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熬”到老时仍未休</p><p class="ql-block"> 郝洪山</p><p class="ql-block">今天,10月2日。是我和妻子结婚三十九周年的纪念日。早在2002年10月2日我们结婚二十周年的时候,我曾经有感而发地写过一篇“熬过二十年”的文章,记得当时的《新疆广播电视报》副刊还登载了这篇小文。往事历历在目,如今却又已经是过去了有近二十年了……</p><p class="ql-block">在自己还是个小年轻的时候,对“熬”这个字一直还是有些误解的。那时总觉得“熬”,就是只有“难熬”、“苦熬”和“煎熬”的意思。一直到了当年我和妻子终于“熬”到了二十年的节点时,我才从我们夫妻共同生活的“锅碗瓢盆”和“摸爬滚打”的斗争实践中,领悟到了“熬”的另外一种积极的、正面和健康向上的含义。而且,我当年在写那篇“熬过二十年”的文章时,自己还专门从新华字典上找到了这样的一种理论根据。</p><p class="ql-block">“熬,[áo],1.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粥。2.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去掉所含水分、杂质,把东西放在容器里久煮:~盐。~药。3.忍受(疼痛或艰苦的生活等):~夜。~苦日子。”我以为,夫妻之间的“熬”之正解如“2”,即,“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去掉所含水分、杂质,把东西放进容器里久煮”。其实,“熬”的意思就犹如“煲”的意思一样。凡是能慢慢“煲”出来和经得住“熬”的都一定是最“靓”的、最“好”的和最有营养的。🤭🤭🤭</p><p class="ql-block">或许自己是井蛙之见,我至今都还不太相信,在现在这个越来越个性化的时代,是不是还能够会有那么一种一辈子都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夫妻关系。更何况,“忍”与“熬”还是有着根本不同的。毋庸讳言,在我和妻子这一路走来的三十九年时间里,我们曾经“互熬”的过程中不仅走过得是风雨交加,而且走得是电闪雷鸣。甚至还都曾有过分道扬镳之言或一刀两断之势。</p><p class="ql-block">尽管说起来,我们两个人的确也并不是谁都离不开谁。但重要的是,我们却的确也一直是谁也没有离开谁。并且,就这样一路争争吵吵地“熬”了过来,“熬”到了今天的儿孙绕膝、“熬”到了今天的花好月圆。或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依然还做不到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相敬如宾和举案齐眉。但毫无疑问的是,我们却一定还会这样继续地“熬”下去……</p><p class="ql-block"> 2021.10.2.周六.</p><p class="ql-block"> 于乌鲁木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