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传统小手艺的回忆

黑白轩

<p class="ql-block"> 家 陶</p><p class="ql-block">金鸡岭旁,草满水塘。青山洼,黏土眠上。</p><p class="ql-block">几间茅屋,实在凄凉。</p><p class="ql-block">因室内空、锅里光、地上荒。</p><p class="ql-block">菱桥驿岗,旧是窑场。父子俩,曾为工匠。</p><p class="ql-block">重操旧业,炉火更旺。</p><p class="ql-block">乃壶儿黑、罐儿红、坛儿黄。</p><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爸和我哥,凭借祖传的手艺,在家里办起了土陶产品加工小作坊,专做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土陶小器皿,主要有装腌菜的“明水坛”、炖钵钵的“小火炉”、煨茶的“小茶罐”、盛冷开水的“提把(梁)壶”、烧开水的“炊壶”等品种。他们二人早已仙逝,离开我多年了,就连曾经一同工作的师傅们也相继去世,现在仅剩我一人健在。正基于此,本人决定将这段已经淡出人们视线和记忆的经历与技术,用文字记录下来,并以此怀念家父家兄,再现民间手艺。因时间久远,原始产品与作坊已荡然无存,所以没有实物呈现。又因我年事已高,记忆力逐渐减退,表述中难免挂一漏万,不详不妥之处,只能表示遗憾。</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作坊简介</p><p class="ql-block">这个小作坊是利用自家当时房屋东边的一间土砌草盖的长方形偏屋替代,面积约为三十平方米。这间房子三面有窗,两面环山,一面有门,通风向阳,是作坊的最佳选择。作坊内安装有“拉坯车”、“货坯风干架”、“制泥工作台”,还放置一些小型工具。</p><p class="ql-block">拉坯车(又叫转盘车)。拉坯车的主要功能是把所需器皿拉成形,也叫制货坯。由“立柱”和“转盘”两部分组成。“立柱”:高八十厘米,直径为十五厘米,其顶端套一个锥尖向上的圆锥形铁质装置;“转盘”:直径为八十厘米,围边厚十厘米,正面中心处安装一个高十厘米、直径十五至二十厘米的拉坯中心点,也叫“制坯工作台”;反面中心处要置一个与“立柱”顶端相配套的铁质内圆锥体。</p><p class="ql-block">在作坊靠墙的位置挖一个深八十厘米、直径为一百厘米的土坑。先将“立柱”固定在土坑中心处,再将“转盘”扣在“立柱”上,使两个方向相反的圆锥体互相咬合,其间隙不能超过一毫米,而且“立柱”、“转盘”与“制坯工作台”三点成一线,平行垂直于中心点上。</p><p class="ql-block">货坯风干架。在作坊相对的两面墙上,离地面二百厘米处,拉两个结实的木棒(两棒之间间隔一百五十厘米左右),形成一个无楼板的小阁楼样式,即成风干架。</p><p class="ql-block">制泥台。在作坊靠墙的一面用结实的木板搭建一个长二百厘米,宽八十厘米,高五十厘米的工作台,即制泥台。 </p><p class="ql-block">土窑。一般建在作坊外的一个背风处。我家土窑是父亲利用三角形和弧形具有稳定性的原理,自己用土砖拱制而成。窑体呈圆柱体形状,顶端为球形,底部南面设一灶口,专门进柴烧火;北面设一出口,专供装货出货;顶部设一窗口,主要拉风排烟,行话叫“窗眼”;中间为码货区;整个窑体容积约为十二立方米。</p><p class="ql-block">小型工具。一般包括六个组成部分。</p><p class="ql-block">(一)锯弓(又叫拉弓)。用一根竹枝或小木条在明火上烤制,弯成“U”形,开口处用直径约二毫米的钢丝连接,形成一个锯弓,即可使用,主要用作“锯泥”。</p><p class="ql-block">(二)作板。是在一个长为二十厘米,宽为八厘米的铁板上,将短边锯成一个三角形“”即可,是拉坯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p><p class="ql-block">(三)竹夹。