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与竹排村支委同志合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重回竹排的思考 </p><p class="ql-block"> 2021年9月23日,我和战友王先锋丶鲁汉舟等人相约,重回了一趟云梦县竹排村。43年前我们曾经在此战斗过。</p><p class="ql-block"> 竹排离武汉只有80多公里,现在是云梦县胡金店镇所属的一个行政村,当年叫生产大队,有8个自然村,分为12个生产小队。</p><p class="ql-block">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中央全力推进农业学大寨,各级非常重视,组织干部深入农村住点工作。孝感军分区按上级要求,组织了强大的工作组到农村蹲点。军分区是抓民兵建设的,竹排曾经是军分区民兵建设的工作点,自然也是农业学大寨的点。工作组组长由军分区政委陈策亲自担任,副司令杨秉国、政治部副主任奚培根任副组长,並抽了近10名机关干部组成工作队进住竹排。同时,云梦县人武部和湖金店公社也抽了3名干部,基本做到每个生产小队有一名工作队员。我和汉舟战友是当时第一批工作队员。先锋战友则是接替我们的第二批队员。我当时被安排在第6小队,即上袁村,汉舟被安排在第1小队任家村。 1976年12月15日我们到达竹排开展工作,扎扎实实干到1978年春节前才轮换回分区机关,在竹排共工作生活了13个多月。</p><p class="ql-block"> 从离开竹排到这次重回旧地,己经43年半。1979初,我调到省军区政治部工作后,我的房东袁常发还曾几次到省军区来看望过我。后来时间长了,联系渐渐也就少了。我退休后,曾有过重回竹排看看的想法,但因种种原因都没能成行。直到前不久在朋友圈看见叶方新战友发的他最近回到曾工作过的云梦县义堂镇六合大队照的照片,促使我们下决心重回竹排看看。</p><p class="ql-block"> 在孝感战友李洪新等人积极联系周密安排下,我们终于在9月23号回到了竹排。村支委热情接待了我们,介绍了竹排目前的情况,並带着我们参观,看望了村民。在原6队上袁村,我见到了3户5个村民。有原小队会计袁常斌及夫人,小队队长的儿子袁长建,副队长的儿子袁火田等人。久别重逢,十分高兴,交谈许久,合影留念。这次重回竹排最大的遗憾是,沒能见到我的房东及家人。只见他家大门紧锁,老两口均已去世,2个儿子外出打工,5个女儿都已出嫁。听说女房东是前不久才走的,真是晚来了几个月,没能见上一面,成终生遗憾!</p><p class="ql-block"> 离开竹排,心情难以平静,不免回想到很多当年的往事。</p><p class="ql-block"> 我清楚的记得,1976年12月15日我们进住竹排,我被分到6队。房东袁常发家专门为我腾出了一间房,房子的山墙是芦苇加泥糊的,有的地方还透风透亮。当时,村里的房屋大多都是这样的。房东两口子待人特别好,是农村典型的话不多,老实诚恳,对人特别实在的那种人。过去的农村工作队员都是吃“百家饭”,即一家吃一天的轮换。“百家饭”其实很好,每天都是不同口味,关键是更广泛接触群众。村里群众待我们真是特别好,无论轮到哪家安排饭,都是尽量把家里最好的饭莱拿出来给我们吃。至于同劳动,我们每天与群众一样,按时出工收工,劳动强度不比群众差,我们住队干部都是把自己当作一名主要劳动力在干。有些农活,我比他们干得还快。比如割麦,村里没几个人能超过我,这得益于生在农村。总之,当时真是不折不扣地和群众实行了“同吃、同住、同劳动”,是完完全全扑下身子的真干实干。1976年冬天,我们准备把村口的塘里淤泥挖起来当肥料,水刚抽干准备开工时,突然下大雪,刚抽干的塘里又积了不少水,还有冰渣,影响开工。我冒着严寒,站在大腿深的水塘里掏沟排水,为开工创造条件。当时年轻,身上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在竹排不仅我是这样,我们工作队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就是陈策政委,只要在竹排也是一样参加劳动。杨秉国副司令和奚培根副主任,当时都是50多岁的人,而且也比较胖,夏天那么热,他们穿着背心还在半人深的棉花地施肥除草,身上的汗水象水淋一样,仍坚持干。汉舟战友,当年为加快劳动进度,不怕脏,撸起袖子,用手搅拌大粪和化肥,为棉花浇肥,社员们很受感动。我们在竹排的所作所为,村民们至今还念念不忘。这次我们见到原6队会计袁常斌时,他还告诉我们说,前两天乡亲们在聊天时,还说到我在6队挖塘泥的事。