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1970年初秋时节,全家旅行(当时叫旅行,改革开放后才有旅游一说)到苏州,当时没去寒山寺。后读到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诗,为诗的美丽意境震撼,深为未去寒山寺一游而懊恼。</p> <p class="ql-block"> 后来,又去了三次苏州,当然不会忘却枫桥、寒山寺,还有去听听钟楼上悠扬的钟声,感受诗人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最近一次,是2007年9月,与老伴参加旅行社同行。</p> <p class="ql-block"> 每次听到寒山寺的钟声,仿佛身披飞翔的翅膀,穿过时光隧道,跨越千年,来到当年的寒山寺、枫桥、和停泊在桥边的客船,看到诗人张继,卧坐在船的舷窗旁,似卧非卧,似坐非坐,寂寥地仰望星空。</p> <p class="ql-block"> 他眼神充满惆怅与无奈,哀愁和茫然。凝望着星空的皓月,满地的白霜,还有在水中移荡的稀稀渔火。</p> <p class="ql-block"> 秋夜寂静又凄凉,几声悠悠的钟声,终于排遣了他心中的乡愁,于是构思出这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让人不觉发出“一夜未眠,横绝千古”之叹。</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闭上眼睛,吟咏着诗中诗句,在我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一幅诗意美图:河水从桥下缓缓流淌,秋深寒夜,一艘客船停靠在桥边,孤独的游子靠坐在船的舷窗旁,逐渐昏暗的星空中,一轮明月西下,以及稀落的渔火。</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游子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这画面寂寞孤独,乡愁凄凉。诗句不正是这样描述的吗?当你吟咏时,能不感受到诗中呈现一种清新、萧瑟、凄凉、隽永的诗意之美吗?</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首回荡我们心底的千年诗篇。三十多年前流行的《涛声依旧》,唱出“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涛声依旧不见当初的夜晚……”。流过枫桥的河水并不大,不可能产生“涛声”那么宏大的响声,但《涛声依旧》的词曲作者,从《枫桥夜泊》得到灵感,写出这么一首诗情画意的歌,也不失是对《枫桥夜泊》的解读和吟唱。</p> <p class="ql-block"> 其实,在这孤寂、寒冷、愁眠的深秋之夜,撞击诗人深处最具诗意美的外在力量,是寒山寺的“夜半钟声”!所有的景物描述,是烘托,是铺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里,我们再来说说“姑苏城外寒山寺”。寒山寺座落在今苏州市,姑苏区寒山寺弄24号,枫桥西一里地,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年---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后荒废破落。</p> <p class="ql-block"> 唐贞观年间,著名诗僧寒山,与另一高僧希迁,整修该院,改名为“寒山寺”。</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修建后1000多年内,先后遭遇5次(也有说是7次)火毁,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寒山寺受到不同程度的战乱损毁,解放后大力进行修复,最大一次是1978年11月15日开始,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具体指导下,寒山寺全面进行修复建设。</p> <p class="ql-block"> 1979年除夕,苏州举办了第一届寒山寺听钟声活动。2007年我们去游玩时,游客可排队上钟楼,体会敲钟听声的意境(每次5元,不知现在有什么新的规定),我们有幸体会亲自敲了一次钟。</p> <p class="ql-block"> 寒山是唐朝贞观时期著名诗僧,长期住在浙江天台山寒岩,但经常各寺庙间云游,喜欢作诗。他写的诗浅显易懂,明白如话,有鲜明的民歌风味,内容有佛理方面的,但多描述世态人情,山水景物,较为幽冷。</p> <p class="ql-block"> 寒山的诗,就刻写在山石、竹树之上,盈六百余首,今存三百有余。现介绍寒山的诗《杳杳寒山道》,这首诗很能代表其幽冷风格。</p> <p class="ql-block"> 《杳杳寒山道》 唐·寒山</p><p class="ql-block">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p><p class="ql-block"> 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p><p class="ql-block">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p><p class="ql-block"> 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p> <p class="ql-block"> 著名诗僧寒山的这首《杳杳寒山道》,真是一条:冷森森,气寒寒,山幽幽,道静静,只有鸟鸣,不闻人声的“寒山道”。</p> <p class="ql-block">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得一瑰宝,乃冰山一角耳。朋友们,我们共同探宝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