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当然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对毛泽东的描写中,既展现了毛泽东主席的魅力,也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我国人民领袖的风范!接下来就随我一起走进《红星照耀中国》,领略毛泽东主席的风采!</span></p> <p class="ql-block"> 他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茂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突出。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p><p class="ql-block"> 这段用了外貌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斯诺眼中的毛泽东的形象,整体体现出了毛泽东的活力,以及他的平易近人。</p> <p class="ql-block"> 作者通过所观察到的毛泽东的日常工作、生活习惯,来推断了他的性格特点:比如说,他爱吃辣,也爱以此与身边的人开玩笑,他极少生气,却有“必要时候当机立断的魄力”;</p><p class="ql-block"> 然后是看他的生活、工作习惯——他酷爱读书,精通中国旧学也爱研究哲学,甚至可以花三四个整夜的工夫,心无旁骛地专门研读几本哲学书;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但从来都是一丝不苟,有着过人的精力和忍耐力。</p><p class="ql-block"> 通过斯诺在记录这些观察的同时,斯诺也时常在作品中加入自己的分析点评,他当时对毛泽东的看法就是:这是“一个有相当深邃感情的人”,可能成为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考虑到当年红色革命的实际情况,可以说,斯诺的判断是相当有远见的。</p> <p class="ql-block"> 193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毛泽东的警卫班战士郭永祥在杨家岭毛泽东住所门前执勤站岗。毛泽东在窑洞里思考问题,不停地来回踱步。那时,延安所有生活物资奇缺,党的领袖毛泽东也不例外,用的是一盏普通的煤油灯。毛泽东将油灯燃着的灯芯压得很小,一闪一闪地发出一点微小的光亮。由于灯光太暗,视线不好,毛泽东思考问题过于专注,有时会碰到椅子或者其他器物。郭永祥在门外看到了,就悄悄走进屋内,把灯芯挑长,顿时油灯火苗蹿了上来,屋内亮堂堂的。郭永祥转身要走,被毛泽东叫住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和蔼地问:“多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祥赶快回答:“20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泽东问:“识字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祥答:“识的不多,在队伍里学的,200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说:“年龄还小啊,要加紧学习,将来国家建设需要你们的才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说着,顺手拿起一支毛笔,在纸上写下“节约”二字。用手指着“节约”二字问郭永祥:“认识这两个字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祥赶快回答:“认识,节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泽东说:“给我说一下这两个字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祥得意地说:“节约就是能节省就节省,不浪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对郭永祥点点头道:“你学习得不错,对字面意思能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祥听到毛泽东表扬自己了,赶忙说:“我学得不够好,还要学认更多的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眉头皱了一下:“我们学习要同实际结合起来,同工作结合起来,同党的事业结合起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你能结合咱们的现状,谈谈对节约一词的认识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祥愣住了,不知所措地看着毛泽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看着郭永祥:“比如节约一词,我们党一再号召要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可有些同志就是理解不了,还存在浪费现象,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啊。就拿这煤油灯来说吧,特别需要节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祥迷惑地看着毛泽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严肃认真地说:“目前咱们陕甘宁边区很困难,没有工业,所有工业品要到国统区去购买,加上国民党顽固派对咱陕甘宁边区的严密封锁,更是难上加难。就拿这煤油灯里点的煤油来说,要到国统区出高价购买,通过人工穿过封锁线运到延安来,这要付出多少资金、人力呀。这还是顺利的情况下,不顺利的话,还会有人牺牲,我们党付出的就更多了。少用一点灯油,就是节省人力物力资金。我们要最大限度地节约,避免浪费,把有限的资源集聚起来,用在抗日事业上,抗日事业就有了雄厚的人力物力资金基础,我们中华民族的抗日事业就会早日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祥一听,不由自主地吐了一下舌头,不好意思地低下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和蔼地说:“再说这煤油灯。读书写字的时候拨亮一点,思考问题的时候拨暗一点,就是依据实际工作需要节约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郭永祥赶快给毛泽东敬了一个军礼:“毛主席,您用这盏油灯拨亮了我的心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看着郭永祥满意地点点头,郭永祥赶忙过去把煤油灯再次拨暗,悄悄走出窑洞,站在了自己的哨位上。</p><p class="ql-block"> 从毛泽东和郭永祥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文化程度之深,以及自己的一番话点亮了郭永祥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 我们生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p><p class="ql-block"> 愿以吾辈之青春,护这盛世之年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