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庆长假第五天,夜幕下混杂在熙熙攘攘略显拥挤的人群中走出火车站,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看似纷繁杂乱又似乎井井有条的人世间,虽然满脑子还是高山峡谷,耳边依旧萦绕着滔滔怒江的轰鸣声,还是告诫自己梦幻般的三江并流越野行程已结束,我回来了!</p> <p class="ql-block">说起三江并流,就是指<span style="font-size:18px;">发源于青藏高原的</span>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江在云南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公里的区域。这里是:</p><p class="ql-block">1、茶马古道发祥地</p><p class="ql-block">2、中国境内面积最大的世界遗产地</p><p class="ql-block">3、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p><p class="ql-block">4、"世界生物基因库",世界上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p><p class="ql-block">5、植物学界称其为"天然高山花园"</p><p class="ql-block">6、世界上罕见的高山地貌及其演化的代表地区</p><p class="ql-block">以上是网上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百科注解,而我只有简单的认知:蓝天白云、高山峡谷、森林草甸、清澈的水,悠闲的牛。</p> <p class="ql-block">翻越过去的记录,2012年国庆长假,自驾怒江峡谷至传说中的丙中洛,青旅舍的小黑板上,写着穿越碧罗雪山徒步邀约信息,从怒江峡谷穿越到澜沧江峡谷,那时我还只能是看看想想…环顾四周大山,除了羡慕还是羡慕,因为遥不可及!</p><p class="ql-block">翻越碧罗雪山一般为三天或者四天。第一天乘车到迪麻洛开始,翻越海拔3900m的白汉洛山,在山垭口后的牧场宿营;第二天下到谷底,再往上翻越碧罗雪山海拔4300m蛇拉腊卡,然后下山,在海拔约3500m的牧场宿营;第三天再花六小时赶至此次徒步的终点茨中村。这是通常情况下行程安排,到目前为止,除了我们,应该没有人一天完成这样的穿越,说白了,我们刷新了这个穿越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2021年国庆长假,我们轻装一天从澜沧江峡谷茨中村穿越碧罗雪山至怒江峡谷迪麻洛,这是最经典的户外徒步穿越线路,一般重装徒步需要三天或者四天,海拔爬升3300米,行程约42公里。</p><p class="ql-block">第二天迪麻洛翻越阿鲁腊卡垭口斜插到丙中洛,海拔爬升1000米,行程22公里。</p><p class="ql-block">第三天秋那桶~石门关~雾里村~重丁教堂~丙中洛22km休闲游,海拔爬升100米可以忽略不计。</p><p class="ql-block">整个行程约90公里,爬升4000多米,三天完成别人七天的行程。</p><p class="ql-block">记录这些时,我已经回来躺在沙发上,电视新闻正在播放各地旅游热点人山人海的堵堵堵,明显是景少人多,最后沦为人看人人挤人。相比我们很幸运,我们走的也是热线,只不过景多人少,景多的目不暇接,人少的寂寞孤独。把图上三天轨迹连在一起,就是我们穿越的整条线路,真可谓一步三景,一日四季,三日似乎走过千山万水,跨越时空界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路在惊叹高山峡谷大河滔滔的壮观,被碧罗雪山垭口刀锋般陡坡震撼得目瞪口呆,阳光下欣赏深秋泛黄的草甸上点缀着黑色木楞小屋的浪漫油画,感叹丙中洛雾里村的世态变迁,故随手记录此次穿越感悟,不为炫耀,不为宣扬,仅仅是感悟而已!</p> <p class="ql-block">我是提前到大理,早晚两次跑去洱海边溜达。