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8日休整游承德避暑山庄</p> <p class="ql-block">德避暑山庄 ,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这里是康熙、雍正、乾隆经过89年不停建造,是皇帝避暑的地方。山庄的面积比北京颐和园大了一倍。每一年皇帝留在这里大概有六个月。</p> <p class="ql-block">康熙20年(1681),康熙皇帝为了加强对蒙古族的影响,在离北京350公里的承德建了木兰围场。每年秋天的时候皇帝都带了宫中大队人马从北京到了围场。为了提供给皇帝中途休息的地方,康熙帝建了这座山庄。</p> <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见证了清朝的兴衰。康熙打天下、雍正治天下、乾隆玩儿天下、慈禧败天下、溥仪没天下。清朝10个皇帝,有一个没来过这里,就是雍正帝。有两个皇帝死在这里,是嘉庆帝、咸丰帝。</p> <p class="ql-block">清代避暑山庄的正殿。始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乾隆十九年(1754) 又用楠木进行改建, 称楠木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卷棚顶,四周有围廊。地面与台基用紫豆瓣大理石,殿内天花有万字、寿字、蝙蝠、卷草等雕刻。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大殿,按现在算花了13.6亿。</p> <p class="ql-block">牙线雕</p> <p class="ql-block">天然竹叶大理石地板</p> <p class="ql-block">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p> <p class="ql-block">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的普陀宗乘之庙,又叫“小布达拉宫”,是清代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崇庆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仿西藏布达拉宫建设的佛教庙宇。</p> <p class="ql-block">普陀宗乘之庙占地22万平方米,其主体建筑大红台位于山巅,通高43米,台中央万法归一殿是主殿,殿顶部高出群楼,殿顶都用鎏金鱼鳞铜瓦覆盖。60余座(现存40余座)平顶碉房式白台和梵塔白台随山势呈纵深式自由布局,无明显轴线。1994年12月,包括普陀宗乘之庙在内的“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须弥福寿之庙,又称“班禅行宫”,是清代乾隆皇帝为迎接西藏六世班禅入觐朝贺乾隆帝七旬庆典而仿照班禅居所扎什伦布寺形制兴建。位于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北面狮子沟的南坡上,普陀宗乘之庙的东面。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而建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