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作者/ 高明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刚过了腊月初八,天还没亮,二婶就起床了。灶膛里火苗嚯嚯的笑着,水汽笼罩。小灯的微光被蒸汽弥漫,厨房里影影绰绰。二婶说,“他爹快起吧,今天你不说到县城办事尽早吧,晚了就赶不上班车了”。二叔躺在热炕上早就醒了,他盘算着快过年了,到县城置办些年货,关键今天晚上要和四叔商量事,这是他们兄弟俩今年腊月必须做的。 想到这里二叔麻利的穿好了衣服,二婶端来了一盆热水让他洗脸。他干裂的手放在热水里一泡软和多了。洗好了脸穿好了棉衣,戴上皮帽子,二婶从鞋柜里拿出一双黄色的翻毛棉皮鞋。二叔顿时精神抖擞,年轻了许多。 二婶连忙说,“你还没吃早饭呢,茶壶里有烧好的奶茶,盘里有馕和咸菜”。二叔喝过滚烫的奶茶,脸上冒出了热汗,用毛巾擦了一把,就立马出门了。说来也巧刚走到车站一辆班车就开来了,车里座位已满,司机高喊人已经满了不能再上了。但大家不听劝告拼命的往上挤,二叔使尽了浑身力气总算挤了上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叔来到了县城的农贸市场,这里一片繁荣景象,过年的商品应有尽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他买几幅对联,糖果,给孩子们买了几件新衣裳,给二婶买了件新毛衣,又割了几斤肉回去了。到了晚上,二婶炒几个小菜,请四叔到家喝酒商量事情。哥俩聊了一阵其他的事说到了正题。二叔说“现在我们农民的日子过好了,土地承包后我们生活风调雨顺,应该感谢党的好政策。搁置了十几年的社火应该回归社会了,我们要把龙舞起来,锣鼓敲起来,年味浓起来”。四叔非常赞同二叔的想法不谋而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老哥俩一边喝着酒,一边回忆着过去。甘河子舞的“龙”,要追溯到清朝光绪十五年,先祖高正权和一群湖北孝感人带来的“火种”。解放前,因条件限制只有冬季农闲时,曾祖父就给几个儿孙们传授扎龙灯、糊灯笼、舞狮子等技艺。解放后,高家的“龙”得到了不断地完善和发扬光大,有了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社火表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龙灯通常都安放在庄子里的皇宫庙里。春节和元宵节是舞龙之日,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庙中请出,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身用苇杆扎成圆龙状,节节相连,外面覆罩画有龙鳞的巨幅红布,每隔五六尺有一人掌竿。龙前由一人持竿领前,竿顶竖一巨球,作为引导。舞时,巨球前后左右四周摇摆,龙首作抢球状,引起龙身游走飞动。两人越说越激动,引得熟睡的二婶和娃娃们旁听,不一会屋里坐满了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娃娃们都想知道龙灯到底是什么模样?四叔说:“龙头上点24支蜡烛,象征24个节气。龙身灯饰有人物、鱼龙、鸟兽、山水等各样图案,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象征着龙的传人,薪火相传,子孙满堂。龙尾形似横卧的S,饰有鳞片、龙爪、尾翼略翘,玩耍时,左右摇摆,上下摆动,宛如鲤鱼跳龙门”。四叔给孩子们介绍龙灯时神采奕奕。看到这么多的娃娃好奇关注,二叔和四叔商量,为了传承高家的龙灯文化,应该培养新人,决定把手艺传授给二叔家的二儿子旺旺和小姑家的大儿子建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周后,在明旺家的小屋里,二叔、四叔、还有老乡秦再文等人带着几个娃娃们就忙起来了。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小屋里却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不断。小院子里,摆放着苇竿、苇篾,还有基本成形的龙头、龙尾等。因新疆不产竹子,市场上也买不到。他们要去膝盖深的冰碴子苇湖里去割芦苇。苇篾要一条条劈出来,粗了易折断,细了又会导致没筋骨,撑不起来。最后,在龙灯身上糊棉纸、填涂颜色、喷油。因为棉纸太薄,在移动时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七八个人十多天的精心研制和努力,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春节大年初一高家人的龙灯终于腾空而起。全长三十多米,每节龙体安上了烛座,插烛火多支,龙头由二叔撑着,龙尾由旺旺顶着,备两人替换。斗龙者四叔执火球、刀、枪、剑、戟,并配以大小鼓、锣、锁呐等,舞者依鼓点踏步起舞,跳、跃、蹲、起,使得整条龙栩栩如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按照湖北人耍龙灯的习俗,过年龙灯要巡游俗称“踏庄”,龙灯队伍走到哪个村庄,那里的人们就到村口迎接放鞭炮,男主人要散烟、倒酒热情的招呼,绕村子转一圈,驱邪祈福寓意给百姓带来一年的好收成。这时,村长会将一匹红绸缎系在龙头上这是彩头,用以感谢龙灯对本村的祝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进入新时代,甘河子镇王乡庄子村社火声名远扬,成立了舞龙队、舞狮队、秧歌队、大头娃娃、敲锣打鼓等文艺队伍,每逢春节、元宵节、啤酒节等大型活动都会为各族群众献上精彩的表演。同时二叔家的高明旺和小姑家的大儿子王建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人。他们在龙灯的制作上有了大胆的创新注入了新元素。龙的面貌年年都是焕然一新,闪闪夺目。2008年,拥有120名社火队员的甘河子镇被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社火之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多年来,甘河子这支社火队,每年在元宵节和啤酒节期间为全市人民以激情澎湃、鼓舞人心的表达方式展现新农民的精神风貌,为全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而且带动了全市乡镇文化活动的蓬勃发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谈起高家人的社火梦想,我想起四叔生前对我说的一段话:“春节拜年,社火表演都是我们农民庆丰收、贺元宵、祈求平安、寄托心愿、祝福未来的一种形式。我们的子孙应该有责任有担当传承下去,保护和传承好甘河子镇社火文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当我回忆起了老人的话,深切的感悟到:甘河子镇王乡庄子村的社火是民间艺术,在当地流传了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件心仪的物品,当以家族的方式代代流传时,这件物品浸染着家族几代人的心血。她记载着家族的兴衰变迁、镌刻着家族的喜怒哀愁、寄托着家族的治家理念、承载着人们来年风调雨顺的美好心愿、成为了高氏家族的传家宝。当然,也必然成为甘河子镇时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相信一定会流芳百世,世代相传!</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