目睹晚霞余辉落入洱海进入梦乡,晨曦泛起薄雾迎接新的一天,小船荡漾在洱海里,续写风花雪月的故事。周围群山环绕,水滋润着山,山怀抱着海,山水相依,风景如画,这就是我心仪的大理。</p> <p class="ql-block">出发:昆明至大理乘动车只需要2小时左右,远比自驾快捷舒适。从大理至茨中村还有400多公里,大理包车上午10点半出发,中午剑川午饭,然后向兰坪~维西~德钦县燕门乡茨中村进发,下午6点多才抵达驰名中外的茨中教堂前。这里是我们此次穿越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茨中教堂,始建于1907年,静静地在这深山峡谷陪着滔滔不绝的澜沧江一百多年,声名远播。我们到这里首先参观教堂,然后才去找旅馆,在教堂不远处,去询问住宿,听到声音,旅馆旁边菜地里走回一位农妇,家庭式旅馆,但主人客厅豪华至极,从地面墙上到吊顶天花全木装修,藏式落地实木大墙柜,中间格子里镶嵌一幅天主教圣母画像,画像外面又悬挂着藏族哈达,不同的信仰就如此和谐了。客厅摆着雕刻龙凤的长条大茶几,龙飞凤舞奢华得有点不实用,我们住的房间也是超大空间,设施奢华齐全,只是布局稍显凌乱。这是一个地道的藏族家,却又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女主人精明能干,谦和友善,动作麻利,整栋小楼一尘不染。有佛家的大气,有圣主的宽容。世上民族可以共居,信仰很难共存,这里也曾发生过冲突,但茨中教堂重建后的一百多年来,这里天高云淡,山清水秀,岁月静好,信仰恩怨随清风散去,随江水流失,这种融合值得全世界教派间前来膜拜和学习。</p><p class="ql-block">老板娘很精明也很能干,房间价格说一不二,一分钱不降,经过领队讨价很久,老板娘终于答应第二天清晨提供早餐~煮面条。只可惜第二天清晨太早,大家都没胃口,免费的一大盆鸡蛋面,一半都没吃完。老板娘说下次来可以住她家江边的房子,那个更大更新,我们都感叹不已,真是深山有富家,都市多穷人!</p> <p class="ql-block">成员:下图从左至右:</p><p class="ql-block">卓嘎:骨灰级户外玩家,几乎走遍云南的山山水水,轻装的行程背着重装的包,一天走别人三天的路,强大走遍天下。</p><p class="ql-block">老谢:老不是指年龄,而是资格老,大学霸外柔内刚,温柔天天跑,越野走四方。</p><p class="ql-block">忘尘:外号黑导,越野疯人院院长,玩户外成精,跑越野成神,做领队成圣。理所当然是此次活动的灵魂。</p><p class="ql-block">小女贼:越野站台选手,女中豪杰,强大无人能敌,一路拍了上千的视频,本次活动最佳视频摄影师。</p><p class="ql-block">司机:大理户外老驴,从大理开车奔赴400多公里送我们到茨中村,然后连夜赶回去,辛苦不言而喻,再次说声谢谢!</p><p class="ql-block">红土:世界级暖男,越野高手,爱心大师,本次活动的生活委员,</p><p class="ql-block">石杵:活得只剩年龄的人,除了吃饭再无用处,承蒙小伙伴们不嫌弃并一路关照,在此郑重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夜里三点半,茨中村的公鸡就开始打鸣,真是半夜鸡叫。清晨五点半吃过早点出发,披星戴月走过静悄悄的茨中村,上山后,路旁山沟里激流撞击石头发出的轰鸣声响彻山谷,仿佛是在为我们呐喊击鼓助威。</p><p class="ql-block">天亮后我们爬上第一个垭口~<span style="font-size:18px;">贡多拉垭口,这里依旧能看到茨中村边澜沧江上的大桥。江对面大山后几十多公里外便是金沙江。</span></p> <p class="ql-block">翻过贡多拉垭口,顺着峡谷往里走,植被茂密,大树参天,风景渐佳。山路下面有一个小水电站,水坝若隐如现,深潭酷似翠绿宝石。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只有远离都市的深山里,才有如此的一汪清水。</p> <p class="ql-block">一路大树参天,其中一棵大树上似乎被削平刻字开窗并赋予神话。