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 吕东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闯东北潮流自古有之。 据历史记载:自 1644 至 1667 年,清朝廷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以来,山东移民东北者甚多,清代山东移往东北的流民约在七百万至八百万人之间。进入民国时期到建国以前, 历年入关人数,至少也在 20 万人以上,不少年份超过百万。平均每 年 48 万人之多,总数超过 1830 万,除去回返的人员,留住东北的山东人就达到 792 万之多。再加上其他省份的闯关东人数,其规模 之大,已可想而知。 </p><p class="ql-block">建国以后的“闯东北”,我有清晰记忆。开始称“闯关东”,后又称“闯外”、“闯东北”。五十年代后期至四清文革期间称“盲流”。 这个称谓是官方所赐,当时严禁农民到外地务工,并在全国各地设了“盲目流入人员收容遣送站”而得名。“盲流”的称谓,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开革开放后,北燕南飞,允许进城打工,不再抓“盲 流”了,也就很少有人再闯东北了!</p><p class="ql-block">东北的满族人其实并不多,大部分人的祖籍都是关里人,尤其山东最多。 为什么祖籍大部分是关内各省?这要从几方面阐述: </p><p class="ql-block">一、闯东北之潮 ,源远流长 </p><p class="ql-block">1. 自清朝以来,山东等关内多省,本来就人多地少,稍遇荒年,更是饥寒交迫,食不果腹。迫使无数灾民背井离乡,逃荒要饭。于是来到了土地广袤而人口稀少的东北。从此落户扎根,维持生计,一代一代繁衍生息,成为了东北人。 </p><p class="ql-block">2.闯外谋生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尽管改革开放后,有返回老家的,但在东北扎根安家的还是占绝大多数。 </p><p class="ql-block">以上是“闯东北”的主流人群,但并不是全部的。</p><p class="ql-block">二、国家从大局出发,采取了积极的措施,移民开垦北大荒。 </p><p class="ql-block">1:为了开发边疆,1955年至1960年,由国务院农垦部、内务部、劳动部等部门统一组织了支援边疆垦荒活动。山东省为重点支边省份之一。六年中只山东全省70多个县市共迁出110多万人。大部分迁到东北,国家给予安家费和经济补偿。 </p><p class="ql-block">2: 1958 年3~5月间,人民解放军各军、兵种,包括机关、部队、军事院校的转业军人,从全国各地向黑龙江省进发。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投入到垦区开发建设事业中。包括家属也是国家安置过来的,是一项国家的战略部署。 </p><p class="ql-block">3:建国后,大批服刑和劳教人员被迁到北大荒,组成了若干劳改农场。他们改造期满后,直接落户就业。</p><p class="ql-block">以上这几项迁移,原本人数已是很多。在他们安家落户后,因饥荒或其它原因来谋求落户而投奔他们的亲属,一波又一波,源源不断潮涌而来。 或早已多于原迁移人数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p><p class="ql-block">三、因战争,各类运动,以及“以阶级斗争为纲”,“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等方针,致使大批人员流入了东北。</p><p class="ql-block">1:朝鲜战争爆发时,国家从朝鲜撤侨,国家根据侨民意愿,大部分没回老家而由国家帮助安排在东北落户。那些侨民本来也是先闯外到了东北,后到朝鲜的,也都是山东等省的关内人。</p><p class="ql-block">2:三年大饥荒时期,民不聊生,饿死者不计其数。为了吃饭活命,有一大批人偷跑到东北。当时我看到与我同龄的少年,有被亲属带到东北的,我很羡慕。</p><p class="ql-block">3:四清文革时期,尤其农业学大寨,大兴水利,深翻土地等运动期间,老百姓的劳动几乎不分昼夜。很多男女青壮年人,因劳累跑到东北, 也有很多年轻未婚妇女以找对象的方式来到东北。</p><p class="ql-block">4:出身于“地、富、反、坏、右......”等多类被管制家庭的子女和孙子 女,已长大成人,被命名为“可教育好的子女”。这类人除干活挣工分外,不能当兵,不让考学,不被招工,连村里的民办老师,会计等也不准录用,被人歧视。男的找不上媳妇,没人敢嫁;女的找不到丈夫,没人愿娶。眼看着这个群体被和平消失,濒临灭亡。他们幻想生命的延续,这个群体很大部分流到东北。</p><p class="ql-block">5:最后一批就是为了躲避计划生育的“游击队”。他们为了躲避强制节育,为了生儿育女,传宗接代,躲到深山老林,有的通过关系到农村或农场托人落下户。</p><p class="ql-block">我在迟暮之年,趁夕阳余晖,简述几代人闯东北的艰难困苦的同时,重点写了我率众开荒建屯的前前后后,让后人了解特殊年代“盲流”群体的真实历史。</p><p class="ql-block">现在农民工或者进城务工人员,已不受打骂拘禁,不被收容遣返,有活干,有饭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还予以支持关照。 同是一类人,在不同时代都付出了艰苦的劳动,都为国家城乡建设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但不同时代赋予的不同称谓,享受的社会地位、人格尊严以及生活待遇等诸方面,却是天壤之别。