6队的群众对“杨干事"这个名字记忆这么深,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曾经有网友说,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你已离开了江湖,但江湖还有你的传说。显然我还达不到这种境界。</p><p class="ql-block"> 其实,真正应该感谢的是竹排的群众,是这次农业学大寨工作组的机会和经历。1976年,我虽然是一名工作队员,但年龄只有25岁,毛头小伙一个。虽然在农村长大,但这次是工作队员,角色不一样。刚到竹排,虽热情很高,但我们什么都不懂。我当时心里最没底气的是我能不能干好?我能干什么?怎么干才能干好?到村里后,我几乎与村里每个社员聊过。特别是6队队长袁常友,我的房东袁常发他们两口子,给我很大的帮助,使我进村不久,就形成了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6队的生产目标,就是要把棉花单产搞上去。因最后结账是以单产论英雄的,有了单产才能保总产,才能提高社员的收入。为达此目标,必须落实种棉面积;解决肥料,尤其是底肥;要早播棉,加强田间管理,特别是除草打药;还要保证有适量的水浇灌,棉花既怕涝又怕旱。为增加棉花底肥,我们决定把村口塘泥挖起来,既解决肥料问题,节约成本,同时还扩大水塘储水容量,一举多得。因塘泥太肥,至使后来有的棉花出现疯长。为保种棉面积,我亲自把6队的所有田地逐一丈量了一遍,做到了心中有数。</p><p class="ql-block"> 记得1977年初发生的一次寒潮,使我们几乎崩溃。5月13日晚,刮了一夜北风,气温一下降到零下。第二天一早我到麦地查看,刚长出的幼小棉苗看似没什么问题,只是杆子有点弯,不象刮风前那么挺拔。但随后几天,棉苗杆开始发黑,再过几天,棉苗一棵一棵的枯死了。5月底割完麦子后,地里棉苗断了垅(种棉花一般是棉麦间作)。一垅到头,没剩几棵棉苗。怎么办,领导派我们赶紧到孝感地区农科所请教专家。专家告诉我们,唯一的办法是赶紧补播棉籽,实行密植早打顶。密植保证棉花总株数,早打顶保证棉枝横长,从而保证早开花早现蕾。回竹排后,我们召开动员大会,迅速补播棉籽,但已经到6月10日了,比正常季节晚了两个多月。好在6月气温高,棉籽发芽快,长的也快。我们按3寸远一棵留棉苗(正常间距应在1尺左右),等棉苗刚一现蕾就打顶。这样一株棉花一般长出3至4条棉枝,每条枝上结3至4个棉桃,单株棉花棉桃能达10个以上。因为密植,亩产有保障。当年,虽然遇到极端天气,但6队皮棉平均亩产达到90多斤。十几户农民,家家户户在年终决算时都多多少少分到了现金,大家非常高兴。</p><p class="ql-block"> 13个月的住队,时间不算短也不算长,但很值得回忆,值得思考,能给人以启示。</p><p class="ql-block"> 启示一,深入基层蹲点住队,是人生的一次不可缺少的淬火过程,是初步走向成熟的标志。在竹排与群众实行“三同”,对我的锻练是全面的,不仅磨练了意志,关键是学到了群众工作方法,为提高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打下了基础。经历了棉花种植一次完整的生产周期后,我可以自信的说,种棉花这活难不倒我了。联想到现在干部任职条例规定,都要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我觉得这个政策非常好。一个干部只有直接深入到最基层,与群众面对面,才会与群众有感情,才能在工作中心里处处有群众。而且下基层,一定要干完一个周期,才能从中摸索到规律性东西。</p><p class="ql-block"> 启示二,只要你想干事、真心想把事干好,办法总会有的。我觉得,干任何事,都不会只有一条路,往往有多条路可走。一般来讲,一条是常规路线,另一条是非常规路线。此如,按常规操作,播种棉籽应该在每年清明前(一般是4月5日左右)播完。但77年我们6月10日还在播棉籽,当年也取得了丰收。善于发现非常规的工作方法,是衡量一个干部有没有发展潜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这些年,组织部门在考察干部时,特别强调要注重考察干部在处理急难险重和突发事件中的表现。我认为这点非常重要。</p><p class="ql-block"> 启示三,作为干部一定要有朝气,精神状态一定要好。我们在竹排的工作队员,对如何做好工作开始大家都不太熟悉,但最大的优势在于大家热情高,精神状态好,有一股不甘落后不信邪的勇气,这是我们做好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战友们在竹排形成的这种对工作的态度,一直保持至今,使我们终身受益。