这一段我们遇到了转移牧场的牛队和主人们以及三只腰圆背阔的山猪,猪身条很好,走起路来很精神。看来猪与人一样,经常爬山锻炼,身条就会很好。</p> <p class="ql-block">水是大山的灵魂。过去老人常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三江并流的这些高山确实如此。也许有人说三江并流区域很穷,事实也如此,穷得水里一尘不染,而富裕地区,水里也很富裕。也许今后评价富裕的标准就是看看村边河里水的颜色就行。</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流水让我想起一千六百多年前王羲之在浙江绍兴的兰亭聚会书写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描述,…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地方太符合兰亭序中所描述场景,也许一千多年前的浙江绍兴兰亭那地方与这里一模一样。如今污染了,水也变小了,诗情也跟着消失了。</p> <p class="ql-block">大山里,躺在地上的木头与站着树一样多,木头慢慢腐烂成肥料,把精髓传承到后来长出树上,实现传宗接代,一茬又一茬,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沿着峡谷往里走,进入洛龙加龙河-拉扎牧场-杜瓦扎楚牧场,这一带海拔3500米左右,海拔爬升缓慢,山清水秀,我们一路走一路玩,轻松愉快。牧场间有栅栏堵路,不知道是堵我们还是堵牛。都上午十点了,路边依旧有些牛懒洋洋悠闲地躺在地上晒太阳,懒得起来,对比农户家那些从早到晚干活的牛,这些真是神闲牛,堪比那些年有北京户口的人。</p> <p class="ql-block">顺峡谷爬上一个大台阶,远处呈现一座光秃秃的大山。可以想象,冬季里或者多少年前,那山上应该是白雪皑皑。一路走一路猜想,我们是从山的哪一边翻过垭口。看似很近的山,实际还很远很远,视觉差骗你没商量,也许视力好的人能正确评估距离,我这种视力,偏差何止千里。</p> <p class="ql-block">不断往上爬,我也不断回望来路,不断猜测前面往哪边翻越垭口。只是万万没想到,左右都没路,也没垭口,真正的路就是翻越前方那座光秃秃的高山,看似一点机会都没有的高山。</p><p class="ql-block">气喘兮兮困难地在山道上缓慢移动,感叹前人要不是万般无奈,绝不会选择蜿蜒曲折爬这座山。</p> <p class="ql-block">不断往上爬,不断回头望来路,来路清晰可见。我们就是顺着山下峡谷爬上来的,峡谷尽头就是我们清晨出发点澜沧江边的茨中村,距离这里已有20公里。</p> <p class="ql-block">爬上山顶,就是蛇拉腊垭口,这里海拔约4300米。在这里稍作停留补给。</p> <p class="ql-block">垭口处十分震撼,一边是乱石悬崖,另一边是刀片式陡坡。这里是碧罗雪山顶峰,所谓垭口,就是附近顶峰的最低处。</p> <p class="ql-block">翻过垭口,在陡坡上来回折返,也不知道拐了多少个弯,有几处看似很危险,所幸天气给力,晴空万里,要是风雨交加湿滑,那是万万下不去脚。事后在迪麻洛询问当向导,他们证实大雪封山没法走,暴雨河谷涨水也过不去。</p> <p class="ql-block">来回穿梭在这个陡坡的小道上,最前面的小伙伴只有放大图片才能找到身影。往下看到的底,也不是峡谷的底,而是仅仅半山腰。</p> <p class="ql-block">下到半山腰回望垭口,依然很震撼,很难想象能从山顶走下来。要是再爬上去,也是件很难的事。</p> <p class="ql-block">再往下走,看到另一个翡翠水池,有人说想去水池里游泳,有人回应说你下去游,水就变黄了,又有人说本来是淡水池,你出那么多汗,你下去水池立马变成咸水池。只可惜路并没走到水池附近,而是从左边延峡谷往下走了。</p> <p class="ql-block">这一带应该是色洼隆马草场-色拉格丁牧场。传说有蚂蝗的区域,天晴蚂蝗估计被晒脱水了,奄奄一息躲藏在什么地方动不了,当然我们更不怕蚂蝗,包里背着盐水都没用上。</p> <p class="ql-block">从前方处,开始爬第二垭口:巴拉贡垭口,据说这个垭口海拔3900m。