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鸟谷里的进化史-1.1【犀鸟】

悦鸟鸣娴

<font color="#39b54a"> 在犀鸟谷,我们翻开的是一页厚重的生物进化史。</font><br> <font color="#ed2308"> ——题记</font> <h5> 既然想用图像寻觅犀鸟谷里鸟儿进化的蛛丝马迹,自然得首推犀鸟啊,否则,犀鸟谷岂不浪得虚名。</h5> <h5> 而犀鸟谷,真的是实至名归,因为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你只有在这块不大的地域(犀鸟谷所处太平镇的辖区面积不过422平方千米),才能够看到神秘而珍贵的犀鸟。</h5> <h5> 凌晨3点,东方的鱼肚白还没有露出,我们就在鸟导的带领下,背着沉重的装备,借着手电筒微弱的光亮,沿着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向犀鸟谷山上攀登。近2千米的攀爬,已然大汗淋漓,进入半山腰那片神秘的森林、钻进隐蔽帐篷时,外边仍是朦朦胧胧。</h5> <h5> 在屏声静气的等待中,在早晨9点钟的阳光洒满森林的时候,一种响亮而粗历的鸣叫声连续不断、由远及近,一对身形庞大的大鸟,一前一后,从远处慢慢飞来。它飞翔时翅膀发出的极大的声响唤醒了整个森林——犀鸟,以这种气势磅礴的开场,稳稳地降落在左前方那颗高大的菩提树上。</h5> <h5> 犀鸟,一种奇特而珍贵的大型鸟类,以某些种类上嘴基部的骨质盔突而著名。犀鸟体长在70-120厘米左右,而嘴就长达35厘米,占据身长的1/3到一半。最奇怪的是在它的头上长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叫做盔突,就好像犀牛的角一样,故而得名犀鸟。</h5> <h5> 我们这里看到的是一对双角犀鸟。初识这神奇的大鸟,我惊异、我困惑、我不解:这长长的嘴与整个身体是如此的比例失衡,它如何能够保证平衡?这“沉重”的盔突明显的就是“头重脚轻”,它怎么还能够飞得起来、穿越时空?</h5> <h5> 这对犀鸟,就这样悠悠飞来、稳稳地站在树枝上。<br> 快门的声音此起彼伏,远处的犀鸟没有感受到任何骚扰,于是开始春季的浪漫。</h5> <h5> 雄鸟衔来一颗果实,向雌鸟点头示意,雌鸟靠近雄鸟,张开大嘴,雄鸟将果实放到雌鸟的嘴边,又像玩游戏似的叼了出来,如此反复几次,雌鸟似乎感受到了这颗小小果实传递的爱的气息,她吞下果实,飞到旁边那棵大树上——个树洞,就在雌鸟飞落的横枝的下方,那是她即将孵化小鸟的巢穴。</h5> <h5> 这样一对看似笨拙的大鸟,怎么会有如此温情的表达方式?它们的互相致意,传递着什么信息?<div> 这边的雄鸟,开始做出起飞的动作,是要飞走吗?没有,他穿过树枝的遮拦,来到了她的身边,温情脉脉、耳鬓厮磨…<br></div></h5> <h5> 一番云雨,疲惫的雌鸟躲到了树干后边,雄鸟则在巢穴的周围巡视,他要在这个不大的树洞里铺设腐木、羽毛和杂草,为即将到来的新生命营造一个温暖舒适的家——再过些日子,雌鸟就会进入巢穴,用她全部的力量、全部的爱,甚至是用生命,去孕育新的希望,开始生命的传递。</h5> <h5> 繁殖的季节,犀鸟每天都会重复这样的故事。故事这边的我们,则急于探究沧桑岁月,如何把犀鸟进化成今天这个样子?</h5> <h5><font color="#ed2308">1、双角犀鸟:(学名:Buceros bicornis):</font>是大型鸟类,体长119-128厘米,翼展146-160厘米,重量2.15-4千克。雄性较大。最显著特征是喙盔大,上面凹入,向前突成二角状。栖息于低山及平原常绿阔叶林。取食于树冠层。国内见于云南西南部。留鸟,罕见,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1),《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