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半生已过,愿余生再无遗憾,用文字和图片记录每次摩旅,等到老了,骑不动摩托的时候,翻看这些记录,回忆会更加立体——我也曾经年轻过,经历过。摩旅数年,跑过很多地方,心心念念中,还一直想着那条号称“天路”的G219新藏线。</p> <p class="ql-block"> 全程跑一趟新藏线,对于生活在江苏的我,又是一次环绕半个中国的万里长征。路线也简单,分为三段:第一段,快速抵达青海湖,走G315国道进南疆,抵达喀什。第二段,喀什出发向南到叶城走G219新藏线,经阿里地区,日喀则,到拉萨。第三段,先走G109青藏线,走青海玉树,果洛,黄南出藏,再途径汉中,翻越秦岭回家。又是一个超过12000公里的大环线,好吧,开始准备。</p> <p class="ql-block"> 保养车辆,换了前后轮胎,出发时的公里数:31317公里。</p> <p class="ql-block">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大白话就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对于摩旅这件事,我是乐在其中,所以不觉得有多么困难和辛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上半年工作很忙,一直拖到七月份才出发。时间稍晚,天气已经热了起来,而且相对暑假期间路上的人也会多一点。雨水也会多一点,尤其藏区道路,雨季会有塌方,泥石流地质灾害,不确定因素增加。最好的时间段应该是五月至六月,不管了,祝愿自己一路平安,出发吧。</p> <p class="ql-block"> 7月2日,江苏宿迁出发,天气多云,湿热。一路向西,轻车熟路跑过数次,中午已经到河南灵宝县午餐修整。下午刚刚上路,居然开始下雨了,不到半小时,雨越下越大。心中默念“贵人出门多逢雨”,查了一下天气预报,越向西雨势越大,陕西境内都是大雨。安全起见,刚刚过豫陕界,就到潼关县城住下躲雨。</p><p class="ql-block"> 雨下的不小,赶紧找地方住下。潼关县城不大,往来多次,这次终于住了一晚,难得。</p><p class="ql-block"> 老潼关肉夹馍,全国到处都是,这次终于可以品尝品尝最正宗的当地特色了。</p> <p class="ql-block"> 整个下午都在刷新天气预报,盘算着明天的路线。准备着晚上早早睡觉,明天早起多赶点路。第二天五点多就起床了,拉开窗帘,天晴了。收拾行装,抓紧时间出发。</p><p class="ql-block"> 这段路,太熟悉了,从2012年摩旅青海湖开始,陆续跑过青藏线,甘南,新疆,都是沿着河南,陕西进甘肃兰州。一路无话,埋头赶路,中午兰州吃饭修整,下午继续,经西宁,青海湖,抵达茶卡盐湖。</p> <p class="ql-block"> 青海湖边上加油站休整。</p><p class="ql-block"> 天气已经转晴,蓝天白云。这一段的草原生态很不错,骑行的感觉让人陶醉,GPS显示海拔3200多米。</p> <p class="ql-block"> 正好迎着落日一路向西。</p> <p class="ql-block"> 抵达茶卡盐湖,已经晚上八点多钟,天还没有黑透。正好用无人机航拍了一段盐湖落日。</p><p class="ql-block"> 茶卡盐湖现在已经成了热门网红景区了,十年前初次来时还是未开发的样子,依稀记得当时到达的“漠河盐场”还在生产。</p> <p class="ql-block"> 青海省也是高海拔省份,风光旖旎,属于典型的高原特色,值得好好逛逛。尤其走河西走廊的青甘大环线,风光人文俱佳,着重推荐。</p><p class="ql-block"> 夜宿茶卡镇,第二天早起出发。</p> <p class="ql-block"> 路上经过的德令哈,格尔木都有着不同的历史人文景观。</p><p class="ql-block"> 每次路过德令哈就想到海子的名诗《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10岁读中学,15岁上北大,18岁写诗,25岁卧轨自杀,一生创作200万字作品,绚烂如流星一般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 G315青海段有无数美景,离开德令哈,走进柴达木盆地腹地,各种海市蜃楼般的景点一一浮现。</p> <p class="ql-block"> 公路旁的小柴旦湖虽然没什么名气,擦肩而过,也能感受到它的美。</p><p class="ql-block"> 在戈壁中行驶,突然出现一块湖面,是难得的视觉享,拉近镜头远处雪山近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小柴旦湖面积约69平方公里,是大柴旦境内最大的一个咸水湖。</p><p class="ql-block"> 湖水平静而深邃,与天空相映,呈现出浓烈的湛蓝色,像一块蓝宝石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 从空中俯瞰,这块宝石的周围是盐晶的镶边和植被的装饰。</p><p class="ql-block"> 小柴旦湖并没有被设成景区,但是大部分区域在路边都设置了隔网,游人只能远远的望见湖面。</p><p class="ql-block"> 这里游人稀少,只能远远的望见几个,与一路上火爆的西北旅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愈发的感到了这块宝石的孤傲。</p> <p class="ql-block"> 湖南岸10万平方米范围内,是小柴旦湖旧石器时代遗址。在这里采集到了一些打制石器和人工制品,确定了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生存遗迹。