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中国花鼓灯保护传承重地——凤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再论其歌、舞、乐、戏的价值与地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花鼓灯艺术研究工作室主任、花鼓灯申报世界遗产中国首席专家谢克林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前期本人曾有文章专论了这一题目,今再补充论述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从地域经济政治发展史中地位看,凤台县地处淮河中游,自古以来土地比较肥沃,经济相对发达。所谓"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即指安徽淮河中游颍上、寿县、凤台、怀远等地方。凤台考古发掘出土的两处新石器时代与周代的遗址、墓藏证实,远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这里文明己达相当高度。凤台与曾是战国时期的古楚国国都寿州(即寿春)紧邻,曾长期同属一个行政区域,楚国名相孙叔敖墓藏埋于此。汉朝淮南王刘安建都于此,当时淮河流域道家盛行,刘安信奉道家学说,痴于炼丹神药,发明了豆腐,写下传世名篇《淮南子》,在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学史上影响重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学问家、书法家王義之的好朋友、东晋名相谢安指挥的,以少胜多著名战役——"淝水之战″,还有"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的历史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带。 淮水流到凤台县因有凤凰山脉的硖山挡道,将大山一分为二,两岸崖壁如刃,形成淮河上最险峻、美丽的峡谷景观。山上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道教古刹"茅仙洞",至今香火鼎盛。淮河在凤台县拐了个大湾,淤出大片河滩地利于耕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古代文化交流主要靠水路,到宋代,从文化昌盛腹地河南发源的淮河、颍河、西淝河三条水系,均流经凤台,并经此可以通江达海。便利的水路交通,为国都开封宫廷和民间艺术,传至距离三、四百里外的凤台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安徽花鼓灯早期的宋代队舞、民间勾栏瓦肆的说唱艺术等元素,乘船来到这风水宝地,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从文化基因延续传承方面考察,淮河流域自古以来道家思想盛行,这里人一直有着富于想象、善于歌舞的潜质和追求浪漫的情怀。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涂山氏女在距凤台几十里的怀远涂山上,盼其归来吟唱的"侯人兮倚……″,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民歌;孔子编辑的《诗经》记载的三千多年前的民歌《周南》、《召南》(淮河这一带上古时,称为中原的南方地区)里的内容,与这一代早期民间歌舞或许有着隐隐关联;淮南舞是史书记载的汉代在这一带演出的民间舞蹈:凤台县近邻寿县出土的汉代淮南舞玉雕双人舞女,几十里外临泉古城出土的汉代玉雕舞人,淮河下游江苏省盱眙县出土的汉砖上的双人舞蹈等可为参照,证明汉代淮南舞风格是奔放、激越而又轻盈曼妙,其艺术特色是:舞蹈形式趋专业化,有击鼓击节的完整乐队,舞蹈动作比较规范。这些风格、特征在今天的花鼓灯舞蹈中,可隐约捕捉到鳞爪。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的舞蹈风格、特征一旦形成,常常世代传承发展而不丢失,这正是世界上各民族民间歌舞风格不同的原因之所在,是民族生存环境、历史、文化、性格、信仰……等等决定的,想改都很难改掉。这些为我们的溯源研究提供了思路和资料。我知道这些久远的因素不能直接证明花鼓灯产生在那个时代,因为文明形态的发展,艺术形式上因素还未到出现的时代,是不可能产生花鼓灯艺术的。