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协合大学与德州贝勒大学的百年友情

老温

<p class="ql-block">在华西协合大学100多年的历史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五大教会与世界众多大学的能人参与了华西的建校。地处成都华西坝的华西协合大学成为了西洋人才聚集之地,他们与华西的华人一道,为中外文化交流和华夏的科学发展做出了不懈的贡献。然而,好景不长,成都的政局后来发生了巨变。在天翻地覆的历史之中,原来的“华西协合大学”被强行肢解,除医学院以外的各院系被驱离至四川各地,来自美,英,加的全部洋教授们被驱离出镜,洋奴华裔校长被锒铛入狱,新“华西大学”宣告成立,由西方五教会“协合”创建的原华西协合大学从此烟消云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华西历史上众多的中外交流中,有一个远隔万里,位居地球两端的两校交流被大家所忽视了,但她对华西协合大学的贡献却是相当巨大,不容忽略。这所大学就是位居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的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 , 以及后来独立于贝勒大学后南下休斯顿,并多年排名美国医学院前10-14名的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有趣的是,华西和贝勒都刚好和我有一定的关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情要从贝勒大学2017年校刊的一篇文章谈起,此文提到他们图书馆收集了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教授德莱顿.费尔扑(Dryden. L. Phelps) 博士从成都给贝勒大学文学系主任阿姆斯特朗教授和费尔扑在耶鲁及哈佛大学的叔叔,著名文学教授威廉. 费尔扑(William L. Phelps )寄来的的华西圣诞卡。卡里还附带了华西文学院师生翻译的英国最著名的诗人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Alfredlord Tennyson)的著名诗句“墙花”。这些英译中的诗歌翻译有传统诗句和现代格律多种种风格。其文字可以说译得韵律优美,神形兼备,诗意优美,酣畅淋漓,足见华西文学院的当时的中英文水平。相信现今的文学院大师们读到此诗时也会羡慕不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介绍这些优美诗词之先,如果先了解一下当时华西文学院的环境背景,应该会体会更深。谈到华西的文学院,就不能不提到该院的院长罗忠恕教授。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是华西的主力学院之一。院长就是著名的罗忠恕教授,他是四川省武胜县人,自幼聪慧过人,平和谦逊,勤奋好学,成绩显赫。1922年他考入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两年后因爱好文学又转入文科,曾担任大学学生会主席。1931年罗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研究生院,获哲学及心理学硕士学位。因学业优异,曾以燕京大学考试成绩第一名的优秀学绩荣获美国哈佛大学文学院的“金钥匙”奖。1931年至1937年,他先后任华西大学哲学系教授、教务长和华西文学院院长。1937年留学英国牛津大学,获哲学硕士。1948年,美国韦里斯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并聘请他留校任教,但他出于爱国热忱,婉言谢绝,毅然返回祖国。再次担任华西大学文学院长、哲学系主任。华西的多位知名洋人文学教授,都是他名下的教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华西文学院院长罗忠恕教授在1947年访问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时与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教授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成都能在抗战时期成为中国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应该首推华西罗忠恕的功劳。检索中国现代学术的历史,钱穆,冯友兰,朱光潜,蒙文通,顾颉刚,梁漱溟 ,张东荪 ... ... , 这些如雷贯耳的文学大师,都是当时“东西文化学社”的会员,而“东西文化学社”正是位于华西坝的华西文学院内,学社的社长也正是华西文学院院长罗忠恕。