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队里摘棉花

南山松

<p class="ql-block">在那个“学生……不但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的年代,学校常常要组织学生到生产队参加捡拾麦穗、棉田捉虫等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p><p class="ql-block">那时,学校教学任务不算太重,学生基本上没有什么作业,学生们也乐意参加生产劳动。在众多的劳动中,学生们尤其愿意给生产队摘棉花。因为摘棉花要集中时间,中午不用回家,生产队管饭。在那个物资匮乏、食物短缺的年代,些许油香、咸酱的味道和一顿饱饭对正在成长的孩子来说具有相当大的诱惑力。</p><p class="ql-block">天气晴好的早晨,当太阳升起、薄雾散去、潮气蒸发后,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喊着口号、唱着歌曲,来到生产队指定的棉田,一字排开,每人两行,老师一声令下,大家你追我赶。随着气温的回升,深秋之晨的萧杀之气慢慢退去,大家渐渐汗流满面,不少同学脱去了棉袄(那时农村人没有毛衣等过渡性服装,寒露、霜降过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早晚温差大,大人小孩</span>早早就穿上了棉衣)继续战斗。不长时间,系在腰间的包袱摘满了,同学们个个似临盆孕妇,挺胸突腹,行动踟蹰。一位男同学跑过去拍拍一位女同学的包袱,诡异地问“几个月了?”,搞得这位女同学面红耳赤、无言以对!接近中午时分,腰酸腿困、饥肠辘辘的我们不时地回头张望着,期待生产队早些派人把做好的午饭赶紧送来。</p><p class="ql-block">在那个缺油少盐的年代,同学们最爱吃的是大锅南瓜酱面片。临近中午,生产队会委派几位干净利索的大娘大婶为我们做饭,她们在大铁锅里倒入清油将面酱炒香,加入剁好的南瓜块翻炒,然后加水烧开,下面片,勾入少许水面粉,搅拌焖煮,待锅中翻滚冒泡再下点泡好的黄豆和时令绿叶蔬菜。一锅酱香可口、黄绿相映、不稀不稠、热气腾腾的南瓜酱面片令人垂涎欲滴!</p><p class="ql-block">当午饭送来时,同学们喜笑颜开,飞也似的聚拢到地头的大树下,拿出碗筷准备打饭。忘记带筷子的同学早已就地取材,折两根棉花茎杆备用。为了能多吃点,同学们绞尽脑汁!盛第一碗时,个个绅士气十足,拿着碗嘴上都说少盛些,其实内心盘算着吃完这个半碗后赶快再盛一满碗,如果第一碗盛满吃完就不可能有再盛第二碗旧机会了。这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吃饱、吃好的好办法。</p><p class="ql-block">吃完饭,没有水洗碗,同学们用干棉花叶或湿土在碗中转圈擦拭,碗壁干净如初,没想到这样的士办法还挺好使。饭后,大家又忙碌起来,还(huan)了第二碗的那几位同学腰都弯不下去,真是吃饱了撑得慌。傍晚时分,大家将采摘的棉花交到生产队后,一路欢歌跑回了家。由于我们是大部队在前面摘,班干部在后面检查督促,所以摘棉花的质量高、速度快,深受生产队的欢迎!</p><p class="ql-block">过后,大家期盼着、等待着,何时再给生产队摘棉花,何时再能饱餐一顿香气四溢的大锅南瓜酱面片!</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特向作者致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