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河畔的知青们之三《石头河之上棋盘山》

影儿秋葵

<p class="ql-block">中篇纪实文学作品</p><p class="ql-block">《石头河畔的知青们</p><p class="ql-block">》之三</p><p class="ql-block">《石头河之上棋盘山》</p><p class="ql-block">作者:秋葵(刘瑛)</p><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我们这些知青,</p><p class="ql-block">常会回想起插队的日子,念叨往事儿。</p><p class="ql-block">每个下乡知青都会去追忆着,那一段魂萦梦绕的蹉跎岁月。</p><p class="ql-block">那片山,那片原,那片林,</p><p class="ql-block">那条路,那条河,那些人……</p><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们最好的年华在那里度过,</p><p class="ql-block">那里的一切都留下</p><p class="ql-block">我们青春的身影和足迹……</p><p class="ql-block">有谁能忘记自己的青春年华呢?</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是1976年一个深秋</p><p class="ql-block">大队组织抽调各生产小队壮劳力到棋盘山后的大队林场砍伐树木做椽子,因要进山路程较远,自带干粮解决午饭,我们没有面粉蒸馍也没有菜,那个年代生产队分的粮不夠吃,家家等着政府发放的返销粮救急。家里有玉米糁子的就很不错了。我们学着乡亲把玉米糁用烧开的水烫一烫,然后放在锅里再炒炒,没有油就放点盐,当地把炒玉米糁子叫炒“穷穷”(谐音)。</p><p class="ql-block">看“穷穷”两字就代表着穷的吃不上饭的含义。“穷穷”也就是我们知青出门干活的午餐,每人装一份带着就随大队集合出发。</p><p class="ql-block"> 沿龙泉塬小路曲曲弯弯爬山行走, 走到路窄的地方,心里不由紧张起来女生就相互拉手扶着过,随行队长大声说放开手大步走,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心想这队长好狠心啊! 过后队长告诉我们,走山路不能拉着手走,会一人摔跤了,其它人都会连带滚下山去。听了队长的话,我们明白走山路为什么不能牵手这个道理。到了目的地己是中午时分,大家拿出自带的干渣渣拉嗓子的玉米“穷穷”吃起来。山里也没水喝,把人噎的伸着脖子往下咽。此时,如果能喝到一口“马蹄泉”甘甜的泉水也是件幸福的事。</p><p class="ql-block"> 出了诸葛亮庙往南约8公里,便是五丈原的最窄处,东西宽仅50米,南北长500米,两边皆是深沟,唯南边一细项与棋盘山相连,棋盘山即秦岭山余脉在此的一个山头。棋盘山北麓,南连秦岭,东、西、北三面均为悬崖陡坡,地势险要。三国时为诸葛亮北伐曹魏、屯兵用武的古战场。</p><p class="ql-block"> 因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隔渭河对阵 ,是诸葛亮军事战略重要之地。传说有诸葛亮在此下棋的棋盘而得名,在山下此地,便可见到一座南北堡的城墙遗迹,墙高约3米,城堡南北筑有城壕,壕宽约3米,深约6尺。该城堡是诸葛亮的中军帐,叫豁落城。</p><p class="ql-block"> 而豁落城北下数公里外在落星湾张家村处,有一个长年涌动喷水的大口井人称“马碲泉” 马蹄泉四季清水见底,夏凉冬暖,周围乡亲们讲是诸葛亮在屯兵五丈原时,因原上无水,便派人四处寻找水源,结果在豁落城北下张家村战马一蹄子踏出了泉水井自喷涌出。</p><p class="ql-block"> 从此,是诸葛亮和屯兵饮上了甘甜清凉的泉水,便就起名为“马蹄泉”。而周围的乡亲奉使这泉水为“神水”维护着这口泉井。这泉水就在我们知青大灶不远的地方,马蹄泉甘甜的泉水滋润着我们知青插队的岁月。</p><p class="ql-block"> 落一知青生活饮用着“马蹄泉”神水,也许带有传说的“马蹄泉水”给知青们战胜困苦注入勇气和力量!</p><p class="ql-block">豁落城南边的秦岭山坡,有一块平展的石头,上面似有棋盘线条,据说当年诸葛亮在这里下过棋,所以,这座山得名“棋盘山”,在城中出土过不少“诸葛锅”,铁锅上铸有汉代隶书文字。在棋盘山后面有着茂密的槐树林,此地在扶眉战役中有大量的国民党兵被歼灭,据队上的老乡说在种树的过程中经常能挖到不少的子弹壳和遗留下其它物品。 这片茂密的树林就是乡队的分片林场。</p><p class="ql-block"> 到了林场指定人员就开始伐己经做好标记的树木,砍掉树枝树梢。每人背扛一根又长又粗的主杆树木往大队运。</p><p class="ql-block">回来的路上更是艰难,走在细长弯绕山路,肩上扛的树木不听指挥来回摆渡着,把人带的也咧咧着走。走到稍微平坦一点的地方,我们就拉着树木往前走,走到窄处不敢过,男知青就帮助一起拉过来。走到往高爬坡的路上,树干就向压压板一样,前面高后面低找不平衡,走不好身子往坡下后退。</p><p class="ql-block"> 二十多公里的山路艰辛的把树干扛回大队过称,记工分实在不容易。等回到房间一个个累的全身酸痛两腿发软,爬在床上起不来了。连续几天的进山扛椽子,就连老乡都坚持不住,知青们也是咬紧牙关坚持顶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棋盘山到斜峪关出口自然景色还是很美,但我们确实也无心停下来欣赏,只想完成任务挣工分。后来队上几个男知青专程去了一趟棋盘山,我们女生缺乏勇气,也不敢再走曲奇艰险的山路,很遗憾至今没再攀登棋盘山。</p><p class="ql-block"> 但那条艰险之路,那噎嗓子的玉米糁“穷穷”甘甜的“马蹄泉大口井”至今难忘。</p><p class="ql-block">现在想起这种玉米糁子吃法,恐怕很多人都没品赏过。玉米糁“穷穷”也是这里特有的吃法,下乡年代也是乡亲们出远门干活带的干粮。现在想起吃“穷穷”情景嗓子眼都发涩的难受。也是这辈子吃过最难忘记的“饭”。而那口“马蹄泉”的水却是喝过最甘甜的泉水。不知现在“马蹄泉”的水还在四季涌动嘛?……</p><p class="ql-block"> 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心中依旧还是恋着这方土地……!</p><p class="ql-block">2021.2.15日初稿,2022.9.29日修改(有地方记忆不清或地方描述不祥的待修改补充)</p><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知青战友宋文西,陈举志对当时情景记忆的提供!🙏</p><p class="ql-block">原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