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七律</p><p class="ql-block">在吐鲁番观“麦西来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佳肴盛馔烤全羊</p><p class="ql-block">更有瓜桃豆果香</p><p class="ql-block">鼓乐交织歌共舞</p><p class="ql-block">觥爵错落酒偕浆</p><p class="ql-block">八方雅客驰怡目</p><p class="ql-block">一域醇俗吐热肠</p><p class="ql-block">最喜各族多贵睦</p><p class="ql-block">今朝醉美大新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于2021年10月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葡萄庄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0月2日上午,我们一行按照旅游日程计划来到了吐鲁番,首站是坎儿井,然后跟着导游走进了葡萄庄园。我们要在这里观赏麦西来甫现场表演。这是一项“自费项目”,每人须另外交费280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些游客到得最早,入场时与当地的维吾尔族乐队成员并肩而行。我看到一位维吾尔族兄弟手里拎着一样装在皮套里的乐器,琴柄又细又长,琴箱呈半球形,便问他:“这是冬不拉吗?”他笑笑,回答道:“这是热瓦普。”原来,冬不拉是哈萨克族的乐器,热瓦普才是维吾尔族的民族乐器。我想起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许多新疆民歌在全国流行传唱,其中很多提到过冬不拉,比如《弹起我的冬不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弹起我的冬不拉、冬不拉</p><p class="ql-block">哈萨克人民多欢喜多欢喜</p><p class="ql-block">今天我们见到了毛主席</p><p class="ql-block">幸福的热泪洒新衣</p><p class="ql-block">唻幸福的热泪洒新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弹起我的冬不拉、冬不拉</p><p class="ql-block">哈萨克人民永远歌唱毛主席</p><p class="ql-block">革命的航船您掌舵</p><p class="ql-block">万里征途飘红旗</p><p class="ql-block">唻万里征途飘红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弹起我的冬不拉、冬不拉</p><p class="ql-block">哈萨克人民永远跟着毛主席</p><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您的革命路线</p><p class="ql-block">团结战斗争取新胜利</p><p class="ql-block">唻团结战斗争取新胜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还在念小学,以为新疆既然是维吾尔自治区,那么那里的居民就应该都是维吾尔族了,冬不拉也应该是维吾尔族乐器了。后来才知道,全国共有56个民族,而在新疆竟生活着47个,名副其实是多民族地区。截至2020年,新疆总人口为2590万(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常住人口320余万),其中维吾尔族占47%,汉族占31.6%,哈萨克族占6.3%,回族占4.1%,柯尔克孜族占0.8%;蒙古族占0.7%;其他民族人口占比较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说起新疆的民族乐器,还听说过一种——都塔尔。在上世纪经典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中,有一首回肠荡气、催人泪下的著名插曲《怀念战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p><p class="ql-block">当我离开他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好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p><p class="ql-block">当我和她分别后</p><p class="ql-block">好像那都塔尔闲挂在墙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p><p class="ql-block">琴师回来都塔尔还会再响</p><p class="ql-block">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p><p class="ql-block">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p><p class="ql-block">啊…………</p><p class="ql-block">亲爱的战友</p><p class="ql-block">我再不能见到你雄伟的身影</p><p class="ql-block">和蔼的脸庞</p><p class="ql-block">啊…………</p><p class="ql-block">亲爱的战友</p><p class="ql-block">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p><p class="ql-block">听我歌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冰山上的来客》里的古兰丹姆等角色是塔吉克族,而歌里唱到的都塔尔,却是维吾尔人十分钟情的传统弹拨乐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么,即将开始的麦西来甫又是什么呢?它有哪些独具维吾尔风情的特色呢?它有什么特色能够吸引天南地北的游客们来观看和欣赏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麦西来甫演出大厅与一般剧场有所不同,不是横向一排排的座椅,而是一张张纵向摆放的长条桌,每张长条桌两侧各有一个长凳,能坐10~12个观众。演出大厅外面的大台子上,都摆放着种类繁杂、数量繁多的食物,从各种各样当地出产的水果——葡萄、石榴、蟠桃、苹果、香梨、西瓜、哈密瓜……到香味扑鼻、令人馋涎欲滴的各色菜肴——烤肉、煎鱼、大盘鸡、羊肉串……以至烤全羊。还有多种用新鲜蔬菜烹饪成的菜品,真可谓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饮料区的饮品也是林林总总、丰富多彩,各种品牌、各种口味的饮料多得让人眼花缭乱。