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眠在西古庄村的西安女知青

天人合一

<p class="ql-block">  从西安铁路中学来安里公社插队知青任富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西安到耀县偏远山区安里公社插队的女知青没有返城,她辛勤劳动,生儿育女繁衍生息,永远留在了那里。</p><p class="ql-block"> 她就是从西安道北铁路中学来到耀县安里乡西古庄大队东古庄生产队女知识青年任福菊。</p><p class="ql-block"> 任福菊和她名子一样,向往着幸福美好的生活,她出生在和共和国成立的同年里,外爷是铁路老工人,父母亲是西安铁路客运段西安至兰州的列车员。六十年代初父亲不幸病故,在当时粮食困难时期母亲改嫁到西古庄村一户农民人家。</p><p class="ql-block"> 家庭的变故,母亲的改嫁,任富菊和兄弟姐妹随外爷在西安上学,一家人过着平淡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任富菊兄弟姐妹也和其它人一样,经历成长学习过程。她在西安铁路中学上学,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加入了红卫兵。在大串联中和同学们一起到北京,見到了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那时候她思想单纯热情积极投身于文化大革命之中。在毛主席接见时发的黄色军大衣她一直珍藏着,下乡到农村还经常穿着。</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八年,年仅十九岁的她和在校同学们一起,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的号召,她报名到耀县安里公社西古庄大队东古庄生产队插队,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虽然是投靠母亲落户也是按知青落户政策对待的。</p><p class="ql-block"> 任富菊生长在大城市女知青,风华正茂,人长的很漂亮,高高个子,身材窈窕、一口的普通话,经常穿运动装,夏天裙子,冬天扎马尾头式,常穿黄色军大衣。干练整洁,青春活力无限,直到现在一些上年纪的人都能记得她的情景。虽然她从大城市来到偏远的山区,而且那时西古庄村非常落后和艰苦,交通不便,不通电,点煤油灯。吃水下沟担水,做饭上山打柴,文化生活贫泛,贫穷与寂寞这些对她来说是一种考验和坚苦的磨练。这些她做到了,她以坚定的信心和吃苦精神,在生活劳动中赢得群众的认可,融入了群众之中。</p><p class="ql-block"> 她积极参加村上的政治学习活动,参加清理阶级队伍的内查外调工作,以后担任了民办教师在东古庄村教书。</p><p class="ql-block"> 她从大城市来,見识广,教课认真全面,她用普通话教学,教体育,教舞蹈,教芭蕾,山村小学朗朗普通话读书声,歌声使山区小村庄生机勃勃。大家为有大城市来教书老师感到高兴和亲切。</p> <p class="ql-block">西古庄赵志谦</p> <p class="ql-block">  她不但有文化而且能特别吃苦,农活干的样样精通,妇女针线活不在话下,她帮村里姑娘做衣服,扎花,谁家有要求她都会热情去做从来不推辞。</p><p class="ql-block"> 在学校教书期间,她认识了常来学校比她大三岁的赵志谦,他们相处恋爱了。</p><p class="ql-block"> 赵志谦是当地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境不富裕,兄弟几人,家里为他的婚事操心发愁,他为人老实忠厚,和任富菊恋爱成婚求之不得。</p><p class="ql-block"> 但是,任富菊家里不同意这门婚事,母亲知道后坚决不同意,以断绝母女关系想阻止这桩婚亊。在西安的兄弟姐妹也劝说她面对现实不要出错,外爷知道后,让她顶班参加铁路工作。这些都沒有动摇任富菊嫁给当地农民赵志谦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顶着各方的庒力,任富菊和赵志谦走到一块了,他们恩爱夫妻在一起是幸福的,虽然日子很苦,也乐在其中。先后生育了两儿三女。日出而落在西古庄这块土地生活着,谱写了爱情至上的篇章,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瑕想。赵志谦也成了许多后生羡慕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  转眼间,十年过去,任福菊无恕无悔在农村度过了青春年华。一九七九年我从白瓜公社调到安里公社工作的,当时安里有二批下乡知青,第一批已基夲安置结束,第二批为八O年黄堡火车站十多名知青。