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展风采 比赛促提升——澄迈县金江中心幼儿园科学领域数学公开课评比活动简讯

November 21

<p class="ql-block">  为积极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进一步深化教学活动游戏化,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幼儿园整体教学水平,我园于9月27日—28日开展“人人一堂优质课,比拼教学基本功”活动。比赛主题为科学领域中的数学活动。</p><p class="ql-block">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们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多媒体、故事情景、游戏等多种形式开展,真正体现了以游戏为主,使幼儿在“玩”中体验、“玩”中感悟、“玩”中学习,完成了既定活动目标,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老师和小朋友的课堂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 活动安排表</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由曾武副园长、王飞娇副园长 、邝国华保教主任担任评委,由王惠丽保健医担任计时和统分员。</p> <p class="ql-block">  一、王乙帆老师执教中班数学活动《孵蛋》</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进一步练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p><p class="ql-block"> 2.初步感知、理解5以内的数物对应,比较5以内数量的多少。</p><p class="ql-block"> 3.感受独立进行操作活动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老师用心准备教具,直观形象,教具来源于生活和游戏中的物品,提供人手一份进行操作,具有可玩性、开放性、层次性,让幼儿通过感知和操作形成学习经验。</p><p class="ql-block"> 2.老师教态自然,语速适中,重难点基本完成。教具设计合理,方便幼儿掌握知识点。</p><p class="ql-block"> 3.无论是教师的提问,还是幼儿操作的学具,都有利于启发幼儿探究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幼儿在实物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学会静下心来,巡回指导,针对能力比较弱的幼儿,可以在旁边小声地给予支持推动,但不能一发现问题就急着在集体面前吱吱喳喳说个不停,这样会影响到其他孩子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2.最后一次操作环节结束,没有鼓励幼儿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并进行讨论与质疑,缺乏教师有针对性的总结归纳,不利于幼儿经验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二、钟丹洁老师执教大班数学活动《蜈蚣叔叔的袜子》</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乐意参与活动,理解故事,感受故事中蜈蚣叔叔的袜子的特别和有趣。</p><p class="ql-block"> 2. 初步了解并尝试按一定的规律排序。</p><p class="ql-block"> 3. 喜欢数学活动,并能感受到数学活动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老师设计的导入,幼儿比较感兴趣,有利于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2.教学流程自然流畅,以观察、表达与交流的形式开展活动,关注幼儿思维的过程,给予幼儿思考表达的机会,通过提问来启发、支持幼儿的好奇、观察和学习。</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在操作中缺乏对幼儿的观察和指导,操作结束后没有根据不同的结果进行推进式追问和小结。</p><p class="ql-block"> 2.没有引导幼儿运用数学表述,最后操作环节教学难度过低。</p><p class="ql-block"> 3.建议老师准备可以操作的袜子卡片,将幼儿分成4组进行操作,大班要体现出交流、合作、记录、分享,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励幼儿探究出更多的排序方法。</p> <p class="ql-block">  三、冯彬彬老师执教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测量》</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学习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知道量具长短与结果有关。</p><p class="ql-block"> 2.能与小朋友合作进行测量,体验合作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选题内容来源于日常生活,注重数学在生活游戏中的运用,适合集体活动形式,能够不受地点的限制对活动中物品进行探索、测量、合作、统计、记录。</p><p class="ql-block"> 2.老师注重幼儿的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无论是哪个操作环节,幼儿的兴趣都比较浓厚。</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关键提问没有紧扣目标,导致测量方式单一,对于同一物品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没有进行讨论与质疑,作出可能性结论的预测。</p><p class="ql-block"> 2.幼儿还不清楚用笔做记号的意义,还没有完全掌握测量方法。</p><p class="ql-block"> 3.测量的方法有很多种,老师要想方设法激励幼儿深入的探究,让幼儿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急于小结老师心目中的那两三种方法。</p> <p class="ql-block">  四、王小梨老师执教中班数学活动《七只小鸡》</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尝试运用观擦比较、数数、数序等方法进行7以内的推理游戏。</p><p class="ql-block"> 2.