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导言:母亲王樟生于21天前走了,一篇纪念她的“美篇”得到了同事、同乡及各界朋友的关注,让我有些意外。谢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在此驻足、留言、献花,谢谢。回顾母亲的一生,尽管跌宕起伏,但她一路前行,向阳而生,活得努力而通透。向善、向上、宽容,是人类最美好共性吧。再续一美篇,继续讲述母亲王樟生与外公王翦波的故事。让我们用坦诚、理性的目光审视已去的岁月,只为今后走得更加稳健。谢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是湖南临湘人,童年遭遇抗日战争,6岁时被无暇顾家的父亲送往后方战时儿童保育院,同行的还有2000多小同乡,其中包括她的两个妹妹一个堂姐,他们都被叫做难童。在国家遭受战火,父辈忙于抗争的时刻,让孩子们去后方安心读书,为民族储备力量,此乃多么伟大、明智的善举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保育院是由各界妇女精英兴办,是战时儿童保育会下属的机构,战争岁月中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三万多名儿童,被联合国称为中国现代慈善事业之首,功莫大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战争岁月的流亡童年,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日军的追击下奔跑,在敌机的轰炸中躲避,与瘟疫、疾病、恶劣的天气乃至土匪的侵扰抗争,不仅锻造了康健的体魄,锤炼了坚韧的意志,丰富了阅历,亦接受了知识琼浆的灌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抗战胜利后,母亲进入岳阳贞信女中。这是一所由美国传教士于1901年创办的学校。我的外婆胡西贵与母亲王樟生都是该校毕业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临湘的谈冰桃阿姨是母亲贞信的同学,她清楚地记得酷爱读书的王樟生常常在休息日带着几本厚厚的书和一只烤红薯到大树下的草坪上去读书:"一读就是一天,把眼睛都读坏了,早早戴上了眼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47年,母亲初中毕业,考取了长沙周南女中高中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周南女中创立于1905年,由朱剑凡先生“毁家兴学”,将长沙泰安里的私宅改成校舍。周南的校训是:自治心(节制整洁),公共心(博爱仁恕),进取心(勤勉耐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0年,王樟生考入成都华英女子中学继续读高中。这是一所由基督教会“华西教育会”管理的学校,是四川省乃至西南片区唯一的一所女子中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1年,王樟生参加新中国组织的第一次高考,考入重庆大学中文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2年10月,全国进行大专院校的院系调整,重庆大学中文系全部调整到四川大学。同学们乘坐火车,经通车不久的成渝铁路,来到四川大学。同学们在路上组织了文艺活动,王樟生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诗歌《歌唱成渝铁路》,这是新中国建设的第一条铁路线,理应大力讴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5年11月,揣着十几年学校生活习得的本领,在支援华北的口号中,王樟生一路北上,远离温润葱茏的江南水乡,踏上干涸苍凉的黄土高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1月的黄士高原已进入冬季。寒风中,小饭店一碗黑黢黢的“粉汤”和2根“麻叶”,是黄土地捧上的见面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来到位于天地坛的五机部招待所。太原的大铁炉立即用热情的暖流将这位来自南方的女子揽入怀中,在寒风凛冽中让她感受到温馨敦厚的暖意,她爱上这片土地,将美好的年华与一腔热血,连同最后的牵挂,全部献给了这片黄土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到王樟生的一生,绕不过她的父亲,她与父亲相处十几载、在一起生活累计不足一年,却在父亲的影子下度过了大半生。不仅血脉相传,不仅荣辱与共,而且秉性相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外公王翦波从小立志学习农业,欲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但生逢乱世,服务乡民的宏愿无法实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他投笔从戎,以特派员身份由沪回湘,在南京政府政治部工作,后入黄埔六期及南京中央步兵学校第一期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黄埔军校是1924年~1930年国民党在广东广州黄埔区长洲岛兴办的,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黄埔军校是中国近代最著名的一所军事学校,培养了许多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著名的指挥官,主要将领出自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1至6期。</span></p> <p class="ql-block">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是南京国民政府设置最早的军事教育机构。1927年11月国民政府在首都南京筹设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于次年3月开学。1928年兴办之初它直隶于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蒋中正、李济深、何应钦分任校长、副校长和教育长。</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36年,王翦波担任国军63师政训处主任,驻扎浙江海宁。淞沪战事正酣,海宁县长黄某,因局势危急临阵辞去县长职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淞沪战场正在进行着惨烈而悲壮的激战,处于上海侧翼的海宁县防守力量十分薄弱,成为日军紧盯的目标。人心惶惶,自然难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时任浙江省主席的朱家骅焦急万分,大敌当前,处于重要战略要地的海宁怎能群龙无首、呈无政府状态?立即向第十集团总司令刘建绪求助,希望能派一个既有管理能力、又能应对危局的人来担任海宁县长一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外公王翦波临危受命,出任海宁县长。到任后他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训练民兵、日夜巡逻、坚守钱塘江大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3师在海宁操练。上海沦陷后,海宁很快被日军占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外公组织海宁政府人员有序撤离,在永康办理完移交手续之后,卸任回乡。正值武汉会战刚结束,日军欲南下攻占长沙,进而直逼重庆。