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教学,让深度学习真正发生——记宁武县西关小学小学数学结构化教育线上学习活动。

潘潘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加大数学学科研训力度,推动课堂教学改革,2021年9月27日、9月28日,在吕校长和吴主任的带领下,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宁武县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线上学习活动。</p> <p class="ql-block">9月27日上午,首先由正高级教师、“八桂名师”、特级教师、柳州市教科所初教室主任,小学数学教研员,陈进老师为我们讲授了小学数学结构化思维教与学 的体系和操作。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师分别从价值,认识及整体架构,单元纲要式操作模型,结构化设计操作,目标统领式四环节增效模式和“多维结构式”评价操作模型六个方面做了介绍。老师提出“概念只有在关系和结构中才有意义,才能保够保持长久记忆。”“学优生之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具有结构化思维的能力”。老师的讲课,加深了我对结构化教学的认识,指明了自己以后教学前进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27日下午由柳州师范附属小学校长,高级教师冯璐媛校长作了《基于结构化思维大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结构化教学的内涵案例研究》讲座。她从概念解读 、具体操作、案例分享三个方面作了介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概念解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结构化思维”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从众多既有经验中调取出与当前问题相关的经验,迅速做出判断,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正确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单元教学”是基于传统的教学单元,立足于学生实际,打通单元内部、单元之间的关系,帮助建立知识与方法体系,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的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体设计”是以“教”与“学”理论为基础,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在整体架构中建立知识间的联系的教学设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具体操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具体操作 ,从统领教材,整合知识,寻求联系,提升思维四个维度进行了介绍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案例分享。</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冯校长分享了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五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八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等结构化教学案例。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冯校长的讲座理论高深,表达却浅显易懂。她介绍了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分析策略,梳理了小学数学生态结构化教学导图,引领着我们从课标中寻找理论支撑 明确实施路径,带给大家很多启示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理论学习的归宿是实践。9月28日下午我县的6位教师给大家分享了结构化教学的案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武县东关小学吴变莲老师分享的是《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认识说课》,宁武县实验小学李斐老师分享的是《正反比例 》 ,实验小学邓文丽老师分享的是《小数的性质》,东关小学吴丹老师分享的是《年月日》,我校张丽华老师分享的是《米和厘米》,周金云老师分享的是《倍的认识 》。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罗柳萍老师对每一节课都进行了点评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认识》罗老师点评到:第一,在直线的认识中关于无限的理解是很难的 ,因为射线直线画在纸上有限,但实际是无限的。所以吴老师设计的通过画线段说特征来找联系是很必要的 。第二,直线、射线和线段的学习方法的一致性也是一种结构 。第三,吴老师设计的用表格方式找到三种线的联系很有必要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李斐老师的《正反比例》罗老师提出了一下意见:一、本课设计突出了结构化的内涵 。二、课前前测单利用的非常好,但检测单的内容不丰富不能全面了解学情。三、正反比例的知识放到一节课教学很有难度, 改进方法是可以通过用图像来落实正反比例的区别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关于邓老师的《小数的性质》罗老师指出:本课的关注点应该在计数单位,计数单位可以帮学生,找到本课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同时,小数的性质的本质是计数单位与计数单位个数同时变化 。本课的情境,笔和笔袋的价钱可以改变一下数字, 例2.5元和2 .50元 。让学生思考2. 5和2 .50是否相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吴丹老师的《年月日》,罗老师提出了建议。一张年份表,材料准备不丰富, 应该多举一些年份年历表的例子 ,让学生找出四年一闰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于张丽华老师的《米和厘米 》,罗老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指出: 张老师很好的利用了大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 , 因为米和厘米可用身体测量有参照 ,基于此学生画步道,这个设计很棒。他建议本课教学,实践活动多, 可以设计成综合实践课。或者测量活动可以在课前布置, 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后罗老师对周金云老师的《倍的认识》进行了点评。她指出,学本课前学生的思维是加法结构, 要转化为倍率的乘法结构 ,思维层次如何,可通过课前测试单了解。她还指出一定要讲清楚一倍的关系 ,说明一倍关系在我们平时上课时有所缺失。一份数对于沟通几个几和份的联系有很重要的作用。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连续两天的专题线上学习落下帷幕,数学老师们相聚一起研讨,大家很珍惜这次特殊的学习机会。学然后知不足,行然后明方向,思方能领悟和吸纳,我将继续广泛学习,拓展自身知识储备,积极开展教研提升自我。我会努力将这两天学习的知识好好消化,向各位专家学者看齐,提升自己的日常教学水平。</p><p class="ql-block"><br></p>

老师

结构化

教学

单元

小学

分享

设计

本课

学习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