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二月花开 问:</p><p class="ql-block">1.律诗对仗忌合掌,那词、曲的对仗也忌合掌吗?</p><p class="ql-block">答:诗词曲对仗(包括对联)尽量不要合掌。何谓合掌?一联中对仗,出句与对句完全或基本同义,称为合掌。此乃诗家大忌。两个对句,字数本来有限,若是合掌,内容含金量便减少了。应用对仗,以有限的文字,表达尽量丰富的内容。这就是要“忌”合掌的道理。</p><p class="ql-block">比如:广宇对长空,鸿对雁,雀对鸟,芳对香,孤对独,忧对愁……</p><p class="ql-block">2.词曲允许重字、重韵、挤韵吧?</p><p class="ql-block">答:词曲允许重字,但尽量不要用重字。有的词牌、曲牌个别地方要求用重字,具体情况应具体对待。至于重韵、挤韵,词曲中无重韵,有的古风(古意、古体诗)会出现重韵,如柏梁体。</p><p class="ql-block">例如:“汴水流,泗水流”,此属叠句,叠后二字,不是重韵(虽有同韵两个字);“争渡,争渡”,此乃叠句叠韵;《忆秦娥》类此。</p><p class="ql-block">3.关于挤韵,尽量不要出现。</p><p class="ql-block"> 挤韵,意思是指诗文中用了与韵脚同韵母的字,干扰了韵美效果。格律诗,一般来讲可以错律,但不允许错韵。诗中的韵脚如大楼的基石。基石不稳固,楼易倾覆。用韵如下棋调子,如战场遣兵。没有规则用韵,就不叫格律诗了,不如叫顺口溜或打油诗更好。</p><p class="ql-block">格律诗无论平、仄,一旦白脚与韵脚的韵母相同,都属撞韵。诗中出现这种情况,整首诗的字韵就缺少了丰富的变化,读起来使人涩口。写诗出现撞韵或挤韵,不要简单地说是允许或不允许的。要看作者有无高深的文字功底和驾驭能力,是否能把“死韵”做成“活韵”。</p><p class="ql-block">4.填词时,仄韵不分去上声吧?只有写曲仄韵才分去上声吧?</p><p class="ql-block">答:非也。词牌曲牌那么多,情况不同。有的词牌曲牌,全是平声韵,如《浣溪沙》、《采桑子》、《画堂春》、《眼儿媚》等;有的全是仄声韵,如《如梦令》、《卜算子》、《踏莎行》、《蝶恋花》等;有的平仄通押韵,如《西江月》、《哨遍》等。有的词牌曲牌,转韵(平转仄,或仄转平,或转来转去的),如《菩萨蛮》、《虞美人》等;有的词牌曲牌,平仄错押(间押),如《相见欢》、《酒泉子》、《定风波》等。</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除平声韵外,仄声用韵,大多上去通押(亦可单用),入声单用(如《满江红》)。有的词牌曲牌,上去入三声通用,有的严格分开。具体词牌曲牌,视具体情况而对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