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小香港,今日白沙镇(流水账篇)。

二刀坐灯

<p class="ql-block"> 国庆十一扫街圆满成功,其实从大清早七点钟在市规资局门口合影,就预示着我们这趟扫街是有规划和资源的。白沙镇,津城之西,我们来了!</p> <p class="ql-block">  白沙镇作为抗战时期文化重镇,拥有厚重的抗战历史文化。抗战历史遗址达50多处,占到全区的80%,白沙镇还拥有源自明清时期的历史街区和古建筑100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由于重庆白沙镇与“老山城”时期的历史风貌相似,并拥有西南地区最大的山地民居建筑,在这里可以找到老朝天门、老解放碑的影子,还有老巷子、吊脚楼、会馆、寺庙、书院等一应俱全,为再现抗战历史,还原当时情景,白沙镇着力打造白沙老重庆影视基地。2011年10月,“老重庆影视基地”正式在白沙镇老糖厂揭牌,白沙镇成为重庆首个以老重庆风貌和抗战题材为主题的影视拍摄基地。相继拍摄了《纸醉金迷》、《江姐》、《母亲母亲》、《海峡》、《时光恋人》、《罗龙镇女人》、《开罗宣言》等知名影视剧作品80余部。</p> <p class="ql-block">  手指的方向就是不怕炸,我们愈炸愈强!</p> <p class="ql-block">  旧火车站旁边的旧火车</p> <p class="ql-block">  白沙影视基地的白三娘,我看她在拍抖音,就给他拍了几张。白三娘是我给她取的名字,三娘取三凉谐音,白沙卖凉糕凉面凉虾的娘子就应该叫白三凉。</p> <p class="ql-block">  把国旗穿在身上过国庆,算不算沉侵式过国庆?</p> <p class="ql-block">  影视基地出来下行大致一公里就来到了修缮中的东华老街。</p> <p class="ql-block">寺庙旁边有流水所以叫流水寺。香火感觉不太旺🙏</p> <p class="ql-block">区级文物三王太子摩崖</p> <p class="ql-block">朝天嘴旁边的条石堡坎。</p> <p class="ql-block">朝天嘴码头,二十几年来重庆美术生写生的必修之地。</p> <p class="ql-block">这个名字长得来老子都不想念。</p> <p class="ql-block">在江边洗衣服还是延续了传统的生活习惯,但我真不相信她洗得干净。</p> <p class="ql-block">手机追剧真是与时俱进啊😀</p> <p class="ql-block">当模特的老头</p> <p class="ql-block">打百分的老街坊</p> <p class="ql-block">写生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朝天嘴合影</p> <p class="ql-block">  嘴巴包起那个瓜娃子两下就把自己整饱了,等到烧白红烧牛肉和鱼上桌的时候他已经下席了!现在半夜想起都在流口水😀</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继续扫,下午点位多。</p> <p class="ql-block">区级文物刘家宅,属于私人产权,没得经费,年久失修岌岌可危。</p> <p class="ql-block">楼上根本不敢用。</p> <p class="ql-block">国民党编撰委员会,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为一栋砖木混合结构三层临街楼房,现代主义建筑风格,外观简洁大方,共有5个单元,两侧山墙为封火墙样式。1940年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随中央图书馆、国立编译馆一同迁来白沙。现在成了三峡银行的金融教培点。</p> <p class="ql-block">看哈民国时期的重庆妹儿,一个个乖桑桑的。</p> <p class="ql-block">编撰委员会对面就是国民党编译馆,国立编译馆是抗战时期民国政府设立的政府机构,1932年成立,负责相关学术文化书籍和教科图书的编译事务,是抗战时期民国政府最高编译政府机构,但其编译成果的效力随时代而有不同。1932年6月14日成立于南京,直属教育部。1940年国立编译馆(陈可忠任馆长)随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中央图书馆一同迁来白沙,在此租用当地民居办公。现在连文物牌都没有,算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  紫云宫正在大规模修缮中,民国时期的船帮会馆,墙砖都是定做的,每块上面都有紫云宫三个字,现在还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张爷庙,明代末年就有了,是白沙唯一保存尚好的庙宇。抗战时期接受安置过沦陷区来的大学生,也安置过抗战伤兵,功德无量阿弥陀佛🙏</p> <p class="ql-block">夏公馆,抗战名将夏仲实将军的私人官邸。占地面积4000多平,建筑面积2800平。不对外开放,幸得当地政府对文保自愿者的支持,派专人开门让我们进去参观。</p> <p class="ql-block">第二陆军医院:位于白沙古镇四方井,土木结构四合院,最早叫朱家洋楼,民国二十八年,陆军第十六后方医院迁白沙,后改称 “ 第二陆军医院 ” ,院长荣元禧。当时宋美龄创建的新运总会妇女指委会派女工15人驻医院荣服队照顾伤员。现在成了才中师陈列馆,才开放三天。</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了解到,解放初期的好多党和国家领导人和一些革命先烈都是师范生出生,第一个就是毛主席。</p> <p class="ql-block">这里又是派专人开门才进去参观的乐善堂,建于清代,为一座供奉刘、关、张三义的民间寺庙。抗战时期,大量流亡入川的难民来到白沙,白沙当地商户出资在此煮粥,安置外省学生和难民。乐善堂坐东南向西北,现存上、下两殿及左右厢房。上殿穿斗式构架,单檐歇山顶,黄色琉璃瓦覆顶,面阔3间19米,进深3间11.5米,四角檐柱与挑枋间设木雕撑拱,檐柱与金柱间有檐廊,砖砌檐柱,上饰西式几何纹图案;下殿穿斗式构架,双檐歇山顶,小青瓦覆顶,面阔3间,进深3间,砖砌檐柱,檐下饰墨绘彩画。</p> <p class="ql-block">在乐善堂顶楼可以俯视第二陆军医院旧址。</p> <p class="ql-block">  去往白沙新运纺织厂的马项垭老街上还能看见文革时期的壁画。马项垭这幅壁画是当年全国学户县农民画的时候,在江津区文化馆著名画家廖天林老师的领导下创作完成的,当时15岁左右的陈可之在当地已是小有名气,据说当年他也参与了此绘画。</p> <p class="ql-block">白沙新运纺织厂是抗战时期宋美龄创建的。几易其主,一直生产到2000年。</p> <p class="ql-block">纺织厂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纺织厂车间,早已破败不堪。</p> <p class="ql-block"> 白沙镇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年,就有人口聚居,形成村落,此后,宋、元、明、清朝代,均在此设建制镇,民国时期在此设江津县第三区署。解放后,这里曾6年作为江津县人民政府所在地,1980年,设白沙镇人民政府,现为区级镇。</p><p class="ql-block"> 民国时期设镇公所,白沙为江津县第三公署,白沙更是凭借长江水道上兴旺的商贸运输,造就了繁著领抗日军长夏仲实,书法家周浩然,油画家陈可之,作曲家王锡仁,前国家女排主教练邓若曾,原国防科工委主任丁衡高上将,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当代科技创造发明家张朝吟等,都曾在这块沃土上生活、学习或工作。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陈独秀、原国民政府军委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蒋介石夫人宋美龄等都曾在白沙留下了动人的故事和大量文化财富让我们追忆和回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