因此,应该感谢这次机会和经历,感谢竹排。这不是一句客套话,而是真心话!</p><p class="ql-block"> 离开竹排,思绪万千,有很多感触。总的感觉,农村变化太大了。我们沿路看到,“村村通”公路到了每个小队,全部是水泥路面,村子里面的道路也全部是水泥路,群众出行更方便。有的买了小汽车,有的买了农用车或小型电瓶车。农民也能用上现代化交通工具。住房条件有了根本性的改善,家家户户盖了楼房,住房面积比原来大得多,质量比过去高出好几个档次。有的村民还在附近县城买了房,有的甚至还在大中城市买房,为孩子进城工作打下基础。现在农民吃喝不愁,田里有粮,地里有菜,圈里有猪,笼里有鸡。绝大多数家庭都有人外出打工,现金收入多多少少都有些积累。农村有低保,合作医疗,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后顾之忧。农民生活比较殷实,全面小康带来实惠。农村社会稳定,治安状况持续向好,这是基本面,是主流。但从长远从全局上看,目前农村有些问题还是值得研究的。农村长远建设怎么搞,农村如何振兴,需要统筹考虑。</p><p class="ql-block"> 一、农村的生命力在哪里?重回竹排,所到几个村,见到的唯一几个年轻人是村干部,此外全是60以上的村民。在任家湾几个村民小组,只见到十多位七、八十岁以上的爹爹婆婆坐在树荫下聊天。好不容易见到一个开电瓶车的男人过来,估计也是在六十岁上下。在村里,很难见到其他人,经过几个自然村,连一个小孩都没见到。在第6村民小组,先后只见到3个家庭5个村民,此外,各家各户大门紧锁,地里也难见到几个干活的人,过去十多户上百人的村子,只有这几个60多岁以上的人在撑着。村干部介绍,其他村情况都大体差不多。这就是我们的新农村吗?我们的城市建设,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去作贡献,但我国的农村存在的意义仅在于为城市建设提供农民工吗?现在的农民,二十年后又变成了今天在树荫下聊天的爹爹婆婆,独自在家养老,循环往复,农村就只有一种功能,为农民工提供养老场所,农村的生机活力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 二、农村耕地的生产能力和利用力怎么提高?现在农村没有了年轻人,进城的农民工最多也就是农忙时回家几天,抢种抢收搞完又走了。有的农民工一年到头,就是过年回家几天,农村的责任田根本就顾不过来种。随户籍制度放开,农民工在城里买房越来越多,再经过若干年,农民工的儿子孙子都城市化了,就更不会回老家做农活,到时候他们也不会干农活,那么农村还有人种田吗?还有人会种田吗?从国家层面,不可能为了农村建设把农民工都赶回老家。但同时,国家也不能因为农民工进了城,把他在农村的责任田收回重新分配给别人种植。但土地长期这么抛荒或低效率的使用怎么解决?前些年有人提出耕地承包权不变,但使用权集中或流转,不知进展的如何。此外,农村这种单家独户的经营模式如何发展?在农村振兴中,这些问题要不要解决,怎么解决?</p><p class="ql-block"> 三、农村的自然环境要怎么改善?重回竹排,我们一方面看到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楼房,村与村有水泥路互通;另一方面又看到,建新楼房各自为政,没有整体规划,没有美感。原有的旧房破乱不堪,也沒有拆除,新旧房屋混杂在一起,极不协调。旧房周围杂草丛生,村里村外给人感觉环境不是太好。新农村建设应该对农村环境有所要求,也应该对村容村貌进行整治,但问题是现在村子里留守的基本上都是六、七岁以上的老人,新农村建设由谁来具体实施呢?</p><p class="ql-block"> 半天的时间,走马观花,粗浅的认识,一吐为快,但也仅仅是坐而论道,说说而已。</p><p class="ql-block"> 2O21年9月28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村民袁常斌夫妇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房东家大门紧锁,门口柿子树上唯一一个柿子挂在树上,甚是惹眼。</p> <p class="ql-block">与村民袁常斌、袁火田合影。</p> <p class="ql-block">与村民袁长建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