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穆涛老师)</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先前的风气》是穆涛老师的散文集。2014年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入选2014年度中国好书榜单。</b></p><p class="ql-block"><b> 穆涛除担任《美文》杂志常务副主编外,还有许多社会职务。如西北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西安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政协委员,他还是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b></p><p class="ql-block"><b> </b><b style="font-size:18px;"> </b><b>我手里这本《 先前的风气》是穆涛老师所赠,并题字:“李健兄批评。”短短几字,一下子拉近了我俩的关系,让我感到很亲切。 </b></p><p class="ql-block"><b> 其实在穆涛赠书前,《先前的风气》我已经买过了,有了赠书,便把以前的书,赠送给好友李战民了。他爱不释手,不但看得快,还写了书评,他在书评里这样写道,“穆涛的书,好就好在言简意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让读者在有限的篇幅中读出无限的内容;好就好在敢说真话,直陈胸臆,开门见山,让读者清楚地知道作者所持的观点;好就好在杂而不乱,有的放矢,针砭时弊,让读者在回望历史的进程中明白肩负的使命……”</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先前的风气》赠书签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穆涛的另一本文集《看左手》,是我的意外收获。当时我不知道他又出了新书,中秋节拜访他时,在电话里随便说了一句:穆老师若有什么好书,见面时给我拿一本。当时穆涛是不知情的,他大概以为我是有所指吧。既然我这个1.85米的大个子开口了,他也不能不给面子,签名那是必须的。《看左手》一书,穆涛文,贾平凹图。我接过书,表面上压抑着惊喜,心里却为这意外的收获美滋滋的,忙给他点上一根烟。</b></p> <p class="ql-block"><b>《看左手》作者:贾平凹画 穆涛文</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看左手》赠书签名</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初识穆涛,还要感谢长篇小说《永葆真心》的作者陈梅。 2021年6月29日上午,由未来出版社主办的《永葆真心——共产党员谢葆真》新书首发式在止园——杨虎城将军纪念馆隆重举行。</b></p><p class="ql-block"><b> 作为陈梅的原同事及朋友,我受邀参加了首发式。首发式上穆涛作了精彩的发言。会议结束,未来出版社邀请了部分会议代表共进午餐。</b></p><p class="ql-block"><b> 包间的墙壁上贴着“请勿吸烟”,就餐的代表们大多数不抽烟。唯有我和穆涛这点爱好相同,还无法克制。在包间的沙发区,我们便以烟会友了。虽是初见,却很投缘,聊得热火朝天。穆涛比我小一岁,很恭谦,对我以兄相称,他长得帅气,是著名散文家,著名文化学者,《美文》执行主编。我很尊重他。当然有两个方面我也比他占有优势,一是我年长他一岁,二是我比他高几公分,这个他没办法超越。</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穆涛老师在《永葆真心》发布会上讲话</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我和穆涛相识后,感觉甚好。我给文友们推荐穆涛的书时,说过最多的几句话是:穆涛是一个才子,是一个学者型的作家,他的散文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是我最喜欢读的书。</b></p><p class="ql-block"><b> 的确,《先前的风气》对我而言,如旖旎的秋色,斑斓多姿,雅致厚重,让我迷恋。穆涛的散文一般都在2000字左右,文字简洁,惜墨如金,语言简明、扼要、没有多余陈词滥调。可谓篇篇都是精品。</b></p><p class="ql-block"><b> 从学术造诣讲,它像一本难得的教科书,让人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特别是解字说文的叙述方式,让我耳目一新,如名师淳淳教导。从可读性和趣味性来说,他的作品睿智风趣,常常让读者情不自禁大笑。