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般都是宅在家里,徒步就成了工作以外跟外界接触的窗口。只要能安排地过来,不管走哪里我都尽量参加。如果刚好路线上风景优美,那就是极好的,而礼门的不管哪一条徒步路线恰恰都能满足这个小小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这次的起点礼门常源村。常源村依山而建,全村基本都是老建筑,有栋老房子还保留了一个碉楼。但是总体大房子不多,看来山里边地少出不了大地主。都说常源村很漂亮,走到村口发现这漂亮有些用力过度了。村口的几栋夯土墙、木结构老房子墙面都刷上统一的黄色涂料,没有了乡土韵味。村里有年头的乱石台阶用水泥糊成斜坡,既不美观,也不比纯粹石阶好走,还破坏了年代感。幸好只是少量水泥,没有直接灌成水泥路,恢复起来不难。乡村建设中这种古董刷油漆的行为挺无语,个人觉得应该修旧如旧,记忆中的熟悉才是乡愁的寄托。</p> <p class="ql-block">穿过常源村,一路向北,目的地是政和的香炉峰,顺带看看常源的三叠瀑。</p> <p class="ql-block">刚出常源的小路植被稀少,太阳晒着,一丝风也没有。又是一路上坡,走得有点辛苦。道旁的一丘丘平地长满了杂草,不仔细辨认都认不出梯田的样子。梯田本地叫山田,不仅浇灌困难,各种劳作都比山下的田地辛苦,唯一的好处就是山田的稻谷不容易长谷麯。海拔高、温度低导致山田水稻成熟时间参差不齐,制成大米明显能看出成熟度不一,米饭口感不好。但是礼门地少山多,没有其他经济收入的从前,这些梯田可都是重要的口粮地。现在农村人口减少,算起来梯田经济价值越发低了,于是逐渐荒芜,只是一些倔强的田埂还提醒人们它们曾经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扯远了,说回常源瀑布。因为是上坡,最先到的是三级瀑。三级瀑路标清楚,小路也经过修整,瀑布对面也像模像样的盖了一个观瀑亭。瀑布落差近二十米,两扇岩石呈七十度角张开,像一本厚重的石书,水流就从书脊处流下。可惜的是,周宁的秋季是枯水期,每年降雨最少的季节。所以瀑布的水流很小,看着让人担心随时会断流。</p> <p class="ql-block">走回到主道上继续向上,向一、二级瀑布前进。通往瀑布的小路没有怎么拾掇,荒草杂生,刚开始的路段是沙质土,坡度较陡,比较滑,走起来要十分小心。到了下面还要走一段溪谷,如果是丰水期,溪谷估计过不去,也就看不到瀑布了。溪里一个凹坑形成迴流,山上冲下来的一坨蚯蚓在坑底蠕动,密恐患者看了估计会晕倒。说是两级瀑布,感觉就看到一级。小溪到这里被瀑布截断,山上的大岩石上一小绺水嘀嗒而下,远看就像顽皮孩童在山顶上撒尿。特地拍了张照片,刚好尿到群主头上,经过施肥,群主会越来越肥。</p> <p class="ql-block">回到主道上,天也阴了下来,舒服了许多。路旁一块岩石上画了一个同心圆钟表,不知道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哪个路过的手闲。看钟上的时针是12:40,也不知道预示了什么。时光在这里停住了?“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路上看到不知什么动物的蹄迹,我说是野猪的足印,被笑话真是“没牛不懂牛脚迹”,好吧,露怯了。</p> <p class="ql-block">往香炉峰的路上种了大量的松树,林荫茂密,阳光只能投下斑驳的影子。“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至今”,我们后人倒是好乘凉。松树跟女人一样,越妖娆、妩媚大家越喜欢,可惜一路上都是板板正正的松树。种哪里也很重要,名山上就是“黄山松”,有人站岗守护,嫁老公也是这样。松林中匆匆吃过午饭,继续上路。途中经过一座五谷真君庙,墙体建筑比较独特,用不规则石头磊起来,也没用粘土、水泥等粘合剂,让人叹为观止。中国的神仙跟人大体都是一种利用关系,我给你上供上香,你帮我达成某种目标。如果不灵验香火就慢慢衰败了,比较功利。这座庙里供的神据说很灵验,于是同行的还有带着香烛、贡品的,真是没想到。“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做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教我为难。”录一副财神庙联,只是感慨,不是笑话谁哈。</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路登上了香炉峰。全国各地名叫香炉峰的山不知凡几,据群主说这座是道教名山,排行第十三。个人觉得这说法杜撰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道教兴盛了许多年,不可能连上山的路都没有修。回来百度也查不到相关的资料,大抵是附会的居多,姑且半信半疑吧。而且山顶上的岩石左看右看、上看下看也没看出哪像香炉,或许是从远处看比较像?只是“不识庐山真面目”?除了上山的那一面,另外三面都是悬崖。中间凸起一块巨大的岩石,鼓着两个包,像一只疲惫的骆驼趴着。山顶上也长了几棵松树,可惜山没有名气。小心翼翼爬上最高的那个包,不由得你不小心,滚下去就是万劫不复。登高望远,白云就像在头顶上,西北方是西岩水库,东南方向是楼坪的石门山,看着挺近,望山跑死马。徒步最开心的事就是站在山顶的一小会儿,其实啥也没得到,但是所有的“功果”都放下了,身心轻松,“归去独携云朵”。</p><p class="ql-block">回程的车在西岩村,往西岩村的小路上有座亭子,墙体也是用乱石磊就,一样没有用水泥粘合,看来这是这边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回程特地绕道泗桥,就为了看看那座著名的西岩“雾中桥”,据说常年云雾缭绕故得名。站在桥上往下看,谷底乔木茂密,深不见底。桥为石建拱桥,北端的引桥也建在峭壁上,桥主体跟引桥近两百米。这么大的跨度,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施工水平来说,难度很大。只能用英雄杨根思的话来形容了。“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p> <p class="ql-block">2号去的,拖拖拉拉到今天才写完。除了徒步一次,看了场电影《长津湖》,整个假期感觉啥都没干就结束了。幸好无数个伍千里、雷爹把仗都打完了,才有我们今天悠闲的日子。这盛世,终是如您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