喜欢参加数学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在请幼儿上黑板操作分享环节,善于激发幼儿表达自己的思考、观察、比较大小排序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2.活动中,遇到数字2失踪的突发状况,老师能够随机应变解决,没有使活动陷入困境,反而给活动增添了不少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活动环节时间没有分配好,导致后面的操作、分享、交流仓促,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时出现部分幼儿消极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2.建议幼儿操作的学具,教师应准备充足,要确保幼儿都能够充分的感知和操作。</p> <p class="ql-block">  五、徐小画老师执教小班数学活动《招待客人》</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圆形和方形的东西,初步感知圆形和方形的基本外形特征。</p><p class="ql-block"> 2.能够寻找出常见的圆形和方形的物体。</p><p class="ql-block"> 3.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独立操作学具。</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活动流程清晰,层层递进,能够运用生活、游戏中的物品、场景来学习,让孩子在操作体验中发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p><p class="ql-block"> 2.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老师能紧紧抓住这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手操作发现圆形和方形的基本外形特征。</p><p class="ql-block"> 3.老师导入环节时的语气、语调、表情、动作,都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选择的教具,将圆柱积木当做圆形,数学语言表达不够科学严谨。</p><p class="ql-block"> 2.幼儿操作环节,老师的声音有时候太大,影响整体效果。</p> <p class="ql-block">  六、姜丽莉老师执教小班数学活动《方块小兔过生日》</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巩固对圆形、方形、三角形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2.能进行简单的推理与图形拼建。</p><p class="ql-block"> 3.体验活动所带来的快乐,感受同伴之间的友情。</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精心准备ppt课件、教具、学具。 </p><p class="ql-block"> 2.老师活泼可爱的教态吸引幼儿,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3.虽然后半部分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老师在台上的状态还依然是淡定、从容,从始至终都在给幼儿树立和蔼可亲的良好形象。</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皮影教具的呈现环节太仓促,没有体现出可玩性、探究性和层次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教具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2.每个环节大概需要多长时间,老师心中要有数,合理安排。在活动中,老师要随机应变,第一个目标已达成时,就要考虑是否进入第二个目标的教授。</p> <p class="ql-block">  七、庞敏老师执教小班数学活动《小熊请客》</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在游戏中探索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多少和一样多。</p><p class="ql-block"> 2.鼓励幼儿在活动中,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p><p class="ql-block"> 3.感受操作活动的乐趣,尝试与同伴配合操作材料。</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活动流程清晰,语言简练清楚,教态自然大方,善于在操作活动中观察、指导幼儿。</p><p class="ql-block"> 2.ppt中的图片清晰,以便幼儿在观察和对比的基础上理解知识点。</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操作活动材料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体现出实物、图片的层次性。</p><p class="ql-block"> 2.教学策略比较单一,环节设计递进性不明显。</p> <p class="ql-block">  八、王亚莲老师执教大班数学活动 《左右好朋友(一)》</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学习以自己为中心分清左右,发展空间方位知觉和判断力。</p><p class="ql-block"> 2.运用自己的肢体,体验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以游戏和表达交流的形式贯穿活动流程,幼儿参与度高,氛围活跃,通过推进式提问,鼓励幼儿表达数学思维。 </p><p class="ql-block"> 2.教师善于发现问题,耐心引导。 </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在活动中让幼儿全程带手环,幼儿学习内容没有层次性的递进,建议后半部分摘掉手环。</p><p class="ql-block"> 2.建议将最后的游戏环节改为谈话延伸,出示有关安全出口指示牌、马路上左拐和右拐的指示路牌,引导幼儿说出其中的含义,并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有用和有趣。</p> <p class="ql-block">  九、杜莎莎老师执教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初步认识时钟,能正确地辨认整点和半点。</p><p class="ql-block"> 2.