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11)

李明鹏

<p class="ql-block"> 母亲与儿子</p><p class="ql-block">一,儿子尝苹果</p><p class="ql-block"> 一天,小明拿着两个苹果。妈妈问:“给妈妈一个好吗?”</p><p class="ql-block"> 小明看着妈妈,把两个苹果各咬了一口。此刻,母亲的内心有一种莫名的失落。</p><p class="ql-block"> 孩子慢慢咀嚼后,对妈妈说:“这个最甜,给您!”</p><p class="ql-block"> 妈妈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p> <p class="ql-block">二,麻 雀</p><p class="ql-block"> 公园的长椅上,并肩坐着一对母子,风华正茂的儿子在看报,垂暮之年的母亲静静地坐在旁边。 </p><p class="ql-block"> 忽然,一只麻雀飞到近旁的草丛里。母亲喃喃地问了一句“那是什么?”儿子抬头望了望草丛,答道:“一只麻雀。”说完继续看报。 母亲点点头,若有所思,看着麻雀在草丛中颤动着枝叶,又问了声:“那是什么?”儿子不情愿地再次抬起头,皱起眉头:“我刚才告诉过您了,妈妈,是只麻雀。”说完一抖手中的报纸,又自顾看下去。 麻雀飞起,落在不远的草地上,母亲的视线也随之起落,望着地上的麻雀,母亲好奇地略一欠身,又问:“那是什么?”儿子不耐烦了,合上报纸,对母亲说道:“一只麻雀,妈妈,一只麻雀!”然后转过身,负气地盯着母亲。 老人并不看儿子,仍旧不紧不慢地转向麻雀,像是试探着又问了句:“那是什么?”这下可把儿子惹恼了,他挥动手臂比划着,愤怒地冲母亲大嚷:“您到底要干什么?我已经说了这么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您难道听不懂吗?” 母亲沉默良久,从衣袋掏出一个褪了色的小日记本,翻到某页,递给儿子,点指着其中一段说道:“念!” 儿子照着念了起来:“今天,我和刚满三岁的儿子坐在公园里,一只麻雀落到我们面前,儿子撒娇地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就回答了他21遍,‘那是一只麻雀。’他每问一次,我都拥抱他一下,一遍又一遍,一点也不觉得烦,只是深感儿子的天真可爱和作为一个母亲的幸福。”</p><p class="ql-block"> 儿子读完,老人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仿佛又看到往昔的一幕。</p><p class="ql-block"> 儿子羞愧地合上本子,强忍泪水,张开双臂搂紧母亲,深吻她的面颊。原来,母亲不是患有老年痴呆症,只是看到麻雀,想起往昔母子间的亲密,故意反复提问而已。那位三岁孩子现已长大成人,不再追问妈妈,但对于身边的母亲却不耐烦。想起母亲对自己深挚的爱,含辛茹苦把自己拉扯成人,毫无怨言,不求回报。 如今母亲老了,唠叨几句我就抱怨,羞愧难当啊!</p> <p class="ql-block">三,母亲的教育</p><p class="ql-block"> 从前,儿子因养不起年迈多病的母亲,决定把她背到山上丢掉。</p><p class="ql-block"> 傍晚,儿子说要背母亲上山走走,母亲知道儿子的心思,偷偷在衣袋里装石灰,吃力地爬在儿子背上。</p><p class="ql-block"> 儿子背母亲上山,一路在想,爬高点、走远点,母亲就再也走不下山了。</p><p class="ql-block"> 每当拐弯处,母亲便悄悄地把石灰撒在山地。儿子发现后生气地问:“你洒石灰干什么?”</p><p class="ql-block"> 母亲和蔼地说:“傻儿子,我怕你等会儿一个人下山会迷路。” </p><p class="ql-block"> 儿子听后羞愧不已,回想母亲一生受过的苦涩和磨难,以及一把屎一把尿把自己拉扯成人的过程,不管人生如何百味也决不抛弃儿子,我却如此不孝。他把母子恭恭放在地上,倒地三拜,然后背着母亲下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