</p> <p class="ql-block"> 继续行驶,G315国道从763K到780K之间,是最多人在路边停车打卡的网红U型公路。戈壁中起伏的路面仿佛天路一般。</p> <p class="ql-block"> U型公路以后,马尔代夫一样的海景将出现在戈壁里。公路左侧的东台吉乃尔湖有种像是海的错觉,西北的柔美全都在湖里。</p> <p class="ql-block"> 东台吉乃尔湖快要走完的时候,将抵达公路左侧的乌素特水上雅丹,这是国内唯一的水上雅丹地貌,风沙侵蚀的雅丹,整齐划一的朝一个方向横亘在湖里,像是一整支舰队,整装待发,气势恢宏。</p> <p class="ql-block"> 海天一色的东台吉乃尔湖,经过东台吉乃尔湖,公路在湖泊中间穿过,这是西台吉乃尔湖。明显不一样的湖水颜色</p><p class="ql-block"> 公路两侧的湖水颜色不一致,一边是深邃的蓝,一边浅浅的灰绿。同一个湖泊,湖水颜色却各不相同。</p> <p class="ql-block"> G315路二侧的戈壁和盐湖。戈壁加油站成了旅人的休息点,越往戈壁深处,越显得荒凉。国道上很多大车,路面破损。越靠近茫崖市,车辆也多了起来。</p> <p class="ql-block"> 抵达茫崖市花土沟镇住宿,这里2018年才正式挂牌设市,青海省通甘入疆的要塞,青海的“西大门”,国道G315上的重要补给站。</p> <p class="ql-block"> 茫崖市三面被无人区环绕,一面被荒芜的沙漠包围,南侧是可可西里无人区,西侧是阿尔金山无人区,北侧是罗布泊无人区,东侧则是我国第五大沙漠所在地柴达木盆地,它方圆200公里没有任何一座县城,堪称我国最年轻,又最孤独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从青海方向进入新疆,阿尔金山就是两地界山。而阿尔金山也分隔了我国的两大盆地,因此我就要驶出柴达木盆地,前往塔里木盆地了。</p> <p class="ql-block"> 远处就是阿尔金山的雪峰。国道海拔3200左右,不算太高。</p><p class="ql-block"> 阿尔金山,近处形貌多变,远处巍峨高大。在建的西和高速公路时不时与我们行进的G315交汇、又远离。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新疆正在快速发展中,还不知道未来会看到啥样景象。建设高速我当然很高兴,但又不禁遗憾:以后再从青海进新疆,会少了很多穿越蜿蜒山道的乐趣了吧。</p> <p class="ql-block"> 茫崖到新疆若羌走国道G315,路况很好。若羌在西汉时为西域婼羌、楼兰( 鄯善 )国地。国道315翻越阿尔金山,景色非常美,由于大货车和自驾游的车辆很多,一定要选好停车点,防止出现安全事故。</p> <p class="ql-block"> 来到新疆才能感受到祖国的辽阔,若羌县距离民丰县高达500多公里,中间仅隔了一个且末县,沿着阿尔金山和昆仑山支脉脚下的G315国道行驶。新修的路面平坦,沿途的风景也很漂亮。</p> <p class="ql-block"> 海拔降了下来,七月骄阳似火。</p><p class="ql-block"> 40℃的高温,穿着全套骑行服,汗流浃背,满头大汗。</p> <p class="ql-block"> 快4000公里了,链条有点松动,若羌县城找家店铺调整。</p> <p class="ql-block"> 马上到且末县县城了,且末县在维吾尔语称为“恰尔羌”,又译名为车尔臣,地处塔里木盆地东南缘,境内沙漠广袤达6万平方公里,占据塔克拉玛干沙漠近1/6面积。2亿多年前是一片大海,由于地壳抬升山脉隆起,才形成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三大沙漠。</p> <p class="ql-block"> 且末县历史悠久,曾为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现存且末古城(可惜我围着地图转了二圈都没找到)《汉书》记载为且末国,国王治且末城,产葡萄等水果。隋大业五年(609年),隋朝在且末设郡,统肃宁、伏戎二县,并谪天下罪人,配为戍卒,大开屯田。唐贞观十八年,玄奘自印度取经回国经且末,《大唐西域记》记载为“尼壤城”:“媲摩川东入沙碛,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热湿,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唯趣城路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焉。唐上元三年(676年),且末改为”播仙镇“,属陇右道沙州。清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省后称”卡墙“,并设稽查所和且末县治。</p> <p class="ql-block"> 且末县面积仅次于若羌县,在中国排行老二,达到了13.8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仅有8万多人。中国大西北缺水,这儿基本不缺,境内主要河流有7条,流经昆仑山北麓的车尔臣河是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的生命线之一。县域年地表径流量18亿立方米,地下水8亿立方米,按其人口及经济发展比例,可以说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保证。</p> <p class="ql-block"> 民丰县,是西汉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精绝国属地,也是新疆著名的尼雅遗址所在地。在当时,精绝国属于中国西部的小国家,处在尼雅河畔的绿洲上,是丝绸之路南道必经之地,商贾云集,繁华富庶。东汉后期被鄯善国(今巴州若羌县、且末县一带)兼并。