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秋龙江畔

隋乐勤

八月中秋刚过,正是龙江金色秋季,人们满怀喜悦忙于丰收,五花山也浓妆淡抹地现身了。这也正是摄影人“抢拍”的难得机遇。我作为一名摄影爱好者也是跃跃欲试。但是哈尔滨爆出了疫情,我们同省边境市县也随之紧张起来。多日宅家,周末俩儿陪伴我和夫人到野外散心。我们本着“不出市,不聚集”的基本原则去黑龙江畔游览。一路车辆较少,道路两侧再也看不到“手握镰刀,挥汗如雨”的场景,而是收割机和汽车在金色田野上奔忙。收割完的地块马上又有拖拉机进行“秋翻地”,很快就恢复了龙江黑土地的本色。我们沧桑老人深切感受到可爱祖国摆脱贫困落后建设民富国强的速度好快啊,内心充满自豪和快慰。 我们行车80公里到达黑龙江边名山镇。沿江景区街路静悄悄的,似入无人之境,往日游人不断,周末更是熙熙攘攘。是我们来早了,还是“德尔塔”闹的。 中国结广场静悄悄的,平时拍照要躲开杂乱行人很困难,现在背景多好,蓝天、白云、大江、中国结,主要元素突出而毫不杂乱。 我这样拍照把对岸拉近了,黑龙江显得很窄,其实不然,眼观对岸码头本来是距离远而模糊不清的。 游船停泊在码头,几位工作人员不肯虚度时光,钓鱼等待游客到来。 在码头右侧大平台上有人喊“买鱼的到这来”。于是我们走过去,是位耆年老人,他自制了一个捞网,插到江里捞鱼,几乎每次都能捞到二三条,多者五六条。捞的全是“板黄鱼”,是黑龙江里的冷水名鱼。真想买点,担心放车里一天变味,回返再买吧。这位老者开朗乐观,他捞鱼好像不是为了生计,而是像儿童在玩耍。过来一个抱孩子的妇女,老者抓起一条活蹦乱跳的小鱼逗引小孩,这孩子竟敢伸手去抓。 9月初时洪水几乎将通岛大桥吞没,现在洪水消多了,但还未回落到平常水位。 在名山诗廊留影,那些名篇佳作下次再来欣赏吧。 我们再往下游行驶30余公里到达江滨农场,直抵江边。这里有个望江鱼馆,另有一个院落大概是户渔民,别无居民。鱼馆养的一群本地鸡,房前屋后自由自在地觅食,这才是正在的“遛达鸡”。 我在江边摄影,儿子沿着江边仔细地寻宝。经验告诉我们,每次洪水过后,在江边浅滩都能捡到五彩斑斓的石子、玛瑙,甚至是难得的蜜蜡、硅化木。<br>远处有车可能是捕鱼的,有辆轿车像是卖鱼的。这边也过来一辆车拉着一条船直接到了江边,是一位年青的渔民。他没立刻下水,点上一支烟,似乎在等待什么。我看他与传统捕鱼大相径庭,就好奇地问他用什么网?他说是趟网,四百多米长,一片60米,很多片联起来的。他指给我很远处有个捕鱼的正在回返。渔民相互都有微信联系,谁发现俄罗斯巡逻艇就通知大家规避一些,省得惹出麻烦。他跳上船,发动机器,箭一般地出航了。<br> 江边有一个带栏杆的石砌平台,这是是文革期间在此下乡青年,返城后旧地重游建的知青亭,现已被迁到江滨农场场部居民区。 我儿订的饭做好了,就餐的只有我们一家。三个菜:炖江鲤,干炸杂鱼,里面有板黄、葫芦子、柳根,还有一盘炒茼蒿,啤酒,鱼汤煮面,简单实惠。窗外是浩瀚的黑龙江,微风习习,碧波荡漾,真是悠哉美哉。 我饭后到江边,捕鱼的车船已毫无踪影。这么快就收网了,不知他收获多少。<br> 我们去游览大坝闸门那一带风光。那里江叉泡泽较多,绿树倒映,水鸟飞行,野钓者众多,景色怡人。我们刚到大坝就看到近处水边有几只白鹭和苍鹭,车一停它们就飞了。大坝很高,无法隐蔽,只好在车里拍。车虽慢行,也不断有野鸭惊起,少则五六只,多者数十只。早春冰雪初融成群的鸳鸯就抢先来这里安家繁育后代,今日未见,可能已经振翮腾飞避寒去南方了。这里真是一个休闲逍遥回归自然的好去处。<br> 江畔赏秋所思<br><br> 金秋山河换艳装,<br> 奔腾龙江黑矫郎。<br> 白龙肆虐已往矣,<br> 如今休敢再猖狂。<br> 冠魔突袭势汹汹, <br> 我有正义金箍棒。<br> 欣逢盛世振兴业,<br> 老叟奋发跟着闯。<br> 2021年9月25日<br> <div>【最佳评论选】</div><div><br></div><div>赵太后:<br>赞《赏秋龙江畔》<br> 树青<br>赏心悦目是秋露,<br>耄耋畅意歌一路,<br>名山诗廊留倩影,<br>风雨几度情如初。<br>夕阳灿烂景无数,<br>有儿孝顺无后顾,<br>黄鱼江鲤走地鸡,<br>饱口福此生不负。<br>二O二一年十月八日于深圳</div><div><br></div><div>杨芳:<br></div><div>江美秋美人更美,<br>图文并茂堪称粹。<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