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洞天绚丽风光

大红袍茶馆(513户外)

<p class="ql-block">白塔山1553、笔架山1537,是武夷山市西南面最高的二座山峰,因从小在这山中长大,对这二座山我是相当有感情的;今年的国庆,本是儿子大喜的日子,因疫情影响,只好延后;这么好的日子,这么好的天气,趁着假期,赶紧出去走走,如果还有驴窝在家里,我想一定是被驴踢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考虑到国庆期间,有可能人满为患,提前就做了计划,1号早8点准时从市区,目标——“白塔山烧香顶”。如我们的预期,车10:30到达龙济道院,没敢停留,背起背包,直接上烧香顶,烧香顶面积不大,可搭帐篷的地方不多,我们5个帐篷都找到了合适的地方,刚搭好10多分钟,第二批来顶上露营的驴友也到了,看到我们把好位置都占了,那位驴友也急了,大声喊叫他后面的队友,“快妹姐啰,冇候姐啰”!顶上共搭了11个帐篷,还有更后面来的驴友只好把帐篷搭在半山腰,1号这天在白塔山过夜的有六七十号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这是第七次来白塔山了,本只想好好欣赏云海观日落日出听山风呼啸,不想再写白塔山的美篇了,看到天这么给力,大家玩的好开心,拍了许多美照,在崖下又发现了“石塔”,不把照片收集一下可惜了,再写白塔山又不知写些什么,请大家见谅,只好把装酸菜的老坛拿出来洗洗,再装点新酒啰。</p> <p class="ql-block">  "白塔山 云蹬十八盘,山趾跨崇安、建阳、邵武、铅山四邑,……比高1226公尺(黄岗山比高1725公尺),幅员南北14000公尺,东西6000公尺,……武夷山(指景区)发脉于此。"这是前人对白塔山的描述。</p> <p class="ql-block">  白塔山位于武夷山西南,海拔1553米,是武夷山市面最高的山峰,属于武夷山市星村镇与建阳市麻沙镇的界山;在武夷山水庄后面的小山丘上或景区的晒谷岩上就能看见白塔山和笔架山,如果站在曹墩村的公路边,白塔山就看的更清楚了。白塔山因山体似塔状而得名,又因"山巅有石特峙,黑白层分如浮屠,夜间常有光,又名"天灯山""。</p> <h1><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  这就是白塔山传说中的那块"黑白层分如浮屠,夜间常有光"的那块巨石。</span></h1> <p class="ql-block">  传说唐贞观十五年(641)有钱、刘、李三女子在此修炼升仙,后人尊为三皇元君,(传说这李姓女子为唐高祖李渊之女,因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为一党;玄武门之变后,害怕遭到李世民的报复而逃到此山)。白塔山南侧有龙济道院,建于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康熙年间一度成为"匪窝",康熙十六年(1677)靖南王耿精忠余党,邵武籍人江几(外号:江拐子)、杨一豹占据黄岗山、白塔山、大竹岚等处起兵反清,游击韩六合和知县金章率兵抵抗,十九年(1680)被巡抚吴兴祚、巡道佟国佐招安投降;《光泽县志》记载:“清康熙十六年,江几、杨一豹造反,主要活动于北乡。历时三年。至十九年,巡抚吴兴祚招降江几;知县金鸣凤降杨一豹。”康熙三十二年(1695)顺昌王岩泉聚众在白塔山起兵作乱,知县孔兴琏命令崇安周村人吴圣德招募乡勇清剿镇压,在白塔山东南面的新冯山将这伙匪徒围歼,王岩泉被俘,(新冯山下一村庄叫新冯村)。</p> <p class="ql-block">  清道光十年(1830),由道人张道圆主持重建,道观屋顶全部使用铁制瓦,这些铁瓦大部分由香客从星村、黎源、曹墩、长坪背上山,文革期间这些铁瓦被运下山炼钢铁,现在就剩下这几块供游人观赏。</p> <h3>  1982年后由乡民投资重建,恢复宗教活动。</h3> <p class="ql-block">  80年代以前,由于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龙济道院已破破烂烂,屋顶的铁瓦已被挑下山去大炼钢铁了(被麻沙镇挑走),但是上白塔山的路还是很干净的,这是为什么呢?在这“破四旧”的年代,是谁吃了豹子胆,还敢来拜佛,其实是公安部门为了防止“特务”躲在这山上,命令“四类分子”经常来此打扫,这些来打扫的四类分子大部分是黎源的人。</p><p class="ql-block">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白塔山、莲花山一路发生抢劫香客供品,还有摆放在道院案几上的供品(苹果、桔子、花生)经常遭到"洗劫",几乎都是四新的"小毛贼"干的,庙会时打群架,都少不了四新的"好汉"。</p> <p class="ql-block">  从四新十三公里至白塔山山巅,全程6.5公里,这条路从明朝至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了,经多次修缮成为武夷山最美的朝圣古道,沿途树木遮天蔽日,清爽宜人,还有"母猪"陪你戏耍,这"猪母岩"那可是长得惟妙惟肖,鼻子、下巴、臀背部像极了,真想骑着她上白塔山。</p> <p class="ql-block">  饭盖石也值得你驻足欣赏。它见证、记载了清嘉庆十三年(1808)下梅茶商邹太和出资善修白塔山道路的善举,这些年依托武夷山这片山水,靠茶起家的还真不少,成了响当当的人物,不知道他们何时回哺这片山山水水?</p> <p class="ql-block">  饭盖石摩崖石刻:祈保长男钰成人长大,寿命延长,嘉庆十三年……</p><p class="ql-block">传说下梅村有这个习俗,每当家中有长子(或长孙)出世,有钱人家就要出钱修路,穷人家没钱就出力,把路边的草劈一劈,总之都是善事,不知道现在这习俗还有吗?</p> <h3>武夷山最美的朝圣古道</h3> <p class="ql-block">  从界碑处到白塔山巅约1500米,俗称"烧香顶",山顶一石屋约40平方米,门首刻"白塔洞天 清道光十年"字样,屋内供三皇元君神像,距门前十多米处有四根石柱,靠西侧二根刻有:"天然笔架之山 神仙栖息之所"。