透过他的文字,不难看出其背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底蕴。</b></p><p class="ql-block"><b> 我曾在西北大学西校区听过他的讲座。他讲:“写作者要有精神标高。要找到自己文学的上游在哪里?要会读书,摒弃浮躁,保持一个学习者的心态。” 穆涛推崇的文学上游,是文风端正简练的西汉。</b></p><p class="ql-block"><b> 我最喜欢读他《给贾平凹的一封信》《收藏》《千字文》《另一支笔》等篇,他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述,调侃开涮平凹主编,同时又有一种无奈和机智。感觉像两个高手过招,情景精彩和滑稽,让人捧腹大笑。</b></p><p class="ql-block"><b> 读完《给贾平凹的一封信》后,我被他的坦荡、直爽、独到的见解折服。于是情不自禁的给他发微信说:您这篇文章,文锋犀利,内容包含了经济学、管理学、逻辑学、文学等,土地资源整合,改革热点问题的研究和探索,文章论据充分,观点鲜明,有理有据,太极思维,见解独特。读您的文章和读纯文学类作品感觉不一样,您的书很对我胃口,我喜欢读。</b></p><p class="ql-block"><b> 穆涛的回复一如既往,惜墨如金:“谢李健兄。”</b></p><p class="ql-block"><b> 在《收藏》一文,他描写贾平凹主编,因痴迷而惦记着他的收藏品,文章写道:我有失三宝之痛,一痛是杯子,一痛是汪曾祺老人的画,一痛是军统大特务用过的文件柜。杯子是瓷艺家给我专制的,通体瓷本色,暗纹起伏,朴素大方。我舍不得让它着水,就放在办公室桌上天天旁观。贾平凹的办公室在我隔壁,这天他走进我房子,说:“我吃点药,给我倒点水。”我问他杯子呢?他指着桌子,就用这个吧。我说这个不是喝水用的。他说是吃药,不喝水。我先清洗了,倒了一点水给他送过去。过了一会,他就带着杯子回家了,“药”还留在他办公桌上,是果味VC。</b></p><p class="ql-block"><b> 他写痛失第三宝时,是这样描述的:“军统文件柜是厢式的,有床头那么高,顶盖上印着国民党党徽,掀开顶盖,里面函装着四个匣,每一个匣顶上也有那种党徽。柜子内部装饰着颜氏家训,整体做工极考究。贾平凹闻讯后,前后打了三个电话。第一个说国共两党现在关系缓和了,但仍需提高警惕,你是新党员。我说我是放在家里批评着看。第二说那个柜子可以装手稿,你是编辑,写作又少。我说今后我多写些。第三个是硬来了:“我这些年也没有要过你什么东西,这一次我要了,你可以来我家随便拿一个东西,咱换。”我说你没要过,但抢过,但说归说,下了班,我抱着柜子送到了他家里。他那个高兴劲呀,上下左右地欣赏。还说风凉话,“世上的东西都是有定数的,该是谁的肯定是谁的。”突然话题一转,“我刚写了一个散文,给你念念,你是编辑,你会欣赏。散文是《游青城后山记》,不足千字,实在写得好。我把文章装兜里,说:“这期咱《美文》有头条文章了。”走的时候我要选一件东西,四下找的时候,他说,“你已经拿了,头条文章,是你说的。”我气闷了很长一会儿,说,“那你给我写一幅字。”“我是主编,你是副主编,咱俩要带言而有信的头。写字可以,你再另找理由。”我转身打开了他存的一瓶五粮液,倒了半茶杯,“到了你家,饭也不招待。”他笑着说“多喝些,浇浇愁。”</b></p><p class="ql-block"><b> 读完这篇文章,我眼前浮现出“沙家浜”里阿庆嫂和胡传魁的对台戏,不觉大笑。</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贾平凹画:穆涛君千里有月随也)</p> <p class="ql-block"><b> 而贾平凹在《说穆涛获奖》一文中,更是妙语连珠。他说:“现在散文那么多,但穆涛的作品今天看有意思,明天看有意思,后天看还会有意思。”“穆涛获奖后,我跟他讲,获不获奖对穆涛都无所谓,散文界都知道穆涛有才有水平,文章写得好。获奖这件事对于他如同是同居多年的人,50多岁了,补办了个结婚证。”我读到这里,被贾平凹这句话逗笑了,他不愧被称为“鬼才”,这比喻绝了。</b></p><p class="ql-block"><b> 国庆期间,再一次品读了《先前的风气》,如品茗一般,一缕清香萦绕心头。读他的书,给我的启示是:写文章如同人生一般,要不断地学习、修炼和悟道,要有自己独到高妙的见识,才能写出好的作品。</b></p><p class="ql-block"><b> 有人对我说:穆涛很“犟。”我以为这是他的个性。又有人说穆涛很“骄傲”,我说,穆涛有他骄傲的资本。故若你喜欢一个人,欣赏他的作品,没有任何理由,谁也动摇不了你的信念。</b></p><p class="ql-block"><b> 仅以此文感谢穆涛老师赠书,感谢他的关爱并致敬。</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此文被终南性灵社平台推送发表)</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