临湘作为湘北门户,成为前沿阵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危机时刻,临湘李县长面对大敌当前也跑了,于是乡绅、名流都汇集到王翦波处,恳请他出来担纲,很快收到省政府的任命,在炮火声中外公肩起临湘县长兼第四挺进纵队第十一支队长,后为第七挺进纵队司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翦波带领湘北子弟兵把守湘北门户,与国军配合,发挥当地人地利人和的优势使南犯的日军屡屡陷于困境:道路桥梁被毁,引河水灌注,装甲部队无法前进;日军部队强攻通过,身后的补给、通讯线立即被切断;就连雇来的挑夫在不防备时也会连物资带人全部玩失踪……神出鬼没的湘北游击队搅得日军不得安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临湘虽全境沦陷,日军在这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但他们绝不敢随意单独出门,因这儿的老百姓人人皆兵,乡间处处是战场,稍不留意不是丢了枪炮、就是丢了小命,他们整日心惊胆战。湘北战场为三次长沙会战立下赫赫战功,致使岗村宁次头疼不已。抗日战争胜利后,外公为湖南省第一行政公署专员,1950年,他辗转去了台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位于临湘岳阳之间大云山上的“三战三捷”摩崖石刻系1942年杨森将军题写,王翦波县长督刻。至今屹立于此,默默向后人讲述着昨天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翦波于1945年树立的“大云山抗战胜利纪念碑“被大云山人从沟底掘出,立于路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0年9月,王湄作为王翦波的后人在大云山上的谢家山听当地百姓讲述“王翦波命大"的故事。当年日军得知王翦波的县政府在这里,便在对面山头架起迫击炮,炮击目标。当时外公正在一层理发,第一发炮弹掀去了二楼的屋顶,第二发炮弹直击一层,但炮弹没炸,静静插在那里,是个哑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抗战期间县政府七易其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樟生在动荡的战争岁月中长大,她的父亲赴台时她正在读高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1年,王樟生华英女子中学高中毕业,参加新中国首次高考进入大学中文系学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5年,分配到五机部所属的太原化学工业学校当了一名语文老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樟生调往山西省文联《火花》编辑部,结束了一年多的教师生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7年3月来到《火花》编辑部,将一股学院派的气息带入这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山西是革命老区,是孕育工农干部的沃土,晋绥边区与晋察冀边区的文化界骨干,许多都来到文联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诗歌来稿甚多,为了提高质量,刊物开辟专栏介绍中外名家名作,开阔读者视野;传授诗歌理论指导作者创作;开设青年园地,培养推出新人。先后推出两期诗歌特辑专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火花》决定设评论组时,主编找到副主编商定负责人。副主编推荐王樟生:她科班出身,理论水平高,活也是她在干。主编有些为难,她家庭出生不好,不是党员,有海外关系……经反复协商,副主编兼任评论组长,让樟生担任副组长,这个级别的干部不需上报就这样定了。樟生感到自己被委以重任,斗志昂扬投入工作。开辟了全国第一个研究赵树理的栏目“赵树理创作研究”,连续发表了来自全国的评论文章,评论专栏红红火火办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她在向工农兵学习的同时,发挥自己文学专业科班出身的特点,在那个专业知识相对稀缺的时代,将知识传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58年,《文艺报》负责人率领编辑访问《火花》杂志社。有快手之称的王樟生(左一)常常兼作记录。《火花》编辑部的同仁共同努力,使杂志的发行量大增,一度飙升到8万份,位于全国文学类杂志之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60年在西沟写公社史。与李顺达、申纪兰在一起。王樟生为左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樟生(右一)在平顺羊井底采访,写劳模武侯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同事们一道去参加劳动。王樟生左起第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文联在小井峪分得一块农田,大家轮流去劳动。王樟生左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69年9月,单位全员都到北京去,到中央办的毛泽东思想学班去学习。先是在北京后因珍宝岛事件中苏关系恶化,京城人口大疏散,迁到了石家庄。父母同在学习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樟生分配在队里的养猪场工作,为了养好猪,她捧着书,学习配制猪饲料,用科学喂养法,使队里的养猪场成为公社的先进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喂鸡、搞人工孵化,让匮乏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带领我们开荒种菜,买回种子种出了西红柿、豆角、茄子。让一辈子靠萝卜、土豆、南瓜当菜的村民大开眼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72年,一家人被调往平顺西沟,来到西沟创作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樟生(右一)与创作组成员采访劳模李顺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参观红旗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晋东南写作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75年1月,举家回到太原,正是物质匮乏的票证时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调到了大寨写作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1979年,各地报刊纷纷复刊的背景下,《太原文艺》复刊。王樟生任副主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发现新人、培养作者,依然是编辑的一项主要工作。早年的报刊与杂志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是人们获得精神食粮的主要渠道。那时的编辑要亲历亲为给作者写稿签,每篇来搞均要答复。