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5px;">An examination and research on Chinese Guqin of various periods in Zhengding Kaiwen Art Research Museum, Hebei Province</b></p><p class="ql-block"><b>内容摘要</b>:古城正定凯文艺术研究馆藏历代古琴118件(自唐、宋、元、明、清至民国),其多元之风貌是今人重构古琴文化与传统工艺发展的重要材料,笔者拟从其斫琴工艺、髹漆方法、造型比例、漆皱与断纹等方面,对每件古琴逐一整理建档。本文以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号钟”、“鸣凤”、“九德材”、“九霄环佩”、“蕉林听雨”、“云外钟声”6张古琴为例,综合古今文献,从多视角以点带面进行精准考辨与研究。</p><p class="ql-block"><b>关键词:古琴 正定 凯文艺术研究馆 漆皱 断纹 郭谅 雷迅 至道元年 慎廠</b></p><p class="ql-block"><b></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 前言</b></p><p class="ql-block">古琴,为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根据《史记》记载,古琴出现在尧舜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古琴音乐已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能力,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有三千余年。古琴是中国传统音乐历史文化中最为古老的代表性乐器,亦称作瑶琴、玉琴、七弦琴。古琴艺术在中国音乐史、美术史、社会文化史、思想史以及乐器制作史等方面具有广泛影响,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在中国古代精神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作为一种乐器,古琴独特而神奇。琴面呈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面,代表着地,合乎传统“天圆地方”之说。琴身整体长三尺方寸余,代表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十三个徽,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b>人类口述非物质遗产</b>”,成为继昆曲后,被列入的第二个中国文化门类。</p><p class="ql-block">古城正定凯文艺术研究馆,收藏历代古琴118件,其中包括膝琴20件,它涵盖了古琴中的仲尼式、落霞式、蕉叶式、神农式、伏羲式、连珠式、以及襄王琴、璐王琴等,各种样式和类别。这批古琴做工精良,工艺考究,除了少数几件稍有残损,有待维修,其他均保存完好,光亮深沉。琴中也有传世名作,宫廷制器,也有名款寄托,更有先贤题诗、纪年祝福,这充分表现出古代人喜琴、爱琴、嗜琴的艺术追求和文化向往。现将其中唐代“号钟”、“鸣凤”、北宋“九德林”、元代“九霄环佩”、明代“蕉林听雨”、清代“云外钟声”六张古琴进行考辨分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 实物考辨与研究</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span class="ql-cursor"></span></b></p><p class="ql-block">1. <b>“号钟”古琴</b></p> <p class="ql-block">通长122厘米,额宽20.5厘米,肩宽20厘米,尾宽14.5厘米。连珠式,曾重髹,呈朱膘色,鹿角灰胎,其断纹为小蛇腹断,腹间有开裂,呈细牛毛纹,底面腹间伴有少许冰裂状纹理。