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在犀鸟谷,我们翻开的是一页厚重的生物进化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题记</span></p> <h5> 对啄木鸟,我素怀敬意。</h5><h5> 我折服于啄木鸟历经千年而锤炼出的令人惊叹的自我防护结构和能力。它们每天敲击树木500-600次,啄木的速度几乎是音速的两倍,为防止头部因剧烈震动而造成的伤害,它的头部进化出多层防震装置;为防止突然旋转的运动造成的脑损伤,它在头的两侧进化出发达而强有力的肌肉;所以因啄木鸟的主要运动——敲击而形成的损害,都被它精妙的防震设计而化于无形。</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br></h5> <h5> 我十分欣赏啄木鸟的聪明。当遇到虫子躲到树干深部的通道时,它会巧施“击鼓驱虫”的妙计,用嘴在通道处敲击、产生使虫子恐惧的击鼓声,使害虫在声波的刺激下,晕头转向,四处乱串,纷纷逃往洞口,被早已等候在那里的啄木鸟捕而食之。</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9、大黄冠啄木鸟</font></h5> <h5> 我赞美啄木鸟益鸟、好鸟的本性。它具有极为高超的捕虫本领,用强直而尖利的嘴敲击树干,在寂静的森林中发出“笃、笃…”的声音,发现某颗树干上有害虫,它们就会紧紧地攀在树上,啄破树皮,钩出害虫,将其吃掉。啄木鸟与生俱来就是“森林卫士”、“森林医生”。</h5> <h5> 啄木鸟用自身的能力、技巧,四天时间就可以啄出一个至少可供两只成鸟、两只雌鸟栖息的几十厘米见方的树洞,而人如果不借助工具,用几天的时间是无法雕琢出这样一个树洞的,在这方面,人类甘拜下风。</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10、黄冠啄木鸟</font></h5> <h5> 犀鸟谷的啄木鸟,除了完美承继着上述诸多溢美,更是这片山谷里最美的风景。茂密的热带雨林,容易大量滋生森林害虫,却也赐予啄木鸟更多的食物资源,使得这里的啄木鸟种群更多、分布密度更高;温暖的气候、丰沛的降水滋润出犀鸟谷的啄木鸟更优雅的气质、更靓丽的羽色。</h5> <h5> 在犀鸟谷,我们拍摄大黄冠啄木鸟,它那最迎合国人文化认知的黄色羽冠会让你产生一种“出於其类,拔乎其萃”的赞美;我们拍摄黄冠啄木鸟,它涂上一抹红色眉纹,标示着与大黄冠啄木鸟微妙的区别;我们拍摄灰头绿啄木鸟,它们成双入对,活跃在犀鸟谷的各个山头、片片森林。</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11、灰头绿啄木鸟</font></h5> <h5> 大金背啄木鸟绝对是犀鸟谷的明星鸟。那天,我们来到洪崩河边,河对岸就是缅甸。“大金背”一家三口,频繁的飞到一棵枯树上啄食,让我们从容不迫地边拍摄,边赞叹着啄木鸟怎的进化的如此超群、如此优异。</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12、大金背啄木鸟(雄)</font></h5> <h5 style="text-align: right"><font color="#ed2308">12、大金背啄木鸟(雌)</font></h5> <h5> 当然,我们最想拍摄体型硕大而颀长的大灰啄木鸟,它在我国仅分布在云南南部及西藏东南部海拔1000米的低山森林中,稀少又罕见。在犀鸟谷,我看到它从头顶高高的飞过,却无缘近距离一睹它的真容。<br> 犀鸟谷的啄木鸟,牵动着我们向往的脚步。</h5> <h5><font color="#ed2308">9、大黄冠啄木鸟(学名:Picus flavinucha):</font>体形较大的绿色啄木鸟,体长29-32厘米。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中、低山常绿阔叶林内。每年錾树洞营巢,以昆虫为主食,亦吃浆果。分布于云南、西藏、四川、广西、福建和海南岛。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1)。</h5> <h5><font color="#ed2308">10、黄冠啄木鸟(学名:Picus chlorolophus):</font>小型鸟类,体长23-27cm。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为丛林鸟类,主要以昆虫为食,偶尔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分布于云南、西藏东南部、广西、福建和海南岛。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21)。</h5> <h5> <font color="#ed2308"> 11、灰头绿啄木鸟(学名:Picus canus):</font>小型鸟类,体长27厘米。主要栖息于低山阔叶林和混交林,也出现于次生林和林缘地带,很少到原始针叶林中。性胆怯。夏季取食昆虫,冬季兼食一些植物种子。在我国分布广泛,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h5> <h5> <font color="#ed2308">12、大金背啄木鸟(学名:Chrysocolaptes lucidus):</font>体型较大,体长约31厘米,一种色彩艳丽的啄木鸟。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平原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现于林缘和疏林。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国内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