好的杂志周围总有一批忠实的读者与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少作者记得位于陋巷中的《太原文艺》,在那个被隔板隔成的会议室内常常高朋满座,劫后余生的人们畅谈国家的美好未来、在春的气息中追逐自己的文学梦,那里成为不少文人墨客扬帆出航的起锚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已故的外公成为母亲走向前台的推力,她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身“三引进”工作,成为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台港澳侨及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民革山西省委祖国统一委员会副主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繁忙社会活动的同时,她拿起笔,写自己的经历,写自己的见闻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黄土地以自己的质朴接纳了她,让这颗异乡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她的一生,正像她自己在一首诗中展示的意象:一瓣翠绿的茶叶,经岁月的揉搓、烘烤、挤压变得干瘪、甚至丑陋,但是只要遇到合适的沸水,立即又泛出翠绿的颜色与沁人心脾的香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步入晚年的母亲过起了候鸟生活,她每年到海边过夏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们一同爬山、去公园、逛超市,还去游乐园、吃自助、看展览、看比赛、泡温泉……</span></p> <p class="ql-block">逛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爬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旅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采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图书馆看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6年前,母亲在海边突然生病。经过一番救治与精心护理,母亲的意识恢复。</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晚年面对疾病她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积极向上。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站起来,乐观豁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随着老年的到来,母亲开始逐渐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似乎在向生命的初始阶段逆行,回到童年、回到婴儿……但是她依然乐观豁达,乐意参与各种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坚持走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0年冬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她身上少有老年人的暮气,像孩子般单纯、好奇。每天坚持走1000步、1500步、2000步,走走、坐坐,母亲很愉快、很顽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年来不停地往返于医院,医生发出过十多份病危通知书,母亲一次次超越了医生给出的寿限。她的平和、坦然,不仅和世界和解,和伤害过自己的人和解,也在和那些面目狰狞的癌细胞和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虽然这些细胞无情地滋长着,却也留了些情面,它们没有侵蚀到让母亲感到疼痛的部位,母亲始终没有太多痛苦,比起那些晚期要靠杜冷丁维持的患者来,母亲是幸运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是她的微笑融化了爱恨情仇?让恶魔收敛?为此我们感到无比欣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目睹着母亲一天天衰弱,似乎一直在提醒我告别的时刻即将来临,让我在情感上遭受着凌迟般苦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多舛的命运练就了母亲的坚强,乐观向上笑对生活看淡荣辱,成为她回馈岁月的厚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她热爱生命,赞美生活,淡然生死。不为物役,给灵魂彻底的自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我与母亲相依相伴一甲子,但真正了解她是近几年的事情。陪伴母亲的晚年,我走进了她的生活,与她的同学、朋友、同事成了友人;翻阅史料档案、电话微信求证;细细研读母亲那些饱含信息的文字。一个人的历史常常是社会的浓缩;一个家族的沉浮刻录着时代的变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感谢母亲生前好友以文字的形式凭吊缅怀,特辑于此。因目力所囿,一定还有不少遗漏,欢迎留言,谢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樟生走了,青稞永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陈为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93年入住作协新建成的宿舍楼,我与樟生老师成为对门邻居。近三十年来,出出进进,低头不见抬头见,没少碰面机会。但正应了老子的那句话,“鸡犬之声相闻”,却总是擦肩而过,谈不上了解更谈不上深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前天,120的急救车停在宿舍楼前,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听王樟生女儿说,一年多前,由于胃口不好,到医院检查发现得了“印戒”细胞癌。“印戒”细胞癌是一种组织学分型,这种癌细胞在显微镜下,胞质丰富,充满黏液,核被挤压于胞质一侧呈“印戒”特征。这种癌细胞容易转移,死亡率高,一般从发现到寿终正寝只有六个月左右的时间。王樟生的生命力可谓顽强,在一年半时间中,几次入院抢救,几次下了病危通知,宿舍院里总见她女儿女婿焦虑的神色,疲倦的面容,忙碌的身影,但樟生老师总能奇迹般地抗了过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王樟生女儿说,母亲生前对后事就有吩咐,一切从简,不搞遗体告别,不要惊动任何人,也不要选墓地,遗体捐给红十字会做医学研究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王樟生静静地走了,院里没有任何动静,连花圈、丧礼也婉言谢拒。王樟生老师真可谓开明通达之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与严淑鹤去家中悼念。面对王樟生微笑祥和的遗像,我的思绪万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王樟生1950年代初毕业于四川大学,是有名的才女。毕业后得到山药蛋派老前辈的青睐,调入《火花》杂志当编辑。有一笔好文字,在大跃进的热潮中,沿着南同浦铁路沿线采写,发表了当年颇为轰动的报告文学系列《同蒲风光》。此后以青稞为笔名,留下了许多清新优美的散文,并成为山西省女作家协会的名誉主席。但由于出身不好,一生中命运坎坷多舛,满腹才华一生没有得到淋漓酣畅的发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5年春节,有一次在楼道里碰面,王樟生对我说,我看了你写马烽的书,嗯,写的好,你采访了不少人,有许多细节,你怎么不找我?对于作协五十年代六十年代的事,还有比我更知道底细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于是有了我2015年4月7日,4月8日对王樟生的访谈。也许那时王樟生已经有了生命的紧迫感,她向我畅所欲言了她在反右时期、文革时期等的经历和感受。这些录音成为珍贵的山西文学史的原始资料。因为录音结束时,王樟生强调了一句:“这些事情你知道就行了。”我能够理解她的顾忌,所以一直没有整理成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91年秋,王樟生牵线搭桥,日盛公司取缔役社长川手正一郎发出邀请,我们山西省广告文化考察团一行五人(女作家朱凡、美术家李晓峰、企业家丁晓岩)对日本进行为期一月的近距离接触,我作为团长与王樟生同行。在日期间,由于王樟生的关系交情,考察团得到了热情的接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康仁健康管理院的总括五十畑义昭盛情设了接风宴。