不过没有白酒,只有啤酒,除了罐装的纯生啤酒,还有散装的当地啤酒——乌苏,任人们随意取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起乌苏,我要再啰嗦两句。乌苏的汉语拼音是“wusu”,为我们驾驶旅游大巴的司机曾告诉我,把它倒过来看,“wusu”就变成了“nsnm”,这不是“弄死你们”汉语拼音的字头吗?这说明乌苏啤酒很有劲儿,喝多了会上头的。其实,这次新疆旅游中我喝过几次乌苏,并没有他们说得那么蝎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口味和喜好,在食物台前各取所需,又端着盛满各色食物的盘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吃着美味的菜肴,品着乌苏啤酒,美哉,快哉!不多时,麦西来甫演出正式开场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麦西来甫,维吾尔语意为“集会”、“聚会”,是维吾尔族人民集聚餐、娱乐、品行教育等于一体的民间文娱活动。按旧俗,麦西来甫一般都在农闲时举办,同村或同街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来宾们首先享用丰盛的瓜果饮食,然后便开始歌舞与游戏活动。民间乐队在卡龙琴的引奏和大小手鼓的击奏下,奏起悠扬而舒缓的乐曲,民间歌手引吭高歌,在座的人们便纷纷离座,慢旋轻拂地跳起麦西来甫舞。人们通过麦西来甫活动来抒发自己的喜悦快乐的心情,歌颂美好幸福的生活,赞美团结互助、亲密和谐的乡邻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麦西来甫一般由各家轮流主持,并准备适当的饭菜以招待客人。麦西来甫的舞蹈动作形象地表现出维吾尔族人民在旷野里舞蹈、狩猎、狂欢的场景,舞蹈渐渐由平稳转为热烈,忽而旋转,忽而滑冲,忽而微颤,舞姿富于变化。为了使麦西来甫活动丰富多彩,聚会过程中常常穿插一些小游戏,如敬茶舞、鞭带舞、对诗、判官司等,使整个麦西来甫活动自始至终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盎然的情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麦西来甫有其惯例及准则,破坏者要受惩罚或被禁止参加。因此它又成为对青年进行道德教育、<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化教育、</span>传统习俗教育、集体主义精神教育的一种手段。在不同的地区,麦西来甫的内容、形式和规模都有所差异。喀什、伊犁地区有同行间轮流举行的麦西来甫、季节性的野游麦西来甫、少女少妇的麦西来甫等等。南疆的麦盖堤县还有“节日麦西来甫”、“婚娶麦西来甫”、“邀请麦西来甫”、“道歉麦西来甫”等等。新疆各地的麦西来甫,各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其中以喀什地区麦盖堤县一带的“刀郎麦西来甫”最负盛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麦西来甫的内容包括音乐、舞蹈、歌唱、联句对歌、讲故事、说笑话、做游戏、即兴吟诵等等,<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一种各种民间娱乐和风俗相结合的歌舞形式。</span>由于麦西莱甫内容丰富多彩,为人民群众普遍喜爱。长期以来,它对维吾尔族的文学艺术起着组织和推动作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具有传播艺术和道德风尚的社会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麦西来甫活动内容一般分为3个部分:一、乐曲舞蹈,二、娱乐游戏,三、惩罚行为不端者。其中第三部分惩罚不守道德规范和活动纪律的人,是这样规定的:参加麦西来甫的人推选办事公正无私、有威望的人担任“首领”和“法官”,即纪律执行人。他们有权对那些<span style="font-size:18px;">无故迟到、</span>不经允许而离开现场、活动中破坏秩序等违反纪律者进行“审讯”、“裁决”和“惩罚”,让其站在公众中间,接受大家的质问和指责,然后由“法官”宣读“判决词”,实行惩罚。受惩罚者,或拿出食物、水果等招待大家,或表演令人发笑的游戏,如“做烤包子”、“雄鹰捉兔”、“榨油”、“照相”、“两个老婆”,其间充满了喜剧色彩,常常引得观众捧腹大笑。同时受罚者受到了教育,同样也感到开心快乐。通过这种“惩罚”性的娱乐活动,达到维护道德规范和纪律的目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上内容,根据《百度百科》有关资讯编辑整理而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上各图:热烈欢快的开场舞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下各图:当地著名的维吾尔族男歌手,在演唱了多首维吾尔族民歌之后,又深情地为大家献唱《新疆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各图:健壮而刚猛的男青年跳起了强悍的维吾尔族舞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各图:维吾尔族姑娘接连为我们表演华丽炫目的歌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各图:美丽多情的维吾尔姑娘在演唱多首维吾尔族民歌后,唱起了我们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吉米吉米》和《路灯下的小女孩》,那节奏鲜明的旋律和优雅妩媚的身姿,立刻引爆了全场的激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各图:<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世纪八九十年代,</span>《吉米吉米》和《路灯下的小女孩》<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为迪斯科的经典代表作,而</span>火遍中华大地,如今一听到它们,观众们的身体不自觉地扭动起来。唱到尽情之处,维吾尔姑娘邀请观众上台与她一起边歌边舞,把现场气氛推到了高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各图:游客们取来自己喜爱的食物,回到长条桌前落坐,开始大快朵颐。这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充溢着维吾尔族风情的饕餮盛宴。只可惜都是“眼大肚小”,大家只能蜻蜓点水般地取来几样浅尝辄止而已,不可能把所有美味都吃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以下各图:葡萄庄园大院外装饰性雕塑,展现了吐鲁番这个水果之乡的风貌和维吾尔人甜蜜的生活情趣。</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