但依然决心把它们列出来,以丰富、加强我的论证具有久远的历史性、文化性力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花鼓灯在形式上的所有形态,都在凤台获得创新、完善、发展,正是上述各方面条件具备下,综合效用的结果,因历史过于久远,难以一一确认,引用资料为逻辑性、理论性推论。但其它花鼓灯播布区,均没有达到象凤台县这种复杂的规模和艺术形态完整度,由此可判断,我所述内容充分证明:凤台花鼓灯艺术,是独有的一种歌舞文化现象,具有独享的艺术优势。</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历史上(不包括当下),凤台县的花鼓灯歌、舞、乐、戏诸要素俱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凤台县的歌与颍上县、怀远县的歌相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凤台县的歌,曲调、曲牌特别多,地方的小调、民歌、说唱音乐多有密切关系,什么都拿来试着用,把人家河南"弦子″拿来改成了"清音调″,又发展出了"一条线调″。说明当地的百姓只看一段段民间歌舞表演不满足、不过瘾了,进而逼着象陈敬芝那样有些文化的艺人,发展为"推剧″的唱腔,如"一条线调"、"清音调"等等,也说明凤台艺人的音乐、戏曲悟性和审美追求与别人不同,主动创造好听的唱腔、旋律、唱法,以便演出后场小戏、大戏、连台本戏。并在解放后政府发动的"戏改"运动中,彻底完成了歌唱和板腔戏剧化的任务,紧紧跟上了时代的步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颍上县花鼓灯的唱,在形式上有自己特色和优势,受河南地方戏曲影响较大,比凤台更偏向戏曲化、叙事化。由于颍上县缺乏象陈敬芝那样有创作能力的著名艺人,走向戏曲探索的步没凤台大,长期以演出别人剧目为主;颍上的花鼓灯相较凤台,在形式和内容上更接近戏曲,并一直保持一些古老、厚重的风貌。怀远歌唱的发展不如凤台和颍上,在此不赘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凤台县的舞 与颍上县怀远县的舞相比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凤台县的舞更复杂多变。兰花化粧去掉了满满的头饰和影响舞蹈的戏剧化的裙装,扮成大辫子村姑穿着长裤,更接近生活的装束,更利于舞蹈表演。凤台艺人在陈敬芝带动下,他们非常注重在舞蹈艺术形式上的创造、发展,使花鼓灯舞蹈形式整体上全部完备起来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把花鼓灯男女集体舞《大花场》改编的更凝练、更舞蹈化,集体技巧更丰富多彩,高潮气氛更热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创作出在全国都罕见的陈敬芝那独具风格的、堪称经典的中国汉族的女独舞《游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发展、创新出了邓虹和张士根那样具有独特魅力、注重细节表演、高难度技巧的、代表中国汉族双人舞最高水平的《小花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创造了既有个性不同的人物,又极具情节性、表演性、技巧性的中国汉族儿童三人舞蹈经典作品《抢板凳》(甚至可称为小舞剧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移植、创造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汉族四人小舞剧经典《四老爷坐轿》(喜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颍上县的小花场舞蹈功能有所萎缩,但大花场群舞保留着古代武舞的气势,依然昂扬震憾,不输其它;颖上的花鼓灯大场主角兰花的化粧和服装完全戏曲化装扮,舞蹈讲究古朴、端庄的架式和造型,追求经典性、排场性摆布,注重走队形、阵势和画面,为戏曲的演出打场子、创造气氛;小场舞蹈动作较固定,表演偏重于程式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怀远县人性格相较颍上县和凤台县人,相对更活泼和幽默些,方言语速快,节奏起伏大,抑扬顿挫鲜明,语音拐弯多,有意思的是方言中还特别保留了一部分古音,说明其地域文化的悠久和独特性。