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可攻玉》 彭婆镇乡村振兴研修班走进浙江省铜陵县、诸暨市学习取经

和平

学先进、找差距、补短板、促提升。10月7日,彭婆镇乡村振兴研讨班走进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荻浦村,诸暨市上虞区祝温村等地,实地考察学习乡村运营、美丽乡村建设、乡贤作用发挥等工作。 环溪村因三面环溪一面靠山而得名,是《爱莲说》作者、宋代理学鼻祖周敦颐后裔的聚居地。“门对天子一秀峰,窗含双溪两清流”是对环溪村地理风貌的真实写照,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环溪村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实现“带动”与“促动”的统一,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正能量,实施环溪“六大工程”,建设美丽家园。即:生态河道治理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工程,生态人居提升工程,生态文化挖掘工程,惠民服务工程,生态富民产业工程,实现了环溪“六美”, 村庄秀美,山水幽美,人文淳美,生活和美,村容洁美,经济富美,使环溪成为村民生活的幸福家园,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环溪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没有大拆大建,而是侧重整治提升,既保持了古村韵味,又增添了新村特色;既融入美丽景色,又赋予文化内涵。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周氏宗祠‘爱莲堂’,几经修缮,已成为全村人的聚集场所与精神家园, 该村抓住这一文化根基,唤醒沉睡的文化资源,主打“莲文化”,划定了一片莲花区域,大力发展莲花产业,特色鲜明的廉洁文化与村落原生文化交融相映,雅俗共赏。 荻浦村是一个以孝义文化、古戏曲文化、古造纸文化、古树文化为代表的千年村落,该村通过产业转型,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精心打造了荻浦花海、民俗展馆、民宿、手工艺展示群、茶馆和咖啡屋,构成富有特色的美丽乡村文化旅游集散地。荻浦村最吸引眼球的是他们利用昔日的牛栏、猪圈,打造的牛栏咖啡,猪圈茶吧。据介绍,荻浦村是江南古村落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桐庐县全域旅游建设中,他们以景区的理念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以景点的细腻打造效益荻浦品牌,并充分挖掘古孝义古建筑,古树林,古造纸四大遗存,先后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业态,成功打响了知名度。先后荣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国家4A级风景区等美誉。如今的获浦村是一个复合型多主体,开放式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近年来,祝温村运用“枫桥经验”的基本精神,把“和谐、稳定、发展”作为治村之道,不断探索实践村庄治理的新方法新措施,取得了很好成效。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区级集体荣誉共96项,包括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等。在祝温村,无论村民对于本村庄做出的是经济还是文化方面的贡献,都可以被认定为乡贤。乡村建设中,乡贤承担着出谋划策的第三方角色,对于部分政策需要乡贤出面募捐资金并且将政策正确地解读给其它村民。乡贤辅佐着政府部门有效组织村民建设乡村,创造宜居环境,提高村民的幸福感,增强村民的认同感,以乡贤带动村民的积极性,无论你何时来到村庄,都能看到应季的鲜花争相开放:春来杜鹃绽,盛夏荷花开,金秋桂花香,隆冬梅花红,祝温村就像是一个大花园。 两天的考察学习,使大家有了全新的认识,讨论会上,针对所听所看所学,学员们结合实际,围绕建强村民自治组织,党支部建设、五清一提、乡贤作用发挥、环境卫生体制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县政协副主席、彭婆镇党委书记陈友宾希望各学员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结合各村发展实际,利用各自的特色和优势,真正将所看所学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以更新的理念推动乡村运营,以更扎实的作风助推乡村发展。

乡村

乡贤

文化

环溪村

村民

荻浦村

建设

美丽

示范村

彭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