这个垭口爬得我死去活来,有气无力,特别是后半段,直接崩溃,走几步就要停在喘,那种感觉没法说清楚,每一步下去,从脚开始小腿大腿一直酸到屁股,开始还想通过补给或者喝点功能饮料解决,但尝试后依旧没有什么效果,真是生无可恋般的煎熬。</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回望来路,我们翻过的蛇拉腊垭口渐行渐远。下到峡谷谷底是下午四点,心里盘算晚上九点前应该能赶到山那边的迪麻洛。</p> <p class="ql-block">爬到半山腰回望来路,对面就是碧罗雪山主峰山脊,我们翻过的垭口依稀可见。我们现在翻越的只不过是碧罗雪山长出的侧峰,包括第二天翻越的那座山也是侧峰。也就是说长达几百公里的碧罗雪山主要山脊两边,都有很多这样的侧峰,主峰与侧峰之间也形成小峡谷。</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垭口下面的牧场,应该是巴拉贡牧场,这里海拔3800米,再有100米海拔爬升,就到垭口了。公路已修到垭口,说是公路,其实是公路的雏形,两辆摩托车停在路的尽头,路上全是乱石块,能把摩托车骑上来,也是顶尖的摩托越野高手。这摩托车也许就是刚才路上偶遇的两个当地人骑上来的,当地人最朴素的装备就是腰里挎一把大砍刀,这种大砍刀估计都走不出县城,在大城市这属于凶器,与胸器一样有伤人的可能性,不能随便拿出来吓人。都市人见他们腰里露出一半截的大砍刀可能有些惶恐和紧张,其实误解了,砍刀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城里人的手机一样是出门的标配。简单交流,他们对我们一天从茨中村走过来表示惊讶和赞赏。</p> <p class="ql-block">翻过垭口,往下走出密林段,夕阳西下,对面是高黎贡山,山下就是怒江。给人的感觉,我们的穿越已基本成功,3300米的爬升已经完成,很快我们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然后舒舒服服的躺着发个朋友圈,不知不觉就睡得像死猪一样拉着长长的呼噜声炸雷都轰不醒的那种。</p> <p class="ql-block">这一带可能就叫崩咕(音译)草场。我们尽可能走山间小路,这样下降速度快一点。从安全性来说,翻过垭口基本就没有危险性了,这边有大路直通迪麻洛村,当地人说骑摩托车两小时就能到,而我们也认为两小时后,我们也能轻松走到迪麻洛,虽然我们不知道迪麻洛在哪。</p> <p class="ql-block">遇到一个大本营似的高山露营点,看样子条件不错。露营点下面的公路也似乎好许多,至少越野车可以上来了。露营点给人一种错觉,似乎要不了多久就能到迪麻洛去住地铺,后又升格为床。</p><p class="ql-block">从露营点往下看,似乎也不远,2小时完成绰绰有余。视觉差又把我骗了,出发前我看过平面地图,总以为迪麻洛村是在半山腰,这些想当然的错误信息真害人。</p> <p class="ql-block">傍晚俯瞰山下黑黑的小山包,看似并不高,当时并不知道第二天要翻越的就是这个小山包,海拔爬升1000多米,这太出人意料,远远超出了我的认知范围。不仅如此,后来还听说未来的机场,就在这个小山顶上。所谓的小山顶,只有第二天翻越后走到丙中洛,回头看才发现这依旧是一座大山。</p> <p class="ql-block">下图对面云层遮盖山就是昨天傍晚俯瞰到的黑黑的小山包。在大山面前是小山包,而在人面前,依旧是一座海拔爬升1000米的大山。昆明的西山,长虫山,爬升仅有五百米。</p> <p class="ql-block">过了高山露营点,天色已晚,我们稍作停留补给,拿出头灯。然后走了很长一段公路,似乎距离迪麻洛依旧很远。领队开始寻找小路插直路到下面的公路上,走一段公路又找小路插直路到更下面的公路,不断重复。终于走到有人家的村子里,公路由土路变水泥路。甚至公路边还有路灯。后来一想这应该是白汉洛村。</p><p class="ql-block">在这个村上面,也遇到两个当地人,拿着手电筒下山回家,家就在这个村里。他们告诉我们,到迪麻洛还需要两小时。我们没人愿意相信,我们总以为迪麻洛就在附近。</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段下山的路,是很少有人走的马帮古道,杂草丛生,坑洼不平,走到山下公路上,两腿沾满绿条,我把袜子和护腿扔了,没法清干净,能把压缩裤上的清干净就很不错了。