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读后感

曾力

<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偶然看到一个书籍排行榜,《红与黑》在几个排行榜单上都榜上有名,就有了兴趣再看看这本书。刚好有个出差的机会,会在火车上来回坐几个小时,拿上我的Kindle,就开始了我的阅读之旅。记得上学时有一篇袁枚先生写的文言文《黄生借书说》,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因借而有压力的读书是没有了,现下物质丰富的无与伦比,电子书也给了无数方便,就没有了还书一说。但是出差旅途上的时间看书,很容易让我和袁枚先生有了同感,书非旅途不能读也。旅途睡觉在有了年龄后,睡不着了,玩手机眼睛不行了,打发时间唯有看书而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年少时有一段时间,很喜欢读小说,这本《红与黑》实话说,我没有读完,就丢掉了,再也没有捡起来读过。作者大段的心理独白,让人带入感太强了,看得很闹心,一边看一边生气。还是喜欢看欢喜结局的小说,或是结尾没有那么悲惨的。《简爱》、《傲慢与偏见》、《飘》、当然最爱看的还是《基督山伯爵》,金庸、古龙、梁羽生先生们的武侠小说父母打着还要看,快意恩仇的。就是红楼也只爱看前面,特别是刘姥姥那段,年少心境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白茫茫厚地高天,泪汪汪痴男怨女”,这是红楼梦的结局的一语,其实用在这本书上,也很贴切。时隔多年捡起来再看此书,还是那么有代入感,看得时候还是会生气,看到于连父亲的粗暴,觉得生气,想到原生家庭对孩子的伤害,为于连伤心;于连通过读书,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有了大好的前程,这么聪明又帅气的男人,确实让人心动,怪不得在书中得到这么多女人的喜欢,但是他强烈的自卑心,把这些喜欢他的女人当作了征服和报复,让人看得非常生气;真正的好朋友富凯邀请他合伙做生意,这么好的选择,于连却脑子坏掉了拒绝了,如果走这条路,完全可以是一本穷小子的立志创业史嘛;与德.莱纳夫人和玛蒂尔德的爱情,让我更加烦恼,完全是200年前的PUA现场。这个PUA还是我的小伙伴们给我普及的一个新词汇,俗称“泡学”Pick Up Artist,在恋爱中通过技巧,控制他人,在这个思想里,最可怕的是PUA认为,人不过是玩物,只要你用手段,就都能搞定,抺杀了情感;</p> <p class="ql-block">捧杀这种宫斗情节也能出现在这本书中,侯爵的老谋深算,能干的于连没看出来吗?侯爵女儿的一厢情愿嫁给你,你就可以通过他的女儿,变身贵族,拿到钱财,一步升天吗?那里会天上掉馅饼,对于权力如此痴迷的人,亲情也只是备选,怎会如你所愿,先让你狂,再让你亡,小小伎俩,就让于连失了方正,走上了不归之路。</p> <p class="ql-block">向德.莱纳夫人开枪前大段的心理独白,太磨人了,就不能不冲动吗?最后的结局也让我无语,难道只能通过这个方式,才能让主人公获得救赎吗?才能让于连心中的善回归吗?可能作者认为一个不被爱的孩子,经历了如此之多,被权力、虚荣迷了双眼的孩子,只有通过死刑才能回归本性,重新相信了爱,相信善良,这是最好的一个结局。而且一个下层男,想要跃层,在那个时代背景,是不可能的事,这个故事只能通过于连的死,才能解决,监狱是那个时代的救赎地,死刑是唯一换回善良的方法,可我还是觉得他不要死的结局让我更开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好的作品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有这么大的魔力,能让我这个200多年后读到此书的人有这么多的此起彼伏的感情,不过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重读此书,我仍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原来我看懂了司汤达的《红与黑》,但我内心仍是那个少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红与黑》中的红和黑有很多解释,我却觉得我们普通人就是这个“与”字上,一面红,一面黑,如何取舍,选择,全在自己一念之间。而这一念,也许就决定了人生的结局。</p>