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当第一次跨入叶盛台门,那个时候的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屈指一算,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可是,我一直以来不知其名。直至现在才得知,原来那个地方叫叶盛台门!叶盛台门与我家乡华舍老宅隔河相望,近在咫尺。在旧时的华舍汇头街,叶盛台门也算得上是繁华的地段,它坐落于朝东街仁裕烧饼店与剃头关水家之间。叶盛台门其貌不扬,幽暗中诉说着古朴而柔美。叶盛台门听是台门却没有门,与过去式的朝东台门一个样,都是屋楼下的一条过道,仅此而已!小时候,我常常去那个地方,久而久之便成了叶盛台门内的一个常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28, 128, 128);"> 朝东街叶盛台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走进叶盛台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大道地,左侧是华舍小吃部后厨房,每次路过总能见到师傅们忙碌的身影,有做肉包、糖包的,亦有下各种面条、馄饨的……饭店的馄饨、肉丝面口味独到,名扬四方。平日里,凡家里来了客人,奶奶总是叫我拿着一只搪瓷大杯子,去小吃部买点心招待。一般情况下,给男的客人买二角四分钱、二两半粮票的榨菜肉丝面,若胃口大点的人还要加一;女的客人则买一角钱、一两粮票的馄饨。由于长此以往的去小吃部,因此对里面工作人员的几张面孔都是比较的熟悉。有目光炯炯的陆师傅,唠唠叨叨的凤林师傅,默默无闻的阿香师傅,还有打打杂差的大姆、三姆,耳熟能详的锡松师母、美霞恩娘等,她们干活勤快利索,杀鸡宰鹅,剁肉洗菜,洗盘端碗等样样都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8px;"> 小吃部后厨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叶盛台门右边跨上台阶,是一幢三间朝南的楼房,堂檐正门朝南,门口是一个廊下,左右二间对称的房屋门对着门。堂檐屋和隔壁以西的一间,是小吃部大姆的住宅,那位大姆在我儿时的记忆里,是一位白白胖胖的徐娘半老,圆圆的脸蛋,常年剪着齐耳的短发,额上箍着黑铁丝头箍,慈祥的面容和蔼可亲。她在当时的小镇上,也算得上是一个优雅脱俗的女人。堂檐以东的一间是施家住宅,施家男主人常年在外工作,女主人在家养儿育女,操持家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28, 128, 128);"> 小吃部工作的大姆家及施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叶盛台门直冲是一幢三楼三底的房子。噢,不对!应该是四楼四底吧。最左边的一楼一底,由于房屋正面与小吃部厨房的墙壁相连,隐藏在里,一时半会看不到屋,唯一能见到的只有墙头吐出的地方,朝北处正好是一扇门,那是明徳姆妈的住宅。中间是纪友姆妈家,他们在此台门内,是唯一的农民人家,故在道地的顶端搭着一间猪栅。纪友姆妈家北首的二间楼房,是吉堂师傅家。儿时看到的青砖灰瓦、屋顶上长着青青瓦松,袅袅炊烟,灶台炉火。还有吉堂师傅自制剥皮鱼干,当将成品时,吉堂师傅总是手拿一小瓶糟烧,然后往嘴里一喝,再喷向剥皮鱼干。在我生命里,这都是永不褪色的记忆。那时吉堂师傅的大儿子为了响应毛主席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因为是支农,生产队有稻谷可分,故在家后面的小屋披里也养着一头猪,稻谷轧后的米糠供养肉猪。吉堂师傅夫妇都是在食品厂工作,吉堂师傅是厂里腌制食品的技术能手。吉堂师母体态肥胖,对人和和气气,整天笑咪咪的。她经常坐在学校门口,看管大操场晒着的笋干、桃干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18px;"> 从左排起:明徳姆妈家隐藏在内的一间,然后是纪友姆妈家、吉堂师傅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叶盛台门外道地基本介绍完毕,接下来就来说说里道地吧!走过吉堂师傅家的过道,那里有一间小小的平房,里面住的是一位皮鞋金福,金福师傅的儿子在外工作,年轻时还是一位篮球健将。再往里面进去,是爱花恩娘的家,爱花恩娘夫妇也是在食品厂工作,爱花恩娘对丈夫有个专利的昵称——老宝。老宝是食品厂的领导骨干,徐长水为第一把手,老宝则为第二把手。香糕姆妈家,也就是小吃部阿香师傅的家,他们三代同堂,香糕姆妈和她的儿媳同样也是在食品厂工作。阿海伯伯家,他们住的是二间楼房,过去也算是富裕人家。阿海伯伯其中的一个女儿,是嫁给后园渡吴家做媳妇的。老朱嬷嬷家,老朱嬷嬷来自四川,她个子不高,皮肤白皙,体态丰盈,篷松的头发后面扎着卷卷的小马尾。那时,她是在二居委会的厂里工作。丈夫老朱曾在汇头的双面街上,与麻子岳林夫妇一起卖过香烟,也许香烟老朱的称呼就是由此而来。依稀记得香烟店位于大木桥与行二桥之间,旁边是大头泉林的一家小吃组,对面是卖蔬菜瓜果的联购。当汇头街河沿的一排房子拆掉后,然后小吃组搬迁到大木桥头的另一边,也就是布店的对面。香烟老朱便成了小吃组的其中一员,他操着外地口音吆喝着:唉,荫凉白糖棒冰到了!面饽饽五分一只,粮票勿要咯!老朱出生于温州,原系被抓壮丁的国民党士兵,然后参加抗日战争,曾遭敌枪击中数枚子弹,留存体内直至暮年都没取出。抗战结束后,他们来到华舍,先是在朝东台门内租住房子数年,随后到叶盛台门内买下两间平房。文革时期,老朱家也被抄了,好在老朱机灵,将家中的金银首饰沉入腌菜缸底,逃过一劫。老朱夫妇膝下多子多女,那时候台门内的前后道地里,孩子们追逐嬉闹的场景还是历历在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28, 128, 128);"> 过道口一间平房是皮鞋金福的家。径直往内进去,是里道地的爱花恩娘、香糕姆妈、阿海伯伯、老朱嬷嬷等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叶盛台门从后道地返回到吉堂师傅家的过道口,然后往北推开吱吱作响的双扇木门进去,那是董老师的家。在一条青石板路的左边,有一块菜园。径直往里走,是一幢二层楼房,楼房对面有一间灶房。过去,这样单门独户的人家是极稀少的。让人感觉空旷幽静,是一处舒适宜人的安身之地。相传此居来源于华舍的一户富豪人家,赵乾尧的二祖父——赵京生的家,京生二店王在这个地方曾经开过永裕绸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color: rgb(128, 128, 128);"> 董老师家的墙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细数过往的记忆,回味历史的沉淀。老街、老屋、老风情……随着岁月的变迁,叶盛台门依存,但已物是人非。人们常说:年纪越大对儿时的情景越是挥之不去。不错,是如此的刻骨铭心!对我而言,老房子一直是心目中的家乡标志。那里曾有我天真烂漫的童年玩伴,纯洁无瑕的少年学友,真诚友善的青年共事……你是我永远的牵系!</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