五十畑是山西的老朋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无偿向我们捐赠了“两座流动医院”一一附带全套设备的医疗急救车,以及一套当年国际最新式的心血管检测仪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每日新闻》社广告局的主查大贯敏雄先生引领我们参观了《每日新闻》社在东京的总部,并在日本传统老字号一一江知胜品尝了颇具特色的日本料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们还参观了日本著名作家谷崎润一郎位于神户的故居,拜谒了京都岚山的周恩来纪念碑,以及参观了荟萃三浦友和、高桥美树、加藤刚、坂上忍、山口百惠、十朱辛代等影星,拍摄出中国观众熟知的《绝唱》《远山的呼唤》《寅次郎的故事》《金环蚀》《日本沉没》等名片的东映太秦映画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连夜翻找出几张与樟生老师在日本的合影,作为追思与怀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祖籍上海。山西太原为第二故乡。干过铸工,当过木匠;曾任太原工人文化宫主任,在文化宫任职期间,搞过一些领风气之先的文化活动;担任山西作家协会、山西作家企业家联谊会两会秘书长期间,艰难地尝试走出一条“以文养文”之路;曾担任山西省青联常委,太原市青联副主席,山西省青年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太原市老作家协会主席,山西省老文学艺术家协会主席等社会职务;第五届山西省人大代表。作品有人物传记类:《唐达成文坛风雨五十年》、《插错“搭子”的一张牌——重新解读赵树理》、《马烽无剌——回眸中国文坛的一个视角》、《让思想冲破牢笼——胡正晚年的超越与局限》、《最是文人不自由——周宗奇叛逆性格写真》、《山西文坛的十张脸谱》、《兼爱者——墨子传》、《特立独行话赵瑜》、《柳宗元传》《冯霞是谁》《撇捺人生王秀春》;散文随笔类:《走马黄河之河图晋书》、《摆脱不掉的争议——七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台前幕后》、《太行山记忆之石库天书》、《中国历代改革家的命运与反思》、《弦断有谁听——世界文豪自杀档案》、《红星照耀文坛——苏维埃八位文化人的命运》、《地标的文明足迹——西欧行》、《话说红颜》、《歪批诸子》等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知遇之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杭海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惊悉王樟生驾鹤西去,哀痛十分!先生与我有知遇之恩:一九七八年我的小说《弃婴》《抄家》在无处发表之际(在十余家报刊转悠了八个月),突然接到先生的电话,先生说,在某处看到了《弃婴》和《抄家》的原稿,写的好极了!是我近年看到的少有的好作品,你若同意,我们将安排在一九七九年上半年的《太原文艺》发表。又说,唐仁均主席(太原市文联)想见见你,你最好尽快来一下。一九七九年上半年我的小说《弃婴》《抄家》在《太原文艺》面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此事对我后来从事编辑出版工作影响甚大:一是深切感到为文之不易,不是说你的作品好就能发表;二是感到编辑工作的重要性,有的编辑是慧眼,有的是盲眼,有的则是……只能污染环境,比盲还糟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杭海路,男,一九四七年生人,中央党员。一九七七年考入太原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一九八一年五月毕业。八十年代曾兼任山西刊授大学副教务长、教务长、广播教学负责人。一九八三年调入山西人民出版社。曾任山西人民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兼书海出版社总编辑等职务。一九七七年开始,陆续发表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百余篇。参与策划、组稿、编辑、审读的图书中有近二百种曾荣获北方十五省市哲学社会科学图书奖、晋版优秀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国家图书奖、中国最美图书奖、奥斯卡图书奖、优秀畅销书奖等奖项。并获得“编辑能手”“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期间,在山西省写作学会、山西省语言学会历任秘书长、副会长等职,在中国辞书学会专科辞书委员会任过副主任、主任等职。曾被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聘为客座教授;任国内最大的民营辞书出版公司唐文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顾问至今。一九九九年通过编审资格考核,二零零零年被聘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青稞青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谭曙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今早惊悉王樟生老师走了,哀伤不已。40多年前的一件往事清晰浮现出来,几乎没有褪色。青稞是王樟生老师的笔名。1978年秋天,我将自己的十多首测绘诗歌寄给了《太原文艺》编辑部,诗歌是写在笔记本上的,没有用稿纸誊写。不久,王樟生老师约我到《太原文艺》编辑部面谈。一天上午,我有些忐忑不安地在编辑部见到了她,那是我们第一次相识。她的眼睛透过厚厚的眼镜片微笑地看着我,并热情招呼我坐下谈。她一边翻开我那本写满了诗歌的笔记本,一边对我说:你的这些测绘题材的诗歌写得很有生活气息,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是写不出来的,我准备在《太原文艺》上陆续选用一些,先用《深山两首》吧。而后,她又客气地说:我对这两首诗的个别地方略微做了些修改,你看看怎么样?到编辑部之前,我寻思着王老师是要为我的诗稿提一些修改意见,没想到她只是略微对我的两首短诗做了些许改动,竟然客气地征求我的意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彼时,王樟生老师任《太原文艺》副主编,我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文学爱好者。《深山两首》刊发于《太原文艺》1979年第一期,那是我第一次发表作品,且对日后的创作影响深远。我渐渐地与王樟生老师熟悉起来,知道了她的笔名,读过一些她文笔优雅的报告文学,还知道了她也写过新诗。我有时候去编辑部她办公室坐坐,请教一些问题。有一次谈到诗歌,她激动地说:想象力对于诗歌创作非常重要。她的这句话让我铭记在心。40多年来,我与好多文学编辑有往来,但像青稞老师这样的甚是少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老师曾编发过我的诗歌《落叶啊,你为什么歌唱》,记得这首诗在《太原文艺》发表时还特意用花边来装饰,煞是好看。诗的末尾有如下诗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假如我能在梦中甜甜地等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等待到枝头嫩芽的小嘴发出轻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啊,我怎能不迎着秋风轻松歌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老师,我将这诗句摘出来,权当一束鲜花献给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青稞青稞!