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下的故事-就馋徐记烧饼这口

摩崖

本人忙里偷闲,经常从五公里的三环外直扑二环内白塔下徐记烧饼。自打两年前烧饼铺子搬走我才发现少了点嘛伍的。此间,白塔下的安平巷街面倒是清净了,可是我等馋虫的念想算歇菜了。<div>题外话:有朋友说,那不是政府给徐家在西四一个室内菜市场安排地方了吗?还有报道说,在马连道终于有了徐记自己新门脸等。其实论北京卖芝麻烧饼口杯不错的买卖多了。比如鸦儿胡同李记,牛街等地还有,但是什么能比得上白塔下天时地利人和。想当年,徐记家也不是没有机会办全手续,只是一拖想必肠子都悔青了。我们不能妄言改革有时朝令夕改,但是想想房改吧,咱们的榆木脑袋也就事后才得以开窍。</div> 2016年的一天,俩老外就不明白了,这小小烧饼门脸前怎么每天每都这么火,烧饼售罄队伍才散。 炸豆腐或是素丸子汤一定是从滚开的热锅里舀出来,撒上少许韭菜末,淋上点辣椒油,齐活。当您咔嚓咬一口刚烤出炉的烧饼,鼓起来焦脆的蟹壳上的芝麻会崩落到汤碗之中。享用这道物美价廉、稀干搭配、老少咸宜的小吃组合,感觉就一个字儿,美。直到您一抹嘴走人,临了您嘬着牙花子,那牙缝里的韭菜渣和芝麻粒儿的香气还在口中荡漾。 更多食客不在乎街餐(2016.9.4.)。一位善良孝顺的姑娘回复本图文,她看到这张80多岁奶奶的照片,泪流满面。因为她老人家生前会走走坐坐推着轮椅去享受徐记那碗丸子汤。笔者还记得,徐记家的女婿每每都会不让奶奶排队,直接把汤端到奶奶的桌前。的确,真实的现场照片能够带给了白塔下亲人们内心的记忆,感谢徐记,感谢奶奶的孙女儿。 烧饼与汤共舞是老北京平民真正的快餐,这儿不太有翻桌的麻烦。就餐,您挤上一个贴墙的条桌角、或是蹲在墙根儿、或是站在当街,便体力恢复热灌全身。自打明朝天启年间,除了京城第一大庙会,便是这白塔下咱劳动人民的露天食府。 徐记掌柜亲自带领伙计们干活儿,一如既往。整个北京城从来没有自己的地方菜系,徐记烧饼不过就是北京经典小吃,谈不上有什么独门绝技,但是操作绝不敢偷工减料,老北京小吃讲究规矩和信誉。徐记烧饼存在也就二三十年,靠两代人赢得了白塔下平民的心。 徐记烧饼只有前厨加门脸,餐位就是路边及小胡同内靠墙。在前几年北京城的“疏解整治促提升”的政府行为中被迫挪窝,主要原因是经营的房屋属性并非商业性质。您主张保留虽合理却难合法。可惜啊,徐记烧饼好不容易用数年打拼出一个品牌撤了。与此同时,又有多少白塔下的馋虫不得已牺牲了这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