</p> <p class="ql-block"> 直到唐代,这里称尼壤城,归属毗沙都督府管辖,也就是于阗国属地。纵观新疆历史,西域时期的城郭诸国,战乱纷争,社会形势较为复杂。无论是汉代的西域都护府,还是唐代的安西都护府,这些城郭诸国都归属中央集中管理。</p> <p class="ql-block"> 最近的一些文章,有人把楼兰古城和精绝古城混为一谈,在这里务必纠正一下。根据历史记载,楼兰也是西汉时期的西域小国家,后来从今天的楼兰遗址迁都到今若羌县一带,改国名为鄯善国。而位于民丰县的精绝国,只是在东汉后期被鄯善国吞并,精绝国便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p> <p class="ql-block"> 民丰县的名字,能让很多人记住,那是因为尼雅遗址的缘故。1995年,尼雅遗址考古,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因此当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至此尼雅遗址的名字便响彻了全世界。</p><p class="ql-block"> 1901年,“文物贩子”斯坦因到民丰县进行考古发掘,首次发现了尼雅遗址,他在这里盗走了很多的珍贵文物,可以说是中国的耻辱。后来中日尼雅遗址联合学术考察,又在这里发掘了大量的文物,之后近百年的考古,逐渐让尼雅遗址闻名中外。</p> <p class="ql-block"> 尼雅遗址位于民丰北150公里的沙漠深处,四周都是沙丘,气候干燥,发掘出来的文物,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 抵达和田博物馆。和田古称“于阗”,历史上曾与疏勒、安西、龟兹并称为安西四郡。和田是新疆最南端的城市,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域的玉石、宝马、瓜果经由这里传到中原,中原的丝绸也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西域。</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和田是一个典型的伊斯兰宗教地区,而在历史上,和田(于阗)曾是中国大陆最早引进佛教的地区,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印度佛教就传入了于阗,市区以南的热瓦克佛寺遗址就是这一时期佛教建筑的典型。</p> <p class="ql-block"> 尼雅古城是和田最有影响力的景点,自1901年英国人“文物贩子”斯坦因首次发现尼雅废墟至今,这里一直是世界各地探险家、考古学者们关注的焦点。</p> <p class="ql-block"> 和田是有名的瓜果之乡,葡萄、石榴、苹果、无花果每到夏秋时节,累累果实悬挂在枝头,让人垂诞。</p> <p class="ql-block"> 早在商周时期,古于阗就和中原有过物质交流。公元前68年,汉宣帝 “遣卫司护鄯以西之诸国”,于阗正式纳入汉朝中央政府的统辖之下。古于阗是西域最早的佛教中心,有丰厚的佛文化遗产;许多著名高僧如晋时法显、唐时玄奘都曾涉足和田。而浓郁、独特的民俗风情,更使人耳目一新,饱领异域风采。</p> <p class="ql-block"> 和田气候温暖,特产丰富,民风淳朴,素以“金玉之邦、粮棉之仓、丝绸之路、瓜果之乡著称于世。并以玉石、地毯、丝绸等传统物产享誉海内外。这里有世界第二大沙漠的胜景,两千年历史的丝绸古迹,以及人与大自然搏斗创造的沙漠绿洲、千里葡萄长廊等人文景观。每年的6到10月是旅游观光的好季节。</p> <p class="ql-block"> 和田地区总面积24.8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250多万。辖7县1市,其中维吾尔族占96.68%,汉族占3.12%,其他民族占0.21%。</p> <p class="ql-block"> 和田的风沙很大,停在宾馆门口的摩托车,一夜脏的不成样子了。</p> <p class="ql-block"> 和田至喀什跑了一段高速,主要是和田地区的加油站基本不给摩托车加油。</p> <p class="ql-block"> 路过皮山县,当地人称作固玛,很是疑惑。同一个地方,名字的发音怎么会如此不同呢?经了解,皮山,古称“皮穴国”,这个古国的国王的名字叫“帕斯安尼”,久而久之,“帕斯安尼”的名字念白了,也就成“皮山”了。“固玛”是镇,皮山县的所在地,所以当地的人把县城称之为固玛。</p> <p class="ql-block"> 顺利抵达喀什。</p> <p class="ql-block"> 先找住宿地点,安顿食宿。</p> <p class="ql-block"> 喀什人民广场的毛主席像。</p> <p class="ql-block"> 喀什位于新疆西南部,总面积16.2万平方公里,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相连,东南与和田地区相连,周边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全长896公里。喀什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的南疆支点城市和中巴经济走廊的起点城市。</p> <p class="ql-block"> 喀什古称疏勒,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元前60年,西汉统一西域,设西域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自汉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喀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商埠,融汇了东西方文明,文化底蕴深厚,被国务院授予“历史文化名城”。