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文化的摆渡人

凱哥

<p class="ql-block">  秋日傍晚,热度依然。天边那如血的落日余晖,映照在“都园”一尊尊古陶瓷藏品上,我仿佛看见古镇先人瓷工那一张张达观聪慧的脸庞和飘然驿动的思想;与余效开的交谈,宛若漫步在一条苍老的河边,一件件古瓷背后的故事潮水般的涌来……</p><p class="ql-block"> “一叶轻舟去,人隔万重山”。余效开感叹说,在古陶瓷面前,我们都是迟到者。古老的陶瓷文化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今天,谁是河上的摆渡人?</p><p class="ql-block"> 三十多年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余效开,接过祖辈传到他手上的那支桨,有些茫然。他祖爷是古镇上一个大窑户老板,祖父余忠祥是民国时期“景德镇隆兴陶瓷典当行”的古陶瓷鉴定师,父亲余纯兆一直从事古陶瓷研究与鉴定。耳濡目染的他,15岁跟随大哥走进了古陶瓷研究与传承的世界。饭碗。喜好。责任。一次次灵魂的摆渡,人生原来是一条奇妙的河流,仿佛带着一个神圣的使命而来,抵达心中的彼岸,又在仰望那诗与远方……</p><p class="ql-block"> 古镇千年,瓷行天下,风靡世界,China成为中华文化的符号。大洋深处留下多少装满陶瓷的沉船,而更深的是光阴的海,又有多少古陶瓷国宝散落世界各地。2018年的一天,一个瓷碗的图片发到余校开的手机上,发图人是一位在瑞士的中国留学生,并告之收藏人开价10万元,“这是明代成化年间的宫廷用瓷!”余效开不禁惊喜,立即转款嘱他购得,后来瓷碗在香港嘉士德拍卖中以1300万元成交。经历就是财富,也打开了另一扇窗。余效开在上海陆家嘴成立一个会所,与几位朋友合股进军海外,同时,与美、英、法等10多个国家拍卖行的经纪人,还有中国留学生,以提取佣金或合股的形式形成网络,先后从美国费城、旧金山,丹麦哥本哈根等地购回一批珍贵古瓷,它们“历尽千帆,归来仍是少年”,风采依然。 </p><p class="ql-block"> 文博泰斗马承源说“当一件文物将要进入藏品行列时,这时文物的未来主人,应该是个法官;在进入藏品行业之后,文物的收藏人,则是他的监护人和朋友。”从手机的照片上确认古瓷,余效开一掷千金,不是潇洒,而是源于藏在内心深处的文化自信,面对一件藏品,他鹰觑鹘望,如许多行家里手进入“庖丁解牛”的境界。那几千年前的古瓷,从泥土、造形、到画面的每一笔勾勒,都凝聚着人们的情感与时代的烙印。即使碎成了瓷片,仍然绽放生命的灿烂。正如有学者所言“中国陶瓷之所以是艺术,就在于它贯穿了人类创造精神和特有的美学意识,而这种精神和意识又与中国文化内涵自然契合,它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今天,我观琳琅满目的古瓷,恰如“庄周观鱼”,让我想起濠梁之上“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和“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千古对话,留一串感叹,收获一段舒心愉悦的时光。 </p><p class="ql-block"> “都园”是一个“藏宝阁”,也俨然是一座陶瓷文化书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那一个个房间满壁书籍,如高岭的清泉,汇成大海的力量,给了余效开强大的底气支撑。收藏要有情趣,更要有情怀,收藏要有知识,更要有文化。读书让他成为中国古玩艺术书店、山云瓷谷书院的常客,与不少书店经营者成为好友。知识就是搏击大海,划向彼岸的那支桨。“让自我的灵魂,永远处于学习的激流中,是最好的摆渡。”</p><p class="ql-block"> “广学开书院,崇儒引席珍。”为了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享受古陶瓷文化带来的快乐,粉墙黛瓦的“都园”,变成免费的课堂,飘着淡淡的书香。余效开变成老师,自编教材,吸引来天南地北古陶瓷文化的爱好者,每年达300多人。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曹方秘书长带领一批学生来体验宫廷艺术瓷的制瓷艺术,著名专家翟建明先后三次将暨南大学古陶瓷研究班的学员带来游学,扬州的收藏大家钱伟鹏多次带人来“都园”游学。泰戈尔说“知识是智慧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在古陶瓷制瓷现场的课堂上,平时沉默寡言的余效开,激情勃发,侃侃而谈,对照实物从各朝代御窑瓷的特点、特征到宫廷艺术瓷背景文化,成为古镇人以陶瓷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文化魅力的一个缩影。“最有书香能致远”。历史上,是文化铸造了这座城市的千年骨骼,古镇才有今天的大气与从容。而余效开“只是想为陶瓷文化传承,为景德镇做点事。”渡人,是一种善良,也是一种格局。</p><p class="ql-block"> 中秋之夜,想起读过学者陈鹏举的《大美不言》,作者因收藏了一只宋代影青瓷碗,想念“在子陵滩头见到高悬一轮皓月的青空”,想到宋碗和许多的古陶瓷,“穿越了千年,穿越了地震兵燹而幸存于世的生命,怀有多少沧桑和美丽,就好比残缺美的人生。”而余效开因此想到再现美丽,想起张大千画石涛,这个本世纪中国画界的一个奇迹。“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临摹让中国画经典得以传承永远,仿古瓷也曾有力的促进古镇明清时期瓷业的发展。他想,模仿前朝历代的名瓷,也可以有光彩的作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哦,“古为今用”,余效开站在又一个启航的渡口。他严格按照传统手工技法,从原料、工序、器形、画面到烧窑,在“细节”上下功夫,力求完美再现。仿制的300多种宫廷艺术瓷,受到专家和收藏者的一致好评。收藏时,他是“法官”,以细节辨真伪,同样,仿制的成败也在于细节,让每一件仿古瓷体现了人与瓷的亲和及心性的沟通。</p><p class="ql-block">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每当夜深人静,余效开喜欢安坐“藏宝阁”,感受先人留在高岭土上的温度,面对满壁从世界各地归来的宫廷用瓷,心海泛舟。“万物静观皆可得”,人生有幸,恰逢盛世,饮水思源,生命就是一树花“开”。他想起童年的春日,坐在开满杜鹃花的山间发呆,眼中湛蓝的天空,如一块偌大的瓷板,涂抹上一层云彩的“玻璃白”,等太阳来烧成绚丽的“粉彩瓷”,他好像窥见先人的想象与寓意。今年,当党的百年大庆,百花争艳,一束杜鹃,令人赏心悦目,也将余效开心底的感恩、祝愿与向往表达得淋漓尽致。景德镇都园宫廷陶瓷艺术有限公司,采取宫廷陶瓷传承技艺创作的《映山红》粉彩茶杯,粉彩马蹄饭贝系列在众多的献礼中夺颖而出,赢得满堂喝“彩”。</p><p class="ql-block"> “你见过凌晨4点的洛杉矶吗?”交谈中,没想到余效开话锋一转,说科比这句激励过无数逐梦人的经典名言,常常拍打心中的海岸。有人认为,余效开对古陶瓷有超常的记忆与分辨能力,身体里似乎被根植了古陶瓷的DNA基因。然而,人们却忽略了余效开根植于内心并被激励的“曼巴精神”和文化带来的自信。</p><p class="ql-block">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时光是一条长河,我们伫立在生活的此岸,内心却在向往梦想的彼岸。余效开说,我们都是古镇陶瓷文化的摆渡人!</p><p class="ql-block"> 步出“都园”时,我在想,他的下一个摆渡空间又是哪里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