怀远的花鼓灯舞蹈受其方言影响,语言地方色彩极浓,被语言学家高度重视,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毛诗序》中说舞蹈是"言之不足,故嗟之;嗟之不足,故歌之;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怀远人较善用身体语言和舞蹈动作来述说自己的故事。并把自己的方言特色、风格不自觉地融入自己舞蹈中,使怀远花鼓灯舞蹈风格独具魅力。凤台县的舞蹈与颍上县、怀远县相比:最重要的是所有的舞蹈语言,都是花鼓灯的东西,但风格上明显是凤台派的格调。同样的程式化舞蹈动作,被不同地区艺人所运用,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思想、意义、意思、情调、风格……说明花鼓灯舞蹈语言表达事物的高度概括性、抽象性、多义性、多风格性……特征,造就了花鼓灯三大区域流派都各具特色,各呈光华,难分仲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但 怀远的化粧和服装清未后完全简化,兰花去掉下身长裙子和滿头球饰,着长裤,仅以一花冠饰于头上,鼓架子学戏曲武生装束,全为短打装扮,以利于舞蹈的即兴和自由表演;怀远村村寨寨盛行武术,会武功者甚多,鼓架子一般都把武术动作和技巧融于舞蹈中,使大花场男子集体舞获得较大发展;个性化的有情节、有人物的小花场舞蹈,也得到特别重视,出现一批优秀兰花、鼓架子双人舞艺人,所以怀远县花鼓灯舞蹈也一直发展的比较出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凤台使花鼓灯舞蹈在形式上获得巨大发展,尤其是单、双、三人舞和小舞剧的出现,代表了当时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在形式创造上的高度和完整度,使舞蹈语言表现力、风格鲜明度、韵律、技巧、舞台空间的使用与调度、反映生活的深度广度、艺术美的呈现力、经典作品的创作等等,从整体上完成了时代性跨越!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大流派在相互学习又相互竞争中,共同努力,使中国汉族民间舞昂然地、高高地耸立于世界舞蹈的森林中,标志了人类农业文明时代创造的民族民间舞蹈的最高成就。其中凤台的兰花独舞、男女双人舞小花场、三人舞《抢板凳》和小舞剧《四老爷坐轿》、还有推剧代表性剧目,至今仍被作为经典,常常演出于现代舞台上,而它们几乎都创造于一百年前!一个县里的民间艺术团体,从解放前些年的三十年代开始,一直努力奋斗到文革前,三十多年间,完成了一个超乎专业人士想象的、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民间花鼓灯艺术变革的历史任务。今天看来,这卓著的历史性功劳怎么评价都不为过份!因为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史上,包括解放后的民族民间舞蹈史上,完全由民间艺人在新的时代,新的政治和艺术标准下,完成了中国汉族代表性舞种——花鼓灯艺术形式上的变革和阶段性、历史性任务!全国没有任何一个县级民间歌舞团体做到过这一点。可惜的是凤台著名舞蹈艺人如田振启等解放不久相继去世,没有得到很好传承与发扬,造成在同怀远舞蹈艺人竞争中,陈敬芝的舞蹈虽一枝独秀,但力量单簿。而怀远的冯国佩(当时属怀远人,艺名小金莲)、郑九如(艺名小白鞋)、杨再先(艺名小红鞋)、石经礼(艺名石猴子)、鉏洪云(艺名小水子)、赵怀珠等等一批出色艺人各领风骚,占据了花鼓灯舞蹈力量优势。</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音乐伴奏方面,三大地区配置差不多,都有锣鼓音乐伴奏,鼓、锣、大小钹、"叭狗子″(一种特制的比手掌略大的锣、声音清脆)等打击乐器;凤台和颍上的音乐都是大锣领头,凤台的锣则薄些大些,颍上的是厚一点的锣,怀远的锣与凤台不相上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特别突出的特点是:三大流派地区的锣鼓打击乐,都发展特别成熟,番子、曲牌多,而且有极丰富的表情、表意、叙事功能,特别是边打边舞,边走边打边舞的技能,在中国各地打击乐中独有,非常精彩,可以脱离舞蹈、歌唱和戏曲进行高水平的独立演奏、表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后来凤台、颍上的花鼓灯都努力向戏曲发展,在乐队中主动加进了板胡、笛子、甚至唢呐,以适应剧中人物唱腔、情节发展、气氛营造的需要。