愿您驾鹤西游,离苦得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1/9/15草于太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1/9/26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谭曙方,祖籍河北省武安市,出生于山西省太原,曾做过野外测量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山西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著有:诗集 《黑色畅想》 《神话的星空》 ,散文集 《心灵的真相》 《孤旅幽思》《梦海探秘》 , 纪实文学 《飞越太平洋:聚焦西亚斯中美教育合作》 《时代的肖像:地图背后的故事》 《圆满人生》 《六福客栈》 等书十余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曾获冰心散文奖、诗刊社奖、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奖、中国副刊奖、西部散文选刊奖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悼念王樟生同志千古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王东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诗人编辑一肩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多舛命途标格高。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懿德千秋同道范,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西行逝者引为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东满,山西省长治县白家沟村人,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山西艺术学院。历任编辑、专业作家,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山西文学院副院长,山西作家书画研究院院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一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永生的青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一一献给天堂里的王樟生老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珍尔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在高原上舞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被阳光灼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珠泪仍粒粒饱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离冰雪线最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被暴风鞭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依旧是青衫碧绿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饮冰浴雪却捧出甜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喂养贫瘠的世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麦浪吟风,是你爱的絮语……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2021,9,18</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注:青稞,王樟生老师笔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珍尔, 女, 1952年生,汉族,本名李建华。山西太原人。上初中时因文革失学,下过乡,在太原华泰厚服装厂当过缝纫工人,做过机关宣传干事,报社通讯员、见习记者。当工人时开始业余文学创作。1975年起在公开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获学士学位。毕业后到山西人民出版社当编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任《北岳风》文学杂志副主编、北岳文艺出版社副总编、编审。现为山西省女作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民盟山西省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全省委员会委员。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爱的花环》、《飘零岁月》、《永恒的约会》,专著《续聊斋选译》,《杜甫集解评》等。著有长诗《寒夜》、《往事如烟》等。部分诗作入选《名家爱情诗分类精品》及《“二十世纪”华夏女性文学经典文库》。《一位山村少女的自述》获全国新田园诗歌大赛二等奖,歌词《黄土地的儿女》获第三届黄河杯征歌奖,《捡麦穗》获第三届北京合唱节作品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没齿难忘是恩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记我的文学引路人王樟生老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卫茂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太原市南华东四条”——多么熟稔而又亲切的地名!这是山西省作协及原《火花》杂志编辑部所在。真想不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的老师王樟生仍然生活在那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承蒙学兄董大中提供信息,我即刻同恩师取得了联系。电话中,她的声音还是那样柔美而清亮,言谈还是那样健朗而富有韵致。这使我的心一下子又回到了五十八年前,太原北郊那个秋风秋雨愁煞人的深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公元一九五五年夏,我从设在李家大院的万荣阎景中学毕业。虽然内心对从文充满幻想,却因“中专优先录取”的特殊招生政策所致,被命运的小舟载向了国防中专化工机械专业的港湾。我们的学校——华北第五工业学校就座落在太原北郊新城区的城乡结合地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初来乍到,秋雨连绵,人地两生,课程艰涩,更加之一日三餐稠糊糊的山药蛋“和子饭”食不果腹,常常黯然伤神。秋风萧瑟的傍晚,我独自登上教育楼顶,向着西南方的千山万壑极目凝望,深切怀念晋南故土的一草一木,怀念家乡亲人和阎景母校欢乐的校园,满心惆怅无以言表。所幸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是一位刚毕业不久的湖南籍的女大学生。她,高挑身材,秀发飘逸,一副近视镜装点着清澈明丽的眸子,更增添了几分青春神韵。她经常深入班级和宿舍,与同学们亲如一家,像一团火温暖着大家的心。六神无主的我,在内心暗自进行着比对:她,虽然少了阎景母校各位恩师父辈般的慈祥,但却像一位似曾相识的邻家大姐,平易近人,落落大方,让人倍感温馨与亲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老师是一位诗人,同学们都很喜欢听她讲课。尤其是对我们热爱文学的同学来说,每周仅180分钟的语文课,简直就成了消愁解困的精神盛宴。每每等待王老师上语文课,就像等待蒲剧明星王秀兰的剧目开演一样,那是一种幸福而甜蜜的期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老师讲课感情丰富,引人入胜。她在讲古典文学《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课时,读到“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未曾讲解先动情,只一个忧郁感伤的眼神,便引领同学们进入了戏曲的意境;讲到张生与莺莺的热恋情景时,欲说还休,面带绯红,一转身在黑板上写着什么,瞬间却又用纤纤的手指不经意地轻轻抹去……。