琴背轸池下方刻隶书描金“号钟”二字,龙池两侧亦描金篆刻诗句为“东山之桐,西山之梓。合而为一,垂千万古”。下署“叠山”。腹内右侧刻楷书款为“贞观元年郭谅制”七字。紫檀岳尾,轸以红木,六棱镟成,轸两端平齐,中腰渐收,穿绒之孔通贯其中;足圆面上敛下侈,形状若锣锤,足跟呈四方形,嵌入琴底足池之中。</p><p class="ql-block">此琴造型优美,工艺精致,富丽堂皇,额头为圆弧扇面形状,项宽且长,肩在三徽七点五分以下,腰在八徽至十一徽之间,黄金切割,线条柔美,琴底边缘做以圆角,颈与腰部位稍显弧状,漆面手感温润,宝光四溢,宛如凝脂。漆皱拱起,小蛇腹断纹若陶瓷开片,古香古色,美不胜收。细观琴面,肩至尾弧度一致,平度为自肩至额逐渐斜下,不见肩圆尾平,无低头之象。其腹内,“贞观元年郭谅制”七字刻款,刻工稳重,楷法自然,人书皆老,旧气十足。郭谅、雷威、张越、沈潦同为唐代四大制琴家,郭谅、沈潦琴音有着“清雄厚细”和“虚鸣而响亮”的声音特点;雷琴“声温劲而雅”,而张琴则“坚清激而润”。所以,此琴表现出来的所有基本特征,完全符合唐代乐器制作中各种工艺学原理,为我们鉴定唐代古琴提供了真实、可靠,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号钟”古琴之名,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汉•刘向《九叹•愍命》:“破伯牙之号钟兮,挟人筝而弹纬”。《淮南子•修务训》:“鼓琴者其余鸣廉、修营,而不期于滥脇、号钟”。高诱注:“号钟”,高声,非耳所及耳”。唐独孤及《夏中酬于逖华耀问病见赠》诗:“遥指故山笑,相看抚号钟”。《云笈七签》卷一百:“皇帝之琴名号钟,作清角之弄”。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这四张琴曾被人们谥为“四大名琴”。“号钟”是传说中周代名琴,居四大名琴之首,此琴音之宏亮,犹如钟声激荡,号角长鸣,令人荡胸生云。 叠山为谢叠山(1226—1289年),名枋得,字君直,号叠山,江西弋阳县周谭乡人,与文天祥同科进士,在我国历史上,和民族英雄文天祥并称为爱国主义的“二山”。他一生志节耿耿,贫贱不移,坚贞不屈。有资料表明,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的爱国诗人,谢叠山学识渊博,文章伟丽,文品、人品皆受敬仰,给人留下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清代林溢秀《谢文节公号钟歌》这样写道:“君弦一断臣弦绝,文山忠烈叠山节。各留一砚还一琴,五百年后在闽浙”。笔者认为,此件唐代制器的“号钟”古琴,不论选材、髹漆,还是造型、制作,均精益求精,十分完美。加之名家斫琴,文豪题字,英杰拨弦,堪称是一件具有明确纪年款的大唐杰出重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 <b>“鸣凤”古琴</b></p> <p class="ql-block">通长121.8厘米,额宽20.5厘米,肩宽19.5厘米,尾宽14.6厘米。连珠式,桐木制面,杉木为底,肩在三徽七分的位置,腰在八徽至十一徽二分之间;额头同为圆弧扇面形状,琴项与腰作为内收三连孤出二峰,长宽适度,肥美宜人;髹深栗色漆,施鹿角胎,漆胎下有黄葛布底;琴上半身多大蛇腹断纹,下半身小蛇腹断纹偏多,底面伴杂有冰纹和龟纹断,腹断间均有极细牛毛纹;冠角、岳山、承露、琴尾皆为紫檀所制,琴轸与雁足为红木质;蚌徽平滑,似金属光泽;龙池和凤沼呈圆角长方形(龙池长21厘米,宽2.8厘米,凤沼长10厘米,宽2.8厘米),内侧厚度为1厘米,并有髹漆;龙池和凤沼均有明显低沟凹槽。龙池上方刻约二寸楷书“鸣凤”二字。</p><p class="ql-block">“凤”字是“古文凤”(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指早于小篆的字体)。其下龙池两侧分别刻行楷四句诗文十六字,“朝阳即升,巢凤有声,朱丝一奏,天下文明”。池下有方约三寸许外圆内方印文“中和之水”四字,为双钩小篆。腹内右侧刻“雷迅斫”三字,书体镌刻古穆自然,腹款格式与位置协调。琴声松脆响亮,饶有古韵。