因工作原因与他们都很熟悉,团委和知青代队开会也认识了任福菊和爱人赵志谦,对身在异乡的知青们有一种同情感。</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任乡上的文书,知青们的招工等手续都要我经手办理。县知青办临撤销前对任富菊的招工问题让公社与县五金公司交涉,但因年龄问题此事未能招工。</p><p class="ql-block"> 到八0年她查出了疾病,是当时少有的糖尿病。当时医疗条件,特别在山区乡村治疗此病的难度和现在不能相比,胰岛素和降糖药全为进口,且药物紧缺,经济上的压力很大。她先后到哥哥工作的新疆乌鲁木齐市治疗,往返于新疆陕西两地走上漫长就医疗道路。</p> <p class="ql-block">  任富菊的病牵动了人们的心,就家里的经济状况很难承担的下,家里孩子都小,生活艰苦无耐,兄弟姐妹伸手支援度难关。</p><p class="ql-block"> 在西古庄下乡的公社崔芝瑛副主任,关心任富菊的病情,她多次讲到富菊的病情和困难,过去救济发放每个对象是二十元,五十元和百元,超过百元的很少。但在给任富菊研究救济款大家同意解决五百元,期待她的病情好转,经治疗病情稳定了一段时间。</p><p class="ql-block"> 病是残酷无情的,糖尿病后期的并发症,内分秘严重夫调危胁到她年轻生命。八五年夏收她丟下年幼的孩子,心爱的丈夫。定格在三十六岁走完了她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八五年夏收期间雨水多,地里的麦都发霉出芽,丈夫还要收麦凉晒,忙到地里顾不到家里,据说她走时丈夫还在地里收麦,她一个人走的非常凄凉和悲惨,丈夫儿女及亲人们在悲痛中永远失去了她。</p><p class="ql-block"> 任富菊去世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同情,留下了遗憾,留下了让人深思的思考和悬念。一个来自大城市知识青年。舍去优越的环璄留在贫困的山村,远嫁给当地普通农民,过着清贫生活,是为了啥?是什么力量和原因支撑着她忍受疾苦顽强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过去在安里下乡的知青们,如今大都已退休,他们几次还组织起来从各地到安里寻找过去下乡的轨迹和青春年华,看望关心他们的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 我也遇見过在安里下乡的知青们,见时在一块座座,喝点茶,品品小酒,说说过去在安里的情景。在说到任富菊事大家都有同情和遗憾。有的说富菊就不应该在农村找对象结婚生孩子。应该向我们一样,走向社会参加工作。她耽误了前程,过早离开了人世,是下乡知青中的悲剧。也有的说她的脾气要强,政治高调,逆返心理造成的,到底是否已无法证实。</p><p class="ql-block"> 去年和今年我两次去西古庄村,見到了任富菊丈夫赵志谦,昔日的小伙子己成了小老头,今年己经七十六岁了。谈起往事话题最多的是思念妻子任富菊情结。为她的早去纠结,他讲道他们两个感情很好,她的脾气不好但从来没有和他吵过架。对他生活很关心,早上没有起床就把茶烧好放在面前喝了之后才起床吃饭上地干活。她地里的活啥都能干挡不住手,教村中妇女缝衣扎花。教过的学生现在都六十多岁了。</p> <p class="ql-block">今年見到的赵志谦</p> <p class="ql-block">赵志谦现在住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曾在安里下乡的知识青年回故地</p> <p class="ql-block">如今,西古庄和过去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庄和人都变美了。赵志谦家移民搬迁的新房宽畅,卫生整洁。现在仍是他一个人生活颐养天年。院落里有车,粮食堆满了房间,儿女们都已成家。儿子和他过着。大儿赵新民在队劳动,大女在村上劳动,二女咸阳空港新区,三女小燕庄里务农,志谦介绍娃娃都过得很好,岳母今年九十多岁健在,他也是子孙满堂衣食无犹。遗憾之处妻子走的过早,大城市的人和我一起受苦,每想起她的情景心里特别难受,她是个好女人,好妻子,好母亲。她没有看到现在村上巨大变化和群众福裕。如果有在天之灵她是非常高兴的。因为她当初到农村的初心是怀着对建设新农村的美好愿望来的。</p><p class="ql-block">任富菊去了,留下了更多的是遗憾,將承载着知青下乡历史的一部分。她给人们留下的思考和回忆。告诉人们珍惜现在和末来的生活。让人生悲剧不再发生,期盼幸福美好!</p><p class="ql-block">雷华健</p><p class="ql-block">二0二一年十月三日</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西古庄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