印象最深的是她在讲艾青的现代诗《大堰河——我的保姆》一课时,先行一遍声情并茂的诵读,就使人为之动容;紧接着入情入理的逐段分析讲解,更使我们被“大堰河”质朴善良的慈母情怀深深打动,并为她多灾多难的命运抱不平。由于我落草亡母,幼年多在苇子沟乳娘家生活,对老师的抒情式讲解感同身受,恍惚间就把“大堰河”当作了我善良而苦命的乳娘,不知不觉泪水嵌满了眼眶……。王老师讲课很善于旁征博引。为了展现建国以后新诗发展的最新成果,她脱口而出朗诵了著名诗人公刘《在北方》组诗中的《五月一日的夜晚》。那动人的诗句,在我心里像打了烙印:“天安门前/焰火像一千只孔雀开屏/空中是朵朵云烟/地上是人海灯山/数不尽的衣衫发辫/被歌声吹得团团打转/半个世界站在阳台上观看/中国在笑/中国在舞/中国在狂欢!……”。她那神采飞扬的朗诵,使我们仿佛身临其境,不禁为祖国的欣欣向荣而一起欢欣鼓舞,从而也更加深了对自由诗的喜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老师重视写作教学,精心培养同学们的写作能力。我的一篇写家乡农业社饲养室新人新事的《寒假见闻》作文,引起她的重视。她不仅在课堂上讲评,给以表扬,课后还对我进行个别辅导,鼓励我要继续努力,随时注意观察体验,多写多练,并特意给我推荐了“神童”刘绍棠新出版的长篇小说《运河的桨声》,要我加强课外阅读。刘绍棠是著名的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十三岁就开始发表作品,十六岁发表的短篇小说《青枝绿叶》就被编入高中语文课本。王老师给我推荐他的作品,真是用心良苦。我理解王老师的用意,开始了写“读书笔记”,注意加强写作磨练,经常给学校板报投稿,受到校团委的表彰和奖励,还被推选为班上团支部的宣传委员。一九五六年五月,在太原第一化学工业学校(“华五工”改名)春运会上,受广大运动员青春活力的激发,我破天荒地写出了自己的诗歌处女作,被运动会现场广播连续进行了配乐播诵,这对我是一次很大的鼓舞。后来,太原市团委举办全市各院校诗歌朗诵比赛,王老师认真组织排练,并放手让我带队去上马街参赛,集体朗诵了著名诗人郭小川的诗作《致青年公民》。此举意义非同小可,它使我在向文学进军的征途上经了风雨,见了世面,获得了宝贵的精神熏陶。有趣的是,自己初出茅庐,竟不知乘坐公交车往返市区,交通费还要凭票报销,让队员们把车票全都丢弃了。王老师不厌其烦,呵呵一笑,又亲笔给财务科写了条子,最后才得以集体报销。放暑假的时候,同学们都回家了,我因感冒发烧住进了校医室。王老师多次来病室探望,同我亲切交谈。看到病室喝水不便,遂将她的热水瓶送到我的床前。有她的悉心照料,使我免除了孤单与思乡之苦,不几天便痊愈出院,踏上了返里的归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临近一九五六年底的时候,王老师被调往《火花》文学月刊编辑部工作。临别时她仍然鼓励我要不忘写作,欢迎给《火花》投稿。王老师走后,她创作的一首《青春颂》,很快在同学们当中流传开来:“青春/多么美妙的字眼/金黄色的十八岁啊/我要用粗犷的诗句/一遍又一遍/把你歌颂!”我将这美丽的诗句当作她对我们的青春寄语,借以勉励自己,珍惜锦绣年华,奔赴远大前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终生难忘的一九五七年啊!来势迅猛的“反右派”斗争日渐进入白热化。《太原日报》“群丑图”专栏下,连续刊登着“右派分子”的漫画像和“反党言论”,校内有的老师也被打成了“右派”。家乡朋友来信说,阎景母校的恩师们继一九五五年“肃反”之后,又有人在劫难逃。我与王老师失去联系,只是在《火花》杂志上时而可以读到她署名“青稞”的诗作和署名“肖河”的文学评论。“反右”斗争后期,“整团”运动接踵而至。我因一首给继任班主任(兼《水力学》课教师)提意见的诗歌惹祸,被无限上纲上线,受到无休止的错误批判。即使遭受政治高压,又加临近毕业实习和毕业分配,我仍没有放弃业余文学习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九五八年在西安参加工作以后,我继续坚持写“读书笔记”,坚持订阅《火花》杂志,并对“山药蛋派”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了加强自我修养和文学素养,我不仅开始日不间断地记日记,而且开始了写“素材笔记”。我所从事的语文教学工作虽对文学写作大有帮助,但因工作繁忙,政治运动接连不断,每有习作也都是应景敷衍或政治口号的翻版。尤其是“四清”运动的冲击和十年“文革”肆虐,更使我对文学心灰意冷;坚持多年的个人日记和素材积累工作,也在灾难深重的一九六六年就戛然而止了。每每想起王老师,自愧无言以告(“文革”前曾购得她与霞裳合著的散文集《同蒲风光》,留作珍存)。改革开放以后,肩头担子愈重,从事业余文学创作几乎成了奢侈的想象。直到一九九七年底退休,我才算正式拿起了平生圆梦的这支笔。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前不久,与学兄董大中在网上商讨他的新作《巨人卫聚贤传》书稿过程中,喜获王老师的信息,这才重新续起隔断了半个多世纪的师生交往。王老师年逾八旬,事业有成,令人欣喜。原来,她一九五五年在四川大学中文系毕业前夕,不巧逢上反胡风的“肃反”运动。只因她喜欢读胡风的著作,就成了审查的对象。经过“交代检查与夜以继日的批判”,被整得有口难辩,斯文扫地,毕业分配便被“撒黑豆”撒向了遥远的太原。太原这座拥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古城,以它善有的包容和融合接纳了她。《火花》编辑部与山西文联、山西作协同处在南华门东四条胡同“阎锡山故居”。她经常与马烽、西戎,胡正、束为、孙谦等老一辈作家、艺术家一起工作,环境可谓得天独厚。她是中国作协会员,不仅担任过《火花》月刊评论组副组长,《太原文艺》、《城市文学》副主编和编审,山西女作家联谊会会长,而且创作成果累累,出版有长篇小说《一个日本人在中国的奇遇》、《流亡少年》,散文集《重逢在台湾》、《同蒲风光》(合作),报告文学集《国际悲歌歌一曲》、《在跑道上》、《环形路》等,还曾荣获过“赵树理文学奖”等各种奖项。时逢盛世,王老师满腔热情地活跃在社会活动的舞台上。她是民革成员,历任山西五、六、七届政协委员,山西民革五、六届常委,山西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她有一位值得骄傲的父亲,原是黄埔军校学生、国民党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在江浙一带抗日战场上曾使日本战犯冈村宁次闻风丧胆,还曾救助过一个日本孤儿,被传为中日友谊佳话。她的长篇小说《一个日本人在中国的奇遇》就是这一历史事件的纪实之作。二零一五年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盛夏七月,王老师正在准备迎接那位当年被她父亲救助过的日本孤儿再次来华回访。事后她便要去威海住所消夏,还邀请我和昔日同窗一起到威海去畅叙别后,领略海滨风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老师询问我的情况,我只能如实相告,在文学上深感赧颜。早年的大好时光付之东流,给《火花》杂志没有投过一次稿;年过花甲之后,开了几朵秋后黄花,浅陋不值一提。虽说如此,我还是把习作集《俊兴堂诗文选》、《松山夕照集》和《南窗灯火集》寄呈恩师以作汇报,学生毕竟没有忘记她的苦口婆心和殷殷之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并州学子忆当年,知遇之恩重泰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一颗诗心传大雅,满腔仁爱涌甘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火花引发飞云梦,挚语促成处女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风雨征程怀倩影,桑榆掩卷倍思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世路苍茫六十年,忽闻音讯顿开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神清气爽体犹健,运转时来路更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奋笔文坛添硕果,跻身政协挺中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此生无愧将门女,一代风流福寿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载《桑榆梦笔集》、入编《中国当代散文家力作选》第六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卫茂轩,笔名飞云,1937年12月生于山西万荣。