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恨晚》

清清小荷

<p class="ql-block">  我想做个凡夫俗子,春去踏青赏花,夏看小荷尖尖,秋来赏菊泡茶,冬至执子之手于雪地相拥,不要轰轰烈烈,但求日子清清静静,款款落落都是深情。</p> <p class="ql-block">  闲暇之时,驻足书柜前想看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看特别能感动自己的那种,可又觉得很茫然、不知看哪本才好。一次偶然中,看到微信好文中向读者推荐了一些好书,其中一本书是《文化苦旅》,这本书刚好家中就有。</p> <p class="ql-block"> 翻开《文化苦旅》,才发现书本已经存放了好些年月,书页已泛黄,首页标注有购书时间是1999年。存放了20年的书,我竟从来没有认真读完过,至少没有认真读过书本内的任何一篇文章。当时只知道余秋雨是当代知名作家,别的就一无所知了;也曾硬着头皮读过一点,但终究没有坚持读下去,只觉得索味无趣,可能是由于年少不更事,或是思想境界不够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这本书里的文章篇幅不长,我打开目录准备挑几篇自己喜欢的看,映入眼帘的是《都江堰》、《上海人》、《五城记》、《白发苏州》等,因为这几个地方我都去过,于是就先读了《都江堰》。余秋雨对都江堰是这样评价的:“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长城当然非常伟大,不管孟姜女们如何痛苦流涕,站远了看,这个苦难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间修了一条万里屏障,为我们生存的星球留下一种人类意志力的骄傲。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去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读到这段文章之前,万里长城在我心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读完这段话后,才知都江堰可以跟长城一比高下,我不是盲目相信权威,看完全文更是对作者提出的独到观点心悦诚服。</span></p> <p class="ql-block">  再看看作者对都江堰的修建者李冰是怎样评价的。“这是谁呢,死于两千年前却明明还在指挥着水流,站在江心的岗亭前,‘你走这边,他走这边,他走那边’的吆喝声,劝诫声,慰抚声,声声入耳。没有一个人能活得这样长寿……实实在在为民造福的人升格为神,神的世界也就变得通情达理、平适可亲。”我虽然去过都江堰,也知道都江堰是李冰修建的,但对作者的这些见解都没有深入思索过,去那里纯属是打卡拍照。读了余秋雨写的《都江堰》,我仿佛带着很多问题又仔细地参观了都江堰一遍,感谢秋雨先生为我细致入微地解读都江堰!</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看了《道士塔》和《莫高窟》。开始读《道士塔》我认识了王圆篆箓,是他的无知让敦煌文明流亡海外,很好奇的找到他的图片,是那样矮小,甚至觉得他营养不良,宽大的道士服、破烂不堪的布鞋,这样的形象把他与莫高窟文明联系在一起极不协调。谈不上恨他,心里却跟着秋雨先生在滴血。读到莫高窟宝藏被斯坦因往外运时,余秋雨先生把自己当成阻止运宝车队的人,“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写书的人写尽爱恨情仇,看书的人早已泪流满面,书写得入木三分,看书人终成书中人。</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诠释了每一个朝圣者的目的,它让一代又一代的苦旅者浩浩荡荡走向通往莫高窟的路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离开莫高窟,爬上沙山……突然觉得余秋雨是一个喜欢思考的人,就连爬沙山也能悟出道理——“人生真是艰难,不上高峰发现不了它,上了高峰又不能与它近乎,看来注定要不断地上坡下坡,下坡上坡。”越往下读越觉得秋雨先生心思细腻、知识渊博。“读书能窥视作者”,说得一点也没错,他的思想早已在书中,所以余秋雨走红是必然而不是跟风。可想二十年前的我是多么无知。</span></p> <p class="ql-block"> 接着往下读《柳侯祠》、《三峡》、《洞庭》、《庐山》、《上海人》等,想起当年余秋雨为了完成这部著作,辞去一切行政职务,孤身一人系统考察中国文化的全部遗址,终于写成《文化苦旅》,再到他后来跋涉四万公里记录了海外文明,这一切证明了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是紧密联系的。又读到《藏书忧》,才知道他为什么才华横溢、妙笔生花了,博览群书是基础,看得多、想得多、考察求证的也多,努力付出,终有回报,不是这个道理吗?</p> <p class="ql-block">  合上《文化苦旅》,我心中油然生起一种与其相见恨晚的感觉,不仅是敬佩作者,更是为书中写的文化和独特见解所折服,于是,我更想了解秋雨先生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