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古桥:承先桥

行走者

<h1><b style="font-size:20px;">  崇仁现存的众多古桥中,承先桥是特别的一座,因为它是县域现存海拔最高的一座古桥。</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崇仁境内最高的山是相山。在桃源乡境内的相山北坡有一个古老的村庄叫巴山,它也是崇仁县海拔最高的村庄之一。相山海拔1219.2米,巴山村海拔约550米。相山在宋代之前称为巴山,是因县民为纪念爱民的豫章太守栾巴而得名。后宋县令孙懋以避栾巴讳才改称相山。也许是因为这个村庄因地处相山半山腰,民居高低错落分布在山坡上、山间的溪流边,古代先民在大山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在山中,长在山中,觉得山就是人的依靠,山就是村的灵魂,大山就是村庄,村庄就是大山,所以才有了这样一个和山一样的名字。</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巴山村现有人口约500人,村民均为方氏、刘氏两姓村民,又以方氏居多,约为十之七八。方氏居民系由古代崇仁乡林头村的方氏迁徙过来的。因为地处大山深处,村庄长期被大山怀抱,同时也被大山阻隔,进出村庄只有石台阶和泥巴路,十几年前虽然修了一条三米宽的泥巴路,但道路狭窄陡峭,少有车辆通行,村庄依然显得十分闭塞。所以最近十来年,村民陆续都迁往了游坊村附近。从清代雍正年和道光年两部《崇仁县志》可以推断出它的一些历史。雍正版《县志》没有巴山村的记载,道光版载,巴山属崇仁乡二十都,二十都原有奥村等四个村庄。雍正至道光年间二十都新增十四村,巴山村是新增十四村之一。所以,可以推断,巴山村方氏系雍正年至道光年间由林头村迁来的,距今约二百五十年至三百年左右。</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巴山村南靠相山主峰,北对许许多多的众小山峰,其中梅峰就位于村庄的正北面。梅峰又称梅仙峰,以相山道观大殿供奉的栾、叶、梅、邓四真人中的梅福为名。梅峰不是很高,但山峰耸立,植被茂盛,远望苍山如黛,近看翠竹如海。宋代著名的四六骈文家李刘就是梅峰山下的白沙人。</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三十年代,因紧靠苏区北边界苏维埃村云际、柏昌,巴山村成为受苏区影响的村庄。在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前后,红军在巴山村一带活动。其中红三军团第二师政治部主任、开国上将李志民曾率第二师第五团驻扎于巴山。他在回忆录中叙述道“我摔了几跤,把右脚腕摔伤了,越走越肿痛。我咬牙强忍,直捱到拂晓,队伍到达巴山,因敌情不明,不敢贸然前进,部队就靠山扎营,露宿在一片树林里。″(《李志民回忆录·第四章 胜利与挫折 乐安事变》)。</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巴山村的东边有一条山溪,它发源于相山山麓,流经村边后弯弯曲曲一路向下,过梅峰山在桃源乡游坊村附近与大溪合流,成为西宁水的一条支流。承先桥就位于巴山村东边的溪流上。</b></h1><h1><b style="font-size:20px;"> 承先桥为单拱石桥。桥长约8米,拱跨约3米,拱高约2.5米。桥体除拱券部分的石料为方形外,其他部位石料都为不规则的石料,石料之间没有任何粘合剂。相山一带的山间和溪流间很多地方都有许许多多的形状各异的大小石头,大量使用不规则石料,说明在桥梁的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建筑资源,降低了建造成本。按清道光年《崇仁县志》记载,承先桥石桥“明洪武间,方再兴建。嘉庆八年,再兴后裔重修。”,“桥梁勒有字据,并立碑。”对于“勒有字据”一说,当地方姓村民也说桥顶北面的一块桥面石上曾经刻有文字。但经实地考察,石块上似有文字笔画痕迹,但已经十分模糊,无法辨认。从史料可以知道,承先桥始建于六百多年前,至今保留的石拱桥亦有二百多年的历史。</b></h1><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巴山村的村民已全部迁往山下。泥巴墙、青瓦房、石板路、独拱桥,这些古村的痕迹依然顽强地留存在山中,默默地见证着山的历史,人的历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