东南角石柱刻:"…大明万历十四年…"等字样。</p><p class="ql-block">从地界上来看(分水),“烧香顶”应该是坐落在武夷山市的地界。</p><p class="ql-block">历史上白塔山龙济道院一直由星村镇新冯村(新盘)管理,香客也主要由星村黎源、曹墩这一带上山进香;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因龙济道院主体座落在麻沙镇溪头村地界,管理权被溪头村争去,由于镇里的干涉,真正的管理权在麻沙镇。如果是这样,那么红星村是不是也可以来争这个烧香顶的管理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烧香顶后拍的星轨。</p> <p class="ql-block">  笔架山位于白塔山西侧,距白塔山直线距离约3公里,这里为什么会刻上"笔架山",真的让人匪夷所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笔架山</span></p> <p class="ql-block">  其实真正的白塔山顶是在石屋后(约300米)的那个小山头,现在上面架设了观测塔,这才是海拔1553米的地方,这里原来还有一个测量标志(三角点),现在也不知去哪了。去白塔山的驴不少,知道那里有个测量标志的人还真不多。</p><p class="ql-block">塔下有天然的石窟、仙人床,还有摩崖石刻“元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白塔山元海,天然石窟,打坐的好地方,接天气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元海,元气满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仙人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五福洋工区遗址</span></p> <p class="ql-block">  80年代中后期,为了生产的需要,建阳县林业局修筑了从"长坪"通往白塔山的林业公里,在半山设立了"五福羊工区",听说在这个工区的工人,都是比较"老卵"的敢跟领导对着干的职工,被"发配"到这个工区来干活;自从通了公路,让许多朝圣者有了第二选择。</p> <h3>元海</h3> <p class="ql-block">  现在有多个地方可以上白塔山,如果你选择徒步的话,最佳地点是从四新的十三公里开始爬白塔山,从十三公里到白塔山山顶全程6.5公里,从玄天观到白塔山顶约3940个台阶,如果当天来回,建议:上山的时候直接去爬白塔山,下山的时候再去(绕道)"莲花山道院",这样可以节省体力。</p><p class="ql-block"> 经常爬山的驴友上白塔山是不成问题的,如果是新手分配好体力,选择好休息地点是很重要的,以下这些休息点可供驴友们参考,第一休息点:玄天观,休息10分钟;第二休息点:猪母岩,休息20分钟,利用休息时间跟母猪合影;第三处:半山亭,休息10分钟;第四处:饭盖石,休息10分钟;第五处,界碑点,休息10分钟,然后登顶,或不休息,直接到龙济道院休息。</p><p class="ql-block">可以开车上去,用SUV比较好一点,从卡口到白塔山烧香顶约23公里,从武夷山市区乘车去约100公里 。</p> <h3>玄天观 第一休息点10分钟</h3> <h3>猪母岩 第二休息点20分钟</h3> <h3>半山亭 第三休息点10分钟</h3> <h3>饭盖石 第四休息点10分钟</h3> <h3>界碑 第五休息点10分钟</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另外,还有一条非常好的穿越线路,从四新的摩天岭—笔架山—白塔山—烧香顶—13公里,全程约16个公里,有兴趣的驴友可以走走,笔架山山上有成片的杜鹃林值得一看,这条线路零点、刘野首次顺利穿越成功。</span></p> <p class="ql-block">杜鹃林,成片的,约有3万棵。</p> <p class="ql-block">摩天岭—笔架山—白塔山—13公里穿越动态图。</p> <p class="ql-block">在探访烧香顶四周时,在崖下发现了这个“石塔”,这是下半部,应该还有上半部,上半部是怎样的造型?原来是放在什么位置?是谁把塔推下了悬崖?有文字记录吗?希望将来有缘再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李华、李建武帮忙抬上了烧香顶。</p> <p class="ql-block">三人合影留念,记录这石塔重上烧香顶。</p> <p class="ql-block">享受风餐露宿,邀日月山川共饮。</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我们的兄弟部队,i513团李师长,也带着大部队来了;估计台海局势有所缓和,不然他是没空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充满阳光,充满激情的江老师也带着她的精干小分队来观日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休闲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野猪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蚯蚓也很兴奋,被大家吵的睡不着,跑出来溜达,把我吓一跳,有小指头这么粗,还认为是条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这次的日落日出都不错,但跟黄岗山,大香炉山还是没的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15px;">我们站在山上,觉得自己比山高,风光无限;殊不知,没有山,还能这么风光吗?更不要提山以外的风景了。</span></p>

白塔山

烧香

休息

道院

笔架山

分钟

驴友

武夷山市

武夷山

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