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斋(397)国庆自驾游:打卡十三陵

七老八十

<p class="ql-block">  移居北京已近三十年,京城的大小景点、名胜古迹大都已游历,唯独十三陵一直在计划之中但未能成行。七老八十的人了,来日无多,趁现在还能动弹,择日不如撞日,说走就走。</p><p class="ql-block"> 十三陵景区有一百多平方公里,从城区到景区五十多公里,特别适合自驾游。</p><p class="ql-block"> 上午八点半载着老伴,驱车出发,十点就到达十三陵的第一个景点神道。</p> <p class="ql-block">  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建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p> <p class="ql-block">  十三陵景区分为两大部分:神路景区和陵园景区,目前已挖掘整理並对外开放的包括:神路、长陵、定陵和昭陵。</p> <p class="ql-block">  大红门:</p><p class="ql-block"> 大红门也称大宫门,单檐庑殿顶,规格相当高。</p><p class="ql-block"> 左门(东)皇帝谒陵通行。</p><p class="ql-block"> 右门(西)大臣谒陵通行。</p><p class="ql-block"> 中门,已故皇帝,皇后棺椁,祭祀礼器等通行。</p><p class="ql-block"> 门外有两块下马碑,明确要求官员人等至此下马,步行谒陵。</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神路</p><p class="ql-block"> 出了大红门向北就是神路景区,又名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孔桥、大宫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南五孔桥、七孔桥、北五孔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p> <p class="ql-block">长陵神功圣德碑亭</p> <p class="ql-block">  在亭内有一只重约五十吨的赑屃,背负六米半高的青石丰碑。碑亭四隅各有一汉白玉华表。</p> <p class="ql-block">  碑亭四隅分立四个华表。</p><p class="ql-block"> 华表,又称作旺柱,相传尧时立木牌于交通要道,供人书写谏言,针砭时弊。想必也少不了诽谤诬告之徒利用华表来进谗言吧。远古的华表皆为木制,东汉时期开始使用石柱作华表,成为鼓励直言纳谏,天子兼听则明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从神功圣德碑往南行,一对旺柱之后整齐地排列着24只石兽和12个石人。</p><p class="ql-block"> 石兽共分6种,每种4只,均呈两立两跪状。它们都赋有一定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  石兽:雄狮威武,而且善战;獬豸为传说中的神兽,善辨忠奸,惯用头上的独角去顶触邪恶之人;麒麟,为传说中的“仁兽”,表示吉祥之意;骆驼和大象,忠实善良,并能负重远行。骏马善于奔跑,可为坐骑。</p> <p class="ql-block">  石人分勋臣、文臣和武臣,各4尊。勋臣与文臣,均为拱手执笏的立像。武将,持兵器,圆睁二目。</p><p class="ql-block">帝王时代,这里曾是禁区,如今却人来人往。石像生们注视着王朝的兴衰,却从不评说是非曲直。</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p><p class="ql-block">又叫龙凤门或火焰牌坊</p> <p class="ql-block">  十三陵神路,是永乐帝朱棣长陵的神道,也是整个十三陵陵区的总神道。如同一棵大树的主干一般,将游客逐渐引入十三陵景区。</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长陵</p><p class="ql-block"> 明长陵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 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是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建于永乐七年(1409年)。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明长陵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配殿、明楼、宝顶俱存。明长陵陵恩殿是嗣皇帝祭祀永乐帝后的场所,建筑在汉白玉雕刻成的三层台基上,金砖铺地。殿面阔九间(66.56米),进深五间(29.12米),象征着皇帝“九五”之位。</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右侧有一碑亭。</p><p class="ql-block">该亭建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重檐歇山顶。</p> <p class="ql-block">亭内立有一座造型新颖的圣绩碑,称为"龙趺碑",碑上阴刻乾隆五十年清高宗的《谒明陵八韵》诗一首。</p> <p class="ql-block">  祾恩门:为长陵第二進院落展门。</p> <p class="ql-block">  祾恩殿</p><p class="ql-block"> 站在祾恩门内向北望,一座气势非凡的大殿矗立在庭院的中央,它就是十三陵中唯一保存下来的祾恩殿。祾恩殿,原称"享殿",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明世宗皇帝到天寿山朝陵,更名 为"祾恩殿"。"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极之恩"意。