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吉祥

开明谦和

<p class="ql-block">2021年11月19日</p> <p class="ql-block">2022年11月19日</p> <p class="ql-block">知幻即离,不假方便</p><p class="ql-block">离幻即觉,亦无渐次</p><p class="ql-block">龙华寺的名称来源于佛经中弥勒菩萨在龙华树下成佛的典故。与其他寺院不同,龙华寺的第一进殿是弥勒殿,进入弥勒殿,迎面是笑容满面、袒胸露腹的弥勒的化身——布袋和尚。</p><p class="ql-block">据传,龙华寺是三国时期孙权为其母所建,距今已有1700多年,然而有文献记载可考的历史是龙华寺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北宋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龙华寺更名为“空相寺”,于宋、元交替之际毁于兵灾,如今尚有赐“空相寺”额、今寺碑残石留存。其后,多次毁于战火,经历代重修,今寺为清光绪年间重建,依照宋代伽蓝七堂制。明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恢复了原名“龙华寺”。明万历二年(1574)赐名“大兴国万寿慈华禅寺”,寺名仍沿用龙华寺。寺西之桃园,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辟为血华公园,后改名为龙华公园,今为龙华烈士陵园的一部分。1959年,龙华寺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龙华寺的中轴线上由南到北依次为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方丈室和藏经楼,共六进殿堂。</p><p class="ql-block">自1991年起,每年的12月31日,龙华寺举行迎新年撞龙华晚钟活动,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被国家旅游局定为国家级旅游项目。</p> <p class="ql-block">进入弥勒殿,迎面就是当年佛祖指定的接班人塑像。他笑容满面,袒胸露腹,活脱脱一个平民百姓的布袋和尚。塑像两边,两幅对联非常醒目,很有哲理,发人深省。一副叫,“大度包容永修戒定慧,笑容长现已无贪嗔痴。”另一副则非常有名,“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是付之一笑。”意思是宽容大度和慈祥笑容,可以克服凡人身上的贪嗔痴。佛教认为,<span style="font-size: 18px;">贪嗔痴“</span>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贪,是对顺的境界起贪爱,心里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而嗔,则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会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最后这个痴,代表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佛教把贪嗔痴称作“三不善根”,时刻提醒人们,克服不了这三个毛病,做人不仅不会开心顺心,而且于己于人都是祸害。</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有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早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将大儒大道和大释有机结合了起来,成为人们对待人生对待社会和对待发展的一种哲学思想。齐家治天下,修生养性格。而苦于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饥饿贫穷,民不聊生,一个美好的境界和辩证的世界,没有良好的物质基础作为承受,每每都当做了空谈误国的理论而遭到抛弃。如今,在衣食无忧科技进步的情况下,重新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许多道德愿望都得到了证实,许多思辨思维的理性光芒得到了共鸣。</p><p class="ql-block">西方宗教常常让人思考死亡的问题。“如果死亡,你会选择什么方式?”其实,仔细想想这不仅仅是生活问题或思想问题,而是个人的哲学问题,涉及到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生活境遇等等。同时,也可能每一次思考的结果、答案会不一样。但是,我觉得那些把这个问题挂在心上的人,他的性情一定是豁达的,心底才会是善良的,他的生活也是精彩的。中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不仅提出了这些极端人生课题,在如何面对现实方面做出了非常美好的解释,让你在困难面前做得更加淡定、潇洒和自信。用理性和包容对待社会,拥抱善和美,摈弃假和丑,用建设者的态度让社会更好,寻找更饱满的人生意义。</p> <p class="ql-block">1991年的春天,刚20岁出头处于热恋中的我们步入龙华禅寺,祈祷未来的日子顺顺利利、将来的人生平平安安!</p> <p class="ql-block">传说龙华塔是三国东吴孙权为歌颂母亲功德以及孝敬母亲而建,又称为报恩塔;与佛教关系密切,做存放佛教舍利之用,故又称舍利宝塔。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吴越王钱俶重建,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期间经历柴火和雷电灾害、日军飞机轰击等破坏;文革时一些人打着“破四旧”的旗号,用绳索套住龙华塔,欲将塔拉倒,还企图用汽油焚烧,好在居民们竭力反对,未能得逞。龙华塔系砖木楼阁式塔,八面七层,总高41.03米。经人民政府几次大规模拨款修缮,龙华塔不仅保持了纤细、轻灵和飘逸的视觉效果,而且融入了吴越文化元素,成为典型的地域性建筑和中外合璧的建筑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