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儿屯村

董润

<p class="ql-block">我的故乡碾儿屯村属阳高县古城镇辖区,在阳高县的东南方向,距县城三十公里;在古城镇西北方向,距镇政府十公里。东面两公里便是202省道神丰公路。南北往来的汽车在经过大梁时便可看到路旁那高高的、上面写有“中华黑土猪"的标志碑,沿着西面那条路可直通村里。</p><p class="ql-block">距该村正东2.5公里是靳娘城村,正北1.5公里是上吾其村和下吾其村,正西1.5公里是鞍马沟村,正南5公里是下神峪村和上神峪村。</p><p class="ql-block">该村在册人口790人,现常住人口不足160人,且大多是60岁以上的人,全村耕地面积5575亩,以种植谷子、黍子、玉米、山药和一些豆类为主导产业。</p><p class="ql-block">该村属黄土高原地形地貌,村中间一道沟把全村分隔成四片,即南堡、西南角、西窑、北堡。每场雨后行走在土路上,脚下的鞋会粘着厚厚的一层泥,这种土质叫胶泥土。这是胶泥土的一大缺点,但他有更大的优点。建砖场是首选之地,同样一场雨后,植物抗旱期比其他村能延长十几天。正因为如此,碾儿屯人才能安居乐业。</p><p class="ql-block">在中央一系列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在镇党委的指导下,在村支部的带领下,在两任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学科学用科学,不断引进高产抗旱新品种。因地制宜,粮食产量每年上升,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一个又一个丰收年,让村民们乐在心里,喜在眉间,从内心深处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改革带来的实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村委会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金黄的谷穗又粗又长,玉米长势喜人,丰收的喜悦让农民们心里乐开了花。</p> <p class="ql-block">新品种高梁杆子低,但穗头一尺多长且又粗,亩产超1300斤。</p> <p class="ql-block">要说碾儿屯最古老的戏台是在村南一公里处的红门寺,有东厢房、西厢房、正殿,规模相当宏伟,不知何故被烧了,只留下一句“火烧红门寺"这句让人不明不白的传说。后来戏台又建在村中繁华处,解放后与学校同处一个院内。我的小学和初中就在这里就读,曾经的学生一直保持在一百多名,曾经的这座戏台唱过无数次大戏,也就是说几乎每年阳高晋剧团都要来这里演出,那叫个人山人海,十里八村的人都会闻讯而赶来观看。</p><p class="ql-block">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碾儿屯村究竟是啥朝代有的?现存的戏台又是哪年建的?为了这些问题,我查了一下网,和现留下的石碑相结合,有了个大体的了解。</p><p class="ql-block">据石碑上记载,碾儿屯自大明正德五年前人创建,至今(510年)。也就是说510年前,这个村已经叫碾儿屯了。碾儿屯最早是从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来的马氏家族。</p><p class="ql-block">洪洞大槐树大移民共有十八次,涉及三十多个省,2217个县市,移民人数达百万之多。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不仅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移民史上也是罕见的。</p><p class="ql-block">洪洞县大移民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造成。</p><p class="ql-block">其一:自然灾害(元末至正元年到26年,几乎每年都有特大洪水泛滥成灾,至1344年,共移民45.8万户。</p><p class="ql-block">其二:人为原因。</p><p class="ql-block">元末明初的战争,给河北、河南、山东等地造成巨大的创伤,但见白骨遍野,多是无人区。朱元璋统一天下后,江山已是遍地疮痍。