</p><p class="ql-block">此琴制作工艺完全符合前人总结的唐琴“垂肩而阔”,肩自三徽始的特点。长扁圆形的龙池,起于四徽五分,止于六徽八分;凤沼起于十徽八分,止于十三徽;雁足在九徽三分,正好在琴腰的中间点。这样的位置使琴腹、琴尾占琴长三分之一左右,无“小尾”之象,肩、腹过渡自然,无“束腰”之感,比例十分协调。此外,琴面的“弧度”和“平度”也较为一致,没有“肩圆尾平”或“不低头”的现象。棱角处虽有加工做圆的痕迹,但是过渡平和、曲线流畅,琴额、肩、尾长短宽窄比例适度。凝脂般光泽与漆皱给人以中庸、沉稳肃穆之感。“号钟”古琴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传世古琴,以唐琴为最珍贵之神器,被尊称为雷琴、雷公琴、雷氏琴。雷氏家族世代制琴,其中连续三代出了九个斫琴大师,号称“蜀中九雷”,雷绍、雷震、雷霄、雷威、雷文、雷俨、雷珏、雷会、雷迅。直到唐末,雷家族仍“孙息不坠其业”。雷绍、雷震、雷霄、雷威、雷俨为第一代,生活在唐开元年间。雷氏一族,祖孙三代,其中雷迅为第三代雷氏传人,应该活动于中唐晚期。</p><p class="ql-block">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佶在其宣和内府设“万琴堂”,广收天下古琴佳器于其中,曾把雷式古琴供为第一品。金灭北宋后,金人将夺自宋宫珍宝,装了2050车,运回京城。凭心推断,此件唐代“雷迅斫”古琴就是那个年代的“过客”。根据实物特征,可以想象的到,这件珍贵的唐代雷氏古琴被收罗到北宋宣和内府“万琴堂”后,根据它的音质、音色,重新命名、题诗、篆刻加彩。或赏赐、或流传、或密藏,而得以传承至今,实乃是一大幸事。</p><p class="ql-block">需要在此指出的是,此“鸣凤”古琴出生在一个辉煌的国度,毋庸置疑,是一件大开门的中唐晚期逸品。它和北京故宫珍藏的“大圣遗音”、“九霄环佩”等各方面的特征与数据都是相通的。比如:(1).“大圣遗音”:琴背龙池上方刻草书“大圣遗音”四字,池下方刻“包含”印一方。池两旁刻隶书诗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十六字,均描金挂彩。(2).“九霄环佩”:琴背龙池上方刻篆书,“九霄环佩”四字,池下方刻篆文“包含”大印一方;池旁右刻“超迹苍霄,逍遥太极。庭坚”行书十字;左刻“泠然希太古,诗梦斋珍藏”行书十字及“诗梦斋”印一方。在足的上方刻有“霭霭春风细,琅琅环佩音。垂帘新燕语,沧海老龙吟。苏轼记”楷书二十三字。</p><p class="ql-block">由此可证:“大唐遗音”、“九霄环佩”和“鸣凤”古琴上的琴名、诗文、印章均为后世所为,苏轼和黄庭坚的拔语就是鲜明一例。因为一张琴制作完成后,有的根据音色、音质很快就能得到一个比较合适的琴名,有的则历经十年,百年甚至千年方可觅到知音。有一首《高山流水觅知音》的诗句,正合此意:“势利交怀势利心,斯文谁复觅知音。伯牙不作钟期逝,千古令人说破琴。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 <b>“九德材”古琴</b></p> <p class="ql-block">通长122.2厘米,额宽19.5厘米,肩宽22.1厘米,尾宽15.8厘米。列子式,桐木制,栗壳色漆,琴面色调丰富,鹿角灰几近黑色胎;其断纹,大蛇腹纹和小蛇腹纹共存,腹间多开裂牛毛纹。琴背轸池下方刻行书“九德材”三字,龙池下署“夏王鸣玉”四字方章印文;腹内龙池右侧刻楷书为“至道元年仿斫”六字款。紫檀岳尾、红木为轸,形若锣锤,排列齐整。</p><p class="ql-block">此琴造型规整,工艺讲究。额为平头,上裁双角,肩在二徽二分之下,腰在七徽九分与十一徽之间,项与腰面和底部边缘楞角显露,触之有扎手之感,尤其琴底边缘,虽做仿唐圆角,然不够自然圆滑。大蛇腹断纹与小蛇腹断纹,穿插交错,其剑锋长短不一,宽窄有别,长者四五寸,短者如小钉,颜色丰富。“九德材”琴之名来自《太音大全集》有言:琴之九德为“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人若有德,高山仰之,琴若有德,景行行止;琴乃君子之器,象征正德之气。说明前辈先贤认为此琴已具备如此九德,褒扬有加。