佛教经书、历法和医学等千多种典籍,对保护和弘扬佛教起了重要作用。<br> 噶举派 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即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因该派僧人按印度教的传统穿白色僧衣,故称为白教。噶举派主要寺院有西藏墨竹工卡的止贡寺、四川德格的八邦寺等。<br> 噶当派 创建于1056年,是藏传佛教中比较早的派别。藏语“噶”指佛语,“当”指教授。通俗说法是用佛的教诲来指导凡人接受佛教道理。噶当派的奠基人,是古格时期从印度迎请过来的著名佛教大师阿底峡,热振寺是噶当派的主寺。在噶当派传承中,形成了三个主要支派:教授派、教典派、教诫派,并各有自己所依的典籍和教义。<br> 格鲁派 “格鲁”一词汉语意译为善规,指该派倡导僧人应严守戒律。又因该派认为其教理源于噶当派,故称新噶当派。由于此派戴黄色僧帽,故又称为黄教。该派奉宗喀巴大师为祖师。后来,该派势力逐步扩大,修建了以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为代表的寺院,后经清代统治者的大力扶持,格鲁派发展迅猛,最终成为西藏信徒最多,影响最广的佛教派系。活佛转世制度的采用是格鲁派走向兴盛的转折点。清代格鲁派形成达赖、班禅、章嘉活佛(内蒙古)、哲布尊丹巴(外蒙古)四大活佛转世系统。<br> 藏传佛教发展至今,噶当派已经被格鲁派取代,红教宁玛派,花教萨迦派和白教噶举派声势已远远比不上黄教格鲁派,但是在西藏仍有信徒,保持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div><div> 最后,还得提一提古代西藏象雄地区的本土宗教黑教本教,因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要了解西藏文明,必先了解象雄文明;要研究藏传佛教,也必先研究本教。象雄人辛饶弥沃祖师对过去原始苯教进行了许多变革,创建雍仲本教,被称为西藏最古老的象雄佛法,本教著名的寺庙有孜珠寺。雍仲本教既是古象雄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西藏民族传统文化和藏传佛教的源泉,是青藏高原的人们献给世界的瑰宝和值得藏族人民骄傲的宝贵精神财富。<br> 值得注意的是,用所谓的僧人僧袍的红、花、白、黄、黑来定义和区分西藏地区的佛教派别,是不可取的。<br></div><div> 无论信奉哪个教派,藏族同胞对他们的信仰都是极为虔诚的。</div><div> 图为合作市米拉日巴佛阁围墙外的转经筒,供信众及所有人转经用,转一圈下来约有一、二公里吧。</div> 转经筒做得极为精美,画着五颜六色的图案。 转经的人们 这是米拉日巴佛阁内墙边的转经筒 这是米拉日巴佛阁内院围绕墙行走的信众。 这是在米拉日巴佛阁大门前磕长头的信众。这种磕长头的方式与大家常见的在路上边磕头边前进的磕长头不一样,是在门前不停地磕头。跟路上磕长头相同的是,身躯也都会趴在地上。 这是信众在米拉日巴佛阁煨桑(即汉族所说的烧香。但藏族同胞焚烧的不是香烛,而是柏叶、经幡等物品,) 这是早晨在米拉日巴佛阁佛学院广场上辩经的僧侣。 这位学员貌似有点走神,不在好好辩经,而是在看我拍照。 他们说的啥我不知道,但认真劲儿没的说。 一步一巴掌,口中念念有词——这就是辩经的套路。 出来宣布辩经结束、开始上课的,不是佛学院的领导,就是讲课的经师,反正他穿的是黄色的上衣,头戴金黄色的帽子,十分威严。 上课号响起,僧侣们都走进了教室。这是吹号的号手。有人会问,咋没见那种长长的、喇叭口需要人扛住的传统长号呢?是的,那种传统的长号角确实已经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这种小小的玩意儿。别看它个头不大,音量却一点也不差,而且音色跟传统的长号角没两样。我估计这是个电子音响器!时代进步了,寺院的用品也与时俱进了。 这是一位转经的僧侣。你是不是感觉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呢? 夏河县的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据说是整个藏区第二大寺院,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包括六大学院、16处佛殿、18处昂欠(大活佛宫邸)、僧舍及讲经坛、法苑、印经院、佛塔等,形成了一组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房屋不下万间。 我们沿着寺院的主干道从入口处走到了尽头,感觉其规模不亚于一座县城。主干道的一侧是寺院举行法事活动、从事佛学教育的各个佛堂,另一侧则是僧侣的宿舍区,里面的道路呈棋盘格布局,横平竖直,井井有条。 由于寺院内各个场所的大门都紧闭,所以我们未能看到殿堂的内部情况。 过去,我们出游很少光顾宗教场所,此次甘南、川西之行有选择地去了米拉日巴佛阁和拉卜楞寺,一是因为米拉日巴佛阁是仅有的九层佛阁,分别供奉着九位菩萨,举世罕见;二是因为拉卜楞寺号称藏区第二大寺院。通过踏访寺院,感觉还是有不少收获,不仅懂得了一些藏学、佛学的知识,而且看到了不少新奇的东西。<div> 如今,笼罩在藏传佛教上迷雾慢慢消散,从寺院到僧侣,从他们的佛事活动到日常生活,我们都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已经显得不那么神秘了。在藏区的大街上,你可以随处见到僧侣的身影;在宾馆里、饭店里,也可以见到过夜的和就餐的僧侣。他们就是一群普通而平凡的人,他们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欲。他们是在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人生的信仰,寻找精神的寄托,寻找心灵的归宿。</div><div> 向善——是他们的追求,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追求。</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