当年在成都闻名天下的中国五大学联合办学的中心人物也正是华西文学院的罗忠恕院长。罗当时指出:“华西大学是西方基督教所办大学,对东西文化的沟通应具有特殊的任务。今日之教育方针不仅当尽量吸收西洋文化之优点,也应发扬中华文化之对世界的特殊精神。” 在7-80年前的华西人就开始了弘扬中华文化精华与西方文明交流的先驱行为,不能不说是华西的光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谈到华西文学院,大家一定知道抗战时期李约瑟在华西坝完成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吧,此书的完成其实主要是罗忠恕的功劳。罗忠恕70年代末曾亲口对我说:“李约瑟在成都时,他的中文并不完美,对中国文化历史了解也非常有限。我当时自购收集了有关文史书籍数百本,历时数月,每天晚上查阅文史资料,第二天把结果编写出的草稿交付给他,他然后再编撰成文。其实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我先编写了他再合拢的,当然我没必要给别人去讲述这些内幕,李约瑟的热爱中国之心我是非常赞颂的”。 所以,华西的文学院的学人当时能完美的翻译出让懂中英文的中外文人大加赞美的英文名诗,与华西文学院的卓越水准与优秀的领导水平应该是一脉相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8年,经李约瑟引荐,罗忠恕赴联合国讲演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秘书长聘为该组织的哲学顾问。罗忠恕发言提到:”民为贵,君为轻。人民是国家的根,根固而国泰民安。生存权,自我表现权,享受权应该是每个世界成员的基本权利。每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社会进步要靠每一个人的表现“。不过,罗忠恕在华西解放初被肢解后的命运并不乐观。当时华西文学院被解散后,他就被贬到了远离成都的南充师专任英语教师,几年后再转回到成都的四川师范学院教英语和心理学,文革后期几乎已是退休年龄的他又转成都科技大学教英语及在四川大学作出国人员语言培训,以后再兼四川大学人口研究所顾问。1985年罗忠恕病逝于他当年母校附属的华西医院。</p> <p class="ql-block">华西医学院学生彭同学(右)同学当年就是罗忠恕教授的英语学生,后来彭医生到加拿大留学及美国的医院行医,基本英语功底多是得自罗忠恕的教育。右边的学生是他的成都学生张子乔,现在在美国马里兰州某大学担任中英文语言交流教师。</p> <p class="ql-block">尽管罗忠恕因为给洋人教会大学尽心尽力而后半生受到了不公平的若干迫害,他其实内心是非常支持党的事业的。抗战后期延安派到成都作地下党领导人的彭塞同志(也是后来我的老丈人)就是以读罗忠恕的华西大学文学院研究生作掩护领导成都地下党的反蒋斗争的。为安全起见,成都地下党的一些活动甚至多是在罗忠恕的家里完成。罗在解放后以及后来的受害中从来没声张过他的这些革命事迹,他所做的只是虚心维护组织安排,安心接受组织改造,尽心培养出国留学生,直至1985年病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彭医生她妇产科研究生导师张光宇教授及她先生罗志强教授在在加拿大多伦多聚会时的合影。罗志强教授就是罗忠恕的弟弟,也是华西大学医学院的优秀学子。罗志强教授现在已是逾90高龄,仍在家热心于书画艺术爱好。</p> <p class="ql-block">来自美国美以美教会的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教授费尔扑博士(Dryden Linsley Phelps) 的抱华西熊猫的相片。 就是他把图解登峨嵋山的“峨山图志”译成英文并介绍给了世界,峨嵋山在1979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费尔扑应是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说完华西与西方的连系,我们就不得不说说华西的英语文学教授德莱顿.费尔扑博士(Dryden Linsley Phelps)。 1921年美国加州东方大学哲学博士和耶鲁大学神学博士的费尔朴远涉重洋来到四川,两年后在成都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担任英语文学教授,主讲英语诗词,心理学和圣经,同时又在华西协中兼任英文教员。费尔朴喜爱旅游登山,也是华西“边疆研究会”成员。一天,费尔朴意外在乐山看到线装刻本《峨山图说》,不禁被精美的套印图画、诗歌、历史地理记述所吸引,爱不释手,立刻出资购买下来。回家后经常翻阅,用他自己的话说“久而益觉其意趣之丰厚”。以后逐渐萌发了将《峨山图说》翻译成英文,向世界介绍峨眉山的念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峨山图说》是文言文,对于一个粗通汉语,主要教授莎士比亚戏剧、博朗宁诗歌的外国人来说,几乎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虽阅读困难,费尔朴却越读越受鼓舞,在授课之余,开始深入学习汉语,他是罗忠恕的亲密好友,二人常有中西文化交流。