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懂得珍惜时间知道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幼儿的课堂常规和倾听习惯比较好,教师的教态活泼可爱,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2.幼儿出现困难,难于掌握半点的知识点时,老师反复耐心地引导。</p><p class="ql-block"> 3.老师用心准备ppt课件、教具、学具。</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导入环节没有体现与学习内容的密切联系,没有关注幼儿思考的过程并进行讨论与质疑。</p><p class="ql-block"> 2.老师引导幼儿认识半点知识点时,数学语言表达不够科学、严谨。</p> <p class="ql-block">  十、王春妹老师执教小班数学活动《送玩具回家》</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学习简单的玩具分类,能按实物标记归类。</p><p class="ql-block"> 2.尝试整理娃娃家,懂得玩具玩过后要把它放回原处</p><p class="ql-block"> 3.积极参与整理玩具活动,养成整理玩具的习惯。  </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教态自然大方,笑容甜美,提出问题后,关注幼儿问题答案的回应和提升。</p><p class="ql-block"> 2.老师说话的音量和语速都适合小班幼儿。</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提供的材料不够充分,没有人手一份,很难满足幼儿实际操作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2.教具太小,不符合孩子年龄段,所以造成课堂把控不好,超时、拖堂。</p> <p class="ql-block">  十一、曾维花老师执教中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宝宝》</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p><p class="ql-block"> 2.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运用多种感观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p><p class="ql-block"> 3.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教态亲切自然,在活动中关注幼儿倾听习惯和课堂常规的培养。</p><p class="ql-block"> 2.老师设计的游戏情节,动静交替,能很好地调动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教师说教比较多,没有很好的通过推进式提问和小结推动幼儿的思考与表达。</p><p class="ql-block"> 2.教师没有引导孩子用数学语言表达,有时提问不利于启发幼儿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十二、王美昌老师执教大班数学活动《"我"的一天》</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初步认识时钟,能正确地辨认整点和半点。</p><p class="ql-block"> 2.初步建立时间观念,懂得珍惜时间知道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p><p class="ql-block">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精心设计活动流程,导入活动跟教育内容密切联系,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为衔接下一个环节的开展做好铺垫。</p><p class="ql-block"> 2.第一、第二、第三个环节,有条不紊地进行,比较顺利。</p><p class="ql-block"> 3.巩固环节,教师使用的教具和幼儿使用的学具类似,便于幼儿观察检查自己的结果是否正确。</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没有在整个过程中注意关于时钟的数学表达,有时候表述时针、分针为短短的针、长长的针。</p><p class="ql-block"> 2.教师的提问需要提炼,在授课时没有加深幼儿对整点半点的印象,造成个别孩子学完后还是一知半解。</p> <p class="ql-block">  十三、王雪老师执教中班数学活动《它们一样多吗?》</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学习用添1或去1的方法,使两组数的数量相等,初步感知5以内相邻两数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2.愿意参与比较活动,体验并发现活动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执教老师进步很大,跟以前相比显得自信了许多,思路清晰,除了最后一个环节,其它各个环节实施都自然流畅。 </p><p class="ql-block"> 2.在操作之前,先交代清楚问题,然后才让幼儿带着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操作。</p><p class="ql-block"> 3.幼儿上课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氛围比较活跃。</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在活动中着急给予幼儿答案,没有通过开放性的提问、追问和归纳性的小结语来激发幼儿的思考、表达。</p><p class="ql-block"> 2.最后一个环节,仓促结束。</p> <p class="ql-block">  十四、蔡瑞云老师执教中班数学活动《营救小羊》</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引导幼儿能按形状、颜色有规律地排序,感知数学中的规律美。</p><p class="ql-block"> 2.尝试合作按规律排序,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精美的ppt课件和游戏情境的教学很好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活动思路清晰,目标基本达成。</p><p class="ql-block"> 2.无论是课件,还是操作材料,都能体现出老师非常的用心准备。</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最后一个操作环节,教师提供的操作材料存在暗示的功能,应该引导幼儿先去发现操作材料的颜色、形状,然后鼓励幼儿按自己所想方法,创编有规律的排序图。