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医药学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p><p class="ql-block">南阳市实验学校从青少年儿童本位出发,秉承“为了明天”的办学理念,践行“立德立行,至善至美”的校训,将核心素养校本化,开设了“3F校本课程”体系下的行走课程,结合南阳本土特色,为七年级学生量身定做“仲景中医药文化行”行走课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0月3日,七五班学生在家委会和老师的组织下走进医圣祠,拜访医圣张仲景,感受中医文化。</p> <p class="ql-block">医圣祠,坐落在中国中医药服务贸易重点城市、位于南阳市城东温凉河畔,它是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医学家、世界医史伟人、被人们尊为中华"医圣"的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88年南阳医圣祠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医圣张仲景祭祀”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p> <p class="ql-block">做好准备,告知注意事项,进行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实验弘毅班学子有序进入医圣祠</p> <p class="ql-block">走进医圣祠</p> <p class="ql-block">认真聆听医圣故事</p> <p class="ql-block">认真做好记录</p> <p class="ql-block">实验学子们认真听着解说员关于石狮像的有趣解说</p> <p class="ql-block">参观中弘毅班学子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学子们向医圣致敬</p> <p class="ql-block">弘毅班学子参观学习相关文献典籍</p> <p class="ql-block">了解中草药知识</p> <p class="ql-block">传承和发扬中医药传统文化,造福人类</p> <p class="ql-block">弘毅班学子和老师家长一起留影记录下有意义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家长为孩子们第一次校外活动制作的小影片</p> <p class="ql-block">所谓“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span style="font-size:18px;">本次医圣祠之行的亲身实践,使学生们感受了浩荡的中医文化和中医药常识,让</span>孩子们感知中国浩瀚璀璨的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药发展史和南阳中医文化发展,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的兴趣,从小培养青少年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认识和认同,对于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