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原王店粮管所所属的王店粮库,位于王店古镇西长水塘畔,库区占地面积约5700平方米,内有多种形式的粮食仓库:有平房仓,圆筒仓,立筒仓等等;还有稻谷烘干设施;王店米厂紧挨着库区,专为粮库代加工稻米。</p><p class="ql-block"> 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了王店粮库内14座苏式圆筒粮仓,将其确定为近现代粮食储藏设施中的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并公布为:嘉兴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又提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又升级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这14座圆筒仓为行列式布局,仓间等距7.8米,砖木混凝土结构,屋顶为六面青瓦顶,大门开处离地2米,有出粮口和机械通风设施。</p><p class="ql-block"> 嘉兴市文物保护网对这处文保单位是这样描述的:王店长水塘为大运河嘉兴段的重要支流,沿河而建的王店米厂苏式圆筒粮仓群,是王店周边地区粮食集中储存和运输中转的重要设施;粮仓群从保存数量和体量上足见其当年的盛大规模,在嘉兴同类建筑中较为罕见,体现了嘉兴鱼米之乡的传统农业地位;粮仓群建筑形制特殊,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模仿苏联工农业建设的历史;同时,建筑本身也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鸟瞰王店14座苏式粮仓群</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苏式圆筒仓,单座大约能储存50万斤稻谷</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不断升级的文保石碑</p> <p class="ql-block">这是自然通风窗</p> <p class="ql-block">这是机械通风口</p> <p class="ql-block">这是满仓时工作人员进出仓库的台阶</p> <p class="ql-block">这是仓库内部看到的大门,离地面有2米</p> <p class="ql-block">这是内部看到的粮食出仓口</p> <p class="ql-block">木结构支撑</p> <p class="ql-block">木结构支撑</p> <p class="ql-block">这是空仓时使用的仓库门</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离地2米高的仓库大门,粮食进仓主要靠输送机传送。</p> <p class="ql-block">这是仓外看到的出粮口</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在长水塘河边的方型建筑是当年王店米厂加工稻谷,专门用来转运砻糠的仓库兼码头。</p> <p class="ql-block">这座离水面有近2米高的垂直石帮岸平台,是转运粮食的专用船运码头。</p> <p class="ql-block">这么宽大的河埠,曾经是种粮农民交售国家定购粮的上岸码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随着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退隐,</span>船来车往的热闹场景也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是80年代初期,由中央粮食部直属的科研单位,郑州粮食科研所投资建造的粮食烘干塔,这是粮食烘干过程中,以稻谷加工后产生的谷壳为燃料的科研项目。</p> <p class="ql-block">平房粮仓</p> <p class="ql-block">这是主要供米厂加工粮食用的周转立筒仓,粮食进出仓全程机械化输送,这在当时也算是比较先进的粮仓设施。市本级第一米厂,第二米厂,新丰粮管所,七星粮库等都有这样的立筒仓,现在多数已经被拆除或废弃,仅王店这一座因14座苏式圆筒仓被立为文保单位,而被一并保存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时过境迁,曾经关系到一方民生大事的粮仓群已经完全退出了储粮供粮和粮食加工的历史舞台!</p> <p class="ql-block">2017年,王店镇政府通过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翻新修缮了原有的部分粮仓,并利用附属建筑,打造出了一个集展示、游览和体验为一体的“城市客厅”,已然成为了王店镇一张新的城市名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