是用一根长八十厘米的竹片,放在明火上熨烫后,人工弯成“U”形即可,这个竹夹要用手握紧与松开均有弹性和张力,否则不能使用。主要功能是夹货。</p><p class="ql-block"> (四)出货钩。形状为 , 上部用生铁锻造制成,铁钩长边为八厘米,短边为七厘米,上下连接处约四厘米,下面用木棒连接,木棒长为一百五十厘米,直径为三厘米,主要是用它从窑中取货,因出窑时温度还高达五十摄氏度左右,只能借助这个工具才能取出。</p><p class="ql-block">(五)货板。用稍硬的木材裁成长为二百厘米,宽为二十厘米,厚为三厘米的木板即成。</p><p class="ql-block">(六)搞车棍。一般用茶木棒制成,长为一百厘米,直径约三厘米,末端呈圆锥形。主要是推动“转盘”旋转提速之用。</p><p class="ql-block">制作工序</p><p class="ql-block">整个制陶工序分五步完成:一、制泥,二、拉坯,三、风干,四、烧制,五、上釉。</p><p class="ql-block">(一)制泥。制作陶器的主要原料是黏土,它呈浅褐色,加水调和后变得软糯、润滑,表面水份蒸发后不开裂,可塑性很强。方圆几十里,只有我家山洼处才有这种黏土,至于怎样形成,已无从考证。</p><p class="ql-block">先制生泥。从山洼处取黏土至晒坪上,清理杂质晒干碾碎,堆成“中间低,四周高”的圆柱体形状,注入清水至三分之一处,静置三十分钟。注第二次水时略少于上次,直至水与土完全融合后,从圆柱体底部用木锨依次沿边慢慢将土置入中间。如若干燥,视其程度分次缓缓加水,当水与土完全吸收融合,水不流溢时,用人工踩踏碾压,至生泥基本无硬块,抓入手中轻捏不出水、松手不散开、自然成坨即可。</p><p class="ql-block">再制熟泥。陶器质量的优劣取决于熟泥质量的好坏。制作熟泥是在操作台上进行。将生泥揉碾成条状,依次从下向上码成高五十厘米、长六十厘米,厚(宽)十五厘米的长方体。一头靠墙,一头用木棍竖向固定,再用锯弓从上至下平行来回密集推拉千次左右,中间如遇硬块等杂质,需用手指取出,不可残留。拉满一遍后,搬下泥坯,用手搓碾成条,重新置上,又推拉上千次,这样反复三遍,计三千次左右,需用时五十分钟至一小时才算完工。“熟泥”标准是用大拇指与食指挑起一坨泥来回一碾,似猪油状,既为合格,否则重来。这道工序是我完成的,由于我认真负责,不偷工减料,次次符合质量要求,这也成为父亲后来常常夸奖我的理由之一。</p><p class="ql-block">(二)拉坯。是在拉坯车上制造出各种陶器的坯子,也叫初级形状。是整个陶器加工的重点,是核心技术,由我哥哥一人掌握。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年代,像这种民间作坊全凭手工操作,最多只借助一点物理功能,譬如惯性之类。拉坯的原理是工人师傅依靠自己的双脚、双腿、双膝、双肘和双手同时用力,凭借转盘的转速互相配合而成。其中奥妙只能口传心授、认真揣摩、灵活操作,很难用文字表述清楚。 </p><p class="ql-block">为了稍微直观一点,增加一点可读性,将自己记忆中的具有代表性的、而又要求较高的一种陶器制作过程介绍其后,力争准确一点,但难免有误。</p><p class="ql-block">此陶器名为“炊壶”,是过去家庭主妇为了节约烧柴,放在灶头上烧开水用的器具。它的形状类似现代不锈钢的“烧水壶”,所不同的是,现在的“烧水壶”底部是平面的,而那时的“炊壶”底部是向上向内凹进去的,它的作用是聚拢火力达到节约之目的。</p><p class="ql-block">凹进去的部分就是制作关键点,难度很大,整个“炊壶”的制作需要三步才能完成。</p><p class="ql-block">第一步,取一坨熟泥,置于转盘制坯工作台上,启动转盘车至高速运转(操作者用右脚向前踢动转盘,用“搞车棍”置于转盘边缘小孔内,逆时针方向用力推动)。工人师傅两脚分开放置于转盘两侧,两腿两膝平行,两肘紧靠双膝,双手沾满泥水用力捧住泥坯,通过转盘转速的作用至标准圆形后,两拇指从中间平行下压至底部,同时再往两边推开,至一定大小时,左右手指一里一外相对应,顺势用力将坯体慢慢上提至所需高度三分之二时,双手捏住货坯边缘,边提边往中间收口合拢,无间隙后,再用一个拇指压住中间位置,向下压至壶体的三分之一处,形成一个倒置的圆锥体形状,锥尖必须是没有缝隙且完全封闭。