但在鼓的使用上怀远人又独树一帜,保持了完全用锣鼓音乐伴奏的传统,并用鼓手来担任乐队的指挥与控制,发明了许多以鼓为主的打法、番子、曲牌,并让鼓手介入场中表演,出现了常春利(艺名老蛤蟆)等杰出鼓手,充分发扬了花鼓灯锣鼓边打边舞的特点,颇为引人入胜,实为一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4、 戏曲方面,凤台花鼓灯探索走向戏曲的道路与颍上县、怀远县在时间上基本相同,都在清后期开始。但创作上凤台比颍上、怀远要自觉大胆的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陈敬芝是个能紧跟时代,善动脑子,喜欢革新创造的人。上世初以他为首,克服花鼓灯原有民间小调、民间说唱中,没有长的咏叹调,音乐弦律性差、短小、叙事能力不足问题,把河南和皖南地区的"弦 子″、和凤台本地山歌、小调、秧歌等相融合,发展为"清音调″、"一条线调"等推剧得以安身立命的主要声腔,创作了一批花鼓灯(推剧)剧目,如《四郎探母》、《四老爷观花》、《渔舟配》等以适应广大乡民的审美观赏需求,形成了以戏剧演出为主(指时间较长),舞蹈和灯歌演唱为辅的格局(演出时间虽短,但追求创新和制造惊艳不绝),花鼓灯走向地方戏曲的任务得以完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怀远县后场小戏的发展则不如凤台和颍上。演出剧目多为学习凤台(如陈敬芝编创的《倩女游春》、《小货郎》等)、颍上(如《白蛇传》《寡妇自叹》)、甚至凤阳的(如《陈广仁跪大堂》等)剧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凤台艺人引领着花鼓灯舞蹈发展并走向戏曲的非凡历程,其中居功至伟的头号人物——是己逝的凤台派花鼓灯艺术大师陈敬芝老先生!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他 ,七十年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带头把花鼓灯歌舞引向戏剧,创造出最后一个地方戏曲——推剧和一系列戏剧作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他,男扮女装,创造不朽的花鼓灯女子独舞经典作品《游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他,五十岁了,还大人扮小孩,创造出不朽的中国最早的汉族儿童三人舞或称小舞剧《抢板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他,改编创造了花鼓灯经典小舞剧《四老爷坐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他,领头创造了中国舞蹈民族民间舞蹈史上独具魅力的凤派花鼓灯艺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是他,创造推剧"一条线调"、"清音调″、"蜜蜂腔"等不朽声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他老人家对中国汉族民间歌舞花鼓灯的历史性贡献应留芳百世!</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陈敬芝大师对凤台花鼓灯艺术的贡献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对许多人可能一生只做成其中一件就了不得了,就在花鼓灯史上青史留名了。而他竟然把上述需要许多人做的事情,一个人做了!他为什么能够做到这么多常人不可启及的贡献?我认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始终怀着一颗对花鼓灯艺术的痴迷之心,一生不缀。十三岁那年为学玩灯,竟被家人痛打,关在厨房不准出去,不给饭吃,也没断了他的挚着追求。他是个为中国花鼓灯艺术而生,并可以为之而死的人!他亇高,身形瘦长,扮演兰花、青衣、花旦难度较一般人大。但他通过刻苦训练,日积月累钻研,成就了自已一套男扮女装的体态和表演方法。我与他相识几十年,曾细致观察过他的一举一动、一神一态:平常他跟我说话坐你面前,是个温文而雅、极慈祥和善的老者……一个感情亲热的让你可以跟他说知心话的长辈……可话题一谈到艺术,谈到花鼓灯,他马上眼睛光芒四射!