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飞</p><p class="ql-block"> —— 老骥志千里,蛰鹰待一呼。</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躲过长假的人潮,我们也飞了。</p><p class="ql-block"> 昨天上午,我们从北京飞到了成都。接着将前往康定、雅安、二郎山、泸定桥、海螺沟、新都桥、稻城亚丁---。像鹰一样,翱翔川西高原的蓝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家待久了,忍不住想远走高飞。人总不能像小鸟一样,或是被禁锢在笼中,或是想飞也飞不高。辽阔的天空总该有一展双翅的雄鹰。无论对于飞翔者还是欣赏者,那都是一幅赏心悦目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活力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击风雨如同苍天之魂的翱翔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对于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都需要这样的美丽和活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年轻人也许更有活力去飞。但是,他们同时有更多的羁绊。老年人也许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飞。但是,同样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所以,既然想飞,就应该抓住机会。</p><p class="ql-block"> 在微信“朋友圈”里,有我许多老年朋友。他们每次都在看我写下的游记。有比我年长的老师和学友跟我说:“我不能跟你们一起出去玩,你发的东西我喜欢,就像我也跟你们一起出游了一样。”这也鼓励我经常在朋友圈里发些照片和文字。也有许多年轻的朋友在看,虽然不一定发声。但是,也在关注着那一幅幅翱翔的画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的朋友,以前是我们的旅伴。现在不能走了。也有的朋友,今年上半年还在一篇不落的为我的游记点赞。却突然仙逝了。想起来就让人心疼和遗憾!</p><p class="ql-block"> 这使我想起北宋欧阳修的那首令人伤感的《浪淘沙》:</p><p class="ql-block">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p><p class="ql-block"> 明年的花更好,为什么还要可惜?因为不知道明年能与谁同行?包括自己,明年还能走那么远吗?“今年花胜去年红”,是对过往一切的无比怀念。怀念什么?不是怀念景色,而是怀念人。聚散匆匆、此恨无穷。</p><p class="ql-block"> 人不是活在过去也不是活在未来,人都活在当下。人生的任何机缘或机会,都稍纵即逝。真如一位禅师所言:“当下即是,直下承当。”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倾力活好眼前的一瞬。”人最主要的是:放下心中的尘浊,“活在当下,活好当下”。这是无比踏实雄健的生活态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又出游了,有兴趣的好友也许会关注。所以,我将尽力写下一些粗略的见闻,开一扇小窗,让更多人看一眼别样的风光。尽管写得很不像样,就当有这么一点意思,与大家分享欢乐、际遇和见闻。</p><p class="ql-block"> 今早写这一篇啰嗦之文,也是为回答几位朋友的“质疑”。因为他们总在“嘲笑”我:“不嫌累啊!为什么一定要往外走?” 为回答这个问题,写这几句话好像也言犹未尽。哈哈!今天不写了,明天有时间再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昨天,半天在天上飞,半天逛成都。下午去了黄龙溪古镇和成都市内的古迹宽窄巷。为了多发几张照片,所以今天采用了“美篇”的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9日</p> <p class="ql-block"> 黄龙溪,位于锦江和鹿溪河交汇处。江水交汇,形似黄龙。锦江,上通成都,下连吴越。上海有一座著名的老饭店“锦江饭店”的名称原来源于此地。哈哈!</p><p class="ql-block"> 黄龙溪古镇有老街、码头、双流,“三县衙门”、古色古香的古建筑——。有古镇的旧址和扩建后的新址。有各种各样的小吃。被称为“中国天府第一古镇”。我们在这儿吃了入川后的第一顿午餐。</p> <p class="ql-block">锦江</p> 黄龙溪 <p class="ql-block">在这儿吃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 宽窄巷子位于闹市区,因为对成都不熟悉,所以具体位置真说不清楚,据说宽窄巷子最初是由清朝的八旗子弟留下的。整体空间风貌较为完整,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街道在形制上又有北方胡同街巷的特点,其主要特色为“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这种格局形式便于街道居民自发式管理和交流,奠定了安静、悠闲的生活基调。导游一直在介绍成都是“慢成都、闲成都”,还建议我们在宽窄巷玩的时候去茶馆喝杯茶。匆匆忙忙之间,那有心思去喝茶,所以也品味不到宽窄巷里的安逸休闲的情趣。等以后再说吧。</p> <p class="ql-block">见山书店,宽窄巷里文化气息最浓的地方。据说李克强总理到访时在此看过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