也就是说,到这里祭祀可以得到先帝的护佑,恩德是没有极限的。</p> <p class="ql-block">  祾恩殿内正中安放着巨大的朱棣铜像。</p> <p class="ql-block">  裬恩殿后是棂星门</p><p class="ql-block"> 象征天门,用于陵寝、宫室、坛庙之中,象征王制、点缀意义极弦游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穿过祾恩殿是悬掛"长陵"匾额的方城</p><p class="ql-block">下设平面走向呈"T"字形的券洞。</p><p class="ql-block"> 出方城可达于宝城内。长陵的宝城(含城墙、坟山、方城)以及地宫,是朱棣登基后第七年(1400年)开工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方城之上为明楼</p><p class="ql-block">明楼内正中立有"圣号碑"。</p> <p class="ql-block">篆额"大明",下刻"成祖文皇帝之陵"。</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长陵附近的农家东品尝当地的春饼宴,人均40元的套餐,两人主食菜品共十五道之多,可谓饕餮盛宴,吃不了,只好兜着走。</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定陵</p><p class="ql-block"> 明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年号万历)的陵墓,还葬有他的两个皇后(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建于1584~1590年(万历十二年至万历十八年)。</p><p class="ql-block"> 定陵的主要建筑有祾恩门、祾恩殿、宝城、明楼和地下宫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一座唯一被发掘了的陵墓。</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象征天门,像征王制。</p> <p class="ql-block">  石五供:</p><p class="ql-block"> 又称石几筵,为须弥座式的供案,上面摆放香炉、烛台和花瓶。石五供是缘征性祭器,陈设于庭院中,有祭奠死者之意。</p> <p class="ql-block">  定陵明楼:帝王陵墓正前的高楼。</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50年代,定陵墓的地宫被打开,这就是中国第一个也是至今唯一一个被国家批准、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陵——定陵。1956年开始动工挖掘定陵地宫,1957年开启了定陵地宫。</p><p class="ql-block"> 2015年定陵文物库建成。定陵共出土了3000余件文物。</p><p class="ql-block"> 地宫入口</p> <p class="ql-block">定陵出土的莽袍玉带丶凤冠金冠都是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金器、银品丶佩饰,精美绝伦。</p> <p class="ql-block">棺床</p> <p class="ql-block">寝宫汉白玉大门</p> <p class="ql-block">万历帝宝座</p> <p class="ql-block">孝靖后宝座</p> <p class="ql-block">万历帝棺椁</p> <p class="ql-block">孝靖后棺椁</p> <p class="ql-block">地宫甬道</p> <p class="ql-block">地官出口正对着定陵的明楼</p> <p class="ql-block">明楼</p> <p class="ql-block">明楼中立有一块神宗显皇帝之陵的石碑</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昭陵</p><p class="ql-block"> 明昭陵是明朝第十二代皇帝穆宗朱载垕及孝懿、孝安、孝定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墓,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修葺复原的陵园,也是陵区正式对外开放的三座陵园之一。</p><p class="ql-block"> 下图为神功圣德碑亭,好建于隆底六年(1572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碑上无字</p> <p class="ql-block">穿过碑亭,便是一座小石桥</p> <p class="ql-block">过桥便是祾恩门</p> <p class="ql-block">过了祾恩门便是高大的祾恩殿,这和长陵的建築布置是一脉相承的。</p> <p class="ql-block">明楼</p> <p class="ql-block">  月牙城</p><p class="ql-block"> 昭陵墓冢封土高大,为防封土滑坡,堵塞明楼下门洞,墓冢前的拦土墙修得十分高大,因其走向呈孤形,故被称为"月牙城"。</p><p class="ql-block"> 正对门洞的是红色壁照。</p> <p class="ql-block">  穆宗朱载垕的墓冢。</p><p class="ql-block"> 墓冢是周长数百米的大土堆,在土堆中央,用砖砌成一个周长约800米的冢包。</p> <p class="ql-block">陵园古木参天,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结束游览返回城内。</p><p class="ql-block"> 秣陵怀古 清代:纳兰性德</p><p class="ql-block">山色江声共寂寥,十三陵树晚萧萧。</p><p class="ql-block">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