</p><p class="ql-block"> 2.PPT制作精美,但是操作环节模式固定,没有让孩子发挥的余地。</p> <p class="ql-block">  十五、石蕊老师执教大班数学活动《七彩星期》</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知道一周有七天以及一周七天的顺序。</p><p class="ql-block"> 2.初步感受星期的交替规律和延续变化。</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用心准备教具,教师课堂调控能力好,幼儿有良好的课堂常规和倾听习惯。</p><p class="ql-block"> 2.活动流程清晰,层层递进。</p><p class="ql-block"> 3.结合幼儿平时的值日经验进行谈话导入,此环节幼儿说得非常好。</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没有关注数学知识的表达,没有针对孩子操作的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归纳。</p><p class="ql-block"> 2.数学语言表达不够科学、严谨,一周的顺序应该是周日、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p> <p class="ql-block">  十六、黄玉老师执教中班数学活动《水果列车》</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理解序数含义,会用序数词“第几”表示5以内物体排列的次序。</p><p class="ql-block"> 2.能够从不同方向确认物体的排列次序。</p><p class="ql-block"> 3.喜欢动手操作,体验水果宝宝乘列车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活动流程思路清晰,关注数学知识点的表达,活动目标基本达成。</p><p class="ql-block"> 2.老师用心准备PPT和幼儿操作的材料。</p><p class="ql-block"> 3.幼儿上课精神状态良好,活动氛围比较活跃。</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教态不够活泼可爱,环节组织比较平淡没有起伏。</p><p class="ql-block"> 2.教案设计创设情境、第三部分设计脱离现实已知内容,不合理。教师教态需要提升,教学语气语调也需要提升。</p> <p class="ql-block">  十七、林卉老师执教小班数学活动《按颜色分类》</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并能正确的说出名称。</p><p class="ql-block"> 2.按物体的颜色进行分类,体验成果的愉悦。</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教态活泼亲切,在活动中善于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孩子,抓住孩子回答的亮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p><p class="ql-block"> 2.提供多种实物让幼儿充分感知,幼儿基本都能快速辨别出黄色、红色、蓝色这三种常见颜色的物体,目标基本达成。</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教师说教太多,语言不够精炼简洁,对孩子在独立操作过程中形成一定的干扰。</p><p class="ql-block"> 2.提问缺乏推动幼儿观察思考,孩子们没有数学表达。</p> <p class="ql-block">  十八、甘如银老师执教小班数学活动《送礼物》</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初步感知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p><p class="ql-block"> 2.能用简单的词语“大大的”“小小的”来表述物体的大小。</p><p class="ql-block"> 3.愿意参加“送礼物”的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当小主人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幼儿出现困难,难于理解时,老师反复耐心地引导。</p><p class="ql-block"> 2.教师很用心准备教具。</p><p class="ql-block"> 3.活动流程思路清晰,关注数学知识点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授课环节需要优化,前面的环节太耗时间,导致幼儿操作时间紧张。</p><p class="ql-block"> 2.教师说教多,语言不够简洁。</p><p class="ql-block"> 3.建议提供多种实物让幼儿操作,充分的感知大大的和小小的。</p> <p class="ql-block">  十九、王紫涯老师执教小班数学活动《送礼物》</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初步感知两个相同种类物体的大小。</p><p class="ql-block"> 2.能用简单的词语“大大的”“小小的”来表述物体的大小。</p><p class="ql-block"> 3.愿意参加“送礼物”的游戏,在游戏中体验当小主人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教态亲切自然,在活动中善于倾听孩子的声音并给予回应。</p><p class="ql-block"> 2.合理分配时间,每个环节衔接自然有序。</p><p class="ql-block"> 3.老师不急不躁,慢慢引导幼儿逐步熟悉知识点。</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在教学设计中没有围绕目标列出关键提问,教师说教多,语言不够简洁,不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思考和表达。</p><p class="ql-block"> 2.建议提供丰富的实物让幼儿充分的操作感知。</p> <p class="ql-block">  二十、潘丽南老师执教大班数学活动《有趣的车牌号》</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了解数字排序,学习对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p><p class="ql-block"> 2.