“夏王鸣玉”四字印文是一种尊圣仿古的寄托款识,篆刻风格浑厚古朴,外拙内巧,近隶书体势,而不用隶书之法,端庄凝重,平直自然,落落大方。</p><p class="ql-block">从形制风格、断文特点、肩与腰的位置分析,它给人印象都俨然是一张唐代之作。细观之,琴为平头,肩不在三徽之下,琴底与唐代琴相比较,明显不足,惟觉长短宽厚略有过之。从髹漆底胎分析,其在髹漆之前使用黄纸铺底,绝非葛布。腹内右侧所刻“至道元年仿斫”款、格式和位置与唐代古琴如出一辙。至道(995-997年)是宋太宗的最后一个年号,北宋使用这年号共三年,而“仿斫”当指仿唐。笔者认为,在传世的宋琴当中,具有唐琴形制特点之作,存世稀少,弥足珍贵。它们虽然极似唐琴,而形体略宽大于唐斫,徒有蠢笨之象,而无亭匀之美;若与唐琴相比较,音色虽甜、美、细、柔,却缺少了唐琴那种康、透、苍、古之威。非经高手调音重斫,声音无法改善。具有唐琴特点的宋代官琴大体如以上所述。</p><p class="ql-block">对于宋琴的鉴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古人鉴琴中“唐圆宋扁”的理论,不能把形体扁平而又发大小蛇腹断纹的琴统定为宋物,也不要将形体圆厚、髹栗壳色而断纹也起剑锋的宋琴,一律视为唐代制器。更不能将形体不扁平、髹漆发短小的牛毛纹的宋琴,视为元代之器。因为宋琴的风格、大小、工艺与断纹特点上都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差别。故对宋琴特点就不能作出举一反三的概括,只能凭借传世宋琴中具有的典型特点作为依据进行具体分析,或者在两宋琴形制的基础上,进而探讨宋琴的发展变化,比之以往则大为有力了。</p><p class="ql-block">宋代结束了五代以来的混乱局面,国家统一,发展经济,重视科技,文化艺术得以繁荣。古琴艺术在北宋时期也得到了发扬与提高,这无疑与皇帝的爱好有关。从文献记载中可知,宋徽宗嗜琴成癖,北宋宫廷中设“官琴局”,收古今名琴,藏于“万琴堂”之中。说明古琴在北宋时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曾昌盛一时,相继造就出一批斫琴名家。如《云烟过眼录》中纪载,庆历中僧智仁、卫中正,崇宁中的朱仁济、马希仁都是北宋斫琴大家。这本书中还记载了若干流行于当时的唐代名琴,其中一则说:“李公略(一作公路)收雷威百衲琴,云和样,内外皆细纹,腹内容三指,内题‘大宋太平兴国七年壬午六月望日,殿前承旨监杭州瓷窑务赵仁济再补修进入’”。可知赵仁济不仅是一位烧瓷的督窑官,又是北宋初年的一位斫琴高手,北宋初的官琴,很可能是由他监督制作的。自北宋太祖开宝元年至宣和末年(968-1125年)的157年间就涌现的五六位制琴大师,这也是古琴历经几千年发展而走向兴盛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在传世的古琴中,宋代的遗存略多于唐代。然欲发现真实可信的“至道元年仿斫”款琴,又的确出自名家之手,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这是因为在近千年的岁月间为天灾人祸所毁,能存至今日者甚少,再加上年久失修,有的落款字迹漫患模糊不清,甚至消失,已变成无款之琴。故今日传世之作中造型精美,声音佳妙的宋琴,很可能就是出自当时著名工匠之手,只是不能确定它是出自谁人之手而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 <b>“九霄环佩”古琴</b></p> <p class="ql-block">通长122.5厘米,额宽16厘米,腹宽19.6厘米,尾宽13.8厘米。绿绮式,桐木制面,杉木为底;髹紫色漆,鹿角灰胎,其断纹、琴面多呈小蛇腹牛毛断纹,纹理平稳自然;十三蚌徽,长方池沼,琴背轸池下方篆书“九霄环佩”四字琴名,其下方二寸许,刻篆书印文“中和之水”四字,外圆内方,龙池两侧刻行楷“雷氏斫之,肇自开元,冯氏宝之。不知几传,我非知音,而理可言,心主于内,心应乎弦,故声和可以仰马意杀,形之捕蝉,岂特此哉!大则歌南风,小兮治单父,嘉泰元年辛酉平园老叟周必大书”。池内右侧刻楷书“慎廠”二字,清晰可辨。