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重头戏,拍摄坝上著名的影视基地日出。 头天晚饭后,领队老师站在小旅馆的院子,担忧明早的天气。连续几天断断续续的降水,加上晚上云开降温,大概率事件,明早会有晨雾。我信心满满地对领队老师说道。<br> 果不其然,4:37分出发后不久,就能感受到空气中湿度的增加。对今早的晨雾有了更大的信心,也充满了期待。 摄影:长城,鸣谢。 事情往往不会一帆风顺。乘坐的96号车子经常更换司机,有时候一天更换2名,其实这也没有关系,司机的任务就是送到与接回,仅此而已。 但今天就有点特别。车主要求该车紧跟前面的一辆车子,也就是怕迷路而已。前面的车子大概行走了10来分钟后,停下来换车,车上的人和摄影设备也跟着坐在另外一辆小红车上,这就耽误了10来分钟时间,脱离了车队。 我们两辆车来到影视基地的门口,被保安拦下,不能往前开,要求停在停车场。看见东边的天空慢慢变亮,这一下两车14人急了。纷纷打电话要求解决车子通行问题。地接的老总在赶来的路上,随即有被告知被堵在路上,让我们自己就近往山包上去拍摄。 <div>于是乎,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演变成“只缘身在此山中”了。<br></div><br> 像无头的苍蝇,我们只得跟随旅行团的人员,走上木质的步道,就近拍摄晨雾。 摄影:叶萍,鸣谢。 路边的草垛散发着雾气,吸引眼球,应该走过去拍逆光的,懒了一下。 远处的雾气感觉有点像尘卷风,那确实是雾气。 像飞禽的草垛布满远处的山体。<br> 从影视基地出来便到了透风沟拍摄。 这里有“S”型弯曲的河道,有几何形状的麦田。 也有色彩丰富的树林。 还有白桦树的树干,可惜水面的面积太小。 鉴于昨天马踏水花拍摄时间仓促,摄影团决定下午免费补拍一场。不想去的可以去东沟。因为有不少人多次来过坝上,于是就有13人,两台车去东沟拍摄。下午3点出发前往曾经过不去的东沟拍摄。 这是另一队拍摄的万马奔腾,拍摄:会文,鸣谢。 来东沟的路上,车子进入一家私人牧场,牧场的主人不太高兴,我们及时退出。 不知在东沟要拍摄什么,另一辆车子里的人估计曾来过这里,喊上我们的车子往一个山包上去。 这个景点是免费的,拍摄侧逆光的“牧归图”。 就像在T字台上走秀一样,这次走“台步”的是骆驼和牛群。 在牧羊人的驱赶下,骆驼和牛群有序地向西边的落日方向缓慢的前行。<br> 起伏的地形,金黄的树林,加上排列有序地牧群,在西沉的阳光下,毛发都泛出金光。好一幅“牧归图”呀。 <div>28日,有鉴于昨天早上车辆不能进入最佳的拍摄机位,在领队老师的交涉下,地接老总决定再次送我们去影视基地拍摄。</div><div><br></div><div>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当你错过了就错过了,想补回来那得看老天爷给不给面子啦。</div><div><br></div><div>可不是吗?到达影视基地,晨雾没有出现。有点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场景。如果天天都能看见的东西,也就不珍贵了。<br></div> 这次补拍影视基地只有一台车4人,我们及时返回,来到敖包吐,加入大部队。 敖包吐的日出如期而至。最让人惊艳的是给湖水“镶金边”。 是湖水的比重大,有点像“挂杯”呢,还是湖边的水浅而产生的反射现象,我不得而知。总感觉有点像“给长城贴瓷砖”那么不真实。希望以后再来一个哏,“给湖面镶金边”,是不是有点意思呢。 8点钟,结束了坝上的行程,又重新坐上大巴,去摄影团的最后一站,金山岭长城。 扫码,买票,缆车,一切如仪,登上长城。<br> 摄影:海浪,鸣谢。 <div>从长城下到停车场40分钟,从停车场走到酒店40分钟,总共80分钟把腿都给走废了。明天早上去拍日出也没有体力了。</div><div><br></div><div>连日来的早出晚归,消磨了仅剩的体力。明天的日出也就给自己放假了。</div> 金山岭长城的瀑布云着实漂亮,放几段同伴无人机拍摄的视频以飨看官。 摄影:叶萍,鸣谢。 摄影:叶萍,鸣谢。 摄影:叶萍,鸣谢。 这个照片有一个说辞,叫“三楼同框”。机位是一个废楼,远景有两个城楼,在一张照片中。 29日,趁等车的间隙,相约几人来看看国庆节前的天安门。然后就搭上动车,返回家乡,结束8天的行车。(完) <a href="https://www.meipian.cn/3twfrr19?share_depth=1" target="_blank" class="link" contenteditable="false"><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坝上行(上)</a><strong></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