大专文化,中共党员,高级政工师。大半生从事国防建设,历任西安某央企党委宣传部长、党办主任和服务公司党委书记等职。学生时代在太原笫一化学工业学校受到王樟生老师的辛勤栽培和薰陶,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退休后专事诗文創作。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诗歌协会理事,《中华诗词联年鉴》特约作家。著有《俊兴堂诗文选》系列丛书四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山西文坛奇女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鲁顺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樟生先生,是《山西文学》前身《火花》的老编辑,我来编辑部的时候,王老师已经退休,常常在胡同里见到这位温和文雅的老太太,深度近视,需要伸脖子看清楚对面来人,再爽朗地笑起来问候。莫名其妙的,感到老人家身上有股子男儿气。创刊六十年的时候,朱凡曾组织编辑给老编辑们做口述,王老师拿来的是文章。始知老人家出身不凡,乃父为参加过三次长沙保卫战的“抗日县长”,抗战时期功勋卓著。战火中,年幼的王樟生在大后方颠沛流离,未缀学业。1954年四川大学毕业之后来到山西,不久就成为《火花》编辑。这样的出身,在那个年月受了多少委屈,可想而知。但我印象里的王老师,永远是乐观的,健朗的,她还不停地为文学事业奔走,书写。唯一一次交集,大概是她为日本友人在国内出一本书,我曾负责具体编务。日本友人书写的,是寻找战后流落在山西各县的日本妇女的故事。一场战争之后,受伤的不仅仅是受侵略国家的人民,还有军国主义统治下普通日本老百姓。王老师去了,转发她女儿王湄的文章,文章之后有大量影象,让我们怀念这位山西文坛的奇女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山西河曲人。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参加工作,任中学语文教师八年。1996年调入山西省作协,历任《山西文学》编辑部编辑、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编。2003年入鲁迅文学院参加第二届高级研修班学习。1986年开始发表作品。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报告文学集《380毫米降水线——世纪之交中国北方的农村和农民》,报告文学《送84位烈士回家》、《王家岭的诉说》(合著)、长篇散文《山西古渡口——黄河的另一种陈述》。报告文学《380毫米降水线——世纪之交中国北方的农村和农民》获赵树理文学奖,《送84位烈士回家》获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根据该报告文学改编的广播剧《英烈回家》获2012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海宁不会忘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钱金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湄友,获悉,德高望重的王樟生老人谢世,我回忆起你妈妈在海宁抗战调研纪实片中的讲话,为你妈妈深感自豪,你妈妈坚强,历经坎坷,依然微笑面世,我作为文化人和海宁史学工作晚辈仰望老人,遗憾的是老人没到她父亲修建的海塘边海宁沪杭公路,这条路现在很漂亮,看大潮依然拍击鱼鳞石塘,汹涌澎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大河东去,尊敬的王老师念过:海宁史志办学者钱金霖的名字,我会铭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老驾鹤西去,与她父亲王翦波将军终于可见面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湄老师节哀,向您及您全家问候,欢迎王湄再来海宁,来看看你外公当过县长的,主持过抗战的海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海宁史志镌刻着王翦波的生平事迹,潮乡不会忘记抗战阵亡在海宁马桥,袁花的陈士伯等数百的湘江儿女。不会忘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钱金霖 男 1954年生,浙江海宁人, 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曾先后参加《人民文学》、北京电影学院、鲁迅文学院、浙江文学院高级班函授,先后在全国报刊杂志《词刊》、《中纪检报》《百科知识》、凤凰网等20多家文艺报刊发表诗、小说、散文100余篇。自选创作课题—运河文化系列散文得到省、市文化部门专家和大专院校教授的关注。部分散文作品入编国家级出版社编纂的《2011年度全国散文精品集》《2012年度中国旅游文学散文作品选》等多种版本。获2012年中国散文学会散文创作二等奖,2014年中外散文邀请赛三等奖,2014中国诗文书画大赛(散文)一等奖,2014小说学会文华杯短篇小说三等奖等。系作家、诗人、地域文史专家。现任海宁市史志责任编辑,市史志学会副秘书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向阳而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悼念母亲王樟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王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1年9月14日凌晨,慈爱温文、饱受病痛折磨的母亲王樟生永远闭上了双眼。她安详平静面带一丝笑意!回顾母亲的一生,尽管跌宕起伏,但她一路前行,向阳而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是湖南临湘人,童年遭遇抗日战争,6岁时被无暇顾家的父亲送往后方战时儿童保育院。童年岁月中的流亡生活,不仅锻造了她康健的体魄,锤炼了她坚韧的意志,也让她丰富了阅历,饱吮了知识的琼浆。战争结束后她进入岳阳贞信女中、长沙周南女中、成都华英女中和四川大学。完成学业后,揣着十几年习得的本领,在支援华北的口号中,一路北上,远离温润葱茏的江南水乡,踏上干涸苍凉的黄土高原,在此度过了一生。她热爱这片土地,将美好的年华连同最后的牵挂,全部献给了这片黄土地,卸下所有的羁绊,乘风归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说到母亲的一生,绕不过她的父亲,她与父亲相处十几载、在一起生活累计不足一年,却在父亲的影子下度过了大半生。不仅荣辱与共,不仅性格传递,不仅秉性相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的父亲、我的外公王翦波从小立志学习农业,欲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但生逢乱世,服务乡民的宏愿无法实现。他投笔从戎,成为黄埔6期及保定军校1期的学生。在担任国军63师政训处主任时,驻扎浙江海宁。淞沪战事正酣,海宁县长因局势危急临阵请辞。时任浙江省主席的朱家骅焦急万分,大敌当前,处于上海侧翼重要战略要地的海宁怎能群龙无首、呈无政府状态?立即向第十集团军长刘建绪求助,希望能派一个既有管理能力、又能应对危局的人来担任海宁县长一职。于是外公王翦波临危受命,出任海宁县长。到任后他立即采取一系列措施,训练民兵、日夜巡逻、坚守钱塘江大堤。上海沦陷后,海宁很快被攻陷。外公回到湖南老家,武汉会战刚刚结束,日军欲南下攻占长沙,进而直逼重庆。临湘作为湘北门户,成为前沿阵地。不料临湘县长在大敌当前的时刻也跑了,于是乡绅、名流都汇集到王翦波处,恳请他出来担纲,很快收到省政府的任命,在炮火声中外公肩起临湘县长兼第四挺进纵队司令的职位。他带领湘北子弟兵把守湘北门户,与国军配合,发挥当地人的种种优势使南犯的日军屡屡陷于困境:道路桥梁被毁,引河水灌注,装甲部队无法前进;日军部队强攻通过,身后的补给、通讯线立即被切断;就连雇来的挑夫在不防备时也会连物资带人全部玩失踪……神出鬼没的湘北游击队搅得日军不得安宁。