费尔朴全心致力于研究《峨眉县志》《嘉定府志》,以及《眉州志》等方志书籍。他不仅埋头于书斋,每到假期,便背上行囊赶往峨眉山进行田野调查,以增强感性认识,掌握第一手资料。经过3年半的努力,费尔朴克服了种种令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在1935年完成了《峨山图说》的翻译。新版中英文对照《峨山图说》改名为《峨山图志》。费尔朴在扉页上写道:“余素爱名山始自召龄,实受吾父之灵感,爰以此书献于吾父费长乐(W Phelps)先生。”</p> <p class="ql-block">1935年华西燕京出版社初版的中英对照”峨山图志“(左)和1979年香港大学再版的”峨山图志“(右)。旧版书市场拍卖价已逾数万美元一本,而新版图书的销量几年已超十万。</p> <p class="ql-block">中文版”峨山图说“ (左)与中英对照版”峨山图志“(右)的封里。是华西人从此把峨嵋从四川走向了世界。</p> 初版”峨山图说“里的图文选照。于右任大师曾为此书题词。 <p class="ql-block">说完华西文学院的背景,再说说美国德州的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贝勒大学是美国德克萨斯州建立的第一所大学,也是美国密西西比河以西半个美国最早的五所大学之一,她最先是一所由美以美教会( Baptist )于1845年建立的教会大学,以文学,医学和法学教育闻名,其教学水平在美国也是名列前茅。华西的美以美会就和她有不少联系。华西的费尔扑教授从成都寄出的华西圣诞卡的德州收信人就是他同在耶鲁大学的文学博士,现任贝勒大学文学系主任和图书馆馆长的阿姆斯特朗博士。贝勒大学的阿姆斯特朗-勃朗宁图书馆也是世界上收集英国著名诗人勃朗宁文物最多的图书馆。费尔扑教授的儿子费尔扑二世成年以后也成为了德州贝勒大学的教授。正是费尔扑的一封圣诞卡和几篇中文诗翻译,把中国的华西协合大学和远在美国的贝勒大学连在了一起。他们交流的文物就现存于贝勒大学的阿姆斯特朗-勃朗宁图书馆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的费尔扑教授写给贝勒大学文学系主任阿姆斯特朗博士的一封信,信中即提到了这些诗词翻译。这份华西大学文学院的信签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高雅端庄,大气凛然,绝对比”四川医学院“的苏式红头信签高明不少。</p> <p class="ql-block">位于德州中部的贝勒大学(Baylor University) 是德州的第一所大学,也是美西最早成立的几所大学之一。虽然这是一所美以美教会创建的大学,但大学的主楼与宾州(美国的贵格州)的多所大学建筑(普林斯顿大学,宾州大学)风格相似:对称,中塔,红砖外墙的贵格风格。有趣的是,华西协合大学的建筑风格(荣度易设计的万德堂,合德堂/赫斐院,育德堂,还包括未建的巨大医学院楼,超大神学院楼,都是与此几乎雷同,大同小异)也是典型贵格建筑风格,不同的是,华西建筑是选用了中国风的灰砖而不是红砖,而中心园塔顶则换成了尖顶的望江楼塔顶,中西结合的文化底蕴在川西和美南组成了世界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贵格建筑家容度易设计的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的万德堂建筑。对称,三端,中高,尖塔,不同的是,容度易完全采用了中式宫廷建筑和成都老建筑的风格和外观,让中西结合完美融合在华西老建筑风格里面。</p> <p class="ql-block">贝勒大学的医学院也是得克萨斯州的第一所医学院,成立于1900年。1943年因为休斯顿的石油工业兴起,经著名的安德森基金会(世界排名第一的休斯顿MD安德森肿瘤中心的发起人)的邀请,贝勒医学院决定从贝勒大学分家独立,并南下休斯顿建立独立的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 BCM)。从此,位于德州南部的贝勒医学院得到蓬勃发展,一跃而成为多次美国排名前10名医学院,并与MD安德森肿瘤中心,德州大学医学中心一起构成了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医学中心。</p> <p class="ql-block">今天位于德州南部休斯顿的贝勒医学院的几个附属医院与教学楼。1943年时,贝勒医学院只有一栋中心有尖塔的小楼。华西的两位美国访问教授黄某和布朗教授都是来自这所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也有多位教授,现在都是华西各科的主任或院长,在都这里进修过。经布朗教授私人出资,老温也有幸在这个知名的医学中心进修学习和工作了近十年。