</p><p class="ql-block">此琴大气沉稳,方冠直角,中规中矩,虽琴面孤度较小,然不失浑圆,琴体较薄而琴材较厚,又隐有唐韵,紫色的琴面,漆皱与蛇腹断纹恰似小河流水;起项方折,项不及徽,肩直通腹尾,琴面稍有低头,琴底足当九徽二分,这种风格属当时标准造型。琴背上“九霄环佩”四字琴名以及周必大的鉴琴诗文,皆文字秀丽,行笔流畅,评点到位,给人一种悠闲自在之趣,“中和之水”印章,篆法严谨,线条古朴苍茂,三条水纹斜向参差,端庄稳健中能求变化,池内刻楷书“慎廠”二字,古朴老辣,奔放自然,极具个性。</p><p class="ql-block">笔者认为,此件“九霄环佩”古琴,是一元代名家仿唐之作。理由有三:(1).此琴腹面扁平,弧度较小,起项方折,项不及徽,面无低头,足当九徽,紫色髹漆,地铺黄纸,为典型元代琴器。(2).“九霄环佩”原来是唐代著名古琴名称,“九霄”表示天空最高之处,比喻极高或极远的地方,亦指仙人居所;“环佩”为古人所系的佩玉,后指女子所佩的玉饰,因女性佩玉多为环形,故为“环佩”。唐代的“九霄环佩”古琴,是雷氏制作的代表琴器。所以这件仿唐代古琴的制作,应是为了满足人们崇尚唐琴的美好愿望,也表现出制琴人对雷氏古琴的追求和向往,其将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周必大的琴鉴诗移植镌刻在此琴之上,更好地提升了此琴的文化内涵和可玩赏性。(3).“慎廠”即朱致远,元代著名斫琴家,善作各类古琴样式,其琴最为有名,所斫之琴,大气中不失灵巧,坚挺中不失圆浑,其声苍脆与细柔并存。故而“全器姿态秀美亭匀,制作精当,法度森严”。抚弹之高音有钟磬金石之声,中低音色浑厚丰满,不顶板,不抗指,独具古朴苍茫韵味,为元琴之最精者,受到元代和明代文人雅士的赞扬——“时人皆宝之,价比金玉”。</p><p class="ql-block">目前所见朱致远斫琴真器,无论是故宫藏无名仲尼式“赤城朱致远制”腹款琴、无名仲尼式“慎廠”腹款琴,还是俪松居藏“金声玉振”、仲尼式“赤城朱致远制”腹款琴,都真正当得起《考盘余事》“造琴精绝”和《五知斋琴谱》“音韵超越”这样的评语。固然,他的制器,并无唐琴宏大,亦无北宋琴的文雅。但南宋已降,所谓“簿而清”、“厚而古”、“耸而狭”等等偏颇,在他的琴上已荡然无存。明朝琴器,也没有任何一家超过朱致远的,清以来更无论矣。其所制作,纤悉无遣,至允至当,诚堪谓宗师之风。</p><p class="ql-block">元代以蒙古族入主中原的时间较短,皇帝并不喜欢古琴,宫中收藏宋金遗琴往往赏赐给当时嗜琴的儒臣,所以将宋内府所宝藏的“春雷”琴先后赏给耶律楚材和付初庵。当时古琴只在民间流行,主要还是汉人之间。元代的著名琴家有弭大用、苗秀实和万松老人,都是中书令耶律楚材之师。前承两宋的遗琴较多,擅琴者又较少,故元琴传世不多,严清古、施牧州为元代斫琴名家,宋代制琴家严标乃清古之祖,梅田官人为清古之妻父,清古为斫琴世家,精于斫制,惜未见所作传世,故今传世只有朱致远之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5. <b>“蕉林听雨”古琴</b></p> <p class="ql-block">通长122.3厘米,腹宽19.6厘来,尾宽15.2厘米。蕉叶式,同为桐木制面,杉木为底;髹朱红漆,鹿角灰胎,发小蛇腹断纹;十三蚌徽,长方池沼;琴背轸下方篆书两行为“蕉林听雨”四字琴名。龙池右侧刻楷书,曰:“庭松竦朗,风和月明。澄神静志,豁达成声”。龙池左侧亦刻楷书,曰:“沉以神识,发于性灵。天和之感,微音动听”。龙池下端落行书:“乾坤其气,金石其声。道德其人,中和之气”。池内落款字迹漫漶不清,无以辨别。</p><p class="ql-block">“蕉林听雨”琴属于蕉叶式古琴,相传为刘伯温所创,琴颈部和腰部的线条不甚明显,亦无翅、尾之分。蕉叶式出现在明代中叶之后。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提到,有祝海鹤者用蕉叶之形作琴之式。蕉叶式属A型1式琴,体积比较大,琴身修长,恍如一片自然生长的芭蕉叶。此“蕉林听雨”琴,便是蕉叶式古琴的代表。此琴制作精巧别致,金徽相映,缓拨琴弦,琴声澄澈空灵,泠泠似有古声。且不必扰乱琴弦,只看琴上题字,便有沧海桑田,观彻古今之感。细品书法,端方得宜,行书疏狂肆意,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正如百年历史滔滔而过,蕉林仍在。