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屋子的故事

jielong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石屋子的外观</span></p><p class="ql-block"> 夏日炎炎,酷暑难耐,但当你走进“石屋子”,顿感凉爽无比,比空调还凉快。说起“石屋子”,人们总是认为:“石屋子,就是石头砌的房子,有啥特别之处?”其实不然,在巴南区接龙镇春龙村有一处“石屋子”,很有特别之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石屋子客厅</span></p><p class="ql-block"> 从城区坐车到达接龙镇一个多小时,再行进在盘山公路上,走到半山腰,不知去处?在当地村干部的带领下,沿着山路走,扒开乱草丛,终于到了“石屋子”所在之处。我们有些失望,一块巨石挡住了视线,绕到平坝处,有五六块木柴如门神一般挡在石壁上。村干部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石屋子’,不急,我搬开木柴才能进去。”于是,村干部很费劲才搬开木柴,这才可以看见一个石拱门。</p><p class="ql-block"> 我们打开手机电筒,迫不及待地走进“石屋子”,屋里很潮湿,寒气袭身,早已没有人居住了。这“石屋子”10平方米左右,是一个“套间”。一进门,就是客厅,客厅正中有一个神龛,供主人烧香拜佛用。左侧是卧室,右侧是厨房,依稀可见锅碗瓢盆之类。抬头看四壁,可以清晰看见钎子在石头上凿出的纹路,每间屋子都留有气孔。这样的“套间”凝聚着石匠多少心血?包含着主人多少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石屋子门口</span></p><p class="ql-block"> 在“石屋子”不远处,有一户人家,正逢春龙村老书记陈正堂在院坝“吹牛”,他今年85岁了,耳聪目明。当我们问起“石屋子”的来历,老人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p><p class="ql-block"> “石屋子”距今已有130多年的历史,主人名叫刘海龙,他是当地的地主,每年有100多担租,日积月累,渐渐富裕起来,家里的铜钱成堆,让外人很是眼红。在岁月动荡的年代,土匪猖獗,对有钱人是极大的威胁。刘海龙见多识广,深知险恶。他依托后山险要,土匪难以出没,只要建好房子即可保全家室和财产。于是,他请来石匠,在屋前修建几米高的石堡坎,在屋子旁边的巨石上用石头砌炮楼,家丁日夜守护,土匪望而却步。刘海龙觉得,这还不保险,索性来个长远打算,将屋子旁边的巨石凿成石屋,把金银财宝装到里边去,那才万无一失。</p><p class="ql-block"> 他的儿子刘汉锋也觉得父亲的主意高明。于是,刘海龙请了当地五六个有名的石匠开凿“石屋子”。要将巨石凿出几间屋子,并非易事。这些能工巧匠按照刘海龙的设计,一钎一钎凿,日夜不息,将一块巨石掏空,建成一个“石屋子”套间,前后花了10年时间。费了不少劲,花了不少钱,但刘海龙很满意。“石屋子”一建成,刘海龙父子就将家里值钱的东西搬进去,且就住在里边,冬暖夏凉,“穴居”在里边,守候着他们的财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石屋子卧室</span></p><p class="ql-block"> 百年世事沧桑,昔日“石屋子”的辉煌岁月都刻在历史的印迹里。刘海龙苦心经营的土墙房子、炮楼、堡坎,以及守护着庄园的门前大狮子都不知去向,都化为尘土、坍塌土掩,也或变卖到城市某高档小区,成为大门耀武扬威的门神。“石屋子”的纹路见证着岁月变迁、经历风雨侵蚀,路旁的几株芭蕉,在风中摇摆,述说着“石屋子”的兴衰成败。刘汉锋的后人也70多岁了,他们不再留恋“石屋子”的“穴居”生活,已经搬到镇上,只是让一口棺材安放在“石屋子”的客厅,守候着祖辈的灵魂,以及装下遥遥无期的自己。“石屋子”的纹路刻着能工巧匠的心血,凸显独具匠心的创造,他们用一双手,一个钎,凿出了与众不同的“套间”,凉风习习,书写传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杨超 摄影:冯亚宏)</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