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p><p class="ql-block">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乐意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选题与生活密切联系,在活动中善于通过小结分享和开放性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与表达,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活动氛围比较好。</p><p class="ql-block"> 2.老师的语言、语气、表情、动作都很吸引人,能很好地调动起活动氛围,让幼儿轻松愉快的学习。</p><p class="ql-block"> 3.内容具有挑战性,幼儿兴趣浓厚,交流讨论环节特别激烈。</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活动的第一点目标制定的不够具体,活动重点在目标中没有体现,不利于活动环节的紧扣目标设计。</p><p class="ql-block"> 2.设计难度过高,没有达成教学目标。</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一、李程老师带来大班数学活动《15只老鼠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运用比较、计数等方法,尝试统计。</p><p class="ql-block"> 2.获取读图新经验,感受统计给生活带来的帮助。</p><p class="ql-block"> 3.体验通过协商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在活动中思路清晰,应变能力和语言组织比较好,能够对于孩子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表扬。</p><p class="ql-block"> 2.三点目标都基本达成。</p><p class="ql-block"> 3.让幼儿认识其它统计法环节,能让幼儿明白统计法在生活中的有用和有趣。</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活动环节时间分配不合理,导入时间太长,后面的操作环节仓促,不能很好的递进和提升经验。</p><p class="ql-block"> 2.操作过程过多,而且设计不合理,操作第三环节比第二环节还要简单。</p><p class="ql-block"> 3.老师提供的图片模糊不清,影响幼儿观察。</p> <p class="ql-block">  二十二、吴淑琴老师执教小班数学活动《招待朋友》</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知道生活中有许多圆形和方形的东西,初步感知圆形和方形的基本外形特征。</p><p class="ql-block"> 2.能够寻找出常见的圆形和方形的物体。</p><p class="ql-block"> 3.在活动中能积极思考,独立操作学具。</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教具直观形象,准备了图片、实物教具,突出材料的层次性,人手一份材料便于幼儿操作和学习。</p><p class="ql-block"> 2.优语言引导不错,PPT设计精美。 </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在活动中语言不够简练,提问后没有关注推进式的追问和回应,不利于推动幼儿数学思维的思考与学习。</p><p class="ql-block"> 2.将圆柱积木说成圆形积木,建议老师要用科学、严谨的数学语言讲述,教案环节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建议将第二次的操作和第三次的感知交换顺序(先实物,后图片)。</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三、王玉妹老师执教中四班数学活动《有趣的图形宝宝》</p><p class="ql-block"> (一)活动目标</p><p class="ql-block"> 1.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基本特征。</p><p class="ql-block"> 2.能够找出事物中存在的图形。</p><p class="ql-block"> 3.感受用不同图形拼搭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二)亮点</p><p class="ql-block"> 1.环节设计层层递进,最后的操作环节让幼儿用不同的图形摆放出不同的图案激发了孩子们的观察与探究。</p><p class="ql-block"> 2.老师结合PPT所提出的问题和小结都紧扣目标。</p><p class="ql-block"> 3.老师的教态亲切、柔和,活动氛围温馨和谐。</p><p class="ql-block"> (三)不足</p><p class="ql-block"> 1.材料没有体现出实物、图片的层次性,影响幼儿感知、操作、体验的效果。</p><p class="ql-block"> 2.提问缺乏推动幼儿观察思考,生生之间互动不生动,幼儿不能用合适的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p> <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最后评比出了一等奖1名、二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6名。</p><p class="ql-block"> 获奖名单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等奖:李程</p><p class="ql-block"> 二等奖:王乙帆 潘丽南</p><p class="ql-block"> 三等奖:王美昌 蔡瑞云 冯彬彬</p><p class="ql-block"> 优秀奖:王玉妹 徐小画 姜丽莉 王亚莲 庞敏 吴淑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精彩瞬间</p> <p class="ql-block">  本次科学领域中的数学活动,既为参赛老师搭建了一个挖掘潜能、展示风采的舞台,也为其他老师创设了观摩学习的互动平台。以评促教,教学相长。老师们在活动中相互交流学习,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授课水平,为幼儿园的坚实发展奠定基础!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不断提高。做到教学基本功扎实,教学语言生动活泼,简洁流畅,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多探索、多发现、多思考、更好地融入活动情境,放开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p>

幼儿

活动

老师

数学

操作

环节

执教

目标

亮点

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