</p><p class="ql-block">70 年代闯东北,已经不像 50 年代和 60 年代初,被称为“山东客人”。尽管东北的人还是不够用,但政策上已不准给关内前来谋生的农民落户。唯一能收留的就是东北各地设的“盲目流入人员收容遣送站”。那年代,不管在工地干活的,车站下车的,候车室候车的,大街上走路的,旅店住宿的,还是到亲戚家串门的,不管何时何地,官方经常夜间突查户口。一旦被发现没有当地户口或原户籍地开出的投亲证明,就被抓进收容站去劳动。享受着吃不饱、睡不好、皮鞭之下的苦役待遇。一个月左右,挣够路费,再被遣送回原籍。若错过分粮时节,不给粮食吃,还得干重活,开会点名批斗,直到第二年秋天分粮食时节,才能分到口粮。</p><p class="ql-block">到了 70 年代初期,这种现象越演越烈,关内各省劳动力大量涌入。不管是车站,饭店随处可见,路上更是成群结队。一方面东北工厂、农村、农场、矿山、林区都严重缺乏劳动力;另一方面,不允许关内农民脱离家乡的大帮哄,故东北也不能收留。大批的劳动力东躲西藏,流浪乞讨。</p><p class="ql-block">由此而形成的生产力供需矛盾和给社会带来的不安定因素, 急需出台一项缓解矛盾、维护安定的方针政策。</p><p class="ql-block">那年二月份,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农林部部长沙枫,大寨大队党支部书记郭凤莲,都来过北大荒。他们在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刘光涛,省委书记张林池等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等很多地方,同时做了很多指示。<span style="font-size: 18px;">那时正是农业学大寨的高潮,</span>据说陈永贵看到这么多荒原没开垦,觉得很可惜,支持开荒建屯。</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一九七四年,内蒙、黑龙江等边远地区,允许集体分队,开荒建屯,由各县计委和成立的开荒指挥部具体负责。其中嫩江县也允许人口多的老屯子分队,到边远地区由大队拨款拨物资,带车马拖拉机开荒建点。</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是盲流大军中的特殊群体,我们的开荒建屯,与当地大队分队,调拨物资钱粮、生产机械实行公费建点截然不同。我们是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在找不到活,落不下户的前提下,而去争取了外援,实施了大胆的创举。当时在全省乃至全国或属首例, 我是当年开荒建屯的组织者和领头人。</p><p class="ql-block">现在的“迎丰村”就是在这种大的背景下诞生的。在我们落户无门,走投无路的前提下,经过数日的爬山涉水,忍饥挨饿,找到了这片原始荒原。 我们没有任何靠山和支持者,完全依靠自力更生,以惊人的毅力,以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奋斗的精神,赢得了民心,获得了邻村的支持,开垦了两千多亩土地,建立了远近闻名的“盲流点”。</p><p class="ql-block">后本县永丰大队也跟随而来并也看好这片土地。他们利用有本县户口、有集体建点资格的优势,向上请求县乡两级政府,想赶走我们这几十户无户口的人员,地盘由他们取而代之。</p><p class="ql-block">在最危难之际,只剩我们几个人,仍艰苦不懈地奋斗争取,最终获得省委省革委的支持表彰,随后县委县革委也予以承认。之后带动永丰、拜泉两新建点同划为“新峰”大队,纳入本县管辖,几经更各,成为现在的“迎丰村”。</p><p class="ql-block">半个世纪经过去了,这里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的农村,已经养育了几代人。但我们当年开荒建屯的那批人已去世过半,投奔子女,各奔西东的也不少。 半个世纪以来,我就是走到天涯海角,也始终想念着在这片原始荒原上,我亲自带领大家建起的村庄,想念那艰苦奋斗而深感自豪的过程,想念共同战斗的难友们。那郁郁葱葱的山林,清澈碧透的河水,鱼儿的游泳戏耍,那獐狍犴鹿的出没轨迹,一切一切, 时常在脑海浮现。</p><p class="ql-block">但痛心的是,在村庄建成后,那阶级斗争的残酷性,派性的争权夺利,时代把人分成多少个等级,各自承受着自己的等级待遇。每当想起这些,不由得使我心痛如绞。</p><p class="ql-block">本书的“陈年往事”章节,叙述了我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细节往事,揭示了各个时期、主要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面貌和生产生活状况。</p><p class="ql-block">《盲流生涯》全书围绕“人民公社”、“盲流”、“户口”、“阶级斗争” 几方面展开回忆,使后人了解底层百姓的真实历史。</p><p class="ql-block">越到晚年,更愿回忆陈年往事,也越加珍惜当今。由于我文化有限,只能实事求是地、提纲式地记述当年的“盲流”生活、“盲流点”的开荒建屯过程以及那些陈年往事。虽难以表达透彻完美, 或许也能给县志村史提供真实完整的资料。</p><p class="ql-block">在此,向袁海善先生、王进强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并表示衷心地感谢,感谢他们对我的写作,给予了热情地鼓励认真地指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