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

南山南

<p class="ql-block"> 老屋</p><p class="ql-block"> 在大脑记忆的沟回里,也许太深。时时记起它——老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老屋已经近三百岁。是清朝时期,祖爷爷所建。四周几经翻修,成了现在的模样。仔细看,西边这一间,上下的青砖是不一样的,是哥哥上 个世纪七十年代修的。上面的顶,始终没动,没修过!</p> <p class="ql-block">   老屋,由于多年不住人,成了现在的模样,屋脊是后面我二伯父的孙子家的大树,在刮大风时扫掉啦。看这,却实让人心痛!房檐上方青瓦退掉了。椽子,〈也叫椽条)都是大约三寸见方的上等木料,二百多年没断一根。。椽子上面铺的是方八砖,八砖上面托着青瓦。屋檐下,遮檐板近尺高,黑漆漆过的,不是淋雨水,它二百多年不会坏的。一定是祖辈爷爷买的天然上等好漆。九五年前后还好着呢!一直没掉黑漆。你看上面的大盖钉,钉帽是小手大的心型。每个盖钉固定住遮檐板,钉在椽子上。还依稀可见!刚好屋门口上方这一块儿,两百多年,还好着呢!毕竟十多年因生活变迁,没人住啦,也顾不着管它吧。老屋,你狂风暴雨,冰雹寒霜,地质灾害,经历了千百次风雨的洗礼,仍然屹立在老宅之中。使我满怀敬意和温暖!</p> <p class="ql-block">  老屋屋脊上,原来可好看啦!当中有类似于一个小庙的建筑。据父亲讲,那可不是每家建房都能垒上去的。只有祖爷爷当时是中“举"了,才能盖上去。从清末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它承载着我家代代居住,我知道的有六代人在此大院之内,老屋之中,度过美好时光。当然,当年它也经历过战乱,饥荒。但当老祖爷爷中"举人"时代,十里八乡,一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村村皆草房。不说是鹤立鸡群,也差不多。母亲讲,她从我姥姥家归来,几里地向南望,不隔村庄,一眼看到的是我家房子,老屋!老屋,有它的兄弟姐妹,四合头院,东西廂房,临街房,大门楼挂有友人送的朱红牌扁,进进出出皆文人墨客。</p> <p class="ql-block"> 偏房东屋是八十年代初哥哥重建的。但,我魂牵梦绕的是老房——堂屋。(也叫北屋,上房。东西两则为,偏房)</p> <p class="ql-block">  我心中的堂屋,进门儿抬头看,能看见青色的大八砖,能看见房檩条上,飞来的小燕子,还有燕窝里伸着头,“叽,叽叽……”叫着,等燕妈妈喂食的乳燕。</p><p class="ql-block"> 小燕子,是专捡谁家窗明几净,屋内干净凉爽,才来搭窝的哟。要是这荒草院子开着门,燕姑娘也不会来的,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 老屋二百多年来,几经沧桑。屋脊上垒的东西,屋檐下房子两头大方砖上的“福”字,有二尺见方还多吧。当年说破四旧,立四新,文革中被人们铲掉了。</p><p class="ql-block"> 虽说老屋不是它原来的模样。</p><p class="ql-block"> 但,它永远是我心中的老屋,温馨而慈祥!。</p><p class="ql-block">下边院墙和门楼,是八十年代初的哟。</p> <p class="ql-block"> 侄子重建了老屋,变成现在的模样。但,老屋永远是我心中的老屋。不会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