鞋套上也全是,带回昆明,让绿色变成黑色,干了以后才清理干净。</p><p class="ql-block">惊喜的是走到公路,店老板已经在路口等我们,无意中我们马帮古道下山的路就在店老板家附近。</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小木屋,最有特色的是房子旁边的楼梯,开始我认为是建房用的脚手架,直到第二天早上起来仔细看,才发现这是未来楼梯的半成品钢管焊接的楼梯架子。</p><p class="ql-block">房子下面是迪麻洛河,河水轰隆隆响彻山谷。</p><p class="ql-block">最欣慰的是有热水洗澡,这是城里人每天的标配,这标配让大山里的人难于理解更难于做到,而店家做到了。</p><p class="ql-block">最满意的是床铺干净,房间也没什么异味,从价格到品质性价比最高。</p><p class="ql-block">最担心的是满屋子蚊虫飞,所幸一个无意的举动,用头灯当夜灯勾引了所有的蚊虫,早上头灯附近蚊虫尸体成堆,这些憨包蚊虫太没文化,冤死的不明不白。</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行程:迪麻洛—龙坡村—阿鲁腊卡垭口—斯尼当—扎拉桶—丙中洛,约21K,宿丙中洛。</p> <p class="ql-block">怒江边的老屋上用的是石片瓦,100%纯天然,太有特色,开采出来看似一摞抄手皮。岩石在地壳运动中如何形成这种非常平整一层一层薄薄的石片,我不知道,只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如同感叹三江并流大峡谷的神奇一样。人在大山面前很渺小,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也没有那么伟大,破坏资源的报应时不时涌现在人类面前。干旱,水灾,疫情……</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桃花岛跨过怒江,爬上坡就到了传说中的丙中洛。</p><p class="ql-block">丙中洛地里庄稼没长,长出了许多楼。大街依旧混乱不堪,因为在返修。据说将铸铁水管改成塑料水管,结果让我们的晚餐连带餐桌上的茶水都带浓浓的塑料味,不经感叹远离大都市上千公里传说人神共居的地方也时兴这种重口味。</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秋那桶~石门关~雾里村~重丁教堂,约20公里。这是最轻松的一天,海拔爬升可以忽略,细雨蒙蒙,云山雾罩,似乎是老天爷特意为我们洗尘。</p><p class="ql-block">秋那桶很漂亮,虽然云雾太重,电线太密,遮挡了视线,太煞风景。但依旧值得在这里徘徊,也是三天里拍照最多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天主教徒的楼,完全是中式的戏台模样,楹联用中文和藏文,雕花也是,不看顶上的十字架和名字,多数人会认为这是戏台。</p> <p class="ql-block">三桥代表三个时代,最早的吊桥已废弃很多年。最新的大桥应该是最近才建的。</p> <p class="ql-block">茶马古道如今是人行道,除了走的人多了,没有什么变化。</p> <p class="ql-block">下面两张照片都是雾里村,最下面是2012年国庆拍摄,另一张是2021国庆拍摄。差别就不说了,路边正在建设两个大观景台,不得不让人叹息,景都被糟蹋没了,站在观景台看什么呢?难道是供当地官员看村里的相好。</p> <p class="ql-block">公路边建有马拉松跑道,会不会是中国最美马拉松跑道,拭目以待。</p> <p class="ql-block">细雨中告别丙中洛,顺着怒江峡谷回家!</p> <p class="ql-block">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同发源于青藏高原,三江携手并肩在云南崇山峻岭中奔流。</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