</p> <p class="ql-block"> 喀什是多民族聚居地区,主要有维吾尔、汉、塔吉克、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哈萨克等13个世居民族。喀什地区常住人口449.64万人。喀什地区下辖1市11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是喀什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6个农牧团场。</p> <p class="ql-block"> 喀什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民族特色浓郁,维吾尔族能歌善舞,在新疆最具代表性,享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喀什西、南、东三面环山,东北面向塔里木盆地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喀喇昆仑山,东部为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最低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海拔1100米。</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许多小孩子在玩耍。都活泼可爱,圆圆的大眼睛不害怕镜头主动与人们打招呼,古城的老街小巷就是他们的游乐园。</p> <p class="ql-block"> 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走进喀什,犹如走进一座历史的迷宫。</p> <p class="ql-block">景点推荐:</p><p class="ql-block">1、艾提尕尔清真寺</p><p class="ql-block"> 艾提尕尔清真寺位于喀什老城区中心。是中亚最大的清真寺之一。</p><p class="ql-block"> 寺内有很多气势壮观又极富伊斯兰特色的建筑,可以参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艾提尕尔清真寺是一座庭院式的寺院,始建于1442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等七部分,是新疆最大的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2、高台名</p><p class="ql-block"> 高台民居位于喀什噶尔老城东北端,只要到这里你才能从奇特的民居中真正感受到古老喀什的脉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现在民居被围挡,正在改造。</p> <p class="ql-block"> 期待恢复往日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3、香妃故园</p><p class="ql-block"> 阿帕霍加墓,坐落在古城东北郊5公里处的浩罕村,是典型伊斯兰式古陵墓建筑。</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香妃墓就像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五部分组成。建筑恢宏漂亮,带有浓厚的伊斯兰教风格。</p> <p class="ql-block">4、百年老茶馆</p><p class="ql-block"> 电影《追风筝的人》就是在此取景。这里有时还有弹琴唱歌,舞蹈的人。这里有很多本地老人。</p> <p class="ql-block"> 如果是来看表演,建议点壶茶。</p> <p class="ql-block"> 这里老人家特别随和、和蔼。</p> <p class="ql-block"> 老茶馆成为了古老边城人文的活化石,游客都喜欢这里。</p> <p class="ql-block"> 人们在这里品茶吃馕、唠叨家长里短、谈论八卦天下事,像一个百岁老人,饶有兴致地絮叨着,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的一个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 饮过茶后,继续徜徉在老城的街巷中,与少年们擦肩而过。</p> <p class="ql-block"> 喀什和任何一个古城都不一样,它不仅是旅游区更是当地人的生活区。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原汁原味呈现,其他古城旅游景区无法比拟。</p> <p class="ql-block"> 这里可以体验到当地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街边的烤肉店,新鲜的羊肉,让人垂涎欲滴。</p> <p class="ql-block"> 喀什噶尔古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情独特。</p> <p class="ql-block"> 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游不算到喀什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 这里每家每户都有彩色的小门, 古城里都住着维吾尔族的居民,非常的友好,好客。</p> <p class="ql-block"> 筑土城墙十分厚实,土是黄黏土,掺了麦糠,带着泥土的气息,虽然没有西安古城墙的考究,却让人觉得古朴,踏实。