</p><p class="ql-block">当时全国总人口是59873305人,</p><p class="ql-block">而山西一省就有4103450人,为了补充三个缺少人口的省,朱元璋下今从洪洞县招诱、征派的强迫办法移民到各处。</p><p class="ql-block">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因素去分析,移至本省各地的大多是因受灾而移,而移至外省的大多是被逼而移。</p><p class="ql-block">这也不难推测,前者移民较早,后者移民较迟。</p><p class="ql-block">那么从洪洞县移到碾儿屯的移民户至少有650年的历史,随后的一段时期取名“二十二屯。”据说当时由洪洞县移来的人,安家后基本都按“屯、营”等取村名,“二十二屯”是按顺序排位的,直到大明正德五年,即公元1510年前,更名为碾儿屯村。</p><p class="ql-block">那为何后来又更改为碾儿屯了呢?因碾儿屯的“石碾”相当多,每两户就有一个“石碾,”这也许就是更改为碾儿屯的缘故了。</p><p class="ql-block">经多次查阅网上和询问几位老前辈后,村内戏台应建于道光三十年,据今190年,属阳高县文物保护建筑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曾经热闹的学校,如今变成了荒废的无人区。</p> <p class="ql-block">碑文上刻有:碾儿屯自大明正德五年前创建,距今510多年。</p> <p class="ql-block">本墓葬在北墩,位于村西北一公里处,属西汉墓,阳高文物保护点,和古城、安家皂汉墓群同一时期。</p> <p class="ql-block">北方四季牧场在村正南一公里处,是马美军创办的一个以养马身猪为主的综合养殖场,也就是著名的“中华黑土猪”养殖基地。</p> <p class="ql-block">曾经有名的大梁庙,破四旧时毁于一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村庄必有古老的故事。现给大家整理两个远古的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一:炭岩沟的传说</p><p class="ql-block">炭岩沟位于碾儿屯正南两公里处,是南沟湾西南的一个分岔沟。</p><p class="ql-block">站在炭岩沟顶俯视,让人不寒而栗。偶尔有一只乌鸦飞来,那凄凉的叫声回荡在上空,回荡在整条沟,又让人毛骨悚然。</p><p class="ql-block">在上面看沟底,你会发现有两米高一层煤,如果走近看,你会发现他缺少光泽,如果用手一掂量,和石头的比重差不多。</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说起吧。</p><p class="ql-block">很久以前,这条沟住着一对老夫妻,膝下有一小女儿,年方十六岁。他们在这条沟植了几十根杏树、李子树、红枣及果树,还种了几亩谷子和黍子,还有一小块菜园,这就是他们的生活来源。</p><p class="ql-block">随着老两口年龄的增大和疾病缠身,逐渐失去了劳动能力,家里家外就靠这个小姑娘操持着。</p><p class="ql-block">临近冬季了,为了多攒些柴草供做饭取暖用,她每日攀登在悬崖峭壁去砍柴,有时站不稳常常滑落下来,弄的满手满身伤痕累累,尽管如此,从不言苦。</p><p class="ql-block">这期间,沟顶有一老者关注了很久,小姑娘那股顽强的、不畏艰难的精神打动了老者的心。老者飘飘落下,轻手轻脚走到小姑娘面前道:“你就住附近吗?家里还有什么人?”小姑娘一看忽然来了个陌生人,吓了一跳。细细端详后发现,来人个子不高,看容貌也不老,可留着一尺多长的白胡子,说话也和气,慈善的面孔让人有一种亲近感。姑娘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随后答到:“家有老父老母,皆因二老疾病缠身,凡事都由我做了。”“噢,可以带我去你家一趟吗?”“可以。”小姑娘领着老者一前一后直奔住家。</p><p class="ql-block">住家是崖打窑(陡峭的土崖或石崖挖掘的洞),白天里面也是昏暗的。老者对躺在炕上的一对老夫妻鞠了一躬,报了安,便和二老要几根火柴用。</p><p class="ql-block">小姑娘的父亲让她给拿上三根。</p><p class="ql-block">老者拿着火柴一溜烟跑到崖前。他蹲在地上点燃了第一根火柴,瞬间大火熊熊,但片刻又熄了。