</p> <p class="ql-block">100年前的贝勒大学就和华西协合大学建立了友好的联系,虽历经了巨大的历史变革与强行驱逐鞑虏,贝勒与华西相连的根基并没有弃断。改革开放以后,1977年,曾任美国内分泌学会主席的贝勒医学院内科主任布朗教授退休离职。他的第一选择就是要到华西医科大学来免费做一年访问教授。他说:”北京上海的名牌医学院不是我去的地方,我不会去,那里的”名声太高“,不适合我。我要去的医学院是位于中国西南的华西医科大学,这是我在贝勒大学听到过的最好的教会大学。我要把我几十年在美国学到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去和中国的医学生们交流分享。”</p> <p class="ql-block">贝勒的布朗教授(华西人称他”老布“)在华西钟楼附近与时任华西医院的内科副主任李秀钧教授(右)及老温的合影。三个人的衣领都偏大而且都佩戴着华西医科大学的红色校章。</p> <p class="ql-block">美国名校贝勒医学院的布朗教授在华西的一年时间里,不要工资,免费为华西的医学教学贡献他的全部力量,他把自己几十年收集的华西没有的全部美国医学科学院杂志和美国内科学杂志包机空运到了成都,捐给了华西医医科大学图书馆,华西的曹泽毅院长(也是后来的中国卫生部长)在春熙路口的成都朵颐餐厅为此设数桌盛宴感谢布朗医生的华西情。布朗也把他带来的数十本医学图书全部捐给了华西医院内科住院部,他说:”很难想象一个大学的医院里没有医学图书馆,我每天查房都要查阅医书来核实或探索自己的诊断“。他夫人原是贝勒医学院的护士长,现在则在华西医科大学的英语系全职免费教授研究生的英语教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布朗教授的华西一年中,享福最大的应该是华西医科大学的第一个6年制全英语医学班(医80级)。它们的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全部用英语授课。布朗教授正好赶上了他们的临川实习这一年,所以他们的内科临床教学全部由布朗教授一人担任。这是改革开放后华西的首次英语医学教育试点。由于布朗医生的精心培训,这批医学生得到了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由美国第一流医学教育专家亲自指导的高质量医学教育培训。如今他们已在中国和世界各地钻研医学,治病救人。 他们中的许多同学在中,美,欧,加的各大医院,医学院,或世界顶级药厂里服务人民。应该说布朗医生的杰出教导是他们成功的关键。</p> <p class="ql-block">华西全英语医学班的医学生与布朗教授在医学院楼门前的合影。布朗医生左边是主管医学英语教学的华西教务处处长,内分泌科张存泓医生,左边是主管内科英语教学的内科副主任,也是内分泌科的李秀钧医生以及心脏科的罗雪琚医生。这是有史以来华西医学训练水平最高和教学最成功的一个班。</p> <p class="ql-block">布朗医生在周末常来老温在南台村的10平方的家里做客,由于空间有限,大家只有坐在床边留影。布朗医生拍着小女儿的身体说:”快长大吧,我们以后的事业要等你们来接班哟“。为报答师恩,努力成长,小女儿目前已成功在美国医院做了心脏科的专科医生。</p> <p class="ql-block">布朗医生除了训练80级医学生以外,也是内科王曾礼主任和老温的亲密朋友。他曾送了王主任一整套专门订购的内科教学幻灯片,他也时常请老温去他在华西的家里吃饭聊天。他离开华西回美国后时常惦记老温的出国学习一事。因看见老温考试通过了国家公派出国名额但一年后几经周折仍无法竞争到学校的出国名额,于是联系了美中友协主席出飞机票钱,他自己出资巨款捐赠贝勒医学院,指明专用于老温在贝勒的一年学习费用。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和一心贡献华西的态度也是国内少见,并值得大家学习的国际无产阶级和新时代白求恩的优秀品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延续华西与贝勒的联系,布朗医生回国后又推荐他的后继人,贝勒医学院的下一届内科主任,时任美国消化内科协会主席的林奇医生在退休后也来华西免费教学一年。可惜在他与华西石院长联系时被石院长婉拒。石的回答是:“虽不要工资,我们没有钱付他在成都的住房费”。石院长亲自给我说过,华西每年要花费几千万的礼品费,有五个代表专驻北京为华西竞选院士各处出钱送礼,以增选票。诺大的华西医院竟然没有钱付一个义务来华西免费教学的美国医学名人的住房费,实在有些令人费解。布朗医生也对此十分沮丧,当然他费心重新建立起来的贝勒-华西交流平台也因而从此断裂。</p> <p class="ql-block">布朗夫妇自华西回国后搬到了位于新墨西哥州的桑塔非市居住。我们在美期间每年圣诞假期都要开车一整天多去他家里去看望布朗夫妇。他们在这个山坡上的房子里住了十年,然后搬入了该市的老人公寓,直至90多岁去世。</p> <p class="ql-block">说完华西与贝勒的背景,我们也就转回正题,即欣赏华西文学院中国学人的英译中文学水平。