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黄的材料纸 难忘的战友情

雷霆

<p class="ql-block">  秋天最适合思念,节日最适合读书。国庆长假,整理旧书刊,怀念旧时光,翻出一本陈旧发黄的材料纸,勾起了那段难忘的材料人生,也勾起了那段难忘的战友之情。</p><p class="ql-block"> 98年我调到集团军组织处工作,上班第一天,肖处长便递给我一本又长又宽而且很厚的材料纸。我拿在手里感到沉甸甸的,定睛一看,这么大的材料纸,就中间打上了横线和方格,四周的“空地”宽得可以行车跑马。我疑窦顿生,边上那么宽,好浪费哦!处长显然看出了我的心思,刚才的那幅笑脸霎时变成了一张严肃的面孔,“以后材料就写在中间的方格里,我好在四周的空白处修改。”</p><p class="ql-block"> 90年代基层部队电脑还不普及,材料主要靠笔撰手写,像组织处这样材料任务重的部门,专门建有一个打字室,配备了两台电脑和一个打字员,我们先把初稿写在材料纸上,一方面自己可以在空白处修修补补,另一方面领导也好在空白处“挥大刀舞阔斧”,然后再交给打字室把材料一个字一个字的敲出来。那个时候的领导对材料还是很看重的,很少有不动笔修改的,甚至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每个材料下的都是一种绣花的功夫。因此,组织处专门在印刷厂定制了这种特殊时代的特殊材料纸,每个人的办公桌上都会摆上几本这样的材料纸,铁皮柜里还会收藏几本这样的材料纸,没日没夜的在材料纸上驰骋。</p> <p class="ql-block">  当时在组织处我是一个新同志,写材料更是一个新手,所以这种材料纸我用的最多。以前我自认为文章写的还不错,中小学时代常有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讲台上朗读,上军校时有一篇散文通过广东广播电台传诵给了千家万户。军校毕业不久我更是突发奇想给报刊杂志投稿,而且不知天高地厚,写的第一篇杂文就投给了羊城晚报的“花地”,不到两个月我的名字就变成铅字出现在了羊城晚报上。从此我信心倍增,到处撒网碰运气,一年就能收获一千多块钱的稿费,一收到稿费就请战友到小卖部吃田螺喝啤酒,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学会了喝酒,以前我可是滴酒不沾的。</p><p class="ql-block"> 人怕出名猪怕壮。我被当作人才从司令部参谋调到到政治处组织股写材料,我以为写材料就是干一些抄抄写写的事,于是就很高兴的答应了。有好心的老乡提醒我:“写材料与写文章不是一码子事,你文章写的不错,材料不一定能写好。”在组织股干了几个月,我就体会到了写材料与文章是两种不同的思维,写材料是“来料加工”,写文章是“自主研发”。写材料有相对固定的格式、相对规范的语言,很多东西还要有“出处”,不能自己瞎编。写文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既可以海阔天空,也可以天马行空,还可以编故事造语言。</p><p class="ql-block"> 在组织股忙忙碌碌写了两年,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套路,“小打小闹”还是可以的,但调到集团军组织处后,马上就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在集团军写材料,不但要把格式搞规范,把事情写清楚,把道理说明白,还要体现思想性,具有指导性,把握时代性,这就可不是一般的人一般的水平所能写好的了。组织处的同志都是从下面部队选调过来的精兵强将,一个顶一个,我初来乍到,充其量只是一个小配角。处长没有放弃对我的培养,鼓励我说:“有什么材料你就大胆地写吧,反正有我把关呢。”有了处长的这句话,我心里就无所畏惧了。一接到材料任务,处长先和我研究一下思路,定一个调子,我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不怕篇幅长,不怕用词滥,也不怕词不达意。处长也是毫不客气,一大片一大片地划,又一大段一大段地加,时而用红笔,时而用黑笔,稿纸周围那么大的空白,被他改的花花绿绿,写的密密麻麻,正面写不下写到背面,背面写不下再附上一张白纸。我、处长、打字员,我们仨流水作业,我写一页,处长改一页,打字员再打一页,彼此配合的非常默契。</p><p class="ql-block"> 处长修改的每一份材料,过后我都要逐字逐句地研究一遍,有时甚至是两遍、三遍,看看为什么要这么改,这么改的妙处在哪里,这样就能看出我跟处长的差距。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我主动找处长讨论,有时还会和他拒理力争。每当这个时候,处长不但不生气,反而显得很高兴,他说,道理越争越明,写材料就要有这种精神。</p> <p class="ql-block">  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材料水平,我主动找处长要材料写,而且不怕出丑。材料的种类很多,如果不多写勤写,就永远也不会写,而勇敢地去写了,一遍写不好写第二遍,第二遍写不好写第三遍,多写几遍自然就会写了。写材料的人,尤其是初学写材料的人,怕领导把自己写的材料改的面目全非,认为改的越多在领导那里出的丑就越大。其实,材料送到领导那里,领导改多改少都很正常,无非这个领导不认真,根本就没有仔细看你辛辛苦苦写的材料,要么就是这个领导根本就不懂材料,不知道从哪里改起。不怕出丑才能出众,如果怕这怕那,就会封闭自己,限制自己,甚至禁锢自己,在人生的道路上就会失去许多成长进步的机会。</p><p class="ql-block"> 如此厚重的材料纸,一年到底要写多少本,我没有做过统计,只觉得每天都在写,处长每天都在改。慢慢的,材料纸的四周越来越干净了,我写在材料纸中间的文字越来越醒目、越来越突出了,处长只简单的划一划,画龙点睛地加上几笔,心里真还有点沾沾自喜。有一天,难得的清闲一刻,处长坐在我旁边的藤椅上,郑重其事的给我递上一根烟,还亲自给我点上火,然后笑眯眯的对我说,现在你写的材料可以直接交给打字室了。其实,处长越是这样信任我,我心里就越紧张,压力越大,写起来也更认真。每次初稿完成后,我学着处长的方法,逐字逐句进行再加工,自己给自己改的花花绿绿的,自己不满意决不轻意出手。</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一段时间,处长很高兴的对我说,你可以给集团军首长送材料了,这对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当然,这是我调到组织处工作两年以后的事了,在这两年期间,尽管我每天都在不停的写,但并没有直接给集团军首长送过材料。有一次聊天的时候处长向我透露了这个秘密,他说,一个还在试用期的新同志,尽量少跟首长面对面接触,特别是送材料这件事情,如果哪个材料写砸了,难免给首长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等到正式下命令的时候就会有麻烦。我以前写的材料都是处长亲自送给集团军首长的,如果这个材料得到了首长的肯定,他就说是我写的,如果首长不是很满意,他就说是他没把好关。处长的良苦用心,把我感动得热泪盈眶。</p><p class="ql-block"> 功夫不负苦心人,处长培养第一功。通过三年的磨炼,我赢得了集团军首长的信任,也引起了上级机关的关注。2007年我被调到总部机关工作,打点行装的时候,我把剩下的几本材料纸打进了背囊,心想,总部机关更需要写材料,必须把材料写的更好。然而,总部机关的条件比作战部队要好多了,除了人手一台台式电脑,出差还配备了精致的笔记本电脑,我千里迢迢从南国广东带来的材料纸终究派不上用场了。转业那天我清理办公室,很多书籍和资料都被扔掉了,但我没有忘记把那几本材料纸搬回了家。现在虽然年深日久,纸张发黄而且变脆,但我将作为传家宝继续保存下去,因为它是那个特殊时代的记忆,它记录了我加班熬夜之苦,也记录了我成长进步之甜,更记录了老处长对我的关心培养之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