这样,凹进去的部分就完成了,然后将这个坯子从制坯工作台上端下来,放在货板上,静置风干一二天。</p><p class="ql-block">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如果车速慢下来,必须继续启动,因为没有高速转动的车速,制坯是无法完成的。</p><p class="ql-block">第二步,在工作台上铺一块用水浸湿的纱布,拉平、绷紧,并撒上一点泥水,将静置后的壶底放置于纱布上,让其与纱布粘紧,否则车子一启动就飞出去了。接着再按照下列方法操作,完成上半部分:壶口浇撒水分,用手捏一个圆形的熟泥条,慢慢启动转盘车,将泥条与壶口连接,再用小作板与手共同操作,使其粘合至无缝无痕,且光亮即可,也需放置一二天。</p><p class="ql-block">第三步,安装“壶把”、“壶嘴”,配上“壶盖”。</p><p class="ql-block">至此,这个完整的“炊壶”就制作完成了。</p><p class="ql-block">我家的陶器除腌菜的“明水坛”只须一次性拉坯外,其余的都要二至三道工序才能完成。</p><p class="ql-block">(三)风干。将放有货坯的木板放置风干架上,让其自然风干。</p><p class="ql-block">(四)烧制。货坯经过风干,端在手中触摸无痕、轻敲有声,方可烧制。烧制的燃料全部利用本地的茅柴、树枝、树棒等。一窑货要烧二十四小时,一般从头天下午五点开始至第二天下午五点结束,大约需燃料一万斤左右。烧好的标准是窑顶“窗眼”处冒白烟,就烧好了。这时先封“窗眼”,再封“灶口”。一般情况封窑三五天后即可开窑出货,这项工作很辛苦,由父亲、母亲、哥哥三人共同完成。还有一个检验其烧好与否的标准:就是用右手中指第一关节轻敲出窑冷却后的货体时,能发出清脆之音,且回响达五秒左右,即可达标。</p><p class="ql-block">(五)上釉。我家陶器只有装腌菜的“明水坛”需要上釉,其余的则不需要。釉料主要是“松香”,它是松树渗出来的油脂,经过加工提炼后,形成无杂质的透亮的固体。上釉的程序很复杂,而且很危险,必须是熟练工才能完成,我家只有父亲才能胜任此项工作。上釉的程序是:先将融化后的松香降温至五十摄氏度时,揉搓成长条备用,再用出货钩,从窑内取出烧好后的陶器放在工作台上,操作人员用右手拿着竹夹子夹住陶器口,向内转动,左手拿着松香条压在陶器上,向外前推,互为来回两三次,直至陶器全身涂满松香后,快速放入冷水中,降至常温即可。</p><p class="ql-block">产品销售</p><p class="ql-block">我家陶器产品自产自销,没有中间商,属于自给自足经济,是合法产业,不算“资本主义尾巴”。</p><p class="ql-block">所有陶器产品出窑以后,除自己家里使用和送给邻居们一部分外,其余分两个渠道销售:</p><p class="ql-block">一是非釉产品像“小火炉”、“小茶罐”、“提把壶”、“炊壶”等,由父亲和哥哥挑着货郎担去附近十里八村,走村串户,送货上门。 </p><p class="ql-block"> 二是上釉产品即“明水坛”,用木船运到毛里湖水域一带销售。说来也奇怪,这个“明水坛”在我家四周几公里的地方只能盛放干菜,譬如黄豆、绿豆、芝麻等,如果盛放盐渍菜,五天内生花,十天内变质,或酸、或烂、或臭……。但只要一进入毛里湖境内,奇迹就出现了: 一船货不多时就被抢购一空。那里的主妇们说,这个“明水坛”很好,盛放腌菜越陈越香,越久越脆。这其中的缘由,当时无解,后来无解,现在依然无解……</p><p class="ql-block">在那个极度贫瘠偏僻的小山村,我家能办起一个陶器加工厂,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这里有父辈的智慧,兄长的聪颖,还有全家人的精诚团结……,它在我家的历史上是不可以忘记的,因时过境迁,今天回忆起来,情绪很复杂,物非人也非,亲人没了、工匠没了、手艺也没了,我不禁仰天长叹:何日君再来?君却不再来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〇二一年八月三十一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