临湘虽全境沦陷,日军在这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但他们绝不敢随意单独出门,因这儿的老百姓人人皆兵,乡间处处是战场,稍不留意不是丢了枪炮、就是丢了小命,他们整日心惊胆战。湘北战场为三次长沙会战立下赫赫战功,致使岗村宁次头疼不已。抗日战争胜利后,外公为湖南省第一行政公署专员,1950年,他辗转去了台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母亲在动荡的战争岁月中长大,父亲赴台时她正在读高中,她参加新中国首次高考进入四川大学中文系学习,毕业后来到山西太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山西是革命老区,是孕育工农干部的沃土,晋绥边区与晋察冀边区的文化界骨干,许多都来到文联工作。1956年母亲来到《火花》编辑部,将一股学院派的气息带入这里。她在向工农兵学习的同时,发挥自己文学专业科班出身的特点,在那个专业知识相对稀缺的时代,向广大工农兵普及。诗歌来稿甚多,为了提高质量,刊物开辟专栏介绍中外名家名作,开阔读者视野;传授诗歌理论指导作者创作;开设青年园地,培养推出新人。先后推出两期诗歌特辑专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火花》决定设评论组时,主编找到副主编商定负责人。副主编推荐王樟生:她科班出身,理论水平高,活也是她在干。主编有些为难,她家庭出身不好,不是党员,有海外关系……经反复协商,副主编兼任评论组长,让樟生担任副组长,这个级别的干部不需上报就这样定了。樟生感到自己被委以重任,斗志昂扬投入工作。开辟了全国第一个研究赵树理的栏目“赵树理创作研究”,连续发表了来自全国的评论文章,评论专栏红红火火办起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改革开放之后,她成为《太原文艺》的副主编,发现新人、培养作者,依然是编辑的一项主要工作。早年的报刊与杂志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有很重要的角色,是人们获得精神食粮的主要渠道。那时的编辑要亲历亲为给作者写稿签,每篇来稿均要答复。好的杂志周围总有一批忠实的读者与作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不少作者记得位于陋巷中的《太原文艺》,在那个被隔板隔成的会议室内常常高朋满座,劫后余生的人们畅谈国家的美好未来、在春的气息中圆自己的文学梦,那里成为不少文人墨客扬帆出航的起锚之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改革开放之后,已故的外公成为母亲走向前台的推力,她响应政府号召,积极投身“三引进”工作,成为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常委、台港澳侨及对外联络委员会副主任、民革山西省委祖国统一委员会副主任……繁忙社会活动的同时,她拿起笔,写自己的经历,写自己的见闻感悟。黄土地以自己的质朴接纳了她,让这颗异乡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成长。她的一生,正像她自己在一首诗中展示的意象:一瓣翠绿的茶叶,经岁月的揉搓、烘烤、挤压变得干瘪、甚至丑陋,但是只要遇到合适的沸水,立即又泛出翠绿的颜色与沁人心脾的香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步入晚年的母亲过起了候鸟生活,她每年到海边过夏天。6年前,母亲在海边突然生病。由于呕吐,陪伴她的姨妈们以为是吃坏了肚子,当我从千里之外叫当地的120救护车将母亲送到医院后,很快诊断出是脑出血。当地的曹大夫得知老人的儿子也是医生后,第一时间发回了片子与治疗方案。这边哥哥与同事们商讨后,赞同对方的治疗方案,于是母亲推进了手术室……</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当天半夜我赶到母亲身边,她头上插着引流管,鲜红的血水顺着管子滴答滴答流着,冰帽下的母亲高烧不退,处于深度昏迷中……束手无策的我焦虑万分,不断把母亲的情况向千里之外的家人汇报。五天之后决定包车接回老人,当120拉着长笛穿行于高速公路时,众多车辆纷纷靠边避让,让我一次次泪眼模糊,感谢无数路人对我们无言的相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经过一番救治与精心护理,母亲的意识恢复,但陷入混乱,她常把儿女当成弟妹。那些伴她生命早期的亲人,印象竟然如此深刻。每天与她交谈、聊天,读书、读报,一天读到马作辑老师来的一封信时,她竟然清醒了。她记起了这位早年间《火花》的作者、诗人。智能训练的同时肢体训练也在进行中,行走、握捏、拉扯……经过一系列康复训练,坚强的母亲站了起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随着老年的到来,母亲开始逐渐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似乎在向生命的初始阶段逆行,回到童年、回到婴儿……但是她依然乐观豁达,乐意参与各种活动,不仅跟我们一同爬山、去公园、逛超市,还去游乐园、吃自助、看展览、看比赛、泡温泉……前些年每年要带她去吃自助餐,这里极少有老年人光顾,但是母亲很乐意来,胃口也很好,每每此时,总能引来很多围观者。大家为老人的精神状态点赞,为她的胃口点赞。到了2019年元旦,嫂子约我们同去吃头脑,老人的胃口虽已大不如前,但她还是很乐意前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她身上少有老年人的暮气,像孩子般单纯、好奇,逛街时常给她买些零食,也给她讲一些时政新闻,不让她与社会脱钩。把母亲带在身边,不服老的她还是闲不住,一次我去单位开会,安顿她在家里休息,等我回来后一起下楼散步,不想她自己跑下楼,在她并不熟悉的院子里摔了一跤。还好,她能熟记我的手机号码。这样,在脑出血4年后,又发生股骨颈粉碎性骨折。手术之后,又开始艰难的康复训练。一年后,她又站了起来,可以在小区里推着轮椅走路了。在疫情初发的时期,我们每天坚持外出,在几乎没有人的河岸边走路、晒太阳。我们每天坚持走1000步、1500步、2000步,走走、坐坐,母亲很愉快、很顽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2020年5月母亲再次出现状况,吃饭出现困难,吃着吃着就停了,似乎忘记了。鼓励之下她继续吃,一会儿又忘记了……是老了吗?并非如此,因为黑便,查出胃里长了东西,还是那种非常凶险的印戒细胞癌。无法手术。住院、禁食、限食……母亲一下被打倒了,日日变得衰弱起来,出院后我们换一家医院进行调养,尽量少用药物干预,只是调整饮食,母亲的自愈能力开始发挥作用,竟然平稳度过了数月。期间每每问她感觉怎么样,她总是微笑着回答:挺好的。因无法切除病灶,带癌生存,与其和平相处成为唯一选择。一年来不停地往返于医院,医生发出过十多份病危通知书,母亲一次次超越了医生给出的寿限。她的平和、坦然,不仅与世界和解,与伤害过自己的人和解,也在与那些面目狰狞的癌细胞和解。虽然这些细胞无情地滋长着,却也留了些情面,它们没有侵蚀到让母亲感到疼痛的部位,母亲始终没有太多痛苦,比起那些晚期要靠杜冷丁维持的患者来,母亲是幸运的。是她的微笑融化了爱恨情仇?让恶魔收敛?为此我们感到无比欣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目睹着母亲一天天衰弱,我紧紧拥着她,和她一起喊加油,给她鼓劲也给自己打气。常常捧起她的脸,抚摸着她缎子般柔软细腻的肌肤与无骨般软软的手臂,让她的笑意荡漾得更加长久些。妈妈日益衰弱,似乎一直在提醒我告别的时刻即将来临,让我在情感上遭受着凌迟般苦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多舛的命运练就了母亲的坚强,乐观向上笑对生活看淡荣辱,成为她回馈岁月的厚礼。她立下遗嘱,不占用土地,不打扰亲朋好友,将遗体捐献用作医学研究,最后再为这片厚爱的土地献出一份绵薄之力。她热爱生命,赞美生活,却也淡然生死,真正做到了彻悟,给灵魂彻底的自由!让我刻骨铭心感受到生命顽强向阳而生的力量与零落凋谢的从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21年9月27日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原载《三晋女书》第124期)</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