雨声缠绵,琴声寥寥,作古今之叹。此外,琴背龙池与凤沼如同蕉叶之茎,自内向下微微洼下,</p><p class="ql-block">融入遍布琴身的浅淡断纹,仿似芭蕉叶的经脉。琴身的纹路浑然一体,不见斧凿痕迹,为描摹自然蕉叶的上上之作。</p><p class="ql-block">古琴形制多样,每一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传奇故事,虽说造型千变万化,也离不开以下三类:一曰圣人造琴,如仲尼式、神农式、伏羲式等;二曰文人造琴,如落霞式、蕉叶式、连珠式等;三曰帝王造琴,如襄王琴、璐王琴等。若论造型别致,诗情画意兼备者,当首属蕉叶式古琴。蕉叶,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意蕴丰富,尤其在茜纱窗前植一丛芭蕉,或享阴凉,或听雨声,所谓“怡红快绿”莫过于此。因此蕉叶式琴,被历代文人推崇之至。</p><p class="ql-block">琴面上的印章见证了其辉煌的历史,亲王、皇子、重臣、均将自己的痕迹并入印章,镌刻于琴上,昔日的意气风发,如今以成为褪色的佳话。一转眼,尘归尘、土归土,岁月中掩埋了枭雄的伟业,消散了帝王雄图,却无法掩盖这铮铮然的琴声。琴声悠扬,总会驱散这萧索与惘然。</p><p class="ql-block">明琴的断纹要是蛇腹、冰纹与牛毛。起剑锋者较少,有的断纹较古,甚至有蛇腹间牛毛纹,颇似唐宋古器,惟胎质松脆不够坚牢,在琴胚上刻横纹,或在所糊纸地上划纹,形成的假断纹也是明代后期出现的。明琴的音响效果是琴人与制琴者都十分重视的问题,所以明人采用较酥松的灰胎,但绝大多数的明琴声音都属于“坚清激越”,只有胶合线半松脱了,天地柱脱落了,才会出现苍古浑厚的声音。所以明琴与两宋之琴外形有的十分相似,而声音很有差别,虽然有的名琴很像宋琴,只要客观仔细研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可以发现的。明琴多有清楚的腹款,应该被作为鉴定无款琴的典型器。总之,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是识别一切事物的好方法。</p><p class="ql-block">元代被推翻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政权,便继续发扬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使居住江南的古琴家来京师。七弦琴在皇家的关注下,逐渐兴盛起来,擅长古琴者日增。明代中期,已经发展到上自天子下至庶人乃至阉宦皆好的境地,真是上有好者,下有胜焉。文人谱曲修律,匠人精斫妙琴,到清兵入关也未尝停止。留传至今的明代琴谱尚有相当数量,而传世至今的明琴犹不可胜数,其中有成化、弘治御制的,有藩王宁、郑、衡、璐王与崇昭妃琴等;名家辈出,如高胜、惠样、祝公望、尹国成、谌廷用、冯朝阳、杨椒山,王涯仙,左光斗、萧祥生、王舜臣、金永叔、李枝、张冲和,涂嘉彦、刘师桐、宋睿、丁氏,萧敬、汪士思、严天池,王崐一等,故有明一代自始至终成为古琴音乐发展的极盛时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6. <b>“云外钟声”古琴</b></p> <p class="ql-block">通长120厘米,腹宽20.5厘米,尾宽15.2厘米。为连珠蕉叶式,桐木制面,梓木为底,髹朱色漆,瓦灰胎质,琴面戗金漆绘,五彩暗八仙,琴体多呈牛毛间冰裂断绞,发断稀少,十三蚌徽,长方池沼,琴背轸池下方为竖式行草“云外钟声”四字琴名,下方为三寸许篆体方章,印文为“年人吾家宝”五字;池左右刻行书琴铭为“唐代桂钟桐,明时伴瘦翁。调高谁共语,山明与松风”。池下有篆文“唐代钟桐”大印一方,池内右侧刻款为“仁和惠斫造”五字。</p><p class="ql-block">《诗鄘风定之中》有云:“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前文已略述,这种“桐梓”制琴的规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以上所介绍的六张琴严格地遵循了选材的传统。