变得象一个喋喋不休的可爱的老妇人,又象一个村姑要与你这个闺蜜谈不尽的悄悄话,凝神看着你的反应,看着你态度的一丝一毫变化。他神情严肃,仿佛跟你谈一件人生大事般的,句句都努力往你心里打!……语言里还不时露出点戏曲味,特别是手上兰花指动作,会不由自主就伸了起来,举起来,手舞足蹈……尤其是眼神、面部表情,活脱脱一个魅力四射的女人在向你说话……只是到了晚年,生了病后,再见他,那光彩才散去。……变成了一个老妇人,一个己知道日子不长了的老人,在努力向我,向一个她认为会懂她的人,掏心窝子地唠叨……她那放不下的花鼓灯的唱……花鼓灯的戏……她会说着说着就凑近我,抓住我的胳膊、双手,轻轻地撫摸着,看着我的眼睛,倾情地、轻声地唱起他的"小蜜蜂调"、"一条线调"……我要不抽回手,她就始终握住我不放手……感动的我不得不立即躲开他的眼睛!喉咙哽咽,直想落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她把自己的一生,把自己的最后时刻也交给中国花鼓灯艺术事业!淮河人民也给了他一个响彻大地的艺名"一条线″,还有句传给世代的顺口溜"一条线一走,倒下九十九。一条线回头一看,起来一大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他是一个始终勤奋学习新知识,并且勇于革新的艺人。他一生都在学习,到老都仍在思考花鼓灯不断出新的问题。他曾读过几年书,后来又不断自学,发展到可独立编写剧本,通达人间世事情理的程度。这对他后来精到辩识、感悟社会大势和人间百态,对他拥有开阔的胸襟和视野,对他的审美能力的超群发展,艺术创造悟性的不断激发,对他后来能不断学习、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追求和攀登艺术高峰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他为什么在见识上、在悟性、创造力方面超越其它一些著名艺人的根本性原因。我为在今天才通过长时间静思,才得以更深层次地认识到他老人家的非凡的价值和贡献,而深感内疚和自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然,在充分肯定陈敬芝老师的杰出成就时,我觉得绝不能忘记和忽略那些先后跟陈老师一起奋斗的杰出艺人,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优秀艺术家群体,众星拱月,都是为中国花鼓灯艺术事业贡献了一生的淮河民间艺术家。如: 花鼓灯十大老艺人的李兆叶老师,唱灯歌和演推剧,唱腔可以消人魂魄,象春天发情的猫一样,唱得人心荡漾,被百姓授艺名"猫春″;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唱、跳俱佳的田振启,兰花舞蹈以妩媚和多情著称。唱腔音质颇具金属声,可传很远,喜欢他的人说他声声值千金,被授艺名"田小银子";著名花鼓灯表演艺术家大鼓架子宋廷香,配合陈敬芝先生为探索花鼓灯艺术的戏曲化、喜剧化贡献了一生。还有詹乐亭、韩云飞……还有进入二十世纪,在表演中国花鼓灯双人舞《小花场》上,做出令中国舞蹈界惊奇的、国家级传承人邓虹、张士根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了,恕这里不再缀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凤台县花鼓灯有邓虹、张士根两位国家级传承人,有省级非遗项目的凤台县推剧团,有生龙活虎、正处艺术青春期一批好演员的——凤台县花鼓灯艺术团,一批花鼓灯老艺术家还有部分人在世,只要各方面给以重视,投入一定资金扶持,抢救、恢复凤台花鼓灯历史状态,达到非遗法规定的"真实、完整、传承″,应该不是难事。需要抢救、恢复的花鼓灯节目都是凤台自己过去固有的,重要的是那一个拿出来都是经典,都会在中国舞蹈界引起惊叹!都值得那两个团,作为保留的花鼓灯传统节目常演常新,而且是凤台独一份!凤台一个小县若能为中国歌舞文化的未来、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昌盛、当然也是为自己,高高举起一个中国和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保住这份极珍贵的艺术遗产,将功莫大焉!