</p> <p class="ql-block"> 登上城墙,远眺喀什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 走在老城中,看着完全不同于中原风格的建筑,满耳都是陌生的维吾尔语,完全一种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 维吾尔族女性爱美,不仅把家装饰得花团锦簇,也把自己打扮得十分美丽。在维吾尔族女性的各种饰品中,最丰富多彩的数头饰、耳饰、颈饰和手饰。</p> <p class="ql-block"> 维族男人喜欢自己的媳妇打扮得像花儿一样美丽,从不掩饰自己的富有。他们的钱财,有很大一部分用来置办饰品,将自己的媳妇从头到脚“披挂”一身。</p> <p class="ql-block"> 喀什映像深刻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 阿图什市,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简称“克州”。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总面积1.61万平方公里。</p> <p class="ql-block"> 阿图什天门位于阿图什市省道309线南侧17公里的西天山南脉。</p> <p class="ql-block"> 阿图什市距离天门旅游景区57公里,距离顶部景观75公里,距喀什市54公里,距乌恰县40公里。</p> <p class="ql-block"> 曾经被美国探险杂志确定为世界20个最值得探险的景区之一,如果你想来这里的话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只有勇者跟坚持下去的人才可以收获这里的极致风光。</p> <p class="ql-block"> 从入口到登顶处往返约8公里,海拔3600米,全程沙砾路。千沟万壑,跌岩连绵不绝。</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都是是如此碎石路,大概从从游客服务中心走差不多3公里路程,经过完长长的一线天以后你就会看到石山和天门。</p> <p class="ql-block"> 乌恰县位于天山南麓与昆仑山的结合部,坐落于中国最西部。东西长180公里,南北宽160公里,全县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吐尔尕特和伊尔克什坦两个国家级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是我国连接中亚、西亚的纽带和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路边的指示牌已经标识英文和俄文)</p> <p class="ql-block"> 乌恰县地势东南低,西北、西南高,群山环绕,属典型山地地形,海拔高度1760~6146米,平面呈马蹄形。北接南天山山脉西端,南靠帕米尔高原、昆仑北麓,位于喀什三角洲以西地段的楔型地带,为中、新生界褶皱山地。</p> <p class="ql-block"> 很遗憾,没有到祖国最西级。疫情期间,伊尔克什坦口岸已经被划为风险地区。</p> <p class="ql-block"> 张骞(约公元前164年~前114年),汉族,汉代卓越的探险家,旅行家与外交家,对丝绸之路的开拓有重大的贡献。为纪念他,在疏勒县(古疏勒国的一部分)建造了张骞公园。</p> <p class="ql-block"> 到疏勒县,怎能不拜谒博望侯。</p> <p class="ql-block"> 叶城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是喀什地区、下辖的一个边境小县,有边境近八十公里。距乌鲁木齐一千六百多公里,距喀什市三百公里,距皮山县八十公里。南依昆仑山脉,北接开阔平原,紧连塔克拉玛干沙漠,叶尔羌河是叶城的母亲河。</p> <p class="ql-block"> 来到叶城,零公里是怎么都绕不开的。零公里是国道219线(即新藏公路)的起始点。在叶城县与315国道(青海西宁至新疆莎车县,即西莎公路)相交,连接着两省三地(两省:新疆---西藏;三地:喀什地区---和田地区---阿里地区),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p> <p class="ql-block"> 离零公里不远的地方,就是叶城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约二百亩,是1965年10月为纪念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人民利益而英勇献身的战斗英雄和革命烈士而修建的。</p> <p class="ql-block"> 陵园坐北朝南。大门正中上方镶嵌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横联。</p><p class="ql-block"> 陵园内埋葬着包括一级英烈在内的烈士一百多位。</p><p class="ql-block"> 如今,这里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游人和当地的干部、学生到这儿接受红色教育,进行革命意志的洗礼和锻炼。</p> <p class="ql-block"> 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尊严,牢牢地保住新藏线的安全与畅通,进而保住了国土的完整。向为国捐躯的烈士致敬,每一名旅行者,到了这里都应该拜谒英雄,对他们献上敬仰与感激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