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没用,重做。”“不过”这是几天来我看见过最多的几个词语,也是我最不希望看到的几个词语。尽管这样,我还是从心底里由衷地感激这几个普普通通的词语。就是这几个简单掷地的词语一次次激起我的斗志,一次次鞭策我一定坚持到底!</p><p class="ql-block"> 眼睛盯了屏幕又好久了,耳边时不时传来爱人轻微的鼾声,夜已经很深了,但我丝毫没有半点儿睡意,大脑像过电影似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课文内容,我知道今夜又要难眠了!我更知道今天想不出个子丑寅卯誓不罢休。</p><p class="ql-block"> 手机电脑齐上阵,点开手机再次欣赏大家的优秀作品——随文微写设计,一遍,两遍......再打开自己的设计,一遍,两遍......一边看一边比对,发现问题找出差距。人常言: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确是呀,经过反反复复认真对比分析,症结逐渐明了,思维也逐渐活跃起来。趁热打铁,想到些什么赶快敲打键盘记录下来。也不知是自己跟自己较真,还是理解真的出现了偏差,写到一半又断片了,没办法,刚刚稍有起色的设计又都被自己全盘否定,又都被一键删除,一切又都重新从头再来。</p><p class="ql-block"> 夜是如此的寂静,静得似乎都能听到无限手柄的声音。我有时真得感谢这夜的寂静,是它为我创造静静思考的空间,也是它给予我静静思考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想打破这份宁静。我干脆拿起书一遍又一遍地小声默念着课文内容,一遍又一遍地琢磨着课文内容,让思维与文本碰撞,让自己与作者共鸣……“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几经折腾,总算感觉找到了,思路清晰了。再次小心翼翼地在键盘上敲打出一行行方块字,总算能完美收官了!我长长舒了口气,然后站起身稍稍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双腿,一丝丝喜悦悄悄在心里散开。</p><p class="ql-block"> 我明知道这么晚打扰黄老师不好,但一种无形的力量提醒我今天的事情今天必须完成,我毫不犹豫地点击发送,文稿顺利地发给了黄老师。总以为会是一个大大的点赞,或一束鲜艳的玫瑰,或一个简单而又可贵的“可以”一词......等待是漫长的,等待也是煎熬的。看着夜色越来越浓重,我的内心也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是老师在忙?还是老师已经休息了?还是......“不,不可能”我不敢继续想下去。最终,回复还是石沉大海,我盯着屏幕又呆呆地看了一会儿,上下眼皮已经开始打架了,只好点击按钮,关机休息。</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天还没亮,我又悄悄地起床了,生怕惊醒爱人,我干脆拿着笔记本电脑来到另一间卧室。睡眠质量超好的我经过几个小时的休整,元气又是满满。黄老师昨夜虽然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我知道那是无言的鼓励和信任,我自觉地又一次点开昨天发送的那篇“随文微写”设计,再次静心净心地看了几个回合,也再次思考了几个回合。不知是早上精力充沛,还是昨天的打击奏效,这次,我真的想明白了!真的找到训练点了!真的找到学生微写的支架了。顿时,倍感轻松!我认认真真地打完训练片段,又小心谨慎地画好思维导图,又甄词酌句地“架起写作之桥”,设计完成了。我吸取上次教训,不在那么冲动,先把设计好的学习单从头到尾审读了一遍,又把自己换成学生角色,在心中挨个做了一遍设计的读写训练题,感觉很顺畅。这还不放心,又把课本拿出来研读了一遍,从本课到本单元到语文园地到习作训练,直到自己觉得真正体现出一课一得,体现出训练有目标有梯度有方法,这才把作业重新发送给老师。</p><p class="ql-block"> 很快,“可以”信息回复了。一种莫名的感慨涌上心头,几天来的伏案设计,几天来的反复修改,几天来的压力山大,几天来的自我鼓励......所有的一切都历历在目,所有的一切又都刻骨铭心。原来人真需要一股韧性,一份执着,一股顽强,一种坚持。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要坚持就有奇迹。</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回顾几天来的“随文微写”之旅,虽说有点辛苦,但收获颇丰。“实践出真知”,亲自设计让我进一步明白“随文微写”的精髓所在—-小而精,准而实,短而活,读写完美结合。亲自实践,也让我进一步提高研读教材的能力—-读透读细读全。就拿我设计的这两课随文微写来说吧,可以用“深、度、实”几个关键字来概括。首先说“深读教材”,就得注意前后勾连,既得读透彻本课以及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又得明确本学段的课标要求,乃至前后学段的循序渐进,这样方可找到每一课训练的突破口。虽然一课一得是关键,但也要注意把握训练的适度和梯度。如果说第一步的“深”是设计的目标,这第二步的“度”就是遵循的原则。我先前几次之所以屡屡失败的原因就是心有目标但过程欠妥,几经琢磨乃至跟我的好朋友一起分享时,我越来越发现自己设计的习题也好,习作也好,不是难度增加,就是降低。这就是没有恰当地把握好课文与学生的度,因此总感觉设计生硬而死板。教学强调“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主导好才能更好地服务与主体,自然而然也达到我们随文微写的目的—-学会读书,学会写作。度把握好还要讲究实践的实效性和可行性。只有实实在在的训练才会有真真切切的提高。这一条也是我设计中所犯的一大毛病,总简单以为阅读习题配套所谓的小练笔就是标准的“随文微写”了,就算设计完整了。在不断地修改中才真实领悟,我们训练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能有话说就可以了,那只是写作的启蒙阶段,(正如黄老师三番五次提醒大家:年级不同,要求不同,呈现的方式方法也不同。)我们的教育教学是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孩子终身受益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言而喻,我们的训练最终让学生思维活跃,写作百花齐放,所以在搭建习作时一定要灵活,新鲜,贴近生活,赋予时代感,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更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更能实现“我手写我心”,也能体现生活让语文更美好。</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折腾着努力着,折腾着收获着,折腾着感激着,折腾着幸福着。我喜欢这样的折腾,因为黄老师给予的是最真实的指导;我喜欢这样的折腾,因为黄老师给予的是最有力的鞭策。就是这不断地鞭策,才警醒自己继续努力;就是这不断地鞭策,让自己化压力为动力;就是这不断地鞭策才会有希望的远方。</p><p class="ql-block">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人生就像一个舞台,不到谢幕永远不认输!</p><p class="ql-block"> 内蒙古临河一小 王翠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