华西协合大学文学院的费尔扑教授转发的三段华西人翻译的是诗歌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的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 (Alfredlord Tennyson)的一首诗。丁尼生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及最具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准确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看法及兴趣,这是任何时代的英国诗人都无法比拟的。华西人翻译的这首诗名为”墙花“(Flower in a Crannied Wall),英文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Flower in a Crannied Wall-</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Flower in the crannied wall,</p><p class="ql-block">I pluck you out of the crannies,</p><p class="ql-block">I hold you here, root and all, in my hand,</p><p class="ql-block">Little flower—but if I could understand</p><p class="ql-block">What you are, root and all, and all in all,</p><p class="ql-block">I should know what God and man is.</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篇译文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体裁,由胡诺先生翻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墙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墙隙幽花自然红,</p><p class="ql-block">天然美丽富而充,</p><p class="ql-block">根株拔出奇无尽,</p><p class="ql-block">瓣萼观来妙莫穷,</p><p class="ql-block">把玩手中生感触,</p><p class="ql-block">思维心内启愚蒙,</p><p class="ql-block">世间人物安排巧,</p><p class="ql-block">皆是苍天造化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由华西胡诺先生翻译的丁尼生的”墙花“。 <p class="ql-block">第二篇是新诗体裁的翻译。由周明勲心先生翻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墙缝的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墙隙内长的花儿,</p><p class="ql-block">我把你从隙里扒出;</p><p class="ql-block">你的全身和根儿,</p><p class="ql-block">都被我的手掌握着。,</p><p class="ql-block">微小的花啊!</p><p class="ql-block">我若尽知你:根儿,茎儿,枝儿,叶儿是怎样生活,</p><p class="ql-block">我便明白天人的来源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华西人周明勲先生翻译的丁尼生的”墙花“。</p> <p class="ql-block">第三篇是华西常先生翻译的另一篇新诗体裁,译法与上一篇非常相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墙罅里的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墙罅里的花啊,</p><p class="ql-block">我将你由罅里扒出来,</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所有的根儿茎儿叶儿,</p><p class="ql-block">并带着罅里泥沙都手中握着,</p><p class="ql-block">微小的花儿啊,</p><p class="ql-block">倘若我能识得在这里你</p><p class="ql-block">所有的根儿茎儿叶儿,</p><p class="ql-block">并带着罅里的泥沙,那么我就能知道天人为何物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华西人常先生翻译的丁尼生的”墙花“ <p class="ql-block">当时的旧诗体裁翻译,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有序。