桐木制、蚌徽、紫檀岳尾。红木轸的形状为两端平齐的椭圆形,红木雁足的形状为喇叭形,嵌入足池的足跟为方形,这些都具有典型意义。</p><p class="ql-block">“云外钟声”既有蕉叶式琴的形状,也有连珠式的特点,所以我们给它定名为连珠蕉叶式。古琴作为一种古代乐器,其音色最为重要,为了能使古琴面板充分振动,面板多用桐木、杉木、梓木等松质木料制成。并且面板向内外侧呈瓦弧形,与底板</p><p class="ql-block">胶合而成琴。这件“云外钟声”古琴髹漆之前使用的就是瓦灰作底胎,颜色几近青砖色调,说明是以瓦灰结会生漆作为底胎。瓦灰是一种很古老的原料,一般用泥土粉、石粉在土窑里经过高温烧制而成,灰胎也是个很神奇的东西。它存在的意义既能保护古琴能够经受住长时期的磨损,又要能兼具良好的声音传导作用。琴背上的琴名和诗文,书写如行云流水,落笔生辉,委婉含蓄,神彩动人。短短四句诗文,一连串六个形象比喻,生动地描写了琴声的高昂雄壮,轻柔细微,悠扬飘荡,以及跌宕起伏的变化。似乎读者也能领略到琴声那大起大落、高低刚柔的曲折变化,恍惚进入到了云外奇妙的音乐世界。“年人吾家宝”和“唐代钟桐”两方印文,显得自然天趣,锋芒毕显,荒率挺拔,刻于木质材料之上,有时歪歪斜斜,刀痕明显,信手拈来,即兴而作。腹内刻款“仁和惠斫造”五字,则运刀果断,冲切并用,线条质朴浑厚,笔意浓郁。虽寥寥五字,然深浅疏密之度亦见功力。此件“云外钟声”古琴与故宫博物院藏同名“云外钟声”古琴,所呈献出的基本特征完全相同,如出一辙,应为清代早期琴器。</p><p class="ql-block">康熙皇帝生活在明代建造的宫殿之中,每天面对明朝230余年苦心积累的历代书籍与无数的文物,如入宝山。其曾在《律吕正义》序言中说:“丝乐虽多,惟重琴瑟,其为乐也最古,其为声也最正,然具声变之义者,尤莫如琴。今欲辨琴之音调,必先考其法制,详其弦度、徽分,然后体用备而数理明焉”。他不仅有这样的认识,还特制了一张古琴的小模型,长约20厘米许,黑漆、仲尼式、金徽、玉轸足、七弦俱备,制作精巧合度,龙池上刻贴金方印一,篆书“康熙御制”四字,藏于宫中。可见当时康熙皇帝既想学习弹琴,也想制造古琴,所以才有了”康熙御制”古琴模型的制作。</p><p class="ql-block">到雍正皇帝时期,开始重视宫中藏琴,《内务府造办处杂活作活计档》中记录着对古琴的集中、转移、定级、分等、收拾、整理等项工作,并画鼓琴于其行乐图中,其风雅如此。乾隆皇帝还在琴上作各种题咏,亦画鼓琴于行乐图中,说明乾隆皇帝赏玩古琴似比其父更胜一筹。在清代诸多的宗室皇子中,早期的裕亲王收藏过“春雷”琴,中期的成亲王收藏过明琴“蔗林听雨”,直至清代末期才有一些亲王贝勒收藏过少量的古琴,他们才开始弹琴,在滿族中嗜琴之士也为少数。到清末出现了一位琴坛名家,那是慈禧太后本家族人佛尼音布(汉名叶潜),他藏有唐宋古琴,故宫博物院藏的“九霄环佩”琴就是在他手上出名的,其所藏宋“岜山玉”琴,今尚藏于民间。清代时期,虽然皇帝不能弹琴,然而古琴尚能受到重视,并得以继承发扬。</p><p class="ql-block">清代晚期,政治腐败、国事日非,中国竟成为一个弱国,遂不断遭到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蹂躏,最后在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北京陷落。于是英法联军将经过雍正、乾隆皇帝苦心经营的圆明园中所藏的无数珍宝劫掠一空。之后,竟然纵大焚烧尽之,真是洋人一炬,可怜焦土!雍正皇帝珍藏103张历代古琴同罹浩劫,化为乌有!幸而当年雍正皇帝还给宫中留下了十几张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古琴艺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培养出一批为数可观的古琴艺术演奏家,涌现出许多优秀研究成果。这些研究对继承和发展我国古琴艺术有着重要意义。有数千年传统的七弦琴正在热爱祖国悠久文化的人民中继承光大。</p><p class="ql-block"><b>愿天地久远,琴声长存!</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