第二根火柴被点着后,大火更加凶猛,但过了一会儿又熄了。当第三根火柴点着时,一股大风吹灭了。老者长叹一声:“哎,如果再有一根就好了,时也,命也。”说完转眼不见了。</p><p class="ql-block">这期间,小姑娘看的一清二楚,听的真真切切。小姑娘百思不得其解,石头怎么忽然间变成炭了。她急忙跑回屋把这一切告诉了二老。父亲要她搀扶着去看个究竟。这一看不要紧,姑娘的父亲猛地拍了一下大腿道:“哎,有眼不识泰山,那白胡子老人分明是一位救世神仙,他是来帮我们烧制炭的,怪我老糊涂,怪我太小气,如果多给他几根火柴,这炭就烧成了,也省的女儿你每天去砍柴了,世上沒有后悔的药。”说完倒在地上一命呜呼。老伴见状悲痛欲绝,数日后也命归黄泉。</p><p class="ql-block">小姑娘哭天天不应,哭地地不灵,直哭的昏了过去。</p><p class="ql-block">但见空中白胡子老人口中念念有词,挥了挥手中的马尾掸子道:“随我来也。”小姑娘被轻轻地带走了。</p><p class="ql-block">原来这位白胡子老人是天宫人,他径直把小姑娘带到玉皇大帝那里,王母娘娘见其长的眉淸目秀,聪明活泼可爱,就认做干女儿了,排行老七。小姑娘尽管在天庭备受尊重和喜欢,可对故土仍念念不忘,这才有了后来“七仙女和董永”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二:圆圪垯的传说</p><p class="ql-block">圆圪垯位于碾儿屯村西南,距村一公里。</p><p class="ql-block">常听老一辈人说,以往每逢下雨后,圆圪垯北边三米处就会出现三个锅口大隐隐约约的圈子。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怪现象?待我慢慢道来。</p><p class="ql-block">在很多年前,山坡下住着一对老夫妻,生有四个儿子,个个身体强壮,力大无穷。一家六口人以种地谋生。</p><p class="ql-block">有一年,庄稼长的出奇的好,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p><p class="ql-block">然而,就在即将收割之时,猛然间听到哗哗的流水声。他们抬头仰望天空,一片尉蓝,哪来的水声呢?定睛一看,哗哗的流水像脱缰绳的野马一样,直往下游奔来。好在他们住的地方略高,房屋和家人才没有受到威胁。可马上就要收割了,庄稼被冲毁一多半。</p><p class="ql-block">老人让四个儿子马上去查个究竟。儿子们不敢怠慢,立刻朝着水流的方向找去。当他们走到圆圪垯附近才看到,只见有桶口粗的三个泉眼不断往出喷水。他们把这一情况马上告诉了老父亲。老人问,你们看用什么办法才能堵住这几个泉眼,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最后采取老大的办法,用三口大铁锅去堵。</p><p class="ql-block">经过好长一段时间的紧张忙碌,终于把三口大铁锅扣在三个泉眼上,然后上面又垫了厚厚的一层土。</p><p class="ql-block">泉眼被堵住了,他们各自长长舒了一口气。躺在地上,掏出旱烟,擦打火石,吸个不停。他们望着袅袅腾空的烟雾,仿佛在告诉世人,我们终于胜利了。这就出现了前文说的奇怪现象了。</p><p class="ql-block">那么圆圪垯的传说到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凡正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p><p class="ql-block">顺便来个插曲。</p><p class="ql-block">大集体时,碾儿屯用大锅锥钻了几眼井,结果都沒水。迫于本村十年九旱的原因,有人向干部提议,如果能在圆圪垯打成一眼井,那全村有一大部分土地都能受益。理由是传说中的三口锅的故事。人们往往有时抱着一种侥幸心理,希望成功。</p><p class="ql-block">后大队组织了六个人,在上面支起提升土的辘轳支架,直径两米大的井口确定后,工程正式开始。下面两个人,上面四个人轮流更换。时间一天天过去了,井也越挖越深了,但从十几米深的井底挖出的土丝毫没有一点快要见水的迹象。就这样,历经数个月的辛勤付出,闹了个竹蓝打水一场空,最终放弃了。</p><p class="ql-block">这个地方我去过无数次,发现井壁露出数块古老的大砖,据此推测,圆圪垯、北墩、南墩应同为西汉墓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