我们只要看得稍远一点,就会发现正在全国热烈普遍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规划中,花鼓灯艺术的价值和地位都是一流的,未来在国家和省、市政府支持扶植下,在县政府和艺人及民众积极领导和热情参与下,一定会给凤台带来可喜的文化和经济效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当下,曾经在淮河两岸兴盛的花鼓灯歌舞艺术正面临濒危,正待党和政府加倍组织民间艺术力量进行抢救的时刻,本人献出上述研究成果,意在为各方面认识凤台县花鼓灯历史本源风貌,使保护与传承中国汉族代表性歌舞艺术更准确、全面并有重点地工作,提供一个无私心的、一个研究专家应拿出的、供大家思考和实施的建议,不足地方诚望批评指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件《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花鼓灯在形式上的所有形态,都在凤台获得创新、完善、发展,正是上述各方面条件具备下,综合效用的结果,因历史过于久远,难以一一确认,引用资料为逻辑性、理论性推论。但其它花鼓灯播布区,均没有达到象凤台县这种复杂的规模和艺术形态完整度,由此可判断,我所述内容充分证明:凤台花鼓灯艺术,是独有的一种歌舞文化现象,具有独享的艺术优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1、历史上(不包括当下),凤台县的花鼓灯歌、舞、乐、戏诸要素俱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凤台县的歌与颍上县、怀远县的歌相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凤台县的歌,曲调、曲牌特别多,地方的小调、民歌、说唱音乐多有密切关系,什么都拿来试着用,把人家河南"弦子″拿来改成了"清音调″,又发展出了"一条线调″。说明当地的百姓只看一段段民间歌舞表演不满足、不过瘾了,进而逼着象陈敬芝那样有些文化的艺人,发展为"推剧″的唱腔,如"一条线调"、"清音调"等等,也说明凤台艺人的音乐、戏曲悟性和审美追求与别人不同,主动创造好听的唱腔、旋律、唱法,以便演出后场小戏、大戏、连台本戏。并在解放后政府发动的"戏改"运动中,彻底完成了歌唱和板腔戏剧化的任务,紧紧跟上了时代的步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凤台的灯歌极为丰富,文学性強,在民间演出中受到突出重视与欢迎。灯歌的曲调有的长于抒情,有的便于叙事,表达的情感或清丽、婉转,或欢快激昂,或诙谐、幽默,或抑郁、哀伤,极富地方特色。淮河地区的人民几乎人人会唱,人人爱唱。在山区、平原、田间、河边、月下、村前……到处都能听到优美动人的歌声。这些民俗风情,都被凤台艺人们收集并巧妙用于花鼓灯的歌唱里,演出的剧目人物中,并形成了自己的歌唱特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颍上县花鼓灯的唱,在形式上有自己特色和优势,受河南地方戏曲影响较大,比凤台更偏向戏曲化、叙事化。由于颍上县缺乏象陈敬芝那样有创作能力的著名艺人,走向戏曲探索的步没凤台大,长期以演出别人剧目为主;颍上的花鼓灯相较凤台,在形式和内容上更接近戏曲,并一直保持一些古老、厚重的风貌。怀远歌唱亦有自己特色,但整体的发展不如凤台和颍上,在此不赘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附件《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怀远花鼓灯艺人对花鼓灯锣鼓音乐的丰富和发展贡献巨大,使花鼓灯锣鼓音乐己不仅是戏曲、舞蹈的附庸,不仅具有一般民间锣鼓的热烈、粗犷、节奏鲜明、感染力强的特色,而且是一门独立的音乐和独立的演奏、表演艺术。它节奏形式多变、欢快高亢、健美而有力度,演奏一气呵成。在铿锵的音乐中,蕴藏着催人欲动的节奏和韵律,敲打起来热烈激昂,紧凑有力,活泼风趣,动人心弦。你听怀远的锣鼓演奏就象在听怀远人的歌唱、讲故事、说笑话……使其锣鼓音乐具备了世界上独有的表演性、叙事性、歌唱性、抒情性、表意性、情节性、故事性……常常模拟动物和自然界的声音用在演奏中,每件打击乐器似乎都是一个音乐中充满个性的人物或动物……这些优异特征鲜明反映在数不尽的锣鼓曲牌之中,如"老鸹凫水"、"老牛喘气"、"蛤蟆跳井″、"猪拱泥"、"兔子扒窝″、"鱼咂嘴"、"鸡叨米″……充满性格和民间诗歌一般的动人意境。创造了中国民间打击乐的演奏奇观,屡屡在全国各种比赛中获大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