而两篇新诗风格与现今或有不同,但仍有不尽诗意。费尔扑教授能喜欢这些翻译并介绍给他在美国的诗词界朋友,想来他是非常喜爱。费尔扑为翻译文言文的”峨山图说“在中文修养上也是下了不少功夫。应该说是有一定中文文学水准。他后来写出的中文词句,连华西的中国学人都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例如,在”峨山图志“翻译完成后,费尔朴用中文写了一篇《峨山图说序》,简略描述自己对峨眉山的感悟,以及翻译的经过,洋洋洒洒近两千字,一个华西洋人教习,能写出如此的中文,实在令人感慨不已:“余复为峨山而神往,盖数百年来之醉心于此山者固不胜枚举。尝结伴香客,攀临此山之巅,深入檀林,遍谒神殿。严冬则积雪莹莹,盛夏则芳草青青,晨则旭日初升,金光灿烂,夜则皓月当空,银色荡漾,于是乎始睹此山之真面目焉。”这些文辞优雅,半白话文半文言文,不但让人疑惑他是否是外籍洋人,也许还会让今天一些中文系毕业的中国学生汗颜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华西学子在德州发展成长的医生,教授数不胜数,人数多达数百,其中不乏名人精英。同是布朗医生的好友,也曾在贝勒医学院担任过电生理中心主任的华西77级校友朱伟曦医生就是其中一例。布朗医生曾对我这样赞扬过朱医生:”一个贝勒医生能在一年时间内,在美国心脏科杂志和循环杂志等一流学术期刊一年内发表多达10篇学术论文的医生,我在贝勒工作了30余年,这是第一个“。朱医生也曾被休斯顿纪元报评为过休斯顿的十大杰出人士。他在贝勒医学院担任电生理中心主任期间还发明了世界首创的用射频消融治疗心率紊乱的新技术,此技术很快得到医疗界的认可,并迅速传遍世界,也包括中国和华西医学院。无数的心脏病人已因此获益得治。布朗医生对此十分自豪。这是贝勒的光荣,也是华西的荣耀。朱医生也常去远在新墨西哥州的布朗医生家探望,他们之间的华西情的确非常深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目前在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工作的朱伟曦教授是华西77届校友,曾任德州贝勒医学院内科电生理教研室的主任。他也是贝勒医学院原内科主任布朗医生最喜欢的华西校友。布朗主任曾这样表扬过他:“这是我在贝勒医学院30多年里接触过的最杰出的医生之一。”</p><p class="ql-block">在新墨西哥州的布朗医生的华西情并未消减。他也曾带一个新墨西哥州的美国医生团队来成都参观地处中国西南的华西医院。也在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华西医学院毕业生(毕业后曾分配到成都中医学院工作)开创的美国中医学院作不少辅助工作,除常去学院讲学交流,每年的美国中医学院的学生都要到布朗所在教会聚餐过节,等于他在美国援助华西的工作和贡献。</p> <p class="ql-block">老温为德州华西校友会设计的会徽。华西钟楼位居正中,德州的独星州州旗位居其后,显示华西精神在德州的发扬光大。德州的州旗非常美国化。国旗上53颗星里选了一颗,红蓝二色中的各选一条,这应该是美国最完美的州旗。不加狗熊或棒球等“州独”花样,全部采用纯国旗元素,是德州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最佳典范。</p> <p class="ql-block">这是老温当年为休斯顿德州医学中心的华西校友会设计的的会旗。有德州州独星旗和华西钟楼的校友会的会徽位居中央上方,邓小平书写的华西医科大学和英文的德州华西校友会名称大方突出。鲜红的旗色象征着基因的正确,鸡蛋黄的文字与国旗同色。华西和贝勒的百年友谊正由数百在德州的华西学子传承光大。</p> <p class="ql-block">综上,华西文学院近百年前冒出的一朵文学小花,引出了华西协合大学与德州贝勒大学的百年不尽联系和繁花开放。从费尔扑博士到布朗博士,他们都是对华西无私奉献的洋人高人才子和华西学子们的外来恩人。华西协合的确是一所中外合力,协合办学造就的名牌大学。华西的华人与西洋学者,个个德才兼备,造就非凡。从罗忠恕到费尔扑,从费尔扑到布朗,都是为华西增光,为中国添力的人才。可惜,他们其中的这两位后来都在华西默默无闻,烟消云散,布朗教授也只组织医生团队返校回观了华西一次,他的继任美国名医也再无缘于华西。这是华西的悲哀,也是校友的遗憾。</p><p